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因为走过所以懂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易小宛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易小宛著的《因为走过所以懂得》是一本为现代读者打造的修心励志文集,易小宛的文字犹如向上生长的树木,有扎实沉凝的根基,然后缓慢地伸出许多的枝桠来,有的粗,有的细,有的繁,有的简,有的再次横生,有的却隐忍仄守,但都可见生命的烙印,可见生活的观照,从中让人读出写作者和写作本身的斑驳。只有回首过去,才能理解人生;走到今天,才能读懂昨天。

内容推荐

易小宛著的《因为走过所以懂得》是为现代读者打造的修心暖心文集,如果不曾走过,又怎么会懂得?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我们心底都会有无数条路通向更加成熟的那个自己。而无论是哪一种选择,或者哪一条岔路,我们都要勇敢前行。易小宛给年轻人以温暖和信心,为迷茫的你点亮一盏心灯。

目录

Part 1

 不够努力,才有

 时间去焦虑

 不够努力,才有时间去焦虑

 再见“差不多”姑娘

 改变自己,从控制体重开始

 心灵的修炼,是我们一辈子要去做的事情

 哪里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愿我们在彼此相随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Part 2

 太容易走的路,

 往往都是下坡路

 纵使生活有雷霆万钧,也要把雷声一饮而尽

 时间能治愈的,是愿意自救的人

 生存面前大家都是战士,只是装备不同

 你一个人的勇敢,胜过千军万马

 我们乘愿而来,请不要辜负此生

Part 3

 你怎么过一天,就

 怎么过一生

 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多少日子

 那些会生活的人,总能让平淡的生活发着光

 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

 谁懂得经营自己,谁就不会在时间面前突然老去

 人生需要不断感动,才能守住那些始终干净的东西

Part 4

 所有你想要的,

 都在你即将走过的路上

 所有你想要的,都在你即将走过的路上

 你不需听任何语言,只需听信时间

 你是什么样的人,便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不要把别人都当成假想敌

 戒掉总是随随便便就放弃的自己

 空巢青年,别把年轻的自己困在笼子里

 写给十年后的你

Part 5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去过

 随遇而安的人生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去过随遇而安的人生

 行走江湖,哪有那么多眼泪要流

 既然认准了一条路,又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Part 6

 没什么错过的人,

 会离开的都是路人

 你大好的一个人,为什么跑到别人的生命里当插曲

 我淋过最大的一场雨,是你在烈日下的不回头

 没什么错过的人,会离开的都是路人

 爱是日久生情,不爱也是日积月累

 和别人谈起你,是我想你的方式

 他有他的清风醉酒,你有你的烈风自由

Part 7

 愿你找到自己,能

 爱人也有人爱

 愿你找到自己,能爱人也有人爱

 希望有个人,为你赴汤蹈火还乐此不疲

 你明明爱她很少,还总是觉得自己付出太多

 如果为爱红了眼,就把往事一饮而尽吧

 有多少次,你想回到最初的那个自己

Part 8

 因为走过,所以懂得

 因为走过,所以懂得

 别把你的幸福押在房子上

 亲爱的姑娘,你需要有一件好看的睡衣

 能让你继续做自己的人,就是你的未来

 在最好的年纪变得更好,才算不辜负自己

 风可以刮掉树叶,却刮不断树干

 不断学习的你,酷毙了

 好的爱情,从不为任何人委屈求全

后记

试读章节

1

一个朋友说,每天叫醒她的不是闹钟,而是焦虑。

每天晚上,她都因为焦虑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而失眠,而清晨又因为自己昨晚短暂的睡眠而焦虑。陷入一个死循环,导致她每天都很恍惚。

泡茶叶的时候泡成了木耳,眼睁睁地看着泡发的木耳溢出水面。

总是粗心大意打错材料被领导批评,站在西北风底下哭,不发工资光是喝西北风也喝得挺饱的。

好不容易心血来潮想打理一下自己,听说鸡蛋清可以保养头发,洗澡的时候打了个鸡蛋在头上,结果水太烫挂了一头蛋花。

她总觉得自己太糟糕了,觉得自己一无所获。

你以为这就是她的日常。

其实还没有结束。

工作的时候,她的节奏并不是很快,通俗点说就是很闲,所以就有了和同事的各种聊天版本。

“听说××的老公是××,怪不得她这么嘚瑟。”

“听说××和××好像很暧昧,上次还碰到他们一起吃饭呢。”

“听说新来的那个小姑娘和领导是亲戚呢,以后得小心点。”

“听说××刚买了一个包好贵,可是咱们这里都不流行那个牌子。”

然后又唉声叹气,觉得没完成好自己负责的工作内容,觉得自己的未来好渺茫,好焦虑……

其实从她们的聊天内容上来看,她完全可以做一个好编剧,把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都编成一部狗血剧。

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不够努力,请不要焦虑。如果想在北京买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和一辆玛莎拉蒂,那么你不妨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说先活它个20年,然后向天再借500年。

2

我们焦虑别人比自己优秀,却忘了用时间和努力去证明自己。我们焦虑别人比我们快乐,却忘了修炼自己的内心,我们焦虑别人的成长速度快,却忘了我们只是在原地踏步。

记得《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里有一段台词说:

太阳突然从云层里钻出来,阳光洒到地面上,我突然看清了所有人的脸,我看见无数个你我,叫着喊着笑着挤进车厢,一辆接着一辆,我在想,车厢里挤进多少人,就塞进了多少梦想。

焦虑的时候脑海里总是充斥着太多的“你看别人怎样怎样……我好没用……真的来不及了……哎呀这样下去怎么办……”

有时候我们所说的顺其自然,其实只是无能为力。  你的焦虑更多的只是逃离,而焦虑背后真正的原因:你真的喜欢你现在的生活吗?

亚楠是个特别要强的姑娘。上学的时候就特别上进,人美学习好,在别人眼中,她的每一步都走得特别顺利,我们总是在照片中看到她用心去过的每一天,那些风景,都是她独有的。

可是在一次聊天中,她对我说,其实在她高考完那一年,她的父母就离婚了,父亲不愿意给她更多的生活费,所以上大学的时候,她依靠自己课余时间打工去赚钱养活自己并且照顾妈妈。每一天她都过得很辛苦,但是看着自己付出得来的成果,她依旧像一个小女孩一样买一件自己心仪的礼物送给自己。

无论生活多难,她都笑靥如花。无论有什么不开心,好像一个冰淇淋就能解决。每一天她都会拍照记录,照片里的她永远都是自信满满。

她说,没有什么是一个冰淇淋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个。

每年过年的时候,看到别人都是一家团聚,她的心里都酸酸的,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容纳她。但是她依旧没有因为明天的不确定而感觉到焦虑。

她努力工作,不断充实自己,并且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就在她结婚不久,她的父亲突发脑梗,虽然有时候很恨父亲的不争气,可是在得知父亲生病的时候,她还是第一时间赶回来照顾父亲,花光了她所有的积蓄。她说,生活给她的压力远比她想象的要多,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我们活着不就是为了处理这一个又一个的难题然后开怀大笑吗?

当你的内心平和了,这些焦虑自然会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泰戈尔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无以到达光明。”

P2-5

序言

我小的时候住在离阿塔山不远的地方,冬天的时候,喜欢看家里玻璃窗上的冰花。家里的床单是那种有浅红色牡丹图案的布料。厨房很小,但妈妈总会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天晚上放学一进家门就能闻到妈妈做饭的香味。偶尔我会去姥姥家住上几天,9岁的时候,我把爸爸的旧毛衣拆了,织了一条围巾送给姥姥做礼物。姥姥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夸自己的外孙女多么心灵手巧,还织围巾给她。

那会儿我总会问姥姥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老,让我拿熨斗把姥姥的皱纹熨平吧。姥姥总是大笑说:“人活着活着就老了啊。”

我和姥姥家周围的小伙伴,在姥姥家的院子里刨土,在地上画千奇百怪的图案,一起追着小狗跑。跑累了就跑回姥姥屋里大口喝水,坐在破旧的椅子上看老猫眯着眼睡觉,那时,姥姥总是会把最大的荷包蛋给我吃。虽然多年后,当我再想起那条给姥姥织的围巾时,忍不住掉泪。那怎么可以称之为围巾呢,明明就是一个小孩用旧毛线,针脚不一、歪歪扭扭地织了一条不规则的毛线条,可是姥姥却那么珍惜它。

读小学的时候,我大大咧咧,每天欢快地和同学一起玩耍,在学校操场上的单杠上练劈叉,结果叉没劈成,裤子却快劈烂了。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自己没有舞蹈天赋,肢体太过僵硬。小学时,我不为考试成绩发愁,人缘还比较好,顺利地小学毕业,参加了无数次大扫除,丢过一次书包,最后也被好心人捡到送回家。

后来搬到了新的家,家里的空间和院子比之前大了很多,我总是在周末的时候和妈妈在院子里打羽毛球,羽毛球也无数次飞到房顶上。我在那里养了一只特别聪明的小狗,小狗每天都用心陪着我们。每次过年收拾家,我都会找到很多宝贝,以及那些年买的磁带和海报。磁带里的明星离我们那么远,可是播放他们好听的声音时,感觉他们好像又那么近。那时我的书桌旁贴的是课程表和计划表,我记得那盏小台灯下微弱的灯光,透过它们,好像看到山南海北。

初中的时候我开始偏科,好像对数学陌生到即使给了正确答案,也演算不出过程。每次数学老师讲课的时候,我都迷茫地看着黑板,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每一次数学考试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看着上面的成绩,心里空洞洞的,像是被凿了一个窟窿。人家说凿壁借光,而我是凿了心脏,心里的那点光都丢失了。有次考试又考砸了的我哭着回家。妈妈告诉我:“没关系,你已经尽力了,人生哪有那么多圆满。”

初中时,我经常和好朋友一起骑着自行车上大坡,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即使风吹得头发都没型了,依旧欢快地穿着校服蹬着自行车向前。

那时,我喜欢画画,和同学一起出黑板报,每次画完手上都被粉笔沾得花花绿绿,有时候脸上、额头上都是粉笔灰,但是看到成品的时候,心里还是会像开出一朵小花一样。  那大概就是少年时最简单的欢喜。

读高中的时候,我毫无悬念地选择了文科,在物理课上背政治,在数学课上写作文。那时我彻底成了理科白痴,只要有数字出现,全靠蒙,而且蒙对的概率特别低,有人说,别再抱怨你在十四亿人中找不到一个对的人了,考试时数学题四个选项都找不到一个对的。不得不说,很有道理。

每个晚自习都有背不完的作业,那时最害怕的四个字就是:背诵全文。每个夜晚,好像都很忙碌,那些画面好像也再不会重来,我们在静静的教室里,只有安静的书写声和微小的背诵声。坐错站。但是现在真的羡慕20岁的自己,可以大声笑,肆无忌惮地哭,不论多忙都不会感到累。

这些年,身边的朋友一直都在,我们在“六一儿童节”看星星、去广场看风筝、一起在平安夜畅谈我们刚刚经历的人生,这一路我们笑着闹着哭着。

我们是彼此前行的力量。其实从小到大,我周围大多数是阳光开朗的姑娘,一路上,我还遇到了很多特别好的前辈,他们教会我勇敢,教会我如何保持初心,教会我努力前行。如今的我并不敢说我改变了多少,但至少,我喜欢现在的状态和生活,喜欢用尽全力去过好每一天。

再后来,慢慢就到了现在,好像之前所有平凡的日子都在发光,都变成了心里最初想要的样子。

是父母赠予我生命和善良,我总是会想起朱自清笔下《背影》里的那句话: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坐下来,我的眼泪又来了,是的,我的眼泪又来了,真的不想让他们变老。”

我看到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女主角出嫁的那个镜头,女主角和新郎给爸爸妈妈鞠躬的时候,低头看到爸爸破旧的大头皮鞋,因为鞋大,脚后跟那儿还塞着纸。女主角泪如雨下,我们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父辈,宁愿自己承担生活中所有的风霜和辛苦,也要把快乐留给我们。这种感情也正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东北姑娘索尼萨给我的留言,她说“看了你的文字,给我很深的触动,请你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活在当下,又不迷失当下。”

我觉得一个写作者能一直用心走下去,并不是因为她写的文字有多么抒情、多么深刻或者说构思有多么好,而是因为文字有一种力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和自己的内心还有这个世界对话。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这本书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

那一瞬间我明白,我们用文字记录,就是让我们学会珍惜生命中所遇见的种种,并且在写作与阅读的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字带我看到这个世界的感动和未知,那些语句连成人生中的清风细雨。用最生动的字词,遇见最好的你。

我们山水相依,用文字来做一场见证。

正如我写下这些文字,希望它是你们孤独或疲惫中的一杯清茶,风雪暖归。

世界这么美,让我们为自己加油呐喊。

愿我们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易小宛

2017年

后记

我的性格中曾有一处明显的弱点:太拘谨,放不开。有时候,我会突然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好像昨天还是那个穿着校服,趴在栏杆上以45度角仰望天空的小屁孩,在妈妈的监督下写寒假作业,再一回头发现时间就像穿越一样到了现在。

连送快递的大哥都叫我“大姐”。

很多次我都想问送快递的大哥, “我有那么老吗?”

我好像已经过了动不动就流眼泪的年纪,也渐渐懂得了自己是一个大人的现实。虽然嘴里还高喊着:“神经病人思维广,弱智儿童快乐多。”可是一笑,发现眼角纹长得枝繁叶茂,贴了面膜都无济于事,只能靠一键美颜。

初中时,我沉默寡言,一个学期除了同桌,和其他同学说过几句话都能用手指数出来。

高中时,我彻底成了理科白痴,只要有数字出现,全靠蒙,而且蒙对的概率特别低。

我发起脾气来,连自己都怕,怕别人打我。

在那些年里,我已经习惯旁人对我说:“这孩子内向,像个姑娘的样子。”

我却在后来的日子里感触到,“听话”是好孩子的共性,但绝对不是人生唯一的标签。如果有人问我,“那些艰难的岁月你是怎么熬过来的?”我想我只有一句话回答: “我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这种力量名字叫‘想死又不敢’。”

其实从小到大,我周围大多数是阳光开朗的女汉子。我喜欢她们直接爽朗的性格。

她们总是对我说: “有什么事说出来,不要总憋在心里,小心憋出内伤。”

她们也说:“说了这么多,你只是说了一个‘哦’字,你是不是等待巴啦啦小魔仙变身呢?……”

她们还说:“我说话就是这么直肠子,你多担待点。”

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其实与我联系并不多。有些感动大概就是,这一路上你以为自己孤独前行,受尽风霜,其实在你走的每一步,都有人为你把风霜扫远了一些,让你的霜叶红于她们的二月花。

这一生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的人一路相随,有的人中途离散,但是,她们都曾出现在你的生命中,就是你独一无二的记忆。

我常说时间教会我认清自己,朋友常问我: “如何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其实真的很难,有个作者说,她的一个读者给她发信息说:“姐,你知道吗?我以前是个很怕老的人,怕年轻的资本没了,怕变得俗气,怕不能爱了,也怕不能被爱了,可是那晚我看到你,我不怕了,如果我30岁,可以是你这个样子,有点女人味,可以这么安静,不是四下逃窜、狼狈不己,不必是数落婆婆的庸妇,也不必是心惊肉跳追着老公的手机……”

那个作者说,其实在手机这头的她,最近的疲惫蜂拥而出,眼眶发涩,每个30岁还能活得寂静体面的女人,其背后的鸡零狗碎,你哪里能看见。

可是,我们不都是这样一路走来的吗?

就像电视剧《欢乐颂》里说的,生活虽然一地鸡毛,但仍要欢歌高进,成长之路虽有玫瑰有荆棘,但什么都不能阻挡坚强的心。

其实我的学生时代,一直都像是装在套子里的人,我总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我曾经对很多事情都没有信心,像是数学试卷上大大的红色叉,让我觉得人生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和无法超越……

可即便在最糟糕的时候,我仍是抱着想死又不敢死的想法,像是一个小战士一样背诵: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然后自某一刻回归平静。来来往往的人行走在这片将要消失的成为记忆的棚户区,那房子,那云端,那枝叶,那光景,从地面划过。

有些人站在已经推倒的凌乱的砖土上,仰望天空,他们顺着第一缕阳光走来,顺行而来,风再大也刺穿不了坚实的皮肤。

现实中我的脚太大,根本穿不下童话里的水晶鞋。但是我还是找到了自己的马良,他用爱情的画笔给我描绘了很多美好。

从前,我觉得,做任何事一定要拿优才是最好的。后来才发现,你的得分根本判定不了你的未来。这一阶段的人生也无法代替你下一阶段的人生。

如果你此刻正值人生的低谷,迷茫、失落、消沉,请不要怕,把它当作一场考试,它很快就会过去,因为下一次考试还等着你进考场,只要有权利进入考场,得多少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曾勇敢地尝试过。

哪怕我们离成功很遥远,也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不怕眼前的苟且,也不怕没有诗和远方,就怕从一开始就否定自己。如果你否定了你所走的路,就切断了所有通向未来的方向。每一段路都是属于你的独家记忆。

不管中途有多少岔路,有多少收费站,有多少事故现场,但是,它是属于你的人生。总有一天,在某个地点,你会看到你想要的风景。

两年前,我去了梅力更召,庭前古树葱郁,左右白塔对称立于庭前,天卒淇蓝。

当蒙古语诵经的声音从这空旷的山问传出时,让人尤为平和静心。僧侣们从容地走过寺院,那里或许没有别的寺庙如织的游人和袅袅的烟火,却不减庄严与肃穆。告别了市井之声的打扰,让人有恍若隔世般的静谧。应了那句, “花树下酣睡一觉,以为度过了一生,醒来后拍拍衣袍,起身即走。”

清声入耳,生之安宁。

这座城把自己包裹在阳光下,用一只手改变自身,一只手守候温暖。沿路走过的景、遇见的人,最微小的感动,择一城而终老,建一屋而栖居,为一心而生活。

如果时光倒退十年,我依然愿意成为最初的那个自己。

书评(媒体评论)

易小宛的文字犹如向上生长的树木,有扎实沉凝的根基,然后缓慢地伸出许多的枝桠来,有的粗,有的细,有的繁,有的简,有的再次横生,有的却隐忍仄守,但都可见生命的烙印,可见生活的观照,从中让人读出写作者和写作本身的斑驳。

——简平(作家、记者、制片人)

这是一个叫小宛的姑娘,写下的一本关于如何从容接纳人生悲欢的书。这些文字,是在写她柔韧美好又浩荡无边的精神世界,也是写我们每一个人,在庸常生活中,在那些明灭起伏的烦恼中,怎样载着一颗不肯从众的骄傲的心,驶向金子般耀眼明亮的海岸。

——安宁(作家、文学硕士、北师大电影学博士)

易小宛的文字充满内蒙高原上所拥有的特色,清冽甘甜,又富含现代感。

——张小花(知名网络作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