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风逸响/文化丰县丛书
分类
作者 张尊军主编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我绿色的家乡

赵本夫

在江苏西北部,有一片绿色的大地,那就是我的家乡丰沛平原。在整个平原上,只有两座小山。一座在丰县,叫华山,约有六层楼高,周长不过三百米。另一座山在沛县,叫栖山。这座山更奇特,不仅小,而且是在地下,是一座隐山,地平线上是看不到的。民间传说,古时杨二郎担山撵太阳,走到此处,一不小心,扁担抖落了两座山,前头的山滑落丰县,是为滑山,后来才改叫华山的。后头的山滑落沛县,并且坠入地下,是为栖山,从此栖息在这里的意思。华山和栖山相距十多里,当地百姓有顺口溜说:“华山到栖山,来回二十三(里)。”20世纪60年代,我在丰县中学上学时,曾参加学生拉练,到过华山,那是第一次看见山,当时觉得这山真高真大。今年春天,我回家乡,应邀去华山中学讲课,细雨蒙蒙中,一个人去寻访华山,居然找了好久,才在几棵大树后找到。寻找华山要拨开树丛,寻找栖山则要拨开草丛了。

华山和栖山只是丰沛平原上一个美丽的传说,而更多的传说却属于汉高祖刘邦。《史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当年,布衣刘邦带着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丰沛子弟,就是从这里走出去,开创了两汉四百年江山,成为改写中国历史的人物。在整个封建时代,两汉政权是时间最长的,但没有哪个政权可以江山永固,一个强大王朝的寿命,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村庄。在丰沛平原上,有五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的村庄并不稀罕。当年,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曾经感慨天下兴亡:“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每读至此,总会有一种感叹:话都让古人说完了,今人能懂已属不易。

白居易曾有诗句:“王侯与将相,不出丰沛间。”是说西汉。一将成名万骨枯,成就一代帝王,丰沛人曾付出惨重的代价。两汉以后,丰沛平原归于沉寂,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再没出过叱咤风云的人物。不知是因为“地气”拔尽,还是因为曾经沧海,丰沛人其实更安于百姓生活。但丰沛平原隶属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的百姓难得安宁。在漫长的岁月里,这里不仅是古战场,而且是黄泛区,在风沙弥漫中,啸叫的是孤魂野鬼。

新中国成立后,丰沛平原终于安静下来,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开始大规模治理黄沙,除了疏通河道,就是植树造林。我家在丰县,那里的百姓本就有门前院后栽树的习惯,柳、槐、杨、榆、楝、枣、杏、梨等等,都是些很家常的树。老百姓把树木看成家里一口人,栽上了,一年年看着它长大。树木长大了,能盖房打家具,也能卖钱,灾年还可以救命。三年困难时期,我就曾吃过很多柳叶、榆叶、榆钱、槐叶、槐花,没有它们,很多人可能已经饿死了。那一带的村庄一般都很大,多呈方形、圆形,因为家家栽树,夏天去我家乡,百米以外几乎看不到房舍,一座村庄就是一座树林。田野里更是绿树成网,一排排一片片,无边无际莽莽苍苍。早在20世纪70年代,丰县已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这在昔日黄沙滚滚的丰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叫人骄傲的是,还有近六十万亩果园,为丰县赢得“果都”的称号,大沙河红富士苹果,丰县大酥梨,多次获得全国金奖,成为著名品牌。如今的丰县,是一块绿色的海洋,飞鸟成群,蝴蝶翩跹。前些日子回老家,听说丰县田野树林间出现许多野鸡,真叫人高兴。野鸡本来多生活在丘陵山区,如今迁来丰县平原地区落户栖息,可见生态之好。说起野鸡,还有个好玩的故事。早在20世纪70年代,丰县就发现过一只野鸡,长尾彩羽,十分漂亮。当地人不识野鸡,以为是凤凰,而丰县又古称凤城,县志有凤凰落地的记载,凤凰不落无宝之地,这一下全县轰动。后有识者说是野鸡,学名叫“雉”,但这并没有扫了大家的兴。又有人联想到吕后的名字也叫雉,吕雉贵为皇后,不就是凤吗?这只野鸡恰又在刘邦老家金刘寨附近发现,于是老百姓说是吕后回故乡来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有趣的传说,野鸡自然不是凤凰,但在生态到处都在被破坏的今天,丰县出现那么多野鸡,意义不亚于凤凰落地,家乡人当珍爱之!

P3-4

目录

上编

 我绿色的家乡

 本色农夫

 女儿去国(外一篇)

 河边

 与陆文夫交往的日子

 听那一声叫(外一篇)

 放鹤亭

 村庄三题

 蝉唱声声里

 出产故事的乡村

 面条啊面条

 讲究(外一篇)

 回母校南师并序

 在路上

 草木生辉

 女儿与她的汉服(外一篇)

 童年记忆二题

 老椿树(外一篇)

 艺术随笔

 雪夜

 难忘娘做的菜糊糊

 情义丰县人

 丰县女人

 故乡的炊烟

 龙应台的眼神(外一篇)

 你在,世界就在(外一篇)

 后园情思

 剃头

 苏轼四十岁

 燕子楼的月亮

 童年的碎片

 忘不掉那口老井

 清灯

 麻雀的家园

 梨园雕塑

 故园之恋

 求学海德堡

 母爱如天

 一窗明月半床书

 儿时的星星

 曾经来过

 与戏同行

 草木书

 乡情是我心上的一轮明月

 月光

 书缘

 干亲

 望见春了

 春之声

 草根情结

 幸福的墙角

 结缘情义丰县人

 古镇梁寨散记

 自行车炫出的记忆

 希望

 迁坟

 我家儿女初成长

下编

 我与梨花共白头

 春耕

 梨花浴

 春风十里不如你

 开与不开,你都在那里

 花香之前

 梨树的白与黑

 我的敬仰地

 醉在百年梨园

 没有预约的绽放

 一泓相思小院子

 见字如面(外一篇)

 父亲没有退休金

 寻找梨花

 高寨忆旧

 怀念父亲

 月夜骑行

 种蝉(外一篇)

 我敬畏历史的巍峨

 上马台

 父爱如海

 相逢是首歌

 飘香的大运河

 新疆天山买马散记

 失落的精神家园

 心静戒浮躁(外一篇)

 生命中最美丽的相约(外一篇)

 牵挂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梁寨渊子的美丽传说

 胎教

 家有顽子(外一篇)

 半生过错

 从你的心里走过

 人生两悟

 知足是一种智慧

 腊八粥

 童年记忆之河沿鸟事

 向着梦想出发

 倾心静雅说朋友(外一篇)

 书信的眷恋

 水之内涵

 骑行悟道

 卖猪小记

 曹雪芹的诗才

 花蹊香径赏梨花

 梨花的翅膀

 《春词》一首抱春来

内容推荐

张尊军主编的《大风逸响/文化丰县丛书》是江苏徐州丰县文联和作协选编的丰县作家已发表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和短中篇小说,内容积极向上,文笔流畅活泼,文字优美,故事生动。其中有著名作家赵本夫等的作品。

编辑推荐

《文化丰县》是由丰县县委、县政府主办,丰县县委宣传部、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重要文化期刊。该刊物以弘汉家气象,扬时代精神为文化定位,以唯善唯美、图文并茂为基本格调,蕴涵着两汉文化的滋养,是丰县发展的时代呼唤。一卷在手氤氲文化底蕴,古今韵致可观可感,增强百万人民的自信心,凝聚再唱大风的精气神。该刊为季刊,设有《汉风新韵》、《大风逸响》、《两汉笔谭》、《钩沉华鉴》、《丰人屐痕》、《美哉中阳》和《丰采如歌》等栏目。自2013年7月创刊,迄今已走过4年多的难忘历程,出刊18期,有幸得到了全国各地作者读者的青睐,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和鼓励,被列为丰县对外交流的重要礼品。

为更好地宣传丰县,彰显丰县深厚的汉根道源和有情有义的文化底蕴,提供更全面更便于携带的文化礼品,决定选编《文化丰县》部分栏目作品,陆续结集出版《大风逸响》、《美哉中阳》等文化丰县丛书。

本书为张尊军主编的《大风逸响/文化丰县丛书》。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