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七游戏(精)》是毕淑敏职业生涯的重要代表作。该书吸取了毕淑敏十年心理咨询成果精粹,由毕淑敏本人亲自增补校订,并亲笔作序推荐。毕淑敏的文字质朴却有风骨,洞明练达,舒爽清晰。她厚道,细致,耐心,仿佛一个安静地陪伴在你身旁的朋友,认真地倾诉和倾听,充满智慧和温情。
妙趣横生,可操作性强,在游戏过程中完成对自己的深层认知。透过七个小游戏与读者互动,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自我内心的多重人格,满足内在自我的真正需要。
| 书名 | 心灵七游戏(精) |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作者 | 毕淑敏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心灵七游戏(精)》是毕淑敏职业生涯的重要代表作。该书吸取了毕淑敏十年心理咨询成果精粹,由毕淑敏本人亲自增补校订,并亲笔作序推荐。毕淑敏的文字质朴却有风骨,洞明练达,舒爽清晰。她厚道,细致,耐心,仿佛一个安静地陪伴在你身旁的朋友,认真地倾诉和倾听,充满智慧和温情。 妙趣横生,可操作性强,在游戏过程中完成对自己的深层认知。透过七个小游戏与读者互动,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自我内心的多重人格,满足内在自我的真正需要。 内容推荐 你可知自己内心深处住着几重人格? 性格是人在黑暗中的本质,潜意识深处的图景塑造了真正的你。爱欲,不管何种形态,都藏着深层自我的密码,我们通过爱去破译。 想要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自我内心的多重人格,满足内在自我的真正需要,就必须深入心灵之海,考察意识中幽深的岛屿。 执业医师毕淑敏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之余创作了《心灵七游戏(精)》。这是毕淑敏职业生涯代表作之一,影响和改变了万千读者的命运,被称为“可以改变一生的心理健康规划书”。全书收录了七个毕淑敏设计的心理游戏,毕淑敏以医生、心理师和作家的三重身份,为读者铺就通向内心深处的道路,带领我们透过游戏遇见真实的自己。所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本书正是可以帮助你重塑思考习惯,刷新你对自身潜力的认识的励志宝典。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科学工具,是我们了解自己潜意识的起点。只有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才能够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去改变自身的命运,构建持久的亲密关系,获取财富、健康和幸福。 目录 序言 健康是一株三色花 游戏1:我的五样 游戏2:谁是你的重要他人 游戏3: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游戏4:你的支持系统 游戏5:再选你的父母 游戏6:写下你的墓志铭 游戏7:生命线 附录一 毕淑敏的五样 附录二 大学生的墓志铭 附录三 历版序言 试读章节 健康是一株三色花 每年春节之时,都会收到很多朋友寄来的贺卡。我喜欢纸片的华美和字里行间盘旋的温情。元宵吃过了,还舍不得把贺卡丢了,就收藏在一个纸箱里。几年下来,箱子盖都合不上了。某日打开,十指像两把叉,捧起又放下,纸片纷扬飘落,好像彩绘的燕山雪。看斑斓笔迹,突然生了统计的愿望,想计算朋友们——不管年少年老,是男是女,也不管受的是传统教育还是洋派熏陶,总之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看看在咱中国人最喜庆的日子里,大家最衷心的祝福是什么。 恭喜发财的,轻轻放到一旁。财是重要的,但肯定不是最重要的。祝心想事成的,一笑了之。据心理学研究,人的一天,脑海中涌现的念头有六万种之多,要都“心想事成”了,天下岂不大乱?祝笑口常开的,嗯,这还差不多。可转念一想,生活中哪儿有那么多可笑之事?此愿甚好,但难以实现。 费时半天,统计结果出来了。重复最多的吉利话是——祝你健康! 健康是众望所归。但健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单纯祝愿就能实现的。和世界上的其他好事一样,健康是争取出来的,是建设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是保卫出来的。 健康到底是什么呢?多少人梦寐以求呼唤健康,但我们真的搞清它的概念了吗?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联合国的这个定义很精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依然很有概括力。评价一个人健康与否,不能只看他是不是强壮,化验单上的指标是不是正常,还要看他的心理和社会功能是不是处于优良、和谐的状态。如果把人间比作原野,每个人都是在这片原野上生长着的茂盛植物,这种植物会开出美丽的三色花:一瓣是黄色的,代表我们的身体;一瓣是红色的,代表我们的心理;还有一瓣是蓝色的,代表我们的社会功能。 生理健康,当然令人高兴,但无论黄花瓣多么艳丽,也只是这株植物的一部分,红花瓣和蓝花瓣也要怒放,才是生机勃勃的风景。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情况下,保持健康并不意味着治好了所有的病。它还意味着,疾病依然存在,但你学会了平衡和调整,能够和谐地与人相处,使家庭变得亲密,使生活充满了快乐,对死亡的畏惧和痛苦减轻了……这也是一种整体的健康。著名的围棋大师吴清源一言以蔽之——健康就是人脑的健康。 有人会说,生理这瓣花,看得见摸得着,心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搞不清了,弄不好跟看相算命差不多。其实心理学很严肃,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有人说,我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不说,你怎能知道?我要是说了,却不是我的真心话,你又怎能知道? 的确,至今也没有发明出一种仪器,可以精确判断出人的思维动态的全貌,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心理学就是一笔糊涂账,可以主观臆测,信马由缰。古人所谓“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心理学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手段之一。一个人心有所思,就会在行动和语言中表现出来,如同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从中就能分析出冰山的体积和成分。 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一书,标志着现代心理学建立,迄今为止,满打满算也只有一百年多一点的时间。(P3-7) 序言 初写这本书,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从北师大心理咨询博士课程结业,和同学们合作开办了一家心理咨询机构。本以为心理学那时尚是冷门,门前会冷落好一大段时间才能渐被人知晓,却不想刚开张就门庭若市。 感谢无数来访者恩重如山的信任。他们的故事和随之的改变,让我深感心理学这门学问对于当下的中国民众来说,是何等贴切和急需。通过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我受益匪浅,深感它是一门亲切有趣并可对每个人都有所帮助的宝贵科学。当然,从广义上来讲,几乎所有的科学门类都和人类有关,并且会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到人。不过,有一些科学和人的关系尤为紧密,比如医学——哪个人能逃脱医学无所不在的巨掌呢?就算你可以坚持不去医院,不见医生,不吃一片药,但你不能拒绝得病,拒绝死亡啊。而这些,正是医学大展宏图的领域。心理学相仿,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自己体内有个心理存在着,它一直就在那里蹲踞着,不动声色地导演着你一生的脚本。 我很想把这些感受同更多的普通读者分享,就像写一本预防骨折或是得了心脏病后怎么办的小册子。自知才疏学浅,功力不逮,做这件事力不从心,但我还是很想尝试。 讲大道理吗?我是个一听长篇大论就眼冒金星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决定不讲心理学的来龙去脉和各个流派之短长,也不遵循什么系统和理论。这个世界上,理论已经够多了,系统也满天飞,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我希望自己写的书,朴素、易懂、好玩,并对人有所帮助。 决心已定,剩下的就是如何落在纸上了。我从小就喜欢玩游戏,饶是一把年纪了,还乐此不疲。听到可以玩耍一番,就摩拳擦掌。若能在快乐中习得知识,买一送一,更觉得有趣。我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抱持这种心态的人,到底有多少呢?姑且一试。如果大家不喜欢,就让这本书满面尘灰,孤独地堆放在角落,卖不出去好了。 书出版之后,一再加印。到如今已有十几年了,现在又重新设计新的版本,令人开心。看来天下关心自己心理健康并喜欢玩游戏的人,还真是不少。 这十几年来,不断有读者告知我他们玩这个游戏的答案,并希望我能够解读。我特别感谢读者的真诚,感谢他们给予我和这本书的由衷信任。如此认真阅读并加以实际操演,让我感念至深。恕我重申,本书中的游戏是没有标准答案或者正确答案的,它们只是协助你揭开内心的纱幕,窥见某些本已久存你心底的问题。 很喜欢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观点,他认为科学的逻辑起点是问题。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人说,提出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问题。 问题如此重要啊。本书就是请你对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尝试着解答。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提不出问题,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你的心理非常健康,什么问题都没有;一个是你自我感觉不错,实际已病入膏肓而浑然不觉。前一种人,几乎是没有的。而后一种人,则盲目而危险。 如果希望心理学实实在在能对人有所裨益,就要把它落实到探索内心结构的努力上。我祈望这本小书,能帮一个小小的忙。在这七个游戏松软的外壳里,包裹着你需要探索自己究竟是何种人的坚硬内核。 祝福你在这次探索中,不管是轻松还是痛楚,皆有收获。 2013年8月8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