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章节 如何扳倒一位优秀的创业公司CEO? 1 起风了,他看看窗外,风卷着沙尘狠狠砸向二十二楼的玻璃窗。三环路上的车流依然如梭,两旁林立的大厦高耸人云。在这样的雾霾天,所有景物都好像蒙上了层灰纱,除了昏黄的车灯,什么都看不真切。 从这里跳下去会怎样?摔得死吗? 他曾经听一个朋友讲过,自杀的人最忌讳的就是杀不死自己。 如果从这里跳下,摔在地上肝胆俱裂,却留有最后一口气,导致后半生都不能自理,只能活成一个笑话。到那时候,新闻媒体会怎么报道?《少年CEO创业失败,纵身一跃惜成残疾》——不行不行,太窝囊了。他摇摇头,松了下上衣领口,才发觉汗水已经浸湿了衣衫。夏末的天气依然闷热,他调下空调旋钮。等了半分钟,并没有感受到一丝凉意,才发现,酒店已经停掉了会场的空调。 “真是兔死狗烹,连冷气都舍不得给我开了。”他喃喃自语道,“那两个家伙在做什么呢?是不是在算自己手里的股份值多少钱?哼,一群王八蛋。”他边骂着,边把视线收回屋内——脚下的纯羊毛地毯纹路复杂,却又不失淡雅;身旁的墙面雕刻着龙飞凤舞的鎏金图案;他抬头看看,天花板上排列着数盏通体晶莹的水晶灯,闪烁着让他日眩神迷的斑斓光芒,那每一束光里,都折射出大都市里关于欲望和权利无尽的纷争。 如此豪华的会场,本该是他今天表演的舞台,如果没有早上那场意外的话,此刻或许会是他二十六年人生中最光辉的时刻。他该像乔布斯一样,穿着朴素的牛仔裤和黑T恤,在演讲台上挥斥方遒,以天创科技CEO的身份,高谈阔论自己的经商之道;在镁光灯下,接受纷至沓来的财经专访。他会老成地在镜头面前,跟记者侃侃而谈商业理想和远大抱负,迎接着一轮又一轮的鲜花、掌声和赞誉。 但是此刻,这个少年得志的企业家,却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这里——考虑如何去死。 2 大学没毕业,莫飞就和朋友一起创立了二手交易平台:闲置网。本来只是挂在校园论坛上的一个附属功能,谁知几个月内,发展速度异常迅猛,流量经常爆满。商业嗅觉极强的他,立即独立运营闲置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用户就突破了百万。这百万的种子用户为他带来了第一笔天使轮融资,帮助他招兵买马,成立了天创科技。半年后,他又拿到了滕佳创投一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当年二十三岁的莫飞,也成了大学生心目中的创业楷模。 时至今日,闲置网已被评为年轻人群体最喜欢的二手易物网站,注册用户超一千万,次日留存55%,订单月增长率超过100%,平台月流水一千万。而由他一手创立的天创科技,也成了最被投资人看好的科技公司之一。 用他的创业好搭档彭剑的话说:“这年头,要是哪个年轻人没在闲置网上卖过东西,那他一定不会过日子。” 而令莫飞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位昔日的好友、天创科技的CTO,在今天,亲自把他踢出了公司。 早上十点,将召开天创科技旗下产品闲置网2.0的发布会。在这次活动中,不但要发布新版本新产品,还要宣布由滕佳创投继续投资的B轮四千万人民币融资启动的消息,一旦这笔融资到位,闲置网就能继续在二手电商领域开疆拓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就在他意气风发准备上台演讲时,彭剑却忽然把他拽到了后台。他扫了眼这间屋子:墙角堆着些空箱子,中间摆了一张脏兮兮的茶几,旁边凌乱地倒着几把椅子。他的对面,站着他的投资人——滕佳创投的老总吴明。吴明并没有跟莫飞打招呼,只是在窗前低着头默默地抽着烟。莫飞看了看彭剑,又望了望吴明,不懂这唱的是哪出戏,他只好问彭剑:“你干吗呢?发布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可别耽误我上台了,今儿来了不少大媒体。”(P3-5) 书评(媒体评论) 看着澈言的小说,我不禁遗憾:我的创业生活怎么没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呢?放下稿子后,我又想了想:幸亏没有故事里的那些情节,否则我的小心脏还真受不了。 ——当当网前副总裁,优雅电商现CEO兼创始人 陈腾华 小说里描述的创业场景已经成为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当创业成本边际递减的时候,只要有一个想法,或许就有人给你投钱。我们这一代,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赌场”。很可贵的是,现在有这样一个身经百战的“赌徒”告诉你这样一个精彩、有画面感的故事,它甚至就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创业故事,它比任何理论都有说服力。 ——资深媒体创意人,新浪读书频道“新浪好书榜”评选人 颜桥 后记 感谢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 动笔写这个故事之前,我一直在处理另一本书——《这世界正在遗忘不改变的人》。书中本来有两个故事,因为种种原因,这两个故事最终没能出现在那本书里。正因如此,我才有了把它们扩展成长篇小说的想法。 在最初的剧情里,没有彭剑和王杰森这样特征极其明显的人物,只是一个纯粹直白的创业故事。因为没有那些勾心斗角的段落,所以写起来飞快。故事线就是莫飞创业,以及如何拿到融资,最后驰骋商场的老派情节。 初稿写完后拿给很多人看,都觉得平淡如水、索然无味。在我苦恼还能再杂糅些什么元素进去时,某天,我跟一个同行聊天,聊到“某创业者被投资人清算,要求其辞去CEO之职,并踢出董事会”“某哥们儿创业七年,最终却净身出户”等行业乱象。太阳底下无新事,这种互相算计又相互依附的剧情,每天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互联网上。 我当即给出版人发微信,说这些剧情写出来肯定比小说还精彩,于是,才有了“彭剑”这个原故事之外的人物。 在传统的小说或影视剧里,程序员都戴着厚厚的眼镜,呆板沉闷,仿佛重度自闭症加身。其实这种形象是人们对程序员的固有偏见。要知道,在如今IT培训机构泛滥的时代里,写代码的门槛极低,低到任何一个人,只要会敲键盘,再花上一两万块钱,找一个靠谱点儿的培训机构,在里面待上半年,出来后,随随便便地都可以写上几个小程序。 随着行业门槛的降低,程序员的形象也势必会走向多样化,书中,彭剑及何阳这两个人,则是两个极端的“现代程序员”的形象。 虽然故事没有交代,但彭剑是从类似北大青鸟这样的职业培训机构里出来的程序员,从业前并没有编程的经验,天赋不高,且对编程工作没有太多热爱,技术多是在工作中磨炼出来的。 而何阳则代表着另一批程序员。他们不善社交,但天赋极高,热爱编码,不在乎收入,只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甚至,幻想通过键盘和网络来改变世界。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与其说这本书是创业者之间的战斗,倒不如说是两种程序员思想的碰撞。 同德资金老总徐虎“在创业失败的前提下还能赚到钱”的理论,则来自于我曾经接触过的一个投资人。大多数创业者因为看了网上的新闻报道,以为随随便便就能拿到IDG、红杉这样大佬的投资,更以为他们动不动就慷慨解囊,分分钟挥金如土……但现实中,VC不是慈善家,更不是天使——虽然他们被叫作“天使投资人”,但说真的,他们远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傻白甜——他们只关心眼前利益,想轻轻松松地从他们手里拿到钱……真是想多了。 他们才是整个风口游戏里,最精明的人。 在故事主线中,最大的bug应该还是新脑科技逆天的数据采集算法了。据我所知,在一些细分领域中,已经有些数据采集的公司在做类似的产品了,不过,这种算法在逻辑上虽然行得通,但能不能达到小说中那样近乎变态的抓取效率,还真说不好。 在美剧《硅谷》里,男主理查德开发的Pied Piper,是一款高效率的数据压缩算法,这其实也是剧中的大bug,但要说这种算法现实社会中有没有——当然有,有很多压缩算法都可以实现。现实跟虚构的区别,无非就是具体能压缩到什么程度罢了。例如,把100M的文件压缩到10M可能很正常,但如果能把1G的文件压缩到10M,而且用时一分钟——这就有点儿“不科学”了。 不过我相信,这样的技术迟早会出现,毕竟互联网就是实现不可能的行业。 陈升在《牡丹亭外》唱道:“写歌的人假正经,听歌的人最无情。” 其实编故事的人何尝不是如此,作者装模作样地用虚构的剧情,希望令你感同身受。看故事的人随着剧情嬉笑怒骂,合起书后,依然要各走各路,并随着时间冲淡一本书留下的痕迹。 这样挺好。 最后,我要感谢本书的责编。对她来说,这是一本工作量极大的小说,里面有相当多的术语和概念,需要查很多资料并一一做脚注,这是一个跨门槛且繁重的工作,感谢她没有放弃这本书。 吴晓波在《腾讯传》的最后一一段特意提到:“我们要感谢互联网,在过去的20年里,它如此颠覆性地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也如此深刻地改变着我们这个国家。” 我也想感谢互联网,以及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给了更多年轻人工作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而这些机会和可能,是超脱于文凭和家庭背景之外的事情。 感谢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 目录 PART 1 当全世界的人都在创业 如何扳倒一位优秀的创业公司CEO? 是什么导致创业合伙人的分裂? 员工离职了,期权怎么办? 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如今的互联网? 创业失败之后,你该如何找工作? 在创业大赛中拿到第一名,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要把一件丑闻洗白,得花多少钱? PART 2 创业者对创业者 谁把我的网站拖库了? 今年互联网创业的风口是什么? 谁买了我一百份的正版软件? 在北京这么多年了,你进过国贸三期吗? 注册一家公司,需要花多少钱? 用不用找个会计来帮创业者算下他的糊涂账? 程序员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你热爱美国吗? 是要一千万?还是要两千万? 如何在创业失败的前提下还能赚到钱? 你是不是也把改变世界、三十岁前退休,作为你的人生理想? 有钱人的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记者,长年累月坚持写假新闻,会有什么后果? 如何趁火打劫地去敲诈一支创业团队? 加入我们公司吧? PART 3 游戏只有序幕,没有终章 盗取一家公司最关键的核心机密,分几步? 10.0.5.1和10.0.5.93,哪一台是服务器? 你知道昨晚跳闸了吗? 游戏结束,是谁把CTO送进了监狱? 后记:感谢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 彩蛋 序言 创业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文/陈腾华 澈言是2011年加入优雅100的,那时我们的经营模式还属于垂直电商平台,计划做家居家纺领域的京东商城,所以内部有个接近二十人的技术团队,负责自有网站系统前、后台的开发和维护。澈言是前端交互工程师,负责网站页面的UI设计和页面重构。我后来才意识到,这是一个要求很高的岗位,需要能写代码,还需要能做美工设计。在我看来,这是两个完全相斥的领域,但偏偏澈言能兼顾得很好,这很难得。 当时的他二十岁刚出头,个子不高,长像清秀,看起来像个逃课来工作的高中生。不知道公司里有没有暗恋他的女生,倒是经常有人起哄他和某个女同事怎样怎样,结果不得而知。 和技术部其他的理工男明显不同,他浑身上下散发着文艺气息,也是当时公司里唯一一个自费购买MacBook Pro用来工作的员工。他思维敏捷,做事踏实,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所以,当后来我得知他一次次地创业,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王牌创业者》写的是年轻的创业企业家的故事,这是我不熟悉的领域。我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创业是在四十岁,也就是现在的优雅电商。在互联网领域,我算是“老人创业”了,但是书中描绘的理工男的生活我倒并不陌生。 我1995年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凝聚态物理(也叫电子物理)专业本科毕业,是个非典型的“有知识没文化”(北大同学们的调侃)的清华理工男。因为我的兴趣不在专业,所以毕业前就通过校园招聘加入了远在广州的宝洁公司市场部,当了个卖香皂的舒肤佳品牌助理经理。后来在可口可乐、雀巢、马氏等消费品品牌公司工作过,又经历了在诺基亚、新浪网、当当网等IT领域的历练。在长达十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才等来了创业的时机。 所以,我一直不鼓励大学生“努力”去创业,因为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我:创业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当有一件事情你很喜欢,认为有能力胜任,而且拥有足够的资源去启动它,甚至愿意为这件事情搭上自己的时间和青春——你自然而然会去做的。 而现在,有些人先“决定”创业,再苦思冥想该做什么,这是本末倒置的,出发点就是错的。而在读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没有水到渠成的创业想法和能力,踏踏实实找一份工作去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慢慢积累经验才是正路。 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莫飞一开始就被合伙人和投资人共同算计了,想来也是够倒霉。曾经有朋友问过我:“企业家坑投资人容易,还是投资人坑企业家容易?” 我觉得都挺容易,毕竟要一门心思坑人——总是有办法的。所以,无论是找创业合作伙伴,还是找投资人或投资对象——最关键是找对人。大家都是成年人,做的都是双向选择,如果到最后被坑了,也只能怪自己遇人不淑、识人不明。 优雅100能经过六七年的时间发展成现在的优雅电商,除了在日常运营中坚持原则和操守,不像书中的角色一样授人以柄之外,最重要的是,我和我的合伙人能够始终互相尊重、认可、忍让、以诚相待。 创业这些年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曲折,回想一下,如果合伙人不能始终如一,可能公司早就散了。 所以,我也有点经验想跟年轻人分享——如果你跟人合伙创业,那么,有以下两种特征的合伙人坚决不能合作: 1.斤斤计较。生意场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无论股份占比、职责分担、薪酬设定,还是话语权等,处处都有引发冲突的可能。如果我的合作伙伴是个斤斤计较的人,那在这六年当中,早就爆发一百次核战争了。 2.过分自负。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合伙人的互相信任,而自负的人往往对别人不信任,只相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就很难沟通,经常闹矛盾。 当然,还有很多特征也是需要注意的,只是以上这两种特征有时不容易识别,比如斤斤计较有时会表现为关注细节,而过分自负也常会以超级自信的姿态示人。 另外一个让我觉得有趣的事情是很多创业者的心态——现在很多年轻人创业的目的不是把公司做成赚钱或上市的成功企业,而是做个热闹的样子,希望很快有人收购他的公司。 比如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说法:要创业,关键看项目是否有能被腾讯收购的可能——他们关于商业模式的构想从一开始就是以被腾讯收购为目标。这也许是个很现实也很无奈的策略,但是我几乎可以肯定地断言:抱着这样的心态,成功的几率是很小的——因为当在创业中遇到了真正的挫折和困难时,这种赚快钱的心理会很容易崩溃,导致产生“实在费劲的话就干脆算了吧……”的念头(毕竟你本来就没想过要破釜沉舟地全身心地投入)。 我亲眼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失败案例,而且那些创业者都是很聪明的人,可惜大多只是小聪明。所以,想走得更远,有时可能需要你“傻”一些,需要你有“一条道儿走到黑”“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劲头。 看着澈言的小说,我不禁遗憾:我的创业生活怎么没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呢?放下稿子后,我又想了想:幸亏没有故事里的那些情节,否则我的小心脏还真受不了。毕竟平淡的生活才最实在。 写到这里,我不禁抬头看了看办公室里的同事们,我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想:不知道这里面是否还能再出个作家,或者网络红人,或者创业的企业家…… 总之,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无论你在经历什么——你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和澈言一样一次次失败,却又一次次重头再来——我都希望一起奋斗过的小伙伴们能有个充实完满的人生,并无愧于心。 (陈腾华:当当网前副总裁,优雅电商(新三板股票代码:836093)现CEO兼创始人。) 内容推荐 澈言著的《王牌创业者(风口游戏)》是一部围绕互联网创业展开的商战小说,小说的主人公莫飞是当代年轻创业者的典型代表,他大学在校时就凭借创业项目拿到了天使融资,几年后,当产品估值越做越大时,他却遭遇创业伙伴及投资人的联手陷害,失去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公司。 而此时,莫飞的女友林姿却参加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创业比赛,并一举夺魁,直进决赛。可在决赛中,突如其来的一场新闻事件让她名誉扫地。最终,为了洗白公司,林姿做了一个选择…… 莫飞离开后,他曾经的创业伙伴却未能如愿得到公司的控制权,投资人为公司空降了新任CEO——一位有海归背景的富二代。他们开发的人工智能项目前途无量,可在一次商业合作中,却忽然暴露了一个谁也无法解决的BUG。几番研究无果后,他们才发现——那位曾经被自己驱逐出公司的前任CEO,或许才是能够拯救自己公司的唯一钥匙…… 一边是曾经阴沟翻车、如今在孵化器里闷头创业的北漂少年,一边是凭借着雄厚资产和家庭背景一路开挂的富二代,在这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谁才会是风口游戏的最终赢家? 编辑推荐 当当网前副总裁陈腾华、资深媒体创意人颜桥亲笔作序,一位科技公司创始人结合亲身经历写就的商战小说,讲述一家互联网公司成长的台前幕后。 澈言著的《王牌创业者(风口游戏)》紧紧围绕创业者的方方面面展开,以第一视角带领读者走进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创新领域,全景展示创业和商场中的巅峰对决。从创业团队到合作伙伴到天使投资人,每一个互联网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