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聂树斌案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正当防卫制度的正当化审视——于欢案引发的思考
减刑案件实体程序面面观——以薄谷开来减刑案等谈起
操纵证券市场之“罪与罚”——从徐留胜案与徐翔案展开
“萝卜章”背后的玄机有多深?——从美的公司10亿元投资理财被骗说起
法律逻辑与公众观感的博弈——天津幼童坠楼事件引发的情理思考
从宽容少年司法到适当少年司法——如何对待“熊孩子”的暴力犯罪
电信诈骗防治与个人信息保护——基于对徐某某案的评析
让利于民与取信于民——王某某无证收购玉米案之法律评析
科技创新提速,法治为之保驾护航——共享单车热引发的思考
2017年3月30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于聂树斌家属提交的国家赔偿申请作出赔偿决定,至此,历时20余年的聂树斌案终于尘埃落定。聂树斌的蒙冤是我国司法历史中无法遗忘的痛点,而聂树斌得到昭雪也是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向人们宣示着:“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冀祥德主编的《法律视野下的十大社会热点问题(2017)》选取聂树斌案、于欢案等在2017年备受社会关注的十大热点事件,从法律人的视角对事件进行剖析,并对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向读者呈现一个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视角。
冀祥德主编的《法律视野下的十大社会热点问题(2017)》一书是“法治中国论坛”丛书系列的最新作品之一。本书精心选取2017年的十大社会热点问题,从法律的视角对其展开论述、分析。其中,有些已得到解决,如劳动教养制度已被正式废止;有些仍未得以解决,并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如医患矛盾问题。通过各位作者从法律视角的论述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可以看到,从法律的角度去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