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拍照,每天都有海量的照片被产生和被遗忘,却少有人问:我们为什么拍照?应该拍什么样的照片? 拍照,能让你看到真正的自己。
林帝浣所著的《我想给你拍张照》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无可取代的人生故事用一分钟,为一个陌生人拍张照,记录世间的无数相遇著名人文摄影师林帝浣最新作品,10多年的行走与摄影、21篇旅行随笔、100余幅精彩照片,领你看见世界,看到自己。
| 书名 | 我想给你拍张照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林帝浣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在拍照,每天都有海量的照片被产生和被遗忘,却少有人问:我们为什么拍照?应该拍什么样的照片? 拍照,能让你看到真正的自己。 林帝浣所著的《我想给你拍张照》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无可取代的人生故事用一分钟,为一个陌生人拍张照,记录世间的无数相遇著名人文摄影师林帝浣最新作品,10多年的行走与摄影、21篇旅行随笔、100余幅精彩照片,领你看见世界,看到自己。 内容推荐 《我想给你拍张照》讲述,要拍有情感温度的照片——人文旅游摄影师、专栏作家林帝浣避开那些热门的旅游景点,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深入大地旅行,为每一个有故事的陌生人拍照,每张照片背后都散发着情感的温度。 拍照是为了看到真正的自己——在每一个与陌生人接触的时刻,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在人与人之间流动,通过他人的人生故事,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一张照片都是一面镜子,在镜子里我们看到真正的自己。 著名人文摄影师、旅行作家林帝浣十多年的行走与摄影,沉淀成21篇旅行随笔和100余幅精彩摄影,告诉我们如何“给你拍张照”。 目录 序言 | 你好,陌生人 缘起 ┊ 我们为什么拍照 爱与梦旅行 对不起,我想搭个讪 掌心里的 鱼 旅途 ┊ 在路上,那一秒 我们遇见 大理 | 无关风月 巍山 | 相遇 即重逢 喜洲 | 你的天涯,我的海角 湘西 | 为了告别的 旅行 川西 | 世界这么大,我想慢慢看 乡村 ┊ 湛江 | 回不去的故乡 贵州威宁 | 草海梦飞扬 漳州 | 老简的茶园 清明艾 | 家的味道 城市 ┊ 广州 | 在自己的城市 旅行 绍兴 | 乡愁是一碗红酒 重庆 | 山城旧梦十八梯 藏行 ┊ 林芝 | 烟雨三月醉桃花 青藏铁路 | 55 小时的火车旅行 拉萨往西 | 只为与你相逢 山水 ┊ 黄山 | 幸有我来山未孤 新安江 | 一梦到 徽州 后记 好照片的五层境界 试读章节 那几年,为了拍摄漂亮的照片,开始到处旅行。开始是跟团,后来穸起胆子自助游。 遇到漂亮的风景,拍照有如神助,就算那地方不太漂亮,还有心爱的Phocoshop可以帮忙。 那时还没有嫩模,想拍个有点姿色的女孩,还得花点小钱,和一些刚买数码相机的小年轻大叔阿伯挤在一起争抢最佳拍摄位置。 那时还没有小清新和日系,拍的花花草草咖啡馆天空浮云被我们称为小资照片,看着P过之后清爽的味道,就觉得自己已经快要过上中产阶级的日子了。 总之,能走的弯路,我基本都走过了。 拍照变得越来越没劲,照片挺好看,然而这有什么意义呢? 2007年,由于个人生活出现了一些变故,我开始自我放逐的流浪生活,只要不是上班的时候,或者能请到假,就会跑出去,找个陌生的城市走走。 最登峰造极的旅行,是2008年的暑假,我订了一张去厦门的火车票,然后毫无目的地出发,到了一个城市,不知道下一个地方该去哪里,最后这趟旅程,兜了中国的半个圈子,最北去到威海。 有个一面之缘的朋友招待我住了一晚的厦门大学研究生男生宿舍,那时的鼓浪屿还是破破旧旧的,没什么游客。在鼓浪屿上,我买了本鼓浪屿的旅游书,叫《水月风花鼓浪屿》,专门按书上的介绍,跑去龙口路百香食坊吃沙茶面,那时岛上小食店的老板们基本都还是本地人,那时写旅游书的作者只推介自己经常去吃的小店,在百香食坊还遇到了正带着孩子吃饭的那本旅游书的作者、传奇的Air夫妇。 他们到鼓浪屿旅行,爱上了这里,辞职来这里租房住下,那时他们还没开一家叫“花时间”的咖啡馆。然后,开始和他们搭讪,聊聊天。 后来每次去鼓浪屿,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去他们夫妇开的咖啡馆坐坐。 这一次普通平淡的偶遇其实对我影响蛮大,让我知道其实可以有另一种生活。 其实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好多东西都不算什么。 至今,我和Air夫妇都不熟,他们见惯了鼓浪屿上人来人往的游客潮,估计连我是谁都不记得了,然而我一直对他们念念不忘。 从厦门跑到莆田是深夜时分,第一次见面的摄影朋友雁青请我吃了一顿夜宵,后来我们一直没再见过面,甚念,一直没有还他一顿饭。 然后从莆田到福州,三坊七巷正在拆迁,被弄成了一个破破烂烂的工地,残墙败瓦上涂满了居民愤怒的抗议标语。 朵朵是一家杂志的编辑,有时会在网上找我约稿,她请我吃了顿加糖的福州海鲜。 我厚着脸皮向她提了一个要求,说我的旅行箱里已经没有可换的干净衣服了,能不能借你家的洗衣机用用。她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说,不准去我家!你的衣服交给我,我帮你洗。 后来,她经常对帮我晾臭袜子这事耿耿于怀。 离开福州,我去了景德镇,那里没有朋友,连网友都没有,其实是因为一直有个自己做做瓷器的愿望。那天深夜两点,我在景德镇火车站下车,四望灯火星点,不知去哪儿住宿,不知在哪儿落脚。 每当回首往事,那晚站在火车站广场时的感受,那种旅程中的漂泊感深植我心。 后来的岁月里,一直会为追求这种感觉而上路。 有一年最热的大暑天气,我窝在景德镇的一家小作坊制作青花瓷。这是一门让人上瘾的手艺,青花色料在釉下的瓷胎上慢慢渗化开来,让人感觉宁静而舒缓。 作坊的老板是个半吊子艺术家,没有制作订单的时候,会光着膀子搬张凳子坐在门口,边和四岁的儿子玩边看街上人来人往,有时会突然跑去黄山、三清山写生创作,其实只是想去找当地的朋友喝酒。 P8-P10 序言 旅行中,那些美丽的风景已经被渐渐淡忘,那些路上偶遇的人,说过什么样的话,有过怎样的微笑,也已经逐渐模糊了。 我们的相遇,不过短短一两分钟,甚至只有几秒,我们甚至有时连话都没说一句。 在你的记忆里我很快会销声匿迹,不会留下任何印象,绝对不会再想起,我对你也是同样。 我对你的人生故事一无所知,不清楚你的欢喜忧愁,以后也不可能知道,你对我也是同样。 所以,我想给你拍张照。 在很久很久以后,我偶然翻起了你的照片,会突然想起与你的曾经相遇。那时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那时的你,也不会是现在的你。 然而那时的你和那时的我,曾经相遇在被凝固的那个瞬间。 照片可以使时光变慢,可以使时光加速,甚至使时光暂停。 但是,时光却不可倒流。 后记 在这本书的最后,想说说关于什么是好照片的见解。 很多人会困惑,随着摄影经验的增长,这种困惑也会日渐加深。事实上,照片好坏标准的变化,也反映着摄影水平的增长和进步。 好照片会有标准吗?肯定是有的,然而有时判断起来会相当困难。很多人为了掩饰对此问题的思考惰性,往往会说,~我就拍着玩玩,自己高兴就好。很有可能的结果是,终生徘徊在某一水平层次上。 眼光的变化,往往也会导致拍摄方式方法的变化,这变化往往会是一个自我痛苦挣扎的过程,甚至看起来是退步,也会受到非议。 然而我以为,高贵的痛苦比廉价的快乐更有价值。 我认为,好照片是分档次的,至少境界上可以分为五层。 第一层:叙事的照片 能把你想说的事,通过照片说出来。 这个层次经过一定的摄影训练实践,一般都能达到。 看到的一片好风景,准备吃的一道菜,见到的一个漂亮姑娘,拍下来,不管是相机还是手机,这事说起来容易,其实也不容易。 需要有基本的构图技巧,光影的基础知识,能突出视觉重点,不该糊的时候不能糊。这样的照片,已经具备摄影语言的基本特征,就是不同于文字语言,而是通过图像的组织,说出你自己想说的话。 对这样的照片,你通常得到的评价会是:“这地方真美!…‘这姑娘真漂亮!”“看起来好好吃好想吃!” 要判定这样的好照片很简单,发到微博微信上,不要打一个字,看看大家是不是明白你想说什么。 第二层:美丽的照片 经过第一重的训练,你会希望照片更漂亮一点,于是开始追逐更好的相机、更专业的镜头,整天讨论相机的成像风格,镜头的焦外和光圈。 你开始注重拍摄方法和角度,能通过摄影技巧,把一个平淡的地方拍得光彩夺目,比如会找些花做前景拍风景,会用长焦大光圈和反光板拍美女,用慢门拍流水,等等。如果拍不好,还会使用后期工具加工。 这种漂亮的照片有可能被展出并获奖。其不足在于,如果不署名,没人知道是你拍的。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都会在这个阶段止步,慢慢丧失拍摄的兴趣,或终生兴致勃勃地拍摄漂亮而无个性的照片。 对于这样的照片,你得到的评论会是:“你拍得真好看!”“哇,你是怎么做到的?用的什么相机镜头和参数?” 第三甚:摄影师的照片 如今摄影师是一个比较泛滥的职业,只要你买套昂贵的器材并挂在脖子上,便可获得此称号。 然而,真正的摄影师是一个比真正的画家或诗人还稀少的群体。要获得摄影师的称号,不能靠沉重的摄影包、散乱的长发、塞满配件的摄影背心或爽朗的大笑,得有自己的风格。 在能让照片美丽的基础上,摄影师会探索属于自己的摄影风格和语言体系,客户们也会因为你的独特风胳而光顾。 当然,事实上每个人的拍摄都会有自己的个性,照片里有自己想说的话,但是这些个性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是相当困难的事。因此你必须先让自己的内心非常美好,照片才会美好起来。 当然阴暗起来也可以,这世界也有很多阴暗的人。 这阶段能得到的评价是:“一看就是你拍的!”“不光漂亮,也很有意境呢!”“哇,好创意!你是怎么想到的?” 第四层:动人的照片 这一阶段的好照片也可以称为内心的照片。 拍摄这类照片的人,通常从一个成功的摄影师蜕变而来,他们厌倦了迎合读者,于是开始试图构造服从自己内心的语言体系,有些还相当艰深复杂。 这类照片通常会对传统的摄影体系充满挑衅,有时简直难以理喻,然而如果你耐心看,也许能发现偶然之中的必然。 当然也常会有一些飞越前三个阶段的天才出现,然而英才总被天妒,我常看见这些人闪耀一会儿就消失了,可能是因为得来太容易吧。 在这个阶段,观众群会产生极大的分裂,有些人看到会为之震撼并感动入迷,而另一些人则不以为然,这个通常跟欣赏水平无关,而跟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有关。 现在活跃在摄影学术界、经常获奖或展览的人,基本属于此类,因此也会有很多人抱怨新锐摄影展看不懂。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些人都是狂热者,是用生命在拍照,你不知道他们有多努力。 通常得到的评价是:“不明觉厉!”“这张照片深深打动了我,我盯着它看了一个下午。” 这类照片有些会成为时代经典,更大一部分则会随时光流逝而消失。它们都在为成为第五层境界的照片而努力。 第五甚:历史的照片 当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能被人们广泛记住一张照片的摄影家已经相当了不起,如果有十张照片能被历史记住,那必是大师无疑。 当然,一张照片要进入历史,必定要具备一些特质和很多的运气。运气不说,特质可以分析一下:这样的照片是这个时代的写照,或创造了一个摄影的新风格,或是没有理由,它就那么经典。 没人知道未来的历史会为我们这时代留下怎样的照片,因此,我也说不出什么。 也许罗兰·巴特的“刺点”理论会有帮助,他认为一张照片被拍下后,观众的解读是多面的,摄影师试图表达的主题往往会被忽略,而照片上无关紧要的细节往往会引起更大的兴趣,这就是照片的刺点——哦,对了,这种现象在网络上叫作:找亮点。 能够对这个时代有清晰的认知,而故意留下许多给后人看的刺点,是一种值得建议的尝试。 当然,这一点难之又难,尤其对于许多只是热爱把玩相机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所以,随它去吧。 这样的照片得到的评价可能会是:你这张照片拍下了这个时代。或者是:许多年之后,我还记得你那张照片,那是属于我们的时光。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