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的鲁滨逊--二战英雄中国轮机长沈祖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卓东明//潘健生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轮机长沈祖挺二战期间在英国商船雷贝利轮上担任轮机长,1944年8月为盟军运送战时物资被德军潜艇击沉,船上19名船员包括船长遇难,沈祖挺带领36名船员漂流三天后抵达欧罗巴岛,在无水无粮食的孤岛艰难求生度过了漫长的76天,最终被英军发现救起。在岛上他们的经历堪称传奇。沈祖挺因此获英王颁发的0.B.E.勋章。获救后流落印度加尔各答,抗战胜利后在香港参加进步活动,协助地下党策动海轮起义回国。1951年回到大陆投身新中国海运事业,是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筹建参与者之一。

卓东明、潘健生著的《中国的鲁滨逊--二战英雄中国轮机长沈祖挺》介绍了二战英雄、中国轮机长沈祖挺的一生。

内容推荐

中国轮机长沈祖挺二战期间在英国商船雷贝利轮上担任轮机长,1944年8月为盟军运送战时物资被德军潜艇击沉,船上19名船员包括船长遇难,沈祖挺带领36名船员漂流三天后抵达欧罗巴岛,在无水无粮食的孤岛艰难求生度过了漫长的76天,最终被英军发现救起。在岛上他们的经历堪称传奇

卓东明、潘健生著的《中国的鲁滨逊--二战英雄中国轮机长沈祖挺》通过孤岛求生、流落异国、苦难成长、追求光明、他属于大海等共七个章节,介绍了二战英雄、中国轮机长沈祖挺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 孤岛求生

“雷贝利”轮

指挥逃生

登陆孤岛

求生之路

土制海水淡化器

怎么领导这一帮人

以故事鼓舞斗志

出海探险

遇到困境

发现盟军飞机

得救

二战英雄英王授勋

新闻引出的故事

第二章 流落异国

“中国的鲁滨逊” ¨

再次踏上加尔各答

自己掏腰包组织足球队

当上工会理事

第三章 苦难成长

苦孩子

振作

结婚

继续颠沛流离

第四章 追求光明

人生的选择

为中波海运公司的创建出力

积极要求回国参加学习

积极参与广州海轮修造厂的建设工作

劳动者本色

调到中波海运公司为我国自营远洋航运事业建立作准备

为“光华”轮作为远洋首航船舶航行国外立了大功

机舱小凳的故事

海员风度

第五章 他属于大海

妻子蔡丽文

儿子沈全义和沈全伟

第六章 为了尊严

尊严高于生命

值班的人

第七章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在遇袭前,“雷贝利”轮其实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应变准备。按照约翰·哈利·格里高利(John Harry Gregory)船长事前的布置,万一发生事故,船长必须与轮船共存亡,遇难不能指挥逃生时,由其他高级船员负责指挥。当时我被船长安排在甲板值班,知道船长已遇难,即使没有在第一时间遇难,他也要在船上指挥,不可能顾及下海逃生的船员了。这时,我作为幸存的船舶职务最高者,觉得自己必须承担起指挥大家迅速安全弃船逃生的责任。我不断地向已经做好逃生准备的后甲板上30多名船员逐一下令:

“一下水马上往船外方向游去。越快离开轮船越好!因为船下沉时产生的巨大漩涡足以将人吸进去!”

在大家都下水以后,我也跳了下去。

事后得知,遇难的有船长等16名船员,3名海军炮手,其他36名船员在短时间内全部跳下大海。一时间,人们分散向船的四周尽快游开,在黑沉沉的大海中漂浮。

5分钟前还承载着大家的“雷贝利”轮,正在迅速下沉。

黑沉沉的大海上, “雷贝利”轮船艏首先快速下沉,只见船身向前俯冲,船尾翘起,然后整船沉没。

而在轮船完全沉没的那一刻,漂在大海上的我们,在闪着诡异波光的黑暗海面上,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雷贝利”号轮,投向仍在船上未能逃生的同伴,向他们致最后的注目礼。

“雷贝利”轮沉没了,所有在水上漂浮着的幸存者们,同时向那些随同航船一齐沉人海底的同伴致以最后的默哀——这是航海者最简单也是最庄严的海葬仪式。

船沉下去了,无情的大海却若无其事。

然而在残酷的大海面前,我们以顽强的生命意志,逐渐在海水中尽量游到一起,并互相靠拢,保持着最短的距离。在大海起伏的浪波和声响中,吆喝着彼此,互相鼓舞,缓慢地向着同一个方向移动。

大海茫茫,望不到边,只有浪波互相碰撞时发出永不止息的单调的响声和从沉没的航船上漂出的燃油与杂物。在水中漂浮的船员们无法知道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只是指望着:天快点亮吧。

这一个夜晚出奇的漫长。每个人都不断地提醒自己,我们还活着,不能睡着了,必须醒着。不知过了多久,才最终迎来了东方的鱼肚白。

白天,一切才有了希望。果然,借着天空的亮色,我们看到,不远处有一艘救生艇也在海水里漂浮着。这应该是“雷贝利”轮沉没后,我们未及时发现的一艘救生艇,与我们一样,黑夜中它就在附近随水漂流,天亮后才出现在我们面前。

救生艇的出现使我们喜出望外,这是上天给我们的希望,更使我们获得巨大的安慰。再不需要在水中泡着了,冰冷的海水,每分钟都在消耗着我们的能量。我知道,不少的落水者,往往不是被淹死,而是被冻死的。

我招呼着大家爬上救生艇。经过这一夜,大家都被泡得筋疲力尽。当时的8月是南半球的冬天,夜晚的海水仍然冰冷,人们的皮肤都泡皱了,面色苍白。

我清点了救生艇里的人数,其中甲板部有三副、副水手长、木匠、4名舵工、5名水手;轮机部有我、大管轮、二管轮、机匠、生火长、副生火长、3名加油、9名生火;业务部有3名厨工,还有3名海军护航员英国人。

总计英国人3名,中国人33人,共36人。P13-14

序言

东明学兄曾几次向我叙述过,被誉为中国鲁滨逊的沈祖挺轮机长的传奇经历,所以当拿到书稿时,我怀着浓厚兴趣,去阅读中国鲁滨逊的故事,不禁被文章的内容、沈轮机长的一生经历和他的为人深深感动。我看到他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并以十分感慨的心情读完全书。

从对传奇的兴趣、到对沈轮机长一生经历和对他为人的敬佩,最后却因其悲惨结局而万分感慨地合卷。

曾经有过21年海上工作和生活经历的我,读到这一切,倍感亲切,而又甚为感动和感慨。

沈轮机长的一生,是一段从旧社会贫苦家庭出身,凭个人勤奋拼搏而成才的中国海员的传奇一生,特别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表现,更博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仰和赞誉,也为我们留下了作为一个海员才具有的充满毅力、智慧、能力的光辉形象。在无淡水、无食物,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荒岛上,带领36名船员艰苦奋斗,终于获得重生。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海员的特有智慧,没有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是不可能在荒岛上度过这76天的,堪称人类奇迹。英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只是虚拟的故事,而对沈轮机长而言,则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人生经历。

遭遇如此多的磨难,由于生活所迫及对航海的热爱,沈轮机长又继续投入海上生活。

沈轮机长因经受旧社会的苦难而热爱新社会,他以满腔热情,丰富的经验及知识,积极投入新中国的海运事业及船队的建设中。他平易近人、团结同事、乐于助人的作风,受到了周围共事同志们的尊重和爱戴。他热爱祖国,追求进步。

正当他全身心地致力于新中国海运事业建设之时,终究由于他在旧社会不可避免的经历,在“文革”中,受到了种种磨难,最终不得不怀着屈辱的心情,以死表达自己的清白,捍卫自己的尊严。

荒岛难不倒他,屈辱压倒了他。

我怀着对沈轮机长的崇敬,为他遭受屈辱悲惨的结局而感到惋惜、痛心,久久不能平静。

沈轮机长是一个从旧社会挣扎出来,依靠个人奋斗成长的有功于新社会的优秀海员。从某个角度讲,也是旧社会过来的一代海员的缩影,他应是海员精神的楷模。

在为沈轮机长一生感慨的同时,也对学长东明兄表示衷心的钦佩。我想,他也是怀着和我一样的崇敬心情来完成对沈轮机长一生的叙述,以本书作为对沈轮机长深切的怀念,并激励后人发扬他的精神,做一个有志气的中国海员。

东明兄以85岁的高龄,以惊人的精力和毅力,回忆、采集沈轮机长的生平,旁征博引,使读者对沈轮机长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遗产。

向东明兄致敬!  作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新一代海员,应从沈轮机长的一生经历之中,感受到今天的幸福,从而不辜负时代为我们提供、创造的良好条件,为实现海运强国而奋斗。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前会长

原交通 部长

钱永昌

2015年6月5日

后记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着手整理资料,进入采访写作,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本书终于完成了。首先是由于卓东明的提议和坚持,亲力亲为,动手收集资料写作及修改,要知道,这是他在东西半球各生活半年的情况下进行的。当这本书进入最后组织出版时,卓东明又要赴美,这件事还在纠缠着他。

还要一提的是做了大量资料信息收集工作,一直坚持在广州大本营的刘逊生先生,他走访当年与沈祖挺共事的老同事老部下,用录音将采访内容及时发送到同样在北美探亲的我,使我可以在大洋彼岸构思写作。大量的采访组织、行政事务均由刘逊生承担,他还为本书的写作提出了很多独到有价值的创意。

设在广东海事局的中国海员史编写组白桂芳、劳声、冯小萍、伍倩莹同志,认为沈祖挺在中国海员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一直关注着本书的写作进程,还提供了许多具体实在的帮助,以通史为主的海员史,因他特设了个人传记体裁,使本书得以成为中国海员史的一个部分。

本书原拟争取2015年9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70周年前出版,书稿初成交画家冯维益创作插图时间只剩两月,冯老先生以85高龄、以极认真的态度进行创作,不断修改,一丝不苟,在此一并致谢。

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广州海安船员培训中心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他们将沈祖挺作为一个榜样,将本书作为教育影响学员,培养他们热爱海洋,献身海洋事业的教材,这使我们感到欣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庆祝胜利,就是要怀念那些为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沈祖挺正是值得我们怀念的英雄。

潘健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4: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