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有户籍制,自由择居,不喜欢此地就可迁往它处。但当你在某州定居时,你就是该州居民,需缴纳该州税收、遵守该州法律。美国是联邦自治,各州法律不同。比如此次发生枪击案的丹佛,归属西部科罗拉多州,这块土地上的枪支管制十分松懈,不需任何执照和登记手续,可以随便购买,堂而皇之地挎在腰间。
而我们地处东海岸的弹丸小州,人口高度密集,枪支管理极其严格。丈夫填表登记,组织严格审核,确定无任何不良犯罪记录后.方获得枪支购买许可证,允许他只能在本州购买猎枪步枪类长枪。
想买手枪时,按照法规短枪便于携带,潜在危险性大,申请从严从难,须重新填表,回家听候通知。在这期间警察会调查申请者的为人、脾气、工作表现,有无暴力倾向、情绪失控、抑郁偏激……丈夫最后收到了合格通知,进入最后一步手续:由两位对他有深入了解的市民各提供推荐信一封。
弄推荐信易如反掌。丈夫是“良民”,周围还有更多对他有深入了解的“良民”。他们不仅和他一样爱枪,而且是战友,有章程、目标,紧密团结在同一面组织大旗下——全美步枪协会。该协会有400多万会员,宗旨是捍卫《宪法》和《权利法案》;提倡私人持枪、安全用枪;保障狩猎和持枪自卫权益。
美国人只要每年交25美元会费就可以成为“全美步枪协会”会员.每月还送一本印刷精美、信息丰富的杂志。自1871年成立以来,它的花名册上先后有八位总统赫然在列;包括老罗斯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里根、布什等。如果以左右方式简单划分,民主党算“革命左派”,主张高税收、均贫富、严控私人枪械;共和党属“保守右派”,提倡低税收、个人奋斗,鼓励私人持枪,上述入会的总统除了肯尼迪.其他都是共和党人。
按惯例,步枪协会挺共和党,反民主党。威斯康星州州长沃克由于政绩惨淡,落到即将被州民罢免的境地。由于他是坚定的共和党挺枪派,步枪协会在其政治生涯濒临灭绝的关头伸出援手,最后居然帮他保住了官职。
印地安纳州老牌参议员鲁伽是共和党中反对私人持枪的异数,被步枪协会视为眼中钉。协会投入巨大人力财力.迫使这位任职三十多年的资深议员在选举中落马。难怪它被公认为全美最有政治影响力的团体之一。2012年年初的步枪协会年度大会上,除了众多州长、议员亮相表态外,上届总统候选人桑多若桑托勒姆、金里奇、罗姆尼全都出席发言,支持枪械,拉取选票。被协会视为头号政敌的奥巴马,曾数次邀请协会首脑与他共议枪械事宜,均遭拒绝。协会发言人声称,不屑和奥巴马这种反对《宪法》的人共处一室,没有枪就不是美国。
有这样强大的组织后盾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找两个人写推荐信毫不费力。手枪执照到手后只有90天期限,90天内不买便过期作废,而且每30天只能买一支。
唯一能扛着枪转悠并且射击的地方就是规定的靶场或狩猎场。美国50个州中有24个州的法律允许居民在外敌侵入自家领地、本人生命临危的情况下开枪自卫,免于刑事诉讼。
P6-7
2017年10月2日,在中国,恰逢国庆长假,正是千家万户团聚的时候,然而,大洋彼岸却发生了惨绝人寰的一幕。
当地时间10月1日晚问,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一场音乐会上。64岁的史蒂芬.帕多克从曼德勒海湾赌场酒店的32层向音乐节观众开枪射击,导致59人丧生,500多人受伤,枪手自杀。警方在其酒店房间内发现了数十支枪械。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发表讲话,强烈谴责发生在拉斯维加斯的枪击事件,称其为“十足的邪恶之举”,并呼吁美国民众在悲痛中保持团结。
时至今日,太阳依旧升起,可那些无辜的生命,却再也回不来了。
枪击案的发生不仅再次引发美国国内对控枪的争论,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国枪文化的关注和反思。
美国枪支文化根深蒂固,不论拥枪还是用枪都相对更为容易,也导致枪支犯罪问题日益严重。而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控枪与反控枪问题不仅成为一个激烈拉锯的政治化议题,也正在慢慢撕裂美国社会。
美国学者唐·凯特斯(Don Kates)研究发现,美国国父之一的麦迪逊在建国初期起草《权利法案》作为宪法前十个修正案时.有5个州的代表要求将公民的持枪权写入法案中,却只有4个州要求法案明确集会、正当法定程序的权利以及反对酷刑。而作为美国“名片”的言论自由权,仅有3个州提到。
与美国的枪文化历史同样悠久的,是美国限制枪支自由的传统。
美国建国前,马里兰州曾立法剥夺天主教徒的持枪权。在其他州,所有不愿效忠的自由守法公民被禁止持枪。当政治气氛改变之时,各州又禁止所有不愿支持革命的公民持枪。美国成立初期,奴隶被理所当然地剥夺了持枪自由。在一些州,自由黑人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无论他们守法与否,都被禁止持有枪械。即便是相对自由的弗吉尼亚州,也曾在1806年立法允许自由的黑人和黑白混血儿持枪,前提却是他们要得到当地官员的许可。
除此之外,早期的美国还有许多限制枪权的法律。比如,在一些地方,法律规定火药必须储藏在大楼的顶楼,南方的一些州还要求奴隶主对枪支严加看管,防止自家奴隶偷走枪支。波士顿在1783年曾通过法律,禁止任何人持有任何装有弹药的枪械进人特定建筑物,后来增补的条文甚至禁止公民将装有弹药的枪械保存在家中。
与持枪自由和控枪法律共存形成对比的,是“枪权之争,,的双方你死我活的对峙和不可调和的分裂。在这样的对峙之中双方不时会在自己的舆论攻势中变得极端和固执。
面对频繁发生的恶性枪击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控枪问题的讨论,需要被一再加以强调的因素是,社会现象的背后均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枪支是美国精神文化生命的内在组成部分,控枪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关键的是,它是一个历史文化问题。
枪支自发明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并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正是这个“寻常之物”让人类社会面临难解的困惑:它一方面昭示着人类精彩的传奇伟业——用科技的力量根本改变了人类应用自然力量的方式;另一方面又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息——巧夺天工的机械设计和巨大威力,让人的生命在它面前显得从未有过的脆弱。正因为如此,让持枪和禁枪,成了十分重要而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在面对此课题的所有国家中,美国的探索和实践或许是最为特殊的。
美国之枪,曾是美国人冒险、创造与牺牲精神的历史见证与象征。令许多美国人引以为傲,然而,枪之下的阴影却也是美国历史另一面的真实。
本书带你系统地解读美国枪文化,让你增长知识和文化,同时告诉你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对于广大的留学生,更有助于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美国之枪,曾是美国人冒险、创造与牺牲精神的历史见证与象征,令许多美国人引以为傲,然而,枪之下的阴影却也是美国历史另一面的真实——
为何枪击惨案换不来禁令?
把总统逼哭了的“步枪协会”究竟有多大能耐?
在美国,买枪到底有多容易?
阅读美狄亚编著的《撕裂的枪声(枪口下的美国)》,了解民间枪支在美国发展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点答案!
枪支一方面昭示着人类精彩的传奇伟业——用科技的力量根本改变了人类应用自然力量的方式;另一方面又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息——巧夺天工的机械设计和巨大威力,让人的生命在它面前显得从未有过的脆弱。正因为如此,持枪和禁枪,成了十分重要而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在面对此课题的所有国家中,美国的探索和实践或许是最为特殊的。美狄亚编著的《撕裂的枪声(枪口下的美国)》带你系统的解读美国枪文化,让你增长知识和文化,同时告诉你加强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