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一次对传统道德的挑战——《嘉莉妹妹》中的消费主义分析
一、作品概述
西奥多·德莱赛(1871_1945)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更是美国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在19世纪的美国社会,一股强劲的“自然主义”之风冲击了文坛。作为注重环境描写的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文学特别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决定作用,强调环境决定人物,决定人性善恶,决定人的本质属性。1900年,德莱赛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这也是他自然主义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芝加哥和纽约。小说主要围绕女主人公嘉罗琳·米贝(嘉莉)和赫斯特伍德展开。嘉莉出生在芝加哥附近的农村。她家境贫寒,但她虚荣心很强,向往城市的富裕生活,较为典型地代表了当时一心想往上爬的美国下层人民。然而,她到了芝加哥后马上就成了失业大军中的一员,陷入贫困和疾病的泥潭。这时,嘉莉意识到贫富的极大差异性:一方面是贫困潦倒,另一方面是朱门酒肉臭。依靠做工获得她幻想的幸福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她先后成了青年推销员杜洛埃和酒店经理赫斯特伍德的情人。后来,她在纽约偶然成了一位名演员,挤入了资产阶级的“上流”社会。这时的嘉莉发现她原来梦想的生活并不是那么诱人了,相反,她觉得自己非常空虚和无聊。德莱赛在小说中还刻意描写了赫斯特伍德。他是美国上层社会的一员。在物质上,他过着优裕富足的生活,但在精神上,他却是个十足的贫困儿。他与妻子和子女缺乏交流,没有感情。因此,他遇到嘉莉后立即“感觉到她的青春与朝气……感到神清气爽,好像在烈日炎炎的夏季突然吹过一阵清凉的春风”,并对她倾心相爱。与嘉莉的性关系被发现后,他受到舆论的指责,因此而身败名裂。
赫斯特伍德本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上层人物,圈子广阔,朋友众多,因为自身的才华与魅力,很受人敬仰。按理说,他本该体体面面地享受着自己的人生,却毁在了情欲之上。嘉莉的出现,晕眩了他的眼睛,爱情是自私的,他不惜背叛朋友,迫不及待地要把朋友的情妇变成自己的情妇。但谁都不是省油的灯,他虽然做得精巧、隐蔽,却依然逃不过旁人的眼睛,他的暗度陈仓,注定了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妻子因为愤怒,封锁了他的财产,并通过律师提出离婚诉讼;杜洛埃因为气愤,揭了他已婚的老底;而嘉莉,因为知晓了他的虚伪,决定与他决裂。他几乎要被逼疯了,不惜铤而走险,卷走巨款;继而耍用手段,骗取嘉莉,与其一起私奔。被侦探找到,为了不被起诉,归还了绝大部分钱款。爱,竟然会让一个如此聪明的人这么疯狂。而疯狂,是注定了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他带着心爱的人四处奔逃,如同丧家之犬,狼狈万分,往日的风光不再。他并不想沉沦,为了东山再起,他确曾十分努力,但生活是残酷的,好运不会一直对某一个人特别惠顾,尤其是像他这样丢了基业又有了一定年纪的人,他注定要失败。折腾了三年他破产了,几经碰壁之后,空想、抱怨、沉沦成了家常便饭.嘉莉离开了他。他成了寄生虫,凄凉地挣扎,苟延残喘。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因为不堪忍受生存的折磨,在贫民窟里用煤气了结了大起大落的一生。(P5-6)
完成对20世纪英国小说精华阐释后,能够再接再厉完成对20世纪美国小说精华的阐释,是对自己研究兴趣的最好鼓励,也是对自己多年教学工作的另一次总结。在广泛阅读与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在认真思考与反复研读资料后,经过几个月的打磨,本书即将面世。这个漫长的写作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而是需要各方面因素的协同和众人的合力。在此首先应该感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的领导给予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白雅老师为我解答各种疑问和咨询,还有其他同事为本书的顺利完成所付出的努力和支持。笔者在此一并予以真诚的感谢。
在撰写小书的过程中,笔者依据个人的喜好选取了美国20世纪最有特色的小说进行阐释,比较重要的思潮、作家、作品都有所涉猎。由于视野、学识和时间的局限,在写作期间,也曾苦恼、彷徨过。幸得拜读相关著作和论文才使自己视野开阔,并进一步增补和充实了书稿内容。在此也感谢本书所借鉴的相关著作和论文的作者,这些书籍和论文已在文内和参考文献中标出。笔者对这些研究者所能带来的启示性的知识表示深深的谢意。
赵琳娅
2017年7月16日
第一章 20世纪初的美国小说
第一节 一次对传统道德的挑战——《嘉莉妹妹》中的消费主义分析
第二节 杰克·伦敦的旷世野恋——《野性的呼唤》中的人生哲学与叙事
第三节 一个典型的美国商人——《巴比特》人物形象分析
第四节 爵士时代的画卷——《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韵解读
第五节 人生的荒谬和困惑——《太阳照常升起》的存在主义解读
第二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小说
第一节 一部现代主义的杰作——《喧哗与骚动》的写作特征解析
第二节 一部美国群像小说——浅析《美国》的多重创作风格
第三节 巧妙的隐喻世界——《人鼠之间》的隐喻分析
第四节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心是孤独的猎手》主题探析
第五节 黑人文学的里程碑——解析《土生子》的新黑人形象
第三章 “二战”后至60年代的美国小说
第一节 找寻存在的价值——《看不见的人》的存在主义解读
第二节 “色情”还是“唯美”——解析对《洛丽塔》的两种误读
第三节 一场自我的精神救赎——《雨王亨德森》的人物形象分析
第四节 喜中见悲——解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第五节 一部反战力作——分析《五号屠场》的反战技法
第四章 70年代以后的美国小说
第一节 觉醒与反抗——《紫颜色》的成长主题分析
第二节 白人文化殖民下的黑人悲剧——《最蓝的眼睛》
第三节 华裔女性文学的经典——《女勇士》的主题探析
第四节 战争中的彩虹——分析《万有引力之虹》的多重主题
第五节 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美国牧歌》的主题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美国文学的历史不长,但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突出的地位。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美国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小说,其成就更为突出。然而,也许我们的视野依然停留在19世纪或20世纪之初的文学,但不知不觉间,整个20世纪也已画上句号。20世纪的后50年,美国国力如日中天,颇似我国盛唐之时,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奠定了社会基础,而20世纪的美国小说更是以新的主题和新的风格极大地丰富了小说创作。20世纪是小说的时代,以往任何时期和任何工具都没能像小说那样充分地表达20世纪的生活。
20世纪堪称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同时也可以说是又一次“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形成了多元并存的局面,促进了现代美国文学的空前繁荣。20世纪美国小说内容庞杂,手法多变,风格奇特,各种小说流派的创作倾向花样繁多,层出不穷,大小若干流派并存于一个时期的小说创作之中。这正充分反映了美国文学由于地区差异、民族文化传统差异和好奇求新的社会心理影响而形成的多样性、复杂性的总特点。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战争的硝烟久久笼罩在人们的心头。美国新一代青年对社会、世界甚至人类产生了一股茫然不知所措的悲观失望情绪。新的社会意识和复杂的思维动摇、削弱了传统的现实主义,从欧洲大陆传播来的“意识流”、“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思潮直接影响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小说创作,一些作家崭露头角。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文学就是典型。20世纪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精神的摧残,使美国人民对现存道德标准和人生观念开始怀疑,广大美国人民尤其是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了“人的道德何在,人的价值何在”的疑问,这促使人们去观察、去思索。于是作家开始注重描写和刻画人类的精神世界,“心理小说”应运而生。主人公往往是受到战后社会风气感染的“反英雄”形象。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社会上盛行的政治迫害,造成了“沉默的五十年代”。一部分年轻人出于对虚假的现实的反思,发起叛逆和挑战.出现了“垮掉的一代”的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先后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深深影响到美国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反映到小说创作中则出现了黑色幽默、荒诞派小说、反现实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等。20世纪末,美国的小说创作步入发展期,新现实主义小说、科幻小说成为主流。
20世纪的美国小说所折射的当时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很多方面正是当下中国的写照,对今天的社会和读者都具有更深刻的阅读意义。20世纪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精神、道德等方面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了那些小说作品中,是今天我们英语学习者深刻了解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最好阅读资料。通过阅读20世纪的美国小说,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自身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特点。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和文学发展的阶段性分别论述与探讨了20世纪的美国小说发展状况,主要对那些极具代表性的小说进行个人性的阐释。全书分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简要论述了20世纪初美国小说的发展状况,并重点选取了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五本小说加以论述;第二章首先简要论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小说的发展状况,并重点选取了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五本小说加以论述:第三章首先简要论述了“二战”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小说的发展状况,并重点选取了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五本小说加以论述:第四章首先简要论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小说的发展状况,并重点选取了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五本小说加以论述。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作家都是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定的。
本书可供大学生和广大英美文学爱好者学习英美20世纪小说历史、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修养之用。
当代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就是阅读英美小说,然而学生们阅读的多是20世纪以前的经典作品,对20世纪的小说接触得较少。进入21世纪已经十几年了,对20世纪小说的阅读鉴赏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提高文学鉴赏力,为其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提供资源。
赵琳娅著的《行走于20世纪的美国文学长廊(20世纪美国小说精华阐释)》选取了20世纪出版的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小说,在介绍小说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供关于小说的欣赏和批评范例,使阅读者能更好地理解20世纪的小说。本书的阅读对象包括大学生、广大英美文学爱好者和一般读者,尤其是自学者。
赵琳娅著的《行走于20世纪的美国文学长廊(20世纪美国小说精华阐释)》按照时间顺序和文学发展的阶段性分别论述与探讨了20世纪的美国小说发展状况,主要对那些极具代表性的小说进行个人性的阐释。全书分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简要论述了20世纪初美国小说的发展状况,并重点选取了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五本小说加以论述;第二章首先简要论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小说的发展状况,并重点选取了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五本小说加以论述:第三章首先简要论述了“二战”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小说的发展状况,并重点选取了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五本小说加以论述:第四章首先简要论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小说的发展状况,并重点选取了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五本小说加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