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明著的《茫眼》是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小说。作者将生活过的苏州和深圳两个城市作为写作背景,通过对物与影、现实与梦幻的细腻描写,试图写出一代人的觉醒、求索、伤痛和挣扎。小说中,作者把人的感受与体验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大量运用寓言和象征的手法,在行文和创造性的构思间,重塑了一个被唤醒的崭新的自我。
| 书名 | 茫眼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吉明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吉明著的《茫眼》是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小说。作者将生活过的苏州和深圳两个城市作为写作背景,通过对物与影、现实与梦幻的细腻描写,试图写出一代人的觉醒、求索、伤痛和挣扎。小说中,作者把人的感受与体验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大量运用寓言和象征的手法,在行文和创造性的构思间,重塑了一个被唤醒的崭新的自我。 内容推荐 吉明著的《茫眼》分为十三章,好像十三座相似又不断变化的园林。所以,读者可以从头到尾走一圈,可以从某一小节开始游逛,也可以进入任何一页闲瞧片刻。 目录 去向:物与影正在摇晃和变奏 第一章 精心设置的上升活动 一、意识雾团凝聚成天地;三位男子的经历和期待 二、天文台玄想、狂想;认识是徒劳和毁灭 三、你看我看室:黑脸医生做报告《就是这样》;文艺表演《向上进》 四、优影档案室:翻阅照相册,选择自己的长相、身份和妻子 五、紫蟒主任拍板判决;分脑室的完美技术 六、雪夜墙壁倒塌:出走、揉雪、进城、回归 七、关爱室:《乱头发意识剪切,分身示范片》 八、催生发芽室:乌合之众罗列方阵;玻璃管里游走 第二章 童年,与生俱来的绿衣女子 一、蓝马带他穿过新城和古城;第一位母亲寒气逼人 二、童年往事忽明忽暗:父亲、河流、冰花、蓝色兔子;掩埋手枪 三、迷宫般的粉墙青瓦建筑群,少年人奔走屋顶墙头 四、摸瞎子游戏,误人旧楼,奇闻逸事 五、绿衣少女;大胡子的遭遇 六、第一次婚姻,我与妻子跨越橱顶;蓝身和水泥墙面 七、新娘的魔桶嫁妆,自行车飞入高空 八、解读图画诗:领奖台上的夫妻与女儿 九、绿衣女子还会回来吗?我的酒香大提琴 第三章 父子处在不同的世界 一、驰骋上瘾症;第二次婚姻,计划制妻子;描绘情欲现象 二、热病火烧眉毛,创意灵丹妙药 三、木匠郎中制作神龛;抱儿子出逃 四、返回原处,是废墟,还是闹市?大群青蛙满台阶蹦跳 五、故交在积水里嬉戏;车站遇到白发妻子和红鸟 六、电子游戏都在呼喊:青蛙到了最危难的时日 七、唤回往事:朋友围坐揉雪,彩色的小鸟飞舞 第四章 房间里思绪如絮;倒垂的大树和歌中的歌的歌 一、空房没有门窗,投入回忆和想象;第二位母亲 二、楼板垂下大树,一半像白色雨丝,一半是红艳花朵;与男孩交谈 三、目盲者的歌声世界;空论视觉 四、歌者伊;歌中的歌的歌;黑暗熄灭 五、枝叶花朵间的居民;倒垂的树是电风扇、水晶吊灯 六、下楼,女子等待“他”;红鸟穿墙离去 七、枝头绽放古老的戏台,我们演戏 八、城市上空垂下大树;有救没救等待天地互换,大雨中落幕 第五章 爱,依恋与古城里的花香;扑击死亡的明灯 一、第三位母亲;霉烂气味里花香独自走出;去世的小叔叔来访 二、活着和亡故,脑袋里伸出呼救的手;女子白蓝的死亡体验 三、黄泉下的天空,手臂兰一层又一层 四、青春时期的虚无深渊;追问小叔叔 五、百货楼里重遇第一位母亲 六、魂灵分居三处:坟墓、排位和地狱;我的胡思乱想 七、小叔叔最后的来访;流星与炯花,女子白蓝的自杀梦幻 第六章 蓝屋生活;我们时代的吸血鬼性情 一、多变的女子紫霞;嘴是吸盘的无体婴孩 二、城市和郊野某块天地如同大脑空白;蓝屋里的新朋友 三、现实与蓝屋;她:沉重的和轻飘飘的;蓝屋里萌发的单相思 四、地下钓鱼池有人鱼;与紫霞打通虚拟电话;海景和激情 五、登山,紫霞透明的白影;山顶荒凉,他看到二十几岁的自己 六、俘获紫霞时的心事;主流发型等;紫霞的热恋和煎熬 七、吸血情人;不再凝望时,万物回潮 第七章 不洁感觉与公共澡堂;城市的冲浪运动 一、洁净的花园在枯叶深处 二、朋友极与金黄色相伴 三、黄泥澡堂,弄脏和洗不干净的洗 四、五通神庙的鬼卒;电视播放魔术表演;第三次婚姻 五、演员青说:全错了,水洗不干净,要用火 六、是魂灵吗?郊外爬山,没有激情的激情,流不出眼泪 七、《铁血岁月》在广告中冲突;《五月天兵》燃起烈焰 八、青的住宅残墙焦黑;幻想卡住剧情延续 九、神经兮兮病院;我与极的“冲浪” 十、枝荷与谁搏斗,死于谁手 十一、汇人现实的人群 第八章 明暗之间 一、两位模糊的人:同紫,预示画丝将要到来 二、画丝的脸曾经被灼伤;雷雨时,画丝超市里遇见茫眼 三、让人难忘的眼神;海边林立黑色的火把 四、商业高峰女人;茫眼超市里遇见画丝 五、画丝舞蹈,她像迷恋火焰的青 六、画丝说,她会飞;女子睡不着,酒店门缓缓打开 七、茫眼与画丝,夜黑茫茫 第九章 晰——遥远的尽善尽美的地方 一、晰的由来;晰是什么 二、黑褂人和他们的晰 三、世上有没有晰?不知道;来客:先知与秃头女子 四、寻找晰;晰的细枝末节 五、编彩绳:女子冻醒,古花园,山寨版现实 六、三个层次:迷人尤物,必备笼子,不可理喻 七、“晰还活着”,天地终于变得清澈明亮 八、画丝、茫眼、黑脸去体验寻找晰的过程 第十章 生活在电视、电脑、手机里 一、沉人海底城市;不断逃跑;当下的事件变为考古事件 二、回到旧地大城;记忆在脑中抽丝,不断旋转 三、观望街头液晶屏幕,时空扭曲,异化 四、气球症,游移于三个空间:“小也”“锡女士”“太空船” 五、是兄弟才会说:你钻进电视屏幕里跑龙套 第十一章 想去天空花园与开挖通天洞 一、深陷坑底的古城,是被山群还是被楼群围绕 二、重逢妻女;妻子失踪;第四次婚姻,他乡妻子 三、夜土说母鸡是孔雀,他给孔雀算命;母鸡想去天空花园 四、天空花园美轮美奂. 五、母鸡飞上防火墙;母鸡被居委会宰杀 六、朋友大钉子携带母鸡去了天空花园 七、妻女、母鸡、花草跟随云朵飘走;青峰山工地 八、通天洞特色功能史:砸头与接头等;红黑牡丹仪式考 九、重见飞走的妻女;玻璃塔里的梦幻 第十二章 等待外星人,期望一道人形的光芒 一、默想和体会心的变化 二、浪涌,船就浮起;垂下亮星,几位同伴飞去 三、参观飞行器作坊,骚乱,飞与怕 四、飞天阿悉回返;电影明星烤证明外星人没有来 五、外星人神出鬼没,无法删除;外星人被同化 六、草帽大的星星,男子穿彩衣骑飞马 七、山峰雪线下有座废墟;夜晚两位老人骑飞马 八、女子说看到天使;山洞里摸索;骨架疾飞,流沙如碧水 第十三章 雪夜,女子在街头徘徊 一、生命百无聊赖;超凡脱俗的景色要告诉我们什么 二、飞虫湿凉,女子轻歌曼舞;喧嚣的早晨,雪地上的车道和脚印 三、残雪等候她的姐妹;告雪说,飘落与往日不同的雪 四、告雪带我去高楼露台,我们是两朵雪花 五、残雪的姐妹再次来临;梦里下起大雪,老友来了 六、冰天雪地,宣告:我要冬泳!大衣怎么也脱不完 七、雪雾迷茫,我和告雪仿佛重生 八、是天使吗?告别;飘雪的音乐 试读章节 壁画里的人物,乌黑的眼睛渐渐发白,衣服褪色如同灰色的影子,开始自燃、呻吟。我是不是产生了错觉、幻觉?我走出门,独自下山。六个太阳翻滚、变幻,随意升起、落下,太阳是谁?如果形成人是什么模样?会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太阳总是圆圆的,最多变变色彩:白色、黄色、红色。 天空深紫,旷野也一层紫光,地下涌出大群紫色的长毛烈马奔跑,腾空直上云霄,黑影连着黑影掠过地面。开阔的溪流铺满云霞的倒影,万丈深渊下面有个紫色的花园。我也化为溪水,自由舒展、流淌。霞光、大地、山峦、草木跟随着我缓缓转圈。我不时咕噜噜翻过圆石,浑身霞光跳跃、放光。 一棵不知名的野树生长在开阔土地,树身粗壮,树冠巨大,白花雪白,香气让我感到平静,呼吸舒畅。一阵激动,我从溪流涌出。 身后女子嘻嘻、嘻嘻,只见一团紫雾阵风般把我的身体刮散,我汁液般渗透到树冠和树皮,飘出来时树上的白花更为繁盛,香气更为浓烈。一位看不清面容的少女,赤裸身体雪A微红,笑吟吟问道:“你是谁?和我一样喜欢变成人。” 我一身花瓣,问:“你是?我的头发总是乱糟糟,容易打结,我就叫自己乱头发。” “哈哈哈,叫乱头发,笑死人了,我看你还有乱眉毛、乱胡子,咯咯、咯咯。我是霞。”霞嘻嘻哈哈咯咯咯环绕大树转,满树白花带紫,一阵凉风吹来,树飞向高空,一团云雾变成十几朵白云。 夜来临,雾气为什么要沉溺黑色,也不亮起几盏灯?也许他们都很疲乏,也许他们觉得那样才惬意。远处山峦起伏着黑影,只有天文台有一点灯光。两轮巨大的绿色月亮从地平线升起,蜿蜒的沙路如一条绿光蒙蒙的小河。与他们,即,与眼前的万物回忆一个个夜晚?我们夜行,半夜走到湖边,天上、湖面群星带着尖刺般的闪光。凉风花香,讲吓人的故事,严肃地交谈…… 月亮发出红光后暗淡,消失。天顶天边水黑色,几朵浓黑的乌云畸龙般怪异狰狞,又如残破的马头长着獠牙、瞎眼,身体扭曲,五条腿粗细不一。我恐慌,连忙往回走。旷野黑蒙蒙,路不见了。 一会儿天空蓝色纯净,抬头看到乌云的形象是水牛流血、怪胎、精神病人在笑……不敢多看,又无法回避。我也是可怕的乌云,身处深蓝的颜色里被谁牵扯?俯视黑沉沉的旷野,瞬间辨认不出哪处是天,哪处是地。我蹲下身,好像钻进温暖狭窄的鼠窝,厌恶和拒绝。一会儿沙路又白蒙蒙显现,游走。繁星宽阔的大江当头哗啦啦奔流,他们就是这样和我交谈? 走进天文台大厅,漆黑的穹顶星星垂下灯光闪烁。壁画人物褪色的丝绸衣衫如条条破布,苍白的身体上几道红痕,脸色乌黑如怪物,眼睛还是灰白色。浅红衣和褐色衣对坐,比画着谈论什么,看到我,起身招呼。浅红衣拿望远镜让我看,繁星呼啸着从身边掠过,一颗爆炸的星星,黄色圆球不知扩大了几千几万倍,渐渐稀薄透明,球中间灰色的内核上建筑高高低低,街树纷纷开放黄花、红花,汽车穿梭,滚滚的黑色人流……许多雾气朝那里飞去,一道道红光划过透明的天空……我点点头。 褐色衣说:“原来我们过去居住的地方就是这样出现。” 浅红衣问:“我们也会飘向不同的空间吗?我们的世界与那些地方是否相同?还会毁坏吗?当毁坏时他们驾驶一座座高楼逃走?” 我继续问:“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有没有最后的地点?” 褐色衣说:“不要问这么多,先弄清楚事物的来源、性质、演化方向,也要认识我们自己。明白我们可以做什么才能行动。” 大厅内忽然漆黑,估计云团飘到了大厅上空,我们走出去。 P16-17 序言 九年前我决定写一部长篇小说,目前厚厚的样稿堆叠桌上,一时想到出书的底气。 毕竟我写出许多想象人物和虚构事件:楼板上垂下雪白的大树;一位男子钻进电视机,三位医生观察、治疗他的疾病;少年在古城的屋顶墙头奔跑;告雪身披污泥浊水,等待雪花漫天飞舞…… 书中还保留着我在苏州时的青春影像,1979年到1992年是我的启蒙期。我邂逅几位朋友,经常彻夜交谈。他们不像丝绸般柔软、绚丽,也不像糕团般糯是糯得来。他们渴慕未来,是当时最优秀的思想者、行动人。我渐渐开始觉醒。 第一章里三位男子的对话文绉绉,不合时宜,身边出现了他们喜爱的世界,是臆想的吗?古城的小巷横七竖八,往来的不见得都是些“糖”伯虎、茶精怪、文人“水八仙”、晚明鬼、北宋魂吧。 我的人生大体延续着觉醒后的方向。 大学期间我从翻阅唐诗宋词、西方哲学到接触西方现代派文学,笔记本里抄满了杂志上的翻译诗。当我喜欢上美国自白派诗,学着他们咀嚼着自我的处境和心事,试图大胆讲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悲伤到陷入绝望。 我骑自行车上班要经过人民桥,一瞥大运河尽头晨光白灿灿,内心总会颤抖,要去远方,远方。 在苏州生活二十多年,我挥挥手告别,一转眼又在深圳度过二十多年。 小学、中学和大学我基本都在苏州读完,目睹过古城有滋有味的日子和激烈火爆的天翻地覆。念念不忘古典园林和太湖四季分明的景色。 记得乘坐绿皮火车去广州,好像重回伊甸园,拥挤的车厢里我与旅客整天整夜地话说深圳,不时直盯盯望着窗口。 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一年四季花朵争红斗艳,大海汹涌澎湃,市民来自全国各地,个个雄心勃勃,追逐着效率和金钱。倏忽之间,道路桥梁四通八达,货柜车轰鸣不息,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古老的问题还在:谁能给予我们心灵的故乡和慰藉?我打开从内地带来的几箱书,晚上靠着集体宿舍的铁床阅读,相约几位也是居无常所的朋友,互相鼓励业余写作。 深圳汇集一批优秀作家、报刊编辑、电视人和业余写作者,彼此间慢慢熟悉,常常在海湾、洋紫荆边聚会交流,我感到自己是一条井底的小鱼跃入大海。 我开始为报刊写书评和随笔,读书比过去更有热情,数量也多,但是我的心始终属于那几位大家都熟悉的作家:塞万提斯、但丁、雨果、安徒生、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普鲁斯特。偏爱的还是中国的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宋人编的《太平广记》、洪迈的《夷坚志》、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渐渐我萌生了写小说的想望,是被亲朋好友的音容笑貌所召唤;是无法忍受失去直觉和艺术想象的空间;是出于惧怕沉沦和死亡;是追问人的生命能有几何矣?一日一位朋友说,我们不要再写那些短文章,该有个突破写长篇小说。这位朋友后来当教授,填词般写论文,一会儿“藏医妊娠”,一会儿“内蒙墓志”,小小说也没有写。我觉得当上大了,几年后无奈地叹息,一生只能写一部书。还夸下海口,要让自己的文字掉在地上,硬邦邦地砰然有声。谈何容易啊。 在深圳我做过几场相似的梦:层层明亮的高楼围绕低陷的青瓦古城,最终改编成《茫眼》里重复出现的背景。一日我回苏州发觉梦里的景象变成真实,新楼林立古城低陷,苏州与深圳仿佛合成一座城市。 几年前一位作家朋友来信说:“我和你都是向内走的人,可是我们走的方式不大一样。我走进自己独有的,一个小我的内心里;而你,走进梦里,走进思想里。” “一般说来,他们心生幻想,不可能实现。也许有极端的方式,但是用水无法洗干净。人们全都错了,不是用水而是要用火。”(第七章) “世间流传着‘不洁’的说教,人们都有‘不洁’的感受,我听到近处、远处焦虑的怦怦心跳:触摸了死人(包括行尸走肉)不洁净。我们每日触摸到死人(包括眼观和交谈),反感、抵抗、挣扎,却迟迟得不到洁净。渐渐我们都察觉不到自己触摸了死人,也感受不到死人触摸了我们,或者自己像死人一样触摸了他人。等到我们变成了死人就不会去辨认自己的死活,如果能够知道的话我们会止不住地哀叹和哭泣。”(第七章) 任何行动始于微小的开始:眼睛一瞥,看到混合成歪曲、僵死的论断。一瞥如同人们前行了虚假的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又一小步……生红色杜鹃花。有人说,‘这房子不拆了。’ “幽灵领我走进深暗的弄堂。眼前漆黑,我害怕,默念道:‘发光吧,眼睛发光吧,把这里照亮,照亮!’眼睛没有发光。 “来到荒废的花园,一位男子转过头,脸庞苍白浮肿。他说,‘你不用再害怕,总高兴了吧。人死后不会毫无知觉,就像你这样迷迷糊糊活着。’ “废园里种着几丛干瘦的月季。几丛我不认识的植物开满蓝花。男子说,‘这是手臂兰。~ 当我某个阶段觉得写什么都没有意思,尝试聚集、糅合睡梦,即,进一步放弃主观意识和经验,不确立什么主题,也没有什么目标,聚集两个睡梦,直到十几个睡梦,有空就拿出来阅读,细细分辨它们的差异与相似。琢磨这一切要告诉我什么,最后糅合成小说的篇章。 五 我写过诗,可惜没有音乐才华,即,不能让一首诗变得动听。写作《茫眼》的过程,有时觉得在写没有诗律束缚的诗,感到自由行文的酣畅与痛快。当然也会犹豫,是像写小说那样大张旗鼓地铺陈、稀释,还是像吟诗那样的提炼、浓缩? 受诗影响写下的段落:“许多年后,母亲看望他,说带他去玩。船头高仰驶向江湖的深处,岛上的建筑隐藏林丛,早晨白雾朦胧。街上的工艺品琳琅满目。一排瓷盘画:云朵玫瑰红,当中老树青苔绿,树干的下面长满青筋疙瘩。小叔叔喊他又躲闪,说一声,他们还会见面。他独自乘船回返。想到瓷盘画,湖水下摇晃玫瑰红,那就是母亲的面容。懊恼,怎么没买一个?”(第四章) 事件的发展没有具体交代,为什么非要事无巨细地写出母亲如何离开,而不去描绘人们一般都会有的结局和感想:某日忽然想到随时可见的母亲不在了,永远也找不到了,只留下些记忆和依恋母亲的情愫,模糊不清的一些悔恨。 小说有无限的可能,可以用新的角度、诗的表达手法对生命做出深入的关切。 好像一个人离开了人山人海,他们还是同类却有着猫和鱼的差距。设计室描画出一张张图纸,工地堆满了欲望、情感、想象、回忆、梦幻、憧憬……某日客观的大城边多出一座文字小城,两个世界你瞧瞧我,我瞥瞥你,再看看自己,弹拍弹拍衣服上的灰尘、叶片。 今夕何夕,在物与影的变奏和生与死的变幻时,仿佛身处难解的四五维空间和混乱的蒙太奇中,有没有超越时空的事物顿然闪亮?雪花再次优美地飞舞;歌中的歌的歌;少年的绿衣女子;青的梦想;城市“冲浪”的体验……是不是痴人呓语? 《茫眼》分为十三章,好像十三座相似又不断变化的园林。所以,读者可以从头到尾走一圈,可以从某一小节开始游逛,也可以进入任何一页闲瞧片刻。 2016年10月 书评(媒体评论) 我和你都是向内走的人,可是我们走的方式不大一样。我走进自己独有的,一个小我的内心里;而你,走进梦里,走进思想里。 ——shuang Gui,成都作家 吉明的《茫眼》是对生命、行走、自忖、梦幻等的个性陈说。作者直面世界,但其心灵空间,并非如人们通常所期许的那样一望无垠、蓝天高远。总有些隐隐约约的墙幕阻断着吉明取悦尘俗、委身袍笏的通路,却也保留了他孤寂夜语、参悟文学的愿景。他的文字变幻不已,粗读有神,再读深切。他想表达的不是事物表面的瞬间消失的迷雾、泡沫,而是更复杂、更隽永的意象。生活中的吉明是老实人,但写作时则是一点也不老实:一脸憨厚,却心有百窍。 ——李云龙,深圳文学评论家 吉明的小说力图为读者传递这样的信息,即语言表达是多样性的。他感到外部大干世界是壳,个人则是多汁的梦,他甚至相信文学是他个人体验的隐喻。他写梦,写幻觉,写化学气味和女子以及死亡和昆虫般的男欢女爱,实际上他是想重新界定语义模糊的轮廓。他想做出历史性证明:现实的不可化约性实际位于重新定义的虚构层面,而现实空间是梦幻。他要想打通这堵墙,就不得不以“癫狂”示人,尝试着创造出自己的领地,就像我们常说,女人掉下的眼泪,她必须尝试自己接住。 ——伊尔福,诗人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