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把栅栏门关上
海伦在丈夫迈克去世之后,开始变得孤独,因为她似乎再也没有和朋友们一起去海边享受过奢侈的日光浴。其实,海伦只是憎恨生活的不公平。在海伦正当年华灿烂的时候,迈克的去世成了她永久的伤痛。朋友们的身边都有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而她只能在劳累的时候,枕着自己的影子休息。
所以,海伦只有更加努力,让充裕的物质生活填满她生活的空隙。
每天早晨海伦开车去上班的时候,都会经过一栋大房子。小镇的道路越来越宽,这栋房子也就不断被周边现代化的建筑蚕食着,海伦似乎能够看到它被一口吞掉的场景。有时候,海伦会不经意地瞧见屋子里面有人影晃动。但是,破败的气象已经变得很难掩饰。
“可是,这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是偶尔经过这里罢了。我继续过我的日子,那栋老房子也继续着它的颓败。”海伦麻木地想着。
然而,就在街口树立起红绿灯的时候,海伦却发现这栋老房子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似乎是故意要与小镇的城市化相背离,在老房子前面不大的草坪周边,一道崭新的木栅栏竖起来了。在栅栏里面,再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草地了,而是种满了各种鲜艳的花朵。每天早晨,海伦都会看到一个身材瘦小的女人在清扫着枯枝和落叶,然后再小心翼翼地侍弄那些她连名字都不知道的花。
海伦天天经过这里,自然它就成了她上班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后来,海伦才得知一个震惊的消息,那栋老房子的女主人在不久前死了丈夫。令海伦纳闷的是,为什么女主人的丈夫去世了,她却还有这种闲情逸致去摆弄那些花花草草。不管怎么说,同样的遭遇使海伦觉得和女主人之间的距离不再像想象的那么遥远。也许,女主人是苦于无人倾诉心中的苦闷呢?
一个人生活的痛苦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简单,只有真正体会之后,才会明白这份孤寂的重量。破天荒的,海伦决定和女主人说上一两句话。也许女主人并不想和人交往,但是如果她的话能够使女主人稍稍好受一些,那么就把这当作是上帝的恩泽吧。
终于有一天,海伦把车停在了路边。然而,突然之间她却发觉自己无法迈出这一步。海伦早已经习惯一个人的生活,即便她有帮助女主人的想法,可是真正要去做的时候,才发现根本不知道如何开口去和别人交流。海伦在栅栏外面踟蹰着,正在思考要不要回到车上赶紧离开。
刷成白色的木栅栏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显得如此扎眼,木匠高超的手艺更使它独有一份田园般的悠闲。下午的阳光透过树荫跑进院子里,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去与花草戏弄一番。百般纠结下,海伦决定离开,不去打扰别人的生活。仿佛只有这样,她才能安心,才能保守自己的一片心灵田地。
“亲爱的,你好。”女主人看到了海伦徘徊的身影,竟然主动向她打招呼。
女主人一定是发现了她,她该怎么办?“啊,你好,我只是在欣赏你的栅栏,请你别介意,我这就离开。”海伦慌慌张张地打开车门,想要逃离这尴尬的境遇。
女主人却十分大方地说:“没关系,请进来欣赏吧。也许你愿意听我讲一讲关于栅栏的故事。”
海伦心中升起一丝欣喜。当海伦忐忑地走进栅栏里的时候,才发现,从院子里面看到的景色,竟然另有一番风情。P2-4
“除非你同意,没有人能伤害你!”老实说,这句话绝非我的原创,初听此话,我与你同样心有触动——这话也说得太大了,谁不知道人生多艰啊!这句话实际上出自美国小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莉诺·罗斯福。
埃莉诺·罗斯福年轻时曾一度痛苦不堪。众所周知,罗斯福夫人有令人瞩目的家族背景。她是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她家里的一位长辈还做过纽约市的市长,她的家族也很富有。但这一切都未能消除她的痛苦,她认为自己长了一副丑陋的模样:高高的颧骨、肥厚的鼻翼、突出的牙床……这样的长相,让她认为是上帝故意对她刻薄。
在18岁那年,埃莉诺·罗斯福去参加一个舞会。就在舞会当中,有一个年轻人过来向她鞠躬,发出邀请。跳完舞回到家中,她依然心境难平,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现在发现,除非得到你的同意,否则,没有人能伤害你。”
当时请她跳舞的那个年轻人,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过来请她跳舞,客观上给了她肯定,这次经历,让她有了自信,改变了她的人生。后来她不但成为罗斯福夫人,还协助罗斯福当上美国总统。她以女性少有的独立、冷静、平和、宽容、豁达的心态,超脱的个性辅佐了政绩卓著的罗斯福总统,被誉为最伟大的“第一夫人”,她本人也成为美国杰出的政治家与妇女运动者。
已故作家杨绛老人也有过类似经历,她在《干校六记》里就有记载,当年她被剃了阴阳头。对一个女人来说,那是当众出丑的事。她居然跟没事人似的,回家自己拿女儿钱瑗剪下来的头发,做了个发套戴着。在“文革”期间,她受到了很多侮辱和不公正待遇,不过她依然过得云淡风轻。她说,没有人可以侮辱你,除非你愿意。
现在,回头品味编写本书过程中的百般滋味,仍然心潮澎湃。本书中的故事不高深,它们寻常而凡俗,可能是你或你的亲朋身上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故事,也可能是你我都不曾经历的人生曲折。它们让我的双眼噙满感动的泪水。尘世中,那些痛苦的挣扎、撕裂的往事、暴风雨般的洗礼还有痛不欲生的分离,都一点点在我的内心深处百炼成绕指柔,幻化成为希望的种子和无限的光明,把隐遁面具与盔甲下的无数个弱小无力的旧我,再造成为一片金色的阳光,一双金色的翅膀和一张孩子般顽皮的笑脸。我的内心深处,似乎蹲着一只羽翼刚刚丰满的大鸟,心怀慈悲,胸怀大爱,不惧未来。
我很希望把编写和阅读的收获带给更多的朋友,让我能将本书精心整理撰写的心灵故事,为你以后的人生多一些温柔的抚摸和慈祥的凝望,由此,我们所经历的种种变故与屈辱都将成为我们起航的助力和再次发轫的养料。
甘地曾说:“若非拱手让人,任何人无法剥夺我们的自尊。”因此,令人受害最深的不是悲惨的遭遇,而是“默许”那些遭遇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除非你同意,没有人能伤害你!我想请你翻阅本书后,告诉我——你同意吗?
我们生活在世上,总会有很多的困惑与伤痛。面对各种各样的困惑与伤痛,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是屈服于命运的捉弄,还是转换心情,主动改变,走出人生的低谷呢?《除非你同意没有人能伤害你》作者金跃军提出了“除非你同意,没有人能伤害你”这一主题,讲述了面对困惑时应敞开心灵,面对伤痛时应学会谅解等方法,期望人们能转变观念,收获幸福的人生。
《除非你同意没有人能伤害你》作者金跃军提出了“除非你同意,没有人能伤害你”,通过七章内容,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面对困惑、伤痛时应该敞开心灵、懂得得与失是人生的常态、学会谅解、懂得感恩、学会情绪转向,从而收获幸福的人生。行文中既有正能量的思想,又能辅助我们信服的案例,能启发我们思考在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时,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下一步;在受伤痛苦时,该如何重拾信心,迈向下一个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