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都是领袖》这本书中,尤金·B.哈贝克博士告诉我们,若想领导他人,必须首先成为耶稣基督的追随者。在与他人关系方面,一个人只有践行耶稣基督所倡导的仆人精神,才能真正具备领导他人的才能。哈贝克博士以这个视角为框架,以此为出发点,详细论述了基督徒领导力的关键特质。基督徒领导力总是要融入神的目标和目的中去。
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这里所谈的原则适用于各领域各阶层的领袖,不管是领导一个家庭的丈夫,领导一个企业的CEO,还是领导一个教会的牧师。哈贝克博士如此处理领导力与仆人精神之间的张力,使得二者都得到肯定,又不违背二者的原则。读完这本书,大家将清楚地知道,成为追随者,又不放弃自己的领袖角色,这是完全可能的。在此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是赢家。
每个人都关注领导力的公共层面。领袖必须扮演公共角色,必须履行公共职能。我们都努力去理解和实践个人领导力,希望成为更出色的丈夫或妻子,更称职的父亲或母亲.也希望成为更好的人。
我们知道领导力还有第三个要素,即领导力的内在层面。也就是“别人都不在场时,你又当怎样?”领袖面对的首要挑战不是“领袖需要去做什么”,而是“领袖的身份意味着什么”。
尤金·B.哈贝克博士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指出,只有将个人品格融入自己的私人与公共角色中,才能获得真正的领导力成功。在本书中,他会与读者一起再思领导力之魂。
《人人都是领袖》与读者一起界定“领导”与“追随”这两个重要概念,带领读者去了解领导力的公共层面和组织层面,并探索领导力的私人维度和内在维度。
我认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领袖。譬如我在家庭中看到,父亲与母亲都在以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给予子女重要的带领。儿子优柔寡断,为人母者则一直鼓励儿子更上一层楼;女儿时而沮丧,为人父者则耐心陪练,结果女儿后来成为天才运动员。我所见到的领袖,有的是唱诗班带领者,有的是主日学老师,有的是牧师,有的是公司管理人员,有的是大学老师,有的是各类组织的负责人。我所见到的这些领袖对同辈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带领的能力,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完全具有,但大多数人至少也略具一二。
然而,本书中所强调的领袖是一个特殊类别的领袖,这类领袖既懂得何谓领导,也懂得何谓追随。开宗明义,我是从广义上定义“领袖”的,绝不仅限于“被指派的角色或头衔”。所谓领袖,就要坚信自己有能力,也必须为其所在组织、家庭和社区带来新气象,并持守圣经原则。我还相信,对那些既能领导又能追随的基督徒来说,领导力的终极目标也必须符合圣经原则。
在我们深入讨论之前,我要指出,耶稣基督并不钟爱“领袖”这个词。事实上,耶稣基督反对使用这个词,“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耶稣基督的这一观点将贯穿全书,成为重中之重。领袖必须谦卑下来,小心谨慎,履行职责,一切行为均交给圣洁的神来看顾,以免我们行事偏差,越俎代庖。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科特(John Kotter)把领袖分为大领袖(为数不多)与小领袖(为数众多)两种。科特指出:“如果人们更多从小领袖角度探讨领导力问题,那么,从领导力发展角度来看,将大有裨益……”不幸的是,人们大多从大领袖角度思考领导力问题。且不论结果或乐观或悲观,也不论目的是否可行,大领袖和小领袖都能影响他人,并使得他人朝着既定的终点、目标、着眼点前进。正如领导力的结果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领导过程或领导方式也可能积极或消极。
初步观察表明,领导力可以积极,也可以消极;领导力可以朝着神的圣洁目标迈进,也可以偏离至其他方向。领导力,终归为领导力。耶稣基督堪称积极领导力的典范,而希特勒或许是消极领导力的著名案例。
积极领导力与消极领导力
关于积极领导力的案例,圣经里应有尽有,本书将探讨其中的一些案例。圣经中也记载了不少关于消极领导力的例子,这些领袖带领人们偏离爱神和服侍神的正途。
消极领导力
圣经里关于消极领导力方面的最佳案例或许就在《以西结书》。《以西结书》从一个侧面讲述了神如何接纳那些深爱他的人们。然而,《以西结书》首先为人们敲响了警钟:面对慈爱的天父,人们若是犯罪,若是不顺服,将自食苦果。作者以西结详细地描述了神的子民如何犯罪,神对子民的审判终将到来。在34章的前半部分,针对以色列牧人,即以色列领袖,以西结向人们传达了神的话语。
“人子啊,你要向以色列的牧人发预言攻击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祸哉!以色列的牧人只知牧养自己。牧人岂不当牧养群羊吗?你们吃脂油,穿羊毛,宰肥壮的,却不牧养群羊。瘦弱的,你们没有养壮,有病的,你们没有医治,受伤的,你们没有缠裹,被逐的,你们没有领回,失丧的,你们没有寻找;但用强暴严严地辖制。因无牧人,羊就分散,既分散,便作了一切野兽的食物。我的羊在诸山间、在各高冈上流离,在全地上分散,无人去寻,无人去找。
“所以,你们这些牧人要听耶和华的话。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的羊因无牧人就成为掠物,也作了一切野兽的食物。我的牧人不寻找我的羊,这些牧人只知牧养自己,并不牧养我的羊。所以,你们这些牧人要听耶和华的话。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与牧人为敌,必向他们的手追讨我的羊,使他们不再牧放群羊,牧人也不再牧养自己。我必救我的羊脱离他们的口,不再作他们的食物。”P1-3
如今,领导力方面的书籍数不胜数。原因之一在于对真正的领导力的需求,这需求从未如此强烈。然而,真正的领导力到底是何面目,具有何种特点,如何运作,这是值得追问的问题。本书由尤金·哈贝克博士执笔,内容精彩,资料翔实,读来亲切。对于以上问题,哈贝克博士在书中有清楚准确的解读,甚至具体到基督徒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在《人人都是领袖》(Rediscovering the Soul of Leadership)这本书中,哈贝克博士的的确确能够帮助我们。哈贝克博士告诉我们,若想领导他人,必须首先成为耶稣基督的追随者。在与他人关系方面,一个人只有践行耶稣基督所倡导的仆人精神,才能真正具备领导他人的才能。哈贝克博士以这个视角为框架,以此为出发点,详细论述了基督徒领导力的关键特质。基督徒领导力总是要融入神的目标和目的中去。
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这里所谈的原则适用于各领域各阶层的领袖,不管是领导一个家庭的丈夫,领导一个企业的CEO,还是领导一个教会的牧师。哈贝克博士如此处理领导力与仆人精神之间的张力,使得二者都得到肯定,又不违背二者的原则。读完这本书,大家将清楚地知道,成为追随者,又不放弃自己的领袖角色,这是完全可能的。在此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是赢家。
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十分实用,其根本原因在于该书深深植根于基督徒视角下的领导力,以神的视角定义领导力,以耶稣基督的生活和话语诠释领导力,将领导力导向符合圣经原则的目标。该书既保证以圣经原则为中心的视角,又针对许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因为任何关于领导力的严肃探讨都必须面对这些问题。
哈贝克博士降低了领导力这个话题的门坎,让我们所有人都能问津,同时助我们一臂之力,让我们能提升自己,达到领导力角色使命呼召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这是哈贝克博士为全世界基督徒做出的贡献。现任领袖和未来领袖若想以鲜明的基督徒视角来履行这崇高的使命召唤,《人人都是领袖》则为必读书目。
托尼·埃文斯(Tony Evans)
奥克利夫圣经联谊会主任牧师
领袖和追随者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得益彰,彼此互补。这种关系并非无关痛痒,也并非毫无张力与冲突。理想的状况是领导稳固,足以指明前进方向;追随者忠诚,足以批评指正。
——美国前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部长,约翰·加德纳
尤金·B·哈贝克博士成功地带领了两所大学。他通过操练和学习领导力,预备自己,并用一生的时间去带领。本书的作者并非是个理论家,乃是终其一生的实践者。
——Gloria Gaither,作家和歌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