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一哲学(上下)(精)/胡塞尔文集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内容推荐

由德国埃德蒙德·胡塞尔所著、倪梁康翻译的《》一书由上卷《批判的理念史》和下卷《现象学还原的理论》两卷组成。上卷《批判的理念史》,可以看做是现象学哲学的历史导论。从古代怀疑主义哲学家开始,经由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儿、洛克、贝克莱、休谟、莱布尼茨,直至康德,作者从他作为严格科学哲学的超越论现象学的哲学观点出发,对历史上这些具有超越论哲学之倾向、萌芽或某种预备形态的哲学家进行了系统、深刻的批判性的考察。作者从这种历史考察中得出:哲学按其理念本来应该是绝对证明自身正当的科学,但是,历史上的哲学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实现这种理念。因此,需要一种有关超越论的主观性的科学,一种有关根源的科学,一种“第一哲学”。一切真正的科学都必须从这种科学中寻求它们的全部概念、原理、方法和原则的最后来源,其他所有科学均可视为这门第一哲学的分支。 下卷《现象学还原的理论》,作者是要从对现象学还原方法的讨论着手,建立一种超越论现象学形态的“第一哲学”。胡塞尔将重点放到现象学还原的方法上,其原因主要是,首先,一般说来,方法的构想与论证是哲学的本质部分。哲学只有借助一种能从科学上进行最后辩护的思想而进行构想和论证的方法,才可能成立。其次,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反思方法,它要求系统地摆脱自然的现世主义态度,使一切世间事物都超脱出来并将它们提升到纯粹的主观性。在胡塞尔超越论的现象学中,在认识论研究的基础上,存在论、方法论与认识论达到了理论上的统一。当这种研究使认识一切可能的事件在与认识的关联中达到自身给予的直观、并达到规定之最终可想象的清晰性时,超越论的主观性也就得到了最终的理解。总之,胡塞尔在这部著作中,一方面通过理念史的批判将自己的超越论现象学的哲学与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种种超越论哲学尝试加以对比,以突出自己的超越论现象学的哲学特征与本质。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自己哲学方法论的详细阐明,突出了自己哲学最根本的问题,由此将自己的哲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哲学体系向世人展示出来。由于这两个部分作为本书上下两卷设计独特、配合巧妙,因而减轻了读者理解的难度,为人们理解作者的思想和哲学提供了有益的条件。

目录

编者导言

第一哲学(1923/24)

上卷 批判的理念史

 第一篇 从柏拉图的哲学理念到它近代在笛卡儿那里的初步实现

第一章 哲学理念及其历史起源

 第一讲:关于赋予现象学以第一哲学发展形态的历史任务

 第二讲:柏拉图的辩证法和哲学的科学之理念

第二章 逻辑学的奠立和形式的一直谓的分析学之限度

 第三讲:作为推理逻辑或一致性逻辑的亚里士多德一斯多噶学派的传统逻辑

 第四讲:补论:作为分析数学的有关一致性的普遍逻辑,形式存在论的相关探讨方法,以及有关真理逻辑的问题

第三章 由诡辩论的怀疑所引起的对于进行认识的主观性之最初思考

 第五讲:理念认识的发现以及诸哲学的科学、合理的科学之希腊起源

 第六讲:在柏拉图的辩证法理念中所包含的对有关认识之理论的要求

 第七讲:有关作为关于进行认识的和一般而言有所成就的主观性的科学的逻辑学——真理的逻辑学——的完整理念之系统构想

第四章 历史上有关主观性的科学的初步尝试

 第八讲:亚里士多德对心理学的创立以及一般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九讲:怀疑论——它在哲学史中“永存”的根本意义。笛卡儿的决定性步骤

 第十讲:笛卡儿的沉思

 第十一讲:对于超越论科学之第一次真正的展望。从笛卡儿的沉思过渡到洛克

 第二篇 洛克自我学尝试的基础和自我学的永久性难题

第一章 洛克的视界之根本性限制及其原因

 第十二讲:客观主义的朴素的独断论

 

 第二章 批判地阐明洛克研究中隐藏的真正的和持久的疑难问题

 第三章 经验主义有关抽象的理论,作为其未达到有关纯粹意识的本质科学之理念的标志

第三篇 通过贝克莱和休谟以及独断论的合理主义,现象学之怀疑论式的预备形式的形成

增补

 A.文章

 B.附录

 译名索引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5: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