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蓝军越过防线/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李建树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精心选择20世纪初叶至今百余年问的一百二十多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一百二十多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

本书系面世至今,受到广大小读者、老师和家长的衷心喜爱,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长城”“中小学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必备文库”,成为常读常新、传世久远的中国儿童文学经典阅读品牌图书。

李建树著的《蓝军越过防线/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为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蓝军越过防线/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李建树的小说集,收录了《蓝军越过防线》《走向审判庭》等12篇优秀作品。

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今天,从江南的乡村到西北的沙漠,从偏僻的农村到繁华的都市,作者讲述了青青校园内外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蓝军越过防线》写了白杨中学一段军事野营生活;《走向审判庭》写了一个女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展现给读者的,不仅是一幅幅斑斓的立体的社会图景,也是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少年的生动自描。读着它们,你能感受到成长岁月中因互相扶持、激励、怜惜产生的温暖和美丽,也能洞悉因虚荣、功利、冷漠自私造成的隔阂和伤害。

《走向审判庭》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改编自《金十字架》的电视连续剧《高一新生》曾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目录

再版说明

总序

蓝军越过防线

五美图

走向审判庭

心中的绿洲

流星

游戏的代价

生命诗篇

深沟

伴读记

我与黑子的一场战争

我的同学张艳欢

金十字架

附录

作家相册

作家手迹

试读章节

老天真会成人之美——看!出发的这一天,晴空万里,金灿灿的阳光照耀着操场上戎装肃立的红、蓝二军,气氛雄壮而热烈。装满帐篷和炊事用具的卡车开过来了,这是他们的辎重,坐在车上的总务处工友和十名精壮男生,神气地接受了全体将士的检阅。他们先一步出发,这自然更加勾起了所有同学的美好憧憬,他们抬着头,巴望着早一点出发,到了营地,卸下背包,先在草地上美美地打一个滚儿!下河里摸鱼,到山上采花……啊,我的营地!

卡车在蓝军的集合地被截住,他们送上去一只小箱子,也不知那是个什么秘密武器,现在谁还有心思去注意这些,车上的同学只顾神气活现地向队伍中的“至爱亲朋”频频挥手致意:“Bye—bye了,您哪——”

水泥柱上的广播喇叭开始有动静了,轻微的沙沙声、刺耳的啸叫声以及老校长那熟悉的、极为威严的“吭”声过后,喇叭里传出了他那苍老、缓慢的声音:“同学们,老师们,一年一度的军事野营活动就要开始了,这是全市唯一的一项大型课外活动,因为只有我们校有能力组织这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是值得自豪的,当然……”老校长开头的这一段话,实在让人兴奋得有点神魂颠倒,以至他在“当然”后面说的注意事项,连半句也没有听进去,只听见他的最后一句祝词是:“祝大家胜利登上贡戈尔主峰,突破这一道天然防线!我已经在心里猜到谁将第一个把军旗插到顶峰,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准备——出发!”

“全体立正!各连整队!注意警戒!”张汉光接连发出三条口令,全体蓝军战士仿佛今天才看清,队伍面前站着的张汉光足有一米七五的个子,一张黧黑的大脸轮廓分明,眼窝比较深,嘴巴紧绷着——这样的人有主意,他会带领我们去夺取胜利的!

随着张汉光的口令,左胳膊上绑着一条红领巾的警卫队一字儿散开,阻止送行的家长靠近队伍。各连连长纷纷喊出“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的口令;三分钟后,全军即已形成一个整齐的方阵。“报告副军长,一连集合完毕!”“报告副军长,二连集合完毕!”……张汉光神态严肃,举手礼也行得准确、利索;他依次回礼、致答词,由于过分激动,以致他说的“接受你的报告,稍息”听起来就像“接受你的面包,谢谢”。士兵们也很激动,破例没有笑。

五分钟后,蓝军的军旗飘动,队伍出发。行进中,张汉光让参谋传达他的口令:“证实校长的猜想!不辜负校长的期望!”口令在队伍中挨次传过,四连的邵真撇撇嘴:“哧,做梦娶媳妇——想得美,人家校长心中有你吗?人家想的是红军。”然而他的话一点没有市场。

张汉光的班主任金老师成了蓝军的当然“政委”,他带领随队老师和校医跟在队伍后面,当张汉光的口令传到他耳里的时候,金老师的脸上浮起了由衷的笑容。

红军这边却是一派送子上战场的热烈景象,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热情得令人心酸的好妈妈们,正在各自为自己的孩子打点行装。“芳芳,背包带子紧不紧?告诉妈,紧不紧?太紧会勒破肩膀的,太松会磕屁股的,这样行了是不是?”

“坚坚,口渴可别喝河水,渴死也不能喝,啊!”

一个瘦瘦的男生正在跟他妈大发脾气:“我的橘子汁呢?你怎么没拿来?你是干什么的!”

“好邵野,别急别急,妈骑车再去取……”

“来不及啦来不及啦,都是你都是你,笨得要命,木得要死!”邵野越说越来劲儿,索性骂开了。

“这孩子,怎么能在外面骂妈呢。得了得了,回头妈给你爸打电话,让他坐小车给你送去,你可千万别上火呀……”

在蓝军开拔的影响下,队伍总算安定下来了。红军军长向全军发出庄严号召:一定要遵循校长的临别赠言,行军途中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男同学要主动帮助女同学扛背包,干部要发挥模范作用,等等。

老校长对此非常满意,他看不惯蓝军那种冷冰冰的做法。随后校长亲自为红军授旗,那场面庄严而隆重,很多女同学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蓝军开拔五分钟以后,红军也迈着整齐的步伐踏上征途。时问对于和平环境下的人们来说,是太微不足道了。

P4-6

序言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曲折而辉煌的历程。回顾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我们心潮涌动,激情难抑。

在中国,“‘儿童文学’这名称,始于‘五四’时代”(茅盾《关于“儿童文学”》)。更具体地说,作为一种新式文学类型的儿童文学是从20世纪初叶开始逐渐为中国人所认识和流传开来的。当时代进入五四新文化运动,这种具有现代性观念和形式的文类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因而“儿童文学”这名称很快被国人所接受。“儿童本位”、“儿童文学”,一时成了文学界、教育界、出版界“最时髦、最新鲜、兴高采烈、提倡鼓吹”(魏寿镛等《儿童文学概论》1923年版)的热门话题。

尽管“儿童文学”这名称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儿童也即我们的祖先对文学的接受是一片空白。正如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其独特性一样,在中国文化传统与文学传统的影响和作用下,中国古代儿童接受文学的方式与阅读选择也有其明显的独特性,这有民间讲述、蒙学读本传播和儿童自我选择读物三种途径,尤其是民间讲述。证诸史实,中国古代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民间群体生产的口头文学作品,其中大量体现为民间童话与童谣。学界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民间童话的遗产相当丰富,例如“灰姑娘型”文本《酉阳杂俎·吴洞》比之欧洲同类型童话还要早出七八百年。因而有论者这样断言:“中国虽古无童话之名,然实固有成文之童话,见晋唐小说。”(周作人《古童话释义》)正因如此,当我们回顾历史时,那种认为中国儿童文学是从1909年商务印书馆编印《童话》丛书,或是从1921年叶圣陶创作《小白船》开始的说法是需要商榷的。如果我们承认民间文学是文学,民间童话与童谣(已被古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作品)属于儿童文学范畴,那么,很显然,中国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自然可以提前到“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前。我们认为,那种对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是需要加以讨论和正视的。对待历史,我们必须采取审慎和“同情的理解”的态度。

我们一方面需要尊重历史,同时需要用发展的观念考察和疏证历史。尽管中国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可以追溯到“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前,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则是全部中国儿童文学历史中最为丰富最激动人心最值得大书特书的篇章。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是指起始于20世纪初叶用现代语言与文学形式,表现现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是一种自觉地全方位地服务服从于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至今已有一百年上下的历史。1902年黄遵宪尝试用白话文创作的儿童诗《幼稚园上学歌》,19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孙毓修编译的童话《无猫国》,1919年《新青年》杂志刊发周作人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女儿》,是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发兴起的重要文学事件与表征。特别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周作人于1920年发表提出全新儿童文学观念的论文《儿童的文学》,郑振铎于1921年创办中国第一种纯儿童文学杂志《儿童世界》,叶圣陶于1923年出版中国第一部原创短篇童话集《稻草人》,冰心于1923年推出原创儿童散文《寄小读者》,这是中国儿童文学新观念、新作品、新思维形成与奠基的标志性象征与成果,其中的重中之重当数叶圣陶的《稻草人》。这部辑录了23篇短篇童话,体现出“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郑振铎《<稻草人>序》)的为人生而艺术的儿童文学思想的童话集,得到了鲁迅的高度肯定与赞誉,被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鲁迅《<表>译者的话》)。“稻草人”的道路实质上就是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成长、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经由20世纪20年代叶圣陶开创、30年代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的推进,源远流长地延续至今,形成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主潮,体现出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规范与审美追求。这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1月更名为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精编精印出版;同时,《百年经典》的选编出版,也是对已经过去的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进程的百年回顾、梳理和总结,用以承前启后,借鉴历史,促进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繁荣。

经典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开放性是《百年经典》锁定的主要目标。

第一,《百年经典》是有史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最大规模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我们将精心选择20世纪初叶至今100年间的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百年经典》的入围尺度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会效果、艺术质量、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程度和对少年儿童影响的广度,是否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二是看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贡献,包括语言上的独特创造,文体上的卓越建树,艺术个性上的鲜明特色,表现手法上的突出作为。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三是看作家的创作姿态,是否出于高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责任,是否长期关心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粮,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百年经典》是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最齐全的原创作品总汇。这表现在:囊括了自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以来中国五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入围的100位作家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特色,同时又有海峡两岸三地的全景式呈现;百部作品涉及现代性儿童文学的所有文体,因而也是文体类型最齐备的中国儿童文学原创总汇。

第三,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我们认为,只有进入广大少年儿童的阅读视野并为他们喜爱、接受的作品,才具有经典的资质与意义。我们将以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审美习惯与阅读经验的整体设计和策划组合,让新世纪的小读者和大读者接受并喜欢这些曾经深深感动过、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同时,我们也把《百年经典》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儿童文学品牌工程,计划在今后收入更多新人的优秀之作,努力将本书系打造成新世纪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建设、推广基地。

《百年经典》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我们坚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必将在不断实现艺术创新与高贵品质的进程中,对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全的精神性格、文化心理、国民素质产生更加积极、深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感谢李建树创作了那么多的反映新世界新人物的少年英雄的颂歌、儿童教育的诗篇。这种英雄人物平凡而不惊人,但确确实实是少年们在成长中真善美的闪光点,这可算是李建树创作的一大特点。

沈虎根

李建树同志可贵之处在于他对生活敏锐的感觉、深入的思考与独特的发现。

柯岩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4: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