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兵著的《下巴上的洞洞/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曾经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美好心灵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之一。共收录童话故事48个,每个故事不仅情节生动,而且都蕴涵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这些作品,都曾屡次获得各类文学奖,确实是一部很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结集。
| 书名 | 下巴上的洞洞/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鲁兵 |
| 出版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兵著的《下巴上的洞洞/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曾经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美好心灵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之一。共收录童话故事48个,每个故事不仅情节生动,而且都蕴涵了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这些作品,都曾屡次获得各类文学奖,确实是一部很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结集。 内容推荐 《下巴上的洞洞/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收录了鲁兵的26篇童话和22篇童话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狮大王祝寿》《知了先生>《浪娃娃》《下巴上的洞洞》《老虎外婆》等。 鲁兵是一位辛勤的珍珠孕育者,用老蚌怀珠比喻鲁兵的幼儿童话创作当不为过。他的童话诗语言洗练而富有节奏感,皆是精心提炼过的幼儿语言,绝少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修饰手法。他的童话谐趣机智,创作态度严谨,在单纯线性构思的大胆前提下,在情节中设置小的悬念和波澜,恰如微风吹皱一池春水。 在一篇篇优美的童话和童话诗中,他力求在儿童心灵中唤起美的感受,恰当地运用孩子熟悉的事物,生动有趣地向孩子们展示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磨砺中,这些用慈爱和爱心孕育的“珍珠”,一颗一颗,虽然不多,却颗颗晶莹,形成了鲁兵特色。 《老虎外婆》曾获全国儿童读物优秀奖。 目录 再版说明 总序 狮大王做寿 过桥 画不完的圆圈走不完的路 掉到月亮里去的富翁 知了先生 老虎的弟弟 一篇没写完的童话 虎娃 老爷爷和老奶奶 写童话的爷爷和看童话的耗子 浪娃娃 大树大树高高 长耳朵拉拉 顶顶小人 人和狼 一只小鸟和三个孩子 下雨天 小蜡烛 兔子背包 坏小人,卖哦? 太阳公公的贺年卡 小燕子飞呀飞 妈咪在哪里 小老鼠捡糖果 糖果王国 蚕豆姑娘 下巴上的洞洞 小书迷 太阳公公起得早 两只小鸭捉鱼去 小山羊和小老虎 老虎外婆 不知道和小问号 小猪奴尼 冬娃 小桃和小荠 小老鼠变大老虎 雪狮子 聪明的乌龟 袋鼠妈妈没口袋 下雪了 过生日 小豆豆 金鞋 穿绿背心的小女孩 扫帚姑娘卖花郎 小老虎逛马路 顶帅的小蛤蟆 附录 作家相册 作家手迹 试读章节 妈妈皱起眉头,微微地摇了摇头,使劲亲了亲虎娃,说:“行,行,你走吧!” 虎娃出去,玩到太阳快下山才回来。 呀!大石洞,空空荡荡,妈妈呢?妈妈上哪儿去了?虎娃先是大叫,没有应声,接着大哭,他想:我一哭,妈妈心疼,就会来的,什么都依我。可是这回不灵。他哭得再响,妈妈也没来。本来虎娃不必再哭了,白费劲干吗?可是他还哭,这回是真的哭,哭得伤心极了。因为他明白了,妈妈扔下他走了,再也不回来了。没有妈妈怎么得了! 大石洞里只有虎娃一个,好像变得更大了,大得有点儿吓人。天黑下来,该睡觉了。以往,虎娃总是躲在妈妈怀里,听妈妈唱儿歌:“虎娃,虎娃,我的小傻瓜……”才一会儿,合上眼皮就睡着了,一觉睡到大天亮。如今,唉,唉……他在大石洞里兜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只好在一个角落里躺下,靠着冰冷的石头墙壁,怎么睡呀?他想着,想着,又哭了;哭着,哭着,迷迷糊糊睡着了。 他做了许多梦,也有几个梦很有趣,可惜全忘了,只记得一个吓人的梦:妈妈带了他到大河边去玩,他饿了,缠着妈妈要吃奶。想不到妈妈一声大吼,用脑袋一顶,把他顶到河里去,他吓得大叫“妈呀……”就醒过来了。 怎么办?怎么办?别说明天、后天、大后天……就说今天,该怎么办?虎娃想不出来。他在妈妈跟前活蹦乱跳,这时候呀,呆头呆脑,真的变成小傻瓜了。 “吱吱,吱吱……” “谁,你是谁?”虎娃被这突然而来的声音吓坏了。 “吱吱,吱吱,是我。”一只灰不溜丢的小东西蹿到虎娃面前。 “你,你,别吓唬我。求求你,求求你。” “哈哈,哈哈。原来是个胆小鬼。你不认得我?嗯,说起来,我们还是本家呢。你是老虎,我是老鼠,都姓‘老’。”说话的,真的是一只老鼠,他哼了几声,说,“是本家,是本家。不过论起排行来,你比我小,我比你大。” 虎娃瞧了瞧老鼠的个头,没吭气。 “你不信?”老鼠扳了扳爪子,“一二三,嘿,你是我三弟呀!你可以去问问人——什么,你连人都没见过?可怜,可怜!让我告诉你,人是两条后腿站着的什么‘万物之灵’,他们排的座次:子、丑、寅、卯……也就是:鼠、牛、虎、兔……闲话少说,快叫我一声‘老大哥’,老大哥就带你各处走走去,见见世面。” 哪来这么个不起眼的“老大哥”?虎娃真有点叫不出口。 “快叫呀!跟着我,有你吃的喝的。谁敢欺负你,我用尾巴一扫,就扫他个嘴啃泥。” 好厉害!虎娃不敢怠慢,就轻轻地叫了一声“老大哥”,跟着老鼠走了。 老鼠前面走,虎娃后面跟,在乱树林里乱窜,别说兔子见了撒腿就跑,就是黄鼠狼见了也扭头就走。老鼠怎么不知道黄鼠狼是他的克星,要是在平时,老鼠闻到黄鼠狼的臭屁,就吓得半死。这回可大不相同!老鼠大模大样往前走,摸摸小胡子说:“虎娃小老弟,你瞧见刚才那小子了吧?他叫黄鼠狼,几口就能咬断你的脖子。可是他就怕我。” 虎娃真有点佩服老鼠了,交上这么个朋友不容易。 “黄鼠狼算什么玩意儿。你听说过狮子吗?他是百兽之王。嘿嘿,还是我救了他一命呢。明儿个,我借本《伊索寓言》给你看。你不识字也不要紧,那是连环画,光看图就能懂。那本书上就画着我救狮子的故事。”老鼠唠唠叨叨讲起故事来,不过把前面一段:狮子怎么逮住他,他怎么讨饶的情节删去了。 他们又往前走,忽然看见一只狗熊从斜刺里走来,说他大,也不大;说他小,也不小,长得挺结实。 老鼠一下伏倒在地,虎娃见他那模样,也着慌了,跟着往地上一扑。 “老大哥,他是谁?” “他,他是狗熊,外号叫黑瞎子。他胳膊一晃,能打断一棵树……”老鼠说话像蚊子叫,声音很低很低,还有点颤抖。他探头望了望,还好,狗熊没发现他们,一直朝右边走去了。这时候,他的喉咙才粗了起来:“小老弟,你躲在我身后,准没事。今天算他运气,要是他朝咱们这边走来,看我不三下五除二收拾了他。” P32-34 序言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曲折而辉煌的历程。回顾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我们心潮涌动,激情难抑。 在中国,“‘儿童文学’这名称,始于‘五四’时代”(茅盾《关于“儿童文学”》)。更具体地说,作为一种新式文学类型的儿童文学是从20世纪初叶开始逐渐为中国人所认识和流传开来的。当时代进入五四新文化运动,这种具有现代性观念和形式的文类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因而“儿童文学”这名称很快被国人所接受。“儿童本位”、“儿童文学”,一时成了文学界、教育界、出版界“最时髦、最新鲜、兴高采烈、提倡鼓吹”(魏寿镛等《儿童文学概论》1923年版)的热门话题。 尽管“儿童文学”这名称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儿童也即我们的祖先对文学的接受是一片空白。正如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其独特性一样,在中国文化传统与文学传统的影响和作用下,中国古代儿童接受文学的方式与阅读选择也有其明显的独特性,这有民间讲述、蒙学读本传播和儿童自我选择读物三种途径,尤其是民间讲述。证诸史实,中国古代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民间群体生产的口头文学作品,其中大量体现为民间童话与童谣。学界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民间童话的遗产相当丰富,例如“灰姑娘型”文本《酉阳杂俎·吴洞》比之欧洲同类型童话还要早出七八百年。因而有论者这样断言:“中国虽古无童话之名,然实固有成文之童话,见晋唐小说。”(周作人《古童话释义》)正因如此,当我们回顾历史时,那种认为中国儿童文学是从1909年商务印书馆编印《童话》丛书,或是从1921年叶圣陶创作《小白船》开始的说法是需要商榷的。如果我们承认民间文学是文学,民间童话与童谣(已被古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作品)属于儿童文学范畴,那么,很显然,中国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自然可以提前到“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前。我们认为,那种对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是需要加以讨论和正视的。对待历史,我们必须采取审慎和“同情的理解”的态度。 我们一方面需要尊重历史,同时需要用发展的观念考察和疏证历史。尽管中国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可以追溯到“儿童文学”这一名称出现之前,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则是全部中国儿童文学历史中最为丰富最激动人心最值得大书特书的篇章。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是指起始于20世纪初叶用现代语言与文学形式,表现现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是一种自觉地全方位地服务服从于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至今已有一百年上下的历史。1902年黄遵宪尝试用白话文创作的儿童诗《幼稚园上学歌》,19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孙毓修编译的童话《无猫国》,1919年《新青年》杂志刊发周作人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女儿》,是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发兴起的重要文学事件与表征。特别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周作人于1920年发表提出全新儿童文学观念的论文《儿童的文学》,郑振铎于1921年创办中国第一种纯儿童文学杂志《儿童世界》,叶圣陶于1923年出版中国第一部原创短篇童话集《稻草人》,冰心于1923年推出原创儿童散文《寄小读者》,这是中国儿童文学新观念、新作品、新思维形成与奠基的标志性象征与成果,其中的重中之重当数叶圣陶的《稻草人》。这部辑录了23篇短篇童话,体现出“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郑振铎《(稻草人>序》)的为人生而艺术的儿童文学思想的童话集,得到了鲁迅的高度肯定与赞誉,被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鲁迅《<表)译者的话》)。“稻草人”的道路实质上就是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成长、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经由20世纪20年代叶圣陶开创、30年代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的推进,源远流长地延续至今,形成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主潮,体现出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规范与审美追求。这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1月更名为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精编精印出版;同时,《百年经典》的选编出版,也是对已经过去的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进程的百年回顾、梳理和总结,用以承前启后,借鉴历史,促进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繁荣。 经典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开放性是《百年经典》锁定的主要目标。 第一,《百年经典》是有史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最大规模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我们将精心选择20世纪初叶至今100年间的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百年经典》的入围尺度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会效果、艺术质量、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程度和对少年儿童影响的广度,是否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二是看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贡献,包括语言上的独特创造,文体上的卓越建树,艺术个性上的鲜明特色,表现手法上的突出作为,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三是看作家的创作姿态,是否出于高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责任,是否长期关心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粮,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第二,《百年经典》是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最齐全的原创作品总汇。这表现在:囊括了自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以来中国五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入围的100位作家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特色,同时又有海峡两岸三地的全景式呈现;百部作品涉及现代性儿童文学的所有文体,因而也是文体类型最齐备的中国儿童文学原创总汇。 第三,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我们认为,只有进入广大少年儿童的阅读视野并为他们喜爱、接受的作品,才具有经典的资质与意义。我们将以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审美习惯与阅读经验的整体设计和策划组合,让新世纪的小读者和大读者接受并喜欢这些曾经深深感动过、滋养过一代又二代少年儿童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同时,我们也把《百年经典》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儿童文学品牌工程,计划在今后收入更多新人的优秀之作,努力将本书系打造成新世纪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建设、推广基地。 《百年经典》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我们坚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必将在不断实现艺术创新与高贵品质的进程中,对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全的精神性格、文化心理、国民素质产生更加积极、深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高端选编委员会 (王泉根执笔) 2005年12月16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鲁兵的诗歌构思浅显而不直露,想象奇巧而不荒诞,趣味稚拙而不造作,语言谐趣而有音韵美。他的童话继承了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他那仿佛自然流泻而出的故事中处处闪烁着智慧与灵感的波光。 巢扬 鲁兵的童话,前期写得深沉、激愤,后期则写得欢快、明朗,最突出的一点,是他对孩子们的一片爱心。他的诗歌总是重视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欣赏习惯,既贴近孩子的生活,同时又洋溢着作家的慈爱和温馨。 汪习麟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