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形胎记(单玫短篇小说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单玫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单玫著的《心形胎记》为短篇小说集,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单玫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的部分作品,其中部分小说曾被杂志刊载过,小说集即取名于其中一篇小说的名称。单玫坦言,自己是一个爱做梦的人,时常会因为一个梦而深陷其中,进入了人类意识的第三种状态——白日梦状态,梦中的人物轮番上场在她的脑海里折腾,一篇篇小说的原胎就这样浮出脑海、跃然纸面。

内容推荐

单玫著的《心形胎记(单玫短篇小说选)》是当代短篇小说集,包括作者近年创作的十几篇短篇小说。小说风格多样,既有温婉、细腻、动情、亲和的女性作家作品的特点,也有凝重冷静、迷离恍惚的诗性意象的混沌与清晰,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目录

元青花

心形胎记

漏水

安全感

投稿指南

铁疙瘩

功夫茶

梅子的困惑

老伙计

春天里的一个周末

一只狗的自白

后记

试读章节

才子?我怎么判断这些人中谁是才子呢?是走到一处就开始吟诗作对的那个小胡子男人吗?是举着相机从不对准景色而是不停拍美女的那个摄影师?还是那个这两天来始终穿着一件中式麻布长衫的中年男人?如果说他们这些人就代表才子的话,我宁愿一辈子嫁不出去。

一个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喂,美女,我带你去一个地方,跟我来。”

我环顾四周确定左右并无其他女人后,才摘了墨镜直视他的眼睛。

他看上去三十岁左右,个子不算高,瘦瘦的很干练。他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那眼镜后的一双眼睛非常有神,可以用漂亮来形容,双眼皮很深,眼睛很长,而且那黑色的睫毛一扇一扇的似乎会碰到镜片。最可爱的是他的下巴,西方人叫作欧米伽形。其实通俗的说法那下巴叫作美人沟,林青霞就有这样的美人沟。说实话,才进入这个团队时我就已经注意到他,那迷人的性感的下巴令我着迷。可是,他对我却视而不见,好像根本没我这人。这让我非常气馁甚至有些恼火。

他在这个团队里仿佛是个小头目,很多人遇到事情都爱与他商量,我猜想,他应该是文联的一个小科长。不知他身怀何种绝技,是会书法还是会写文章?这得再观察两天才能明白。

我从没有受过这样的冷遇。大大小小的聚会,没有哪次不是被众多人包围,男人喜欢美女这是天经地义的,爱与美女搭讪再正常不过了,可是他,这两天来对团队里人都很友善,几乎和每个人都说过话,尤其对一个胖胖的女孩热情有加。为什么独独对我视而不见?我敢断定他不是伪君子就是胆小鬼。

我决定也冷落冷落他。

“你是在和我说话吗?”

“是啊,走吧!”

他没等我同意便已经从我身边大步向前。

如此傲慢无礼,我怎能屁颠颠地跟着,我轻蔑一笑转身就走,与他背道而驰。我要让他尝尝被冷落的滋味。刚走两步,突然觉得不对劲,我与他并不熟悉,这样的报复,仿佛是小情侣间才有的暖昧行为,我这样做,会不会让他误会,或者让他更加有了优越感呢?

“你去哪儿?”

他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

“呃,没,我想……算了,走吧。”

我突然连撒谎都不会了,那张迷人的笑脸让我突然有一种预感,我与他之间应该发生点什么才对。

电话突然响起,我报歉地朝他笑笑:“等我一下,我接个电话。”

他摊开双手,还特意撇撇嘴耸了耸肩,一副痞子样,但却又有说不出的高贵感,我的心摇摇如悬旌。

电话是文洁打来的,询问我这两天的“战况”。原本我有一肚子话要对她说,可是现在因为那个有着性感下巴的他在,我只能支支吾吾,答非所问地应付着。

“我说,你可得上紧,别以为自己是美女就耗得起,过了三十,再漂亮也没用,就像时令蔬菜,一旦过了季节,绝对无人问津。”

我压低了声音对着话筒喊:“姐姐,你声音能不能小点,我知道了,这次保证完成任务,保证把你交代的生意谈成。”

“什么生意,我让你谈什么生意了?这次是让你来找对象的,找对象!知不知道?给我找个白马王子回来!”

“好好好,姐姐,我知道了,我这边有事呢,晚上回酒店我们再聊啊。”

匆匆挂了电话,转身见他正一脸坏笑地看着我,我立刻面露微笑抬高下巴,朝他一甩头说:“走吧!”

P29-31

序言

说实在的,当单玫以短篇小说集《心形胎记》丐序于余时,其诚可感,然而我愧不敢当。一来,单玫的小说写得比我好,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二来,更让我沮丧的是,同是语文教师出身,在她的讲台之下,都是一大批一大批的小作家,而在我的讲台之下,充其量最出色的也不过是一大批一大批的中小学生。

更重要的是,单玫作为一个三栖型的文化人,还有一个评论家身份,她是泰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对小说评论这事儿,不外道,手熟得很。我也有幸读过单玫的评论文字,那种才情,那种识见,比起当代文坛诸多以理论框架来平准当下作品的所谓学院派们,其气场与境界,真的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了,那副摇曳多姿的笔墨,那种文学判断的眼力与识见,时时让我怦然心动而又愧怍有余。

我还听说,她的长篇历史小说《魏孝文帝》一书40万字,素负才女之名的单玫,只用了80多天,就完成了这部皇皇巨著的初稿,其写作速度与写作爆发力,实在让人惊叹不已。

单玫这人,让很多人没了底气。《沙家浜》里那句台词怎么说的?这个女人啦,不寻常!

而我,竟然敢忝颜而为之序,实在愧怍有余。

单玫身处的文学环境相当理想,她置身于被誉为“中国小说之乡”的江苏兴化。兴化也是我的家乡,我自然对她爱之甚深。有人做过统计,每一个寂静的夜晚,在这个地球上,都会有成百上千的兴化人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铺开稿纸、打开电脑写作。这一现象,被好事者称之为——兴化文学现象。尽管评论家何平坚称“兴化文学现象”是一种被追认的文学名词,但兴化这一地域,本土集中了大量的作家,而从兴化这一片土地走出了很多作家、评论家,也是不争的事实。

再扩大一些地域,曾被《小说评论》集中一年时间进行热议的“里下河文学流派”,如果将汪曾祺、曹文轩等人也安置其中的话,那么,这一流派的出现,就饶有兴味,也引人深思了。

“兴化文学现象”和“里下河文学流派”应该能涵盖所有江苏兴化籍的作家,然而,我却发现,在兴化籍作家中,有一批作家,似乎真的是异数。首先,他们的作品里没有师承汪曾祺的痕迹;其二,他们不像其他兴化籍作家热衷于以方言叙事;其三,他们对兴化及里下河的风土民情及文化生态,也似乎兴趣不大。

在这些作家中,代表性的作家,无疑,是以单玫为首的。他们中的佼佼者,除了单玫以外,还应该有李冰、王锐。

更令人玩味的是,这几个作家竟然都是写作与评论双修。也因此,他们在兴化本土作家队伍中,便显得卓尔不群。

兴化文学现象、里下河文学流派,特别是后者,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世界。然而,以单玫为首的几位作家,他们既没有主动站队,也拒绝别人以贴标签的方式为他们命名。

其特立独行的品质,令人啧啧称道的同时,也引发人们思考,在文学渐趋边缘化的今天,兴化文学现象自然是非常热,至少在兴化这一方水土,从北宋范仲淹时代开始延续至今,文脉浩大,大师辈出,群星闪烁。然而,一方面是兴化文学现象趋热,而另一方面,单玫等我在这里帮助单玫寻找她的失散多年的文学导师,虽然有点一厢情愿,但可能不至于让单玫反感。伟大的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八闽才俊陈晓明在《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里,都曾经说到过文学上的“弑父现象”,我们今天为单玫寻找到卡夫卡、波德莱尔、残雪,其实也就是期盼着有朝一日,单玫会超越他们,或将他们化作血液后,成为异己的他们。这一来,文学的传承与代际的融通,便成了可能,文学史也才可以接续。

我有一个朋友,曾说过他是背对着文学史写作的。记不清是谁了,也许是苏童,也许是北村,也许是刁斗。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是,他们有着背对着文学史写作的姿态,但是,在背对着文学史的时候,一个作家,则又在书写自己的一个人的文学史。

这是作家的宿命,无论你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你的写作,早已在构建一种文学史。何况,在如此大数据覆盖着我们的生活的时代,人,只能是无所逃的族类与群体。

对作家也概莫能外。作家这一类人,可能偶尔会溢出界外,但令人感伤的是,作家在溢出界外的同时,只不过是在将文学的边界无限拓展。他能做的,仅此而已。

单玫也是如此。她溢出了兴化文学现象,溢出了里下河文学流派,然而,这只不过是她在拓展她的文学疆域的一种努力。

话题还是回到文学上的“弑父现象”。如前所述,当单玫的小说让我们想起哈罗德·布鲁姆,想起陈晓明,我便不得不说,单玫的小说应该在遥远的地方还站着一个“父亲”——先锋文学。不管她承认不承认,她作品的先锋质地在那里。

不信,你打开这本书,看一看,《投稿指南》《铁疙瘩》《心形胎记》等,会让你发现这一点。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发现,单玫的小说奥秘,还必须等你自己去发现。

2016年6月于苏州

后记

今年的梅雨期来得早走得迟,撑一把伞漫步在雨中,突然就想到了儿时每天走过的长街。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家始终离学校很远,从小学到高中,路上花去的时间均超过半个小时。这么漫长的路程如果没有人陪伴,相当孤独。我偏偏就是那个孤独的人。

母亲担心没有人陪伴,我的性格会变得孤僻,常常鼓励我多交朋友。我总是冲她笑着,开心地说:我并不孤单。

这一路上陪我的人其实很多,他们都在我的脑海里。有时我还会与他们对话,甚至在对话的过程中还会因为妙语而笑出声来。他们有时是路边的一棵树,有时是墙上的爬虫,甚至手中的伞、天上的云都会在我的脑海里折腾、捣蛋,他们制造出的故事有时像连续剧,一天都讲不完。如今想来,那条漫长的上学之路是老天爷对我的恩赐,若干年后我才恍然如有所悟——它通往小说之门。我挺信缘分的。释迦牟尼说:“无论你遇见谁,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绝非偶然,这个人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人的成长过程分成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人,有的人会陪我们走过很长一段路,有的人的出现甚至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我很庆幸在人生路上遇到了好几位贵人,他们仿佛早就等在了路口,接力似的,直至把我领进文学之殿。

小说中的人物虽说是虚构的,但我常常想,那也是一种缘分,他们之所以出现在我的笔下,可能在上辈子或者其他的某个空间与我有过交集,曾经陪我走过一段路,是他们要求我写出这个故事的,我常常有这样的错觉。

这本小说集收录了我自写小说以来,不同阶段的作品。有些小说看上去很稚嫩,本想抽去,以免这些雏稚的文字将来使自己脸红。但思之再三,我还是决定留下它们。它们就像一串串脚印,尽管不是那么稳健,却是我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真实地记录下我曾走过的路,是我在文学道路上艰难跋涉的见证。

2016年7月5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