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读本(精)》精选邓拓杂文和诗歌两种体裁的名篇名作若干,辅以照片,以飨读者。杂文部分主要选自《燕山夜话》(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此版本采用苏双碧先生的注释,能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中的传统文化及历史典故。读本后附李玲教授撰写的邓拓小传,不仅能够让读者了解邓拓先生一生的历史功绩,更能够让读者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本。
| 书名 | 邓拓读本(精)/八闽名家读本系列/福建思想文化大系 |
| 分类 | |
| 作者 | 邓拓 |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邓拓读本(精)》精选邓拓杂文和诗歌两种体裁的名篇名作若干,辅以照片,以飨读者。杂文部分主要选自《燕山夜话》(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此版本采用苏双碧先生的注释,能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中的传统文化及历史典故。读本后附李玲教授撰写的邓拓小传,不仅能够让读者了解邓拓先生一生的历史功绩,更能够让读者在了解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本。 内容推荐 《邓拓读本(精)》此书为“福建思想文化大系·八闽名家读本系列”之一,虽为文化普及型读物,但又不失学术品味。 本书精选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邓拓多种体裁的名篇名作,加背景简注,人物评传,珍贵史料图片等,以飨读者。 目录 邓拓小传(李玲) 第一辑 杂文 从借书谈起 生命的三分之一 欢迎“杂家” 堵塞不如开导 不要秘诀的秘诀 三分诗七分读 少少许胜多多许 从三到万 说大话的故事 一个鸡蛋的家当 贾岛的创作态度 磨光了的金币 新的“三上文章” 不求甚解 非礼勿 多学少评 事事关心 不要空喊读书 古代的漫画 “放下即实地” “伟大的空话” 人穷志不穷 错在“目不识丁”吗? 自固不暇 三种诸葛亮 有法与无法 学习需要指导 主观和虚心 下雨趣闻 有书赶快读 生活和幽默 “半部《论语》” 学问不可穿凿 自学与家传 由张飞的书画谈起 是简化字还是错别字呢 国殇、诗魂、诗的永生 一品红 可贵的山茶花 令人怀恋的漓江 第二辑 诗歌 别家 书城 自题《南冠草》 出狱 赴华北战地寄父 勖报社诸同志 赠洪水同志 初晤 心盟 题像 步韵送军城 反扫荡途中 战地歌四拍 寄雷堡故人 沁园春·步毛主席原韵 清平乐·庆祝抗战胜利 赠陶军同志 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 记梦 后记 试读章节 不要空喊读书 要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认真读下去,为什么会有空喊的呢? 空喊读书的,可能有几种人:第一种人因为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坐不住,安不下心,读不下去,但是又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第二种人因为有一些误解,以为拿起书来从头到尾读下去,就会变成读死书,所以还不敢也不肯这么做,于是也变成了空喊。第三种人因为太懒了,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找到什么秘诀,不必费很多力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识,所以成天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 这三种人即使是极少数的,我们也应该耐心地给以帮助,使他们不再空喊,而认真地坐下来读书。并且对这三种人还要有所区别,采取不同的办法给以帮助。 三种人之中最难办的是懒病太深的人。这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要促使他痛下决心,勤学苦读。虽然不必采取什么“以锥刺股”那样的办法,但是,也要有相当的发奋之心,否则是一事无成的。而只要真的勤学苦读了,那末,有时候才有可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唐代大诗人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不是全属无稽之谈。古人类似这样的故事还多得很。例如,唐代鲍坚的《武陵记》一书,还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后汉马融马融,茂陵(今陕西扶风)人,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博通经籍,为五经等书作注。勤学。梦见一林花如锦绣。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时人号为绣囊。 很明显,马融所以能够变成“绣囊”,并非真的因为他做梦吃了花儿的缘故,而是因为他勤学苦读的缘故。 听了这个故事,如果不从勤学苦读方面去向马融学习,而光想做梦吃花儿,那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可是,按照懒人的想法,却很可能不从勤学苦读上着眼。他也许会想到:这真妙啊!古时马融做梦吃了花儿,醒来就能通晓天下的文词;那末,现在能不能请一位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的办法,比如用注射针之类,对人脑进行注射,来代替读书呢?如果能发明这样的方法就太好了。到那时候,打一针或者吃一服药,就能吸收多少部书;这么一来,只消一个早上就能培养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材,岂不妙哉! 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决不会真有人做这样的想法。我们但能从中体会到老老实实的读书态度的重要性,便有极大的受用。 然而,是不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又会被批评为读死书呢?决不会的。我们反对读死书主要是指那种目的不正确的而言,并非说:认真读书都是读死书。要是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有许多人根本还没有读什么书,完全说不上什么读死书或者读活书的问题。 有的人老爱高谈阔论。什么事也没有做起,先要谈论个不休。大家都曾见到,有的成天在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如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时间,放在老老实实的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 至于那种坐不住的人,只要下决心坐下来,很快就能养成习惯。这种人的毛病最轻,最好治。 一句话,读书不要空喊,到处叫嚷毫无用处。你觉得自己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有关的书籍,如有可能再想法买到这些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地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遇到自己有用的重要材料就用本子记下来。这样做,从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下手,兴趣很快也会培养起来,日积月累,就能读好多书,掌握好多知识。舍此以外,别无路子可走。 (原载《北京晚报》1961年10月15日) P84-87 序言 “八闽名家读本系列”作为“福建思想文化大系”之子系列,定位为文化普及型读物。丛书选编数十位有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具有一定影响的闽籍名家的作品,加上导读、注释,以“读本”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 丛书所选八闽名家,涵盖古今,偏重近现代,有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藏书家及政界人物等,力求较全面地反映八闽思想文化的风貌。一位名家自成一册。每册包含文选、注释、人物小传及若干图片;古诗文部分特加入导读文字,以方便阅读。 丛书选文,力求具有代表性,注释准确浅显,人物小传篇短文精,导读简明扼要,图文并茂,便于读者阅读与收藏。 丛书的作者,大多是相关的专家学者。这套丛书虽然是文化普及型的丛书,但是又不失学术品味。我们对承担本丛书撰写工作的专家学者表示敬意! 丛书2015年拟先出版十册,日后逐步推出,每批也是十册左右,希望广大读者喜欢。我们期望这套丛书能成为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及家庭教育可资利用的读本,充分发挥优秀图书的文化熏陶与教育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闽学研究中心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5年元月 后记 邓拓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家、历史学家、作家、诗人,在书法、收藏等方面也深有造诣。他自幼饱览古典诗文,临摹名家书法,1923年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即现在的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就读。中学期问,他不仅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还扩大阅读视野,对新兴进步报刊和诸多外文译作也有所涉猎。他思想活跃,博闻强记,学业优秀,曾在全校学生演讲竞赛中获奖,为当时福建学院的院庆创作过剧本《公理的宣告》,在《新中华》《时事类编》等刊发表学术论文。1928年,同傅依凌等人组织“野草社”,自编自印进步刊物《野草》。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 邓拓的崇高人格、革命精神和卓越贡献,深深影响着母校师生。多年来,“邓拓杯”经典话剧表演、经典诗文朗诵大赛、文学创作大赛等活动,成为福州一中校园传统文化一景,不断丰富内容并屡有创新。城内东街校区里,历史文化墙上镌刻有丁一岚赠送的邓拓手书毛泽东诗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学城新校区的凤凰池内,矗立着一块大石碑,上面镌刻着邓拓手书对联——“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与池周建筑、池中游鱼、池畔花木相互映衬,构成学校一道标志性的景观。 在福建省委宣传部李书磊部长的倡议下,我们编辑了这本《邓拓读本》。邓拓之子邓壮为本书提供了珍贵照片,福州市委文明办张学勇主任也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著名学者苏双碧为选文做了注释,邓拓研究专家李玲写了翔实而精彩的人物小传。福州一中校长李迅在成书框架和文字细节上,做了悉心指导,给本书的编辑出版提供了有力支持。福建教育出傲社的编辑们更是在出版的每一环节上都力求尽善尽美。谨此一并致以谢忱。 编者 2015年3月18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