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达或爱欲--一部家族纪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的《爱达或爱欲--一部家族纪事》流溢出五光十色的神秘气息,集狂热的激情与狡黠的转折组合于一体,以轻快灵动的文字,狂野而错杂的情节与文风,详尽却不时作着恶作剧般扭曲的描述,展现出纳博科夫在处理单个场景上出神入化的天赋,又从整体上散发着童话般的魅力。

内容推荐

《爱达或爱欲--一部家族纪事》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巅峰之作,创作于纳博科夫晚年,是他所有作品中篇幅最长、他自己最为钟爱的小说之一。小说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反地界”的星球上。1884年夏天,14岁少年凡·维恩来到阿尔迪斯庄园姨妈家做客,初遇两个表妹——12岁的爱达与8岁的卢塞特。凡与爱达互相吸引,由此展开被笼罩于家族扑朔迷离的历史背景之下绵延一生的不伦之恋,还意外地将卢塞特卷入他们炽热而狷狂的命运轮下。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作者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玛丽娜与德蒙·维恩的私情始于他、她以及丹尼尔·维恩的生日,一八六八年一月五日,当时她二十四岁,两位维恩则都是而立之年。

作为演员,她毫无动人心魄的才华,不能够让模仿的技巧——至少在表演过程中——看上去比诸如失眠、狂想、自大的艺术表现等演艺更值钱;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夜晚,这位杜尔曼斯卡(为了能单独公开亮相,她每周付给剧院经理大斯科特七千金元,而每次约会还得有不少额外的付出)从那台没有价值、无甚吸引力的戏(自命不凡的雇佣文人根据一部有名的俄国罗曼史小说改编的美国剧)的一开始就表现得如此曼妙,如此可爱,如此撩人,以致德蒙(他在情场上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跟他在乐队席的邻座N王子打赌,并一连贿赂了好几个演员休息室的仆役,随后在一间密室。(上世纪的法国作家或许就会很神秘地用这个词来形容小房间,那里边凑巧堆着吹破的小号和一个被人遗忘的马戏团小丑用的驯狗圈,还有满是灰尘、装了各色油脂的罐子)里,在这出戏的两场(即那部饱受蹂躏的小说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之间得到了她。在第一场中,她掩在一扇半透明的屏风之后宽衣解带,其剪影很是优美,重新现身时已穿上了轻薄诱人的睡衣,而在这蹩脚场景的余下部分,她一直和一位穿着爱斯基摩靴的老护士谈论一个当地的乡绅德·欧男爵。在这位智慧无穷的乡下女人的提示下,她坐在床边,趴在靠墙的一张曲腿桌上用鹅毛笔写下了一封情书,又花了五分钟以慵懒但却响亮的声音重读了一遍,并非特意读给谁听,那护士正靠着贮物箱昏昏欲睡,而观众主要关心的则是在那人造月光照耀下这位单相思的年轻女子裸露的胳膊以及起伏的胸脯。

甚至在年迈的爱斯基摩女人拿着信趿拉着脚步退场之前,德蒙·维恩就已离开他的粉红天鹅绒坐席,前去赢取他的赌注了,成就其行动的是这样一个事实:玛丽娜,一个仅有过初吻的处女,自上一次新年前夜与德蒙共舞后就爱上了他。此外,还有她刚刚所沐浴的热情的月光,对自身之美的敏锐感知,剧中少女的激情冲动,以及近乎满堂的殷勤喝彩,这一切使她无法抵御德蒙的小胡子的撩拨。她也有足够的时间换衣服,因为下一个场景的开端有一大段芭蕾舞表演,演员是经理斯科特雇来的,他用了两节卧铺车厢把这些俄国人从西艾斯托提的贝罗康斯克一路拉到了这儿。在一座绚丽的果园里,有一群年轻快乐的园丁,出于某种原因,身穿格鲁吉亚部族的衣着,正大嚼着山莓,与此同时有几个同样不可思议的女仆穿着灯笼裤(有人弄混了,或许在给经纪人的电文中拼错了“茶炊壶”一词),忙着从果树枝权上摘下药蜀葵和花生。随着酒神发出的一个无形的信号,他们全都在这欢闹的节目中投入了一场称作“kurva”或“人造宝石缎带”那的激烈舞蹈,其叫嚣声差点儿让维恩(情绪亢奋且得意轻佻,已把N王子那张玫瑰红色的支票收入兜里)从座椅上跌下来。  P11-12

后记

谁也没有预想到,在二十世纪过了三分之二时,我们这个充满讽刺的年代里,文学创作中会出现极富田园与浪漫气息的小说。谁也没有,除了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他在一九六六年已经开始写这样的作品了。

纳博科夫从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五年间断续酝酿着《爱达》,并于一九六六年二月至一九六八年十月执笔写作,这也是他声望的巅峰期,此作成为他篇幅最长、内容最丰富,也是最雄心勃勃的巨制。在他的英文小说中,堪与之媲美的只有《洛丽塔》——最离经叛道的爱情小说,写于一九五〇年代初——以及《微暗的火》——诗性现实主义与浪漫散文的完美结合,写于一九六〇年代初。

《爱达》第一部的开头涂鸦式地借用了《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句话,该书其时被纳博科夫视为最伟大的小说;第一部的结尾则改写了《包法利夫人》第一部的最后一句话,而这本书也一度被他推崇为最优秀之作。而《爱达》也足以与它所引用的巨著比肩。

此外,《爱达》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能与《尤利西斯》相提并论的小说。两部作品都在开端便彰显出其原创性,其丰赡的意蕴均难以穷尽,然而二者却风格迥异。乔伊斯的杰作将荷马的英雄从神话中带到了现代,从浩渺无垠的海洋带到了精心绘制的都柏林,十年的漂泊之旅转为一九〇四年六月十六日一天的游荡,这是一系列着意而为的拆穿过程。在费阿刻斯岛岸邂逅娜乌西卡公主时,尤利西斯并不失君子风范,而利奥波德·布鲁姆则在桑迪芒特海滨对着格蒂·麦道维尔手淫;珀涅罗珀在丈夫远行二十年间恪守妇道,莫莉·布鲁姆则在她的尤利西斯漫游都柏林一天的工夫里便与一个衣冠楚楚的无赖干得火热。

《爱达》却是要复魅的。正如埃德蒙·怀特所言,“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最富激情的小说家”——而这激情在《爱达》中表现得尤为炽烈。故事从一八六八年到一九六七年横亘百年,发生在一个政局动荡、名日“反地界”(Antitera)的星球上,似是我们的星球却又不是,地形与我们的“地界(Terra)”相同,但其历史却与我们的不尽一致,于是在那儿的北美洲,法语和俄语几乎与英语一样普遍,于是乎《爱达》既是一部历史传奇、反映当代生活的小说,亦略有些未来主义的科幻色彩。凡与爱达的爱情早早地出现在他们的书里和他们的生涯里,反反复复地攀上癫狂的顶点,深情持续了逾八十年,最后终于在《爱达》一书的写作中终结,他们本人即是男女主角,在完成其爱情故事的最后一笔后,安息于彼此的怀抱与本书中。故事的中心场景阿尔迪斯庄园是对天堂的戏仿,是世俗的乐园,其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凡·维恩和爱达·维恩——则是“维纳斯的孩子”,而凡还是个现代版的唐璜。罗伯特·奥尔特评论道:“《爱达》中关于爱侣所企及的生与美之愉悦的演绎,是小说史上鲜有人能望其项背的成就。”

与《尤利西斯》一样,《洛丽塔》不得不在巴黎而非英语世界出版,且同样指摘声逐渐不绝于耳。相比之下,《爱达》一九六九年五月一出版便立刻吸引了众多目光:《时代》周刊的封面故事;《花花公子》的连载,《纽约时报》一篇狂热的头版书评。然而如此井喷式的开端几乎又戛然而止,因为随后的评论家们转而将《爱达》列为该十年最被过誉的作品。

《尤利西斯》尽管极富喜剧性,却从一开始便宣示了高度的严肃性:这可不仅是又一部小说而已;你得全神贯注,你得放慢速度,可你会将这阅读过程延续终生。《爱达》则似乎没有把自己看得太一本正经。《爱达》虽然也不时流溢出五光十色的神秘气息,但多数文字是轻快而变动不居的,充满了调笑、戏弄,专注于凡和爱达的故事,情节与文风无不狂野而错杂,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及科学方面,作者的描绘详尽却又时不时作着恶作剧般的扭曲。《爱达》终究是个爱情故事,而倏忽间它也能化作神话、童话、乌托邦田园诗、家族纪事、个人回忆录、历史传奇、现实主义小说、科幻故事、色情图书、自然史载、心理学讲稿、哲学手记、建筑学诙谐曲、画廊以及银幕讽刺剧。

《爱达》将狂热的激情与狡黠的转折组合在一起,让诸如约翰·厄普代克和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这样的读者兼作家起先沉浸于其艺术与道德的恣纵之中而后又如梦初醒。对于很多人来说,《爱达》似乎只能产生些华丽的局部效应而缺乏人性的深度,对凡和爱达的错误也几乎毫无意识。

然而纳博科夫有意要将小说变成一根绷紧在魅惑与祛魅之间的钢丝绳。《爱达》在高歌浪漫爱情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凡和爱达也许是沉湎于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重述之中,而纳博科夫则看似要我们不辨黑白地站在他们的位置上,采取他们自己表现出的态度。可是作者尽管让男女主人公如此光彩夺目,却从未失去他的批判立场,并最终也使得我们认识到,我们也不能失去我们自己的批判眼光。

凡和爱达以胜利的姿态呈现着他们的爱情,这故事固然动人心神,却也或许引人嫌恶。我们仿佛看到了对天堂的期许,可当我们于前半本书里,在流连过阿尔迪斯的田园牧歌之后,《爱达》似乎塌陷为一个张着口而不见底的空洞,同时失去了方向感。此刻,浪漫的爱情让位于令人痛苦不堪的背叛、愤懑的失落、伤心的别离以及借作乐消愁的劣迹,我们所感到的震惊使我们就在似乎无可挽回时复归了自我,这最终解释了小说持久受欢迎的原因及其真正的形态。

……

可是这里产生的是一种不同的张力,是时间重演过程复杂性的更深入推进。在一九。一年“托鲍克夫”号上那个致命的夜晚,当凡退回房间时,“当高潮进发时,那幅图景”再次“投射出来”,不是关于刚才还与他坐一起的卢塞特,而是他在银幕上看到的爱达,“一八八四年、一八八八年以及一八九二年她的容貌的完美概括”。他坐在舱室里,卢塞特就在他头顶的影院里,而他脑海里投射出的是一八八四年爱达的形象。爱达与卢塞特形象的重叠和交织,从野餐会的马车之旅开始,一路走向维恩姐妹的悲剧性纠葛,直至卢塞特自杀之夜达到顶点。过去的快乐瞬间,当下因回忆而产生的快乐瞬间,有了关于珀西的可怕发现从而在三天后让快乐跌入谷底的瞬间,在未来那次断送了卢塞特命运的自慰的瞬间——当《爱达》探索着当下如何叠加、交错着过去,但又引向未来重重意外时,所有这些瞬间全都纠缠在了一起。

纳博科夫并非以乔伊斯那种毫厘不差的精确来记录当下的脉动,但是他用许多其他方式审视了我们对时间的经验。这里仅列出四种:对于个体过去的不同层面在当下的呈现,我们有一种陌生和疏离的感觉,纳博科夫通过描述“反地界”历史的奇特错置为这种感受表现出喜剧性的鲜活形象;他将《爱达》作为一个整体来架构,以反映人生命周期的节律,童年的无限扩充,与先前年份不相称的永久的夏日,年岁的加速塌陷,以及虽然年迈却尚能抵挡过去时光的冲击并使之复苏的记忆的力量;他塑造故事情节,使之去探索时间的开放性,探索时间的方向与肌理之间、作为前进的时间与作为堆积的时间之间的不确定关系;他将人一生的时间设想为关于意识的个人财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只得丢弃这些财富,但他又暗示了在我们背后或是周围存在着一种永恒,假如我们能够企及的话。

凡第二次从爱达生日野餐会的归来之旅构成了《爱达》对时间处理的另一种方式。此前还没有哪部小说能够将人一生经验的累积表现得如此丰饶浪漫,没有哪部小说——即便普鲁斯特的作品——能通过重复、回忆、展望、追悔、懊恼、作乐以及狂欢而如此放大了当下的震撼。还没有哪部小说曾揭示出,人生终将能够构造出那样永无穷尽的故事。

布赖恩·博伊德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3: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