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悦长大(把孩子当孩子珍贵典藏版)
分类
作者 卢勤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五讲:儿媳理解了公婆,就学会了相处

婆婆这本书我读了半辈子。三十岁时和先生结婚,我就有了第二个妈妈:婆婆。

有人觉得,世界上最难处理的关系就是婆媳关系,我不这样认为。两个不同年代成长起来的女人,要融合成为一家人,其实并不难,只要做到相互理解,将心比心就可以了。儿媳要真正了解婆婆,婆婆要真正了解儿媳,需要一个倾听和相处的过程。

爱婆婆就要了解婆婆。

第一次见到婆婆是在40 年前,那时,婆婆住在东北农村,两间大北房宽敞明亮,屋里干干净净,一看就知道婆婆是个管家的高手。

婆婆比我妈妈还不容易,她生育了9 个儿女。她的手很巧,9 个儿女一年四季每人四套衣服,全是她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只要看到别人家穿件新式新衣,她跟着看,回家自己就会做了。

记得第一天一进门,婆婆拉我坐在了热炕头,为了我来,她早就把炕烧热乎了,我刚从外面进来,手脚冰凉,坐在热炕身上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我是个北京知青,对东北的热炕头很留恋,顿时有种“到家了”的感觉。

村里人听说老李家儿子娶了个北京姑娘,都觉得很新鲜,纷纷跑过来看。

我暗暗觉得好笑,静静地听婆婆怎么应答,只听见婆婆大声说:“别管卢勤是谁家闺女,今天她就是我家儿媳妇!”

“说得好!”婆婆进屋,我伸出大拇指向她称赞。婆婆虽是个农村老太太,但不攀高不唯上,那么硬气,那么自信!顿时,这位身高一米五的婆婆在我眼中变得十分高大。

那就是婆婆给我的第一印象。我为自己有这样的婆婆而骄傲。

后来,婆婆家搬到县城,我和先生带着儿子一起回婆婆家,过了一个热热闹闹、舒舒服服的春节。婆婆已经八十多岁了,一生养育了9 个儿女,如今她已经儿孙满堂,全家老少聚在一起有三四十口,儿孙们都很孝敬老人。过年期间,家里每天都挤满了人,大家有的叫“妈”,有的叫“奶奶”,有的叫“姥姥”,有的叫“太奶奶”老人应着,脸上挂满了幸福。

我先生在家里排行老二,他二十出头就当了公社干部,后来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我们结婚后,就来到了北京,一晃离家40 多年。我想,我们不能在身边出力伺候老人,就多出些钱吧。所以,每年我都会主动给婆婆寄去一万元钱。逢年过节回家,再带几千元过节费。

有一年,我们回婆婆家过年,初一那天,我把一万元给婆婆时,她拉着我的手说:“我对不住你啊!”

我十分诧异,忙问:“您这是怎么讲?”  婆婆带着歉意说:“你的孩子,我没给你带。”

我大为感动:“妈,儿子是您带大的就够了,带孩子是我的责任啊!”

儿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用过年得到的压岁钱,给家境困难的四姑家小弟弟买了新书包和新文具。

婆婆有一次在家里烧香,把电视机外壳烧了一个大窟窿。临行前,我又买了一个大彩电给她。回到北京,老人打电话,抽泣着说:“儿子好不如儿媳好!”

我很是感慨,老人总是要求人少,给予人多。我对她说:“您儿子也对您挺好的啊!”

婆婆很会夸人,前几年,她总说:“全县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儿媳妇!”

这两年,婆婆又改成了:“全省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儿媳妇!”老太太这一夸不要紧,把我的积极性全调动起来了,我觉得能孝敬她是我的幸福。

2009 年春节,婆婆身体欠佳,我给她买了一件一千多元的羽绒服,还给了一万五千元钱,放在一个大红包里很郑重地交给她。

婆婆说:“怎么给我这么多钱呀!我上哪花去啊!你们每天那么辛苦,挣点钱不容易,全给我了。全世界也找不到像你这么好的儿媳妇啊!”

大家一听都笑了。大妹妹说:“二嫂你又给妈妈涨工资了!”

我说:"是呀!从全省一下子就蹦到全世界了,能不涨吗?"

我自己的父母过世十几年,过去每到过年家里也是二十多人很热闹。

自从父母不在了,每逢过年都觉得少了点什么。几次回婆婆家过年,才觉得有妈真好!能挣钱给妈妈花,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真正理解婆婆是对婆婆进行的一次"专访".

我发现,婆婆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自己屋的床上,一言不发。我走进她的屋,问她:"妈,您养育了这么多孩子,又带大了十几个孙子孙女,真是不容易呀!家里以前的事您还记得吗?"

"怎么不记得,我记得清楚着呢!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婆婆说。

听了这话,我决定采访一下老人,听她说说,过去的事情。

从采访中我了解到,婆婆8 岁就跟着妈妈去锄地;12 岁就学会了绣花;14 岁就自己绣了一个小棉袄;不到17 岁,就嫁到老李

(公公比她大16岁),家里七八口人,回娘家住一个月,还给家里每个人做一双鞋。每天凌晨三点多起床,做一锅高粱米饭;19 岁生了老大,这之后,一连生了九个,怀着孩子照样下田、踩谷子。"头晌(上午)歇两歇(回),头歇喂孩子,二歇回家做饭,收工还得和你爹去挖猪草,那罪受的呀!"说到这儿,老人的眼睛湿润了,那一生的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么多孩子的衣服都是您亲手做的吗?"我问。

"是呀!衣服、鞋子都是我自己做,每个孩子每年棉鞋两双、单鞋三双,我是成宿地做针线呀。点着小麻油灯,满屋都是烟。有一次,你奶奶都睡醒一觉,看见我还做,就说你咋还不睡觉啊,你不要命了呀!那时我也不知道困,只想我不能让孩子穿不上呀!"

我抚摸老人的手,眼泪盛满眼眶:"您老这双手真了不起!还给我们做了那么多拖鞋。"

"这点活算啥呀!我习惯了,干起针线活我心里可亮堂了。"

"40 年前,我花了十几元,买了一台二手缝纫机,一直用到现在。儿子说要给我卖废铁,我可舍不得!"

我说:"对呀!这台缝纫机是传家宝,不能卖!"

"您教育的孩子个个都那么孝顺,成绩那么优秀,您是怎么教育的呢?"

我问婆婆。

"我没教育,不管,天生就这样。"老太太斩钉截铁地说,"两个儿子上中学离家十多里,每天顶着星星走,伴着月亮回,一分钱没有,只带一个饽饽和一瓶炒咸菜。他们学习都好,全凭奖学金读下去。"

人们都是,孩子是看着父亲的脊背长大的,家庭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环境。

两个还在读书的外甥悄悄问我:"二舅妈,您采访我姥姥,是想写书吗?"

"是,我想写一个老人的一生。"

"我俩知道得最多,姥姥经常跟我们说。"

"那你们记住什么了?"我问道。

"我姥姥说,她小时候没钱念书,背着弟弟站在私塾外偷听《三字经》《百家姓》。"

难怪他们学习那么努力,原来他们心中早有榜样。

婆婆正是用自己辛劳的一生,哺育了子孙,她的善良、勤劳、坚强、好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们,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子孙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珍惜。

如今,婆婆的孙子辈大都在大学里,其中有七人在北京工作,有的已成为中央媒体单位的中层干部,每年过年车票再不好买,也要回家过年,看望老人,就像在贫瘠的石缝中钻出的小苗,不畏严寒、不怕日晒、顽强地生长,最后长成参天大树,为子孙留下一片阴凉。这就是母亲的人生!

作为乘凉的子孙怎样孝敬她,回报她都不过分。这本用生命写成的书,儿孙一辈子都读不完。

2015 年"十一",我爱人虽然脑梗后左手不能动,但还是拄着拐杖,带领儿孙五口人一起回家看望老人。  不幸的是,回家第二天,婆婆的长子,我们的大哥因患癌症去世。全家人悲痛万分,年近九十的婆婆怎么能经受得起";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天天痛哭不止。大哥和她感情最好,对她最孝顺!她怎么能不伤心?

儿子看到这一切,怕奶奶哭坏了身体,有一天悄悄和我商量:"咱们把奶奶家的家具都换成新的,分散奶奶的注意力怎么样?"

"好主意!"我非常赞成,因为婆婆家的家具用了多年,早已破旧。于是,我们立刻去街上的家具店,买了新沙发、新衣柜、新桌椅、新床、洗衣机等,几个小时后,家里焕然一新,婆婆眼里立刻又有了神采。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爱不释手:"这得多少钱呀!我儿不在了,我孙子还在管我呀!"

婆婆对洗衣机很感兴趣,立刻找人教她使用,多少年她都用手洗衣服呀!

十天后,当我们要回北京时,老人拉着我的手流着眼泪说:"我上辈子积了什么福呀,有了你这个好儿媳,这些年尽花你们的钱了,还给我买了那么多东西。"

我紧紧握着她的手:"妈,大哥不在了,还有我们呢,您多保重!有妈就有家,您老人家健健康康的,这是全家人的福呀!"

如今,在我的心里,婆婆就是我牵挂的妈妈。现在,我每年给她三万元,以示我的孝心。

我想,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婆媳关系能处理得这么好?这源于对婆婆的理解和我们相互的关心。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真正能做到这一点,什么样的关系都能处理好。

目录

第一章“悦”智慧认识孩子,反省自己

 新家庭教育需要六种“爱的智慧”

 阅读的初心

 和孩子一起探索“屏幕”世界

 让花儿拥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

 特别的孩子需要特别的爱

 关注留守儿童心灵的缺失

第二章“悦”讲堂——历练孩子,充实自己

 第一主题:三种孝心的力量

 第一讲:孝心,让孩子勇于担当

 第二讲:孝心,让儿女学会分享

 第三讲:孝心,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

 第二主题:五种理解的力量

 第一讲:父母理解了儿女,就学会了沟通

 第二讲:孩子理解了父母,就学会了关心

 第三讲:男人理解了女人,就学会了尊重

 第四讲:女人理解了男人,就学会了包容

 第五讲:儿媳理解了公婆,就学会了相处

 第三主题:十种体验的力量

 第一讲:体验摔跤,精神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讲:体验等待,化蝶是个慢过程

 第三讲:体验不同,接受另一个自己

 第四讲:体验生活,让孩子自食其力

 第五讲:体验苦难,人生的必修课

 第六讲:体验失败,成功者的垫脚石

 第七讲:体验灾难,调动生命的潜能

 第八讲:体验平安,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第九讲:体验友谊,朋友是一辈子的财富

 第十讲:体验成功,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

第三章“悦”对话——滋养孩子,改变自己

 第一场:学习,和一年级孩子一起走进学校

 第二场:沟通,让孩子拥有亲密关系

 第三场:格局,决定孩子的一生

 第四场:公益,让孩子从小有大爱

 第五场:故事,让孩子爱上表达

 第六场:童话,让童年更美好

 第七场:智慧,好妈妈总有好办法

 第八场: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奔跑

序言

1978年6月23日清晨,在北京妇产医院同一问病房里,三个男孩子同时出生了。

给孩子起什么名字呢?

三位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开始讨论,在充满阳光的病房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的笑容,分娩时的痛苦已忘得一干二净。

"我想给儿子起名叫"悦",我希望他有乐观的心态,一生快乐。"其中一位妈妈说道。于是,她的儿子就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李悦。

"叫'悦'好!我们也希望儿子健康快乐"另外两位妈妈说道。于是,她们的儿子,一个叫"侯悦",一个叫"马悦"。

"悦,悦,悦。"三个"悦"字好像很有能量,一下子让病房里的阳光更加灿烂。

我就是李悦的妈妈。

出院后,我专门去看望了侯悦和马悦,两个男孩都和李悦一样,活泼、开朗、好动、能吃。

一转眼,39年过去了。悦儿长大成人,当了父亲。儿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幽默、乐观,拥有阳光的心态,他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挺快乐。我想,侯悦和马悦也一定如此。

39年后,一个"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家门口建了一座商场,名叫"大悦城",旁边是"大悦公寓",百米之远又建了"小悦中心"。以"悦"命名的大小商场、楼盘比比皆是,"悦"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

"悦"字,今天为什么备受欢迎?

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人们越发感觉到:人的幸福快乐并不来自物质,而是来自丰富的精神世界。幸福快乐,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感受到的。而这种感受,正出自乐观积极的心态,来自强大的内心。

怎样让孩子品尝到生命的"悦"

怎样让长大中的孩子给别人带来"悦"

怎样让长大成人后的孩子给世界增添"悦"

40年来,我一直在探索"悦"的奥秘。《汉典》中解释,"悦"是高兴、愉快的意思,表示人的心情很好,没有忧愁。"悦"的篆文表示高兴、愉快,造字本义:因为谈话相投机而开心、喜乐。《尔雅·释诂上》:"悦,乐也。"《广雅·释诂一》:"悦,喜也"

真正的悦,来自内心。怎样让人内心快乐起来?30年前,我为孩子们总结了“知心姐姐快乐人生三句话"--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太好了",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

"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我帮你",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这三句话,已在亿万孩子和父母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其中,";太好了"这句话是我讲得最多的。几乎每场讲座报告中,我都会讲到这句话。我给孩子们开办了"有心的孩子最幸福"--心系列讲座。第一颗心,讲的就是"开心"。打开心门的口诀便是:"太好了。"

用"太好了"的眼光看自己,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用"太好了"的眼光看别人,才能发现别人的长处;用"太好了"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看到世界的光明。

2008年,儿子自己开办了一家网络公司。2014年,他创办了一个家庭教育专家问答平台,公众号为"悦长大"。他希望天下的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让每个孩子都精彩,快乐成长,悦纳天下!

"悦长大"家庭教育专家问答平台,集聚了国内当前一流教育名家,专注解答各类家庭教育问题。同时,以优质的育儿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帮助广大父母和孩子,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

内容推荐

《悦长大:把孩子当孩子》是首席教育专家、著名“知心姐姐”卢勤的家庭教育新书。

卢勤认为,应该充分尊重、认识和发现孩子的个性特征、个体差异和优势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面对特别的孩子,要拥有特别的智慧,付出特别的爱,帮助父母认识孩子,反省自己,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书中,卢勤与敬一丹、杨澜、小雨姐姐等畅谈育儿经验,倡导让孩子学会自我表达,学会沟通,学会尊重和包容。

本书理念先进,还有精彩的卢勤自身家庭教育经验、自我成长经历和典型案例故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编辑推荐

1.名家作品。首席家教专家、著名的“知心姐姐”卢勤,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其作品更是大受读者欢迎。 
2.数十张彩色照片立体呈现卢勤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效果。精美的图文设计,突出重点,让读者一饱眼福。 
3.实用的育儿技巧。本书针对日常家教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比如孩子爱玩游戏怎么办?在路上遇到坏人怎么办?等等实际问题进行讲述。 
4.有效的沟通方法。怎么理解孩子?怎么与孩子沟通?书中妙招多多。 
5.融合了中西教育的理念。书中融合了中西教育理念,为家庭育儿提供优质方案。 
6.名家畅谈育儿。卢勤与著名主持人杨澜、敬一丹、小雨姐姐,与清瑕、吴甘霖、晓玲叮当共同分享育儿经验。内容丰富精彩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3: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