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丕勋编著的《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奋斗卷)》资料性与故事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历史感与时代性相结合,图文并茂,是新时期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前提,以多元文化条件下提振民族文化自信为目的,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引导新时期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化濡染中形成的传统美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本书收录了《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大禹治水》《孔奋公而忘私》等故事。
侯丕勋编著的《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奋斗卷)》为“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之一。“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共10卷,分别是:敬老卷、爱国卷、勤俭卷、勤学卷、乐助卷、勇敢卷、谦恭卷、奋斗卷、友谊卷、聪慧卷。本卷15万字,包含30篇左右的故事,均为古代历史典籍中精选而来。每篇均由由四部分组成:历史故事、典籍资料来源、简注、时代启迪。书稿以讲故事的形式,借传统文化之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知识性、故事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是对新时期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勾践说:“我已决定了。”于是率兵去攻打吴国。吴王得知后,倾全国之兵来反击越军,结果越军遭到惨败。越王勾践迫不得已,收集残兵败将5000人退守会(kuai)稽山。吴王夫差率兵追来,把会稽山团团围住。这时,越王勾践对范蠡说:“因我没听你的谏言,结果遭到这种下场!现在该怎么办呢?”范蠡回答说:“现在落到这种地步,只有派出使臣低声下气去求情,送重礼去讨好。如果这还不行,那就请大王亲自去侍奉吴王夫差。”勾践说:“就按你说的办!”
越王勾践派大夫文种,带着珠宝、美女前往吴国。到了吴国,当觐见吴王夫差时,文种有意跪着用膝走路,并不断叩头说:“大王的亡臣勾践,派陪臣我报告陛下:勾践请求做大王的仆隶,妻子做大王的婢妾,请大王恩准!”吴王夫差听后想答应越国请求,但伍子胥(又名伍员。员,读yun。楚国人,因受排挤逃到吴国)对吴王说:“上天把越国赐给了吴国,请不要答应越国的要求。”文种返回越国,将情况报告了勾践。勾践感到无路可走,于是想杀掉爱妻和子女,烧掉珠宝,然后决一死战。文种劝勾践说:“吴王的太宰嚭(pi)生性贪财,可送去宝物引诱,再派人穿便装前往说情。”于是,勾践让文种带着美女和宝物去献给豁。豁接受贿赂后腓荐文种去觐见吴王。文种到了吴王殿上叩着头说:“愿大王赦免勾践的罪行,并让勾践把所有宝物献给大王。若大王不赦免勾践,他将杀掉所有妻、妾、子女,烧掉所有宝物,然后率领五千将士前来决一死战。”太宰豁也劝吴王道:“越已降服为臣,若予赦免,那是吴国的大利。”吴王又想答应越国的请求,但伍子胥却对吴王说:“现在不灭亡越国,必然要后悔。勾践是个贤君,文种、范蠡是越国良臣,若让他们复国,必将成为吴国大患。”但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谏,赦免了越国,并撤回了准备进攻越国的军队。当初,越王勾践在被吴国军队围困于会稽山时曾哀叹说:“我的生命和我们的国家,到此就要完蛋了呵!”文种说:“商汤曾被夏桀关押于夏台(夏朝的监狱),周文王曾被殷纣王囚禁于羑(you)里(今河南汤阴县),晋文公曾避难于狄族,齐桓公曾避难于莒(ju,今山东莒县),但他们最后都建立了霸业。由此看来,大王何必担忧未来的幸福呢?”由于吴王夫差已经赦免了越国,因此越王勾践就从会稽山返回了都城。从此,越王勾践总是自找苦吃,想方设法振兴越国。为了不忘记亡国的痛苦,他奋发图强,常常睡在薪柴上,在自己经常坐的地方又挂了个苦胆,坐着或睡着时只要一仰头就能尝到苦胆汁,即使在吃饭时,也不忘尝胆。他曾自言自语说:“你会忘记会稽失败之耻吗?”当时,勾践亲自参加农业生产,他的妻子亲自纺织,在饭中不加肉,穿衣不讲究华彩,又能放下架子,亲自求访贤人君子,厚待宾客,赈济贫困,吊唁死者,与百姓同苦乐。当时,勾践想让范蠡主持国政,范蠡说:“率领军队打仗,文种不如我范蠡;执掌国政、安抚百姓,我范蠡不如文种。”越王勾践于是将国家大权交给文种执掌,而派范蠡和大夫柘稽前往吴国做人质。过了两年,吴国便放范蠡回到了越国。(P10-11)
道德,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向世界展示出的独有的精神气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的道德水准将影响未来中国的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呆”。并把它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任务,要求全社会“从娃娃抓起”。
青少年正处在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毋庸讳言,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社会,思想观念的融合与激荡,既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又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了进取力量,同时也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塑造形成了严峻挑战。因此,党和国家把德育事业作为基础性工程,以德育为统领,从学校抓起。青少年要从小学习做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鉴于此,甘肃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这套《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10卷),以敬老、爱国、勇敢、勤学、勤俭、谦恭、乐助、友谊、奋斗、聪慧为主题,资料性与故事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历史感与时代性相结合,图文并茂,是新时期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这套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前提,以多元文化条件下提振民族文化自信为目的,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引导新时期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化濡染中形成的传统美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这套书的出版,呼应新时代的殷切号召,肩负起应有的社会担当,希图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让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甘霖,润泽青少年正在发育成长的稚嫩心灵,为圆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道德是最能体现和表达一个民族独特文化脉动的最深沉也最鲜明的符号。塑造青少年的道德理想、道德判断、道德自律,自然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百年大计、国祚长久的伟大工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套书的出版,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中国古代青少年美德故事》编委会
执笔 吴辰旭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