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
分类
作者 蒙曼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再看下两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两句写得真漂亮。云霞从海上升起来,这是曙光降临了;梅花开了,柳叶绿了,这是春天降临了。从远景写到近景,这个景色美不美呢?太美了,跟谁比美?跟天未亮的时候比是美的,跟冬天比是美的,还有,跟作者的故乡比也是美的。作者的故乡河南,是看不到云霞出海的壮观景象的,而且春天降临得也晚,早春二月还是万木萧条呢。可是江南春早,同样是早春二月,渡过江来,就已经是梅花开,柳眼舒了。所以叫“梅柳渡江春”。

这个美景还没写完。马上,从画面又写到声音了,“淑气催黄鸟”。淑气就是阳和之气,所谓紫气东来,春天的气息来了。黄鸟,也就是黄鹂,被春天的气息鼓舞,叫得更欢了。《诗经》讲“有鸣仓庚”,杜甫讲“两个黄鹂鸣翠柳”,都把黄鹂的啼声和春天的到来联系在一起。春天就是这样一种全方位的舒畅,不仅有花香,还要有鸟语。而“晴光转绿苹”呢?这时作者的眼光从天空下降到水面了,太阳升起来了,所以水面的浮萍光影流转。这像什么?像法国画家莫奈那幅著名的《睡莲》。这就是江南的春天,声和色、光和影,无一不美。

春天的江南如此美丽,作者应该满心欢畅了吧?恰恰相反。作者忽然沉默了,忧愁了,黯然神伤了。为什么呢?“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这首诗的题目,不是《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吗?作者的朋友陆县丞,就是姓陆的副县长,忽然吟诵起了《早春游望》。可能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吧,这首诗一下子触动了杜审言的思乡之情,让他在春游的途中忽然流下眼泪,想回家了!

为什么呢?不见得是因为陆副县长这首诗写得多好,也许只是因为作者的思乡之情太深。就像一个蓄满了春水的池塘,随便捅一捅哪里,水就哗啦啦流出来了。与其说杜审言一听陆副县长的诗就想家了,还不如说,杜审言从一开始看到江南春色就想家了。哎呀,江南都桃红柳绿了,我们老家那条大河还没解冻呢,就在这么一看一比的时候,家乡自然而然地就回到杜审言心里了。

为什么这么美的景色也留不住杜审言的心呢?因为“江山信美,终非吾土”。杜审言也罢,我们也罢,选择远行,确实因为“江山信美”,外面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美丽的前程。但是,就像一年一度的春节我们都要回家一样,杜审言还是会思乡。故乡也许没有那么美丽,没有那么美好,但是,那毕竟是我们的家,是我们最初的来路,谁又能忘了它呢!所以。这首诗是以“偏惊”开头,以“沾巾”结尾,让春天的柳丝和思乡的情丝缠绕在一起,绵绵不绝。所以明朝人胡应麟说,这是“初唐五律第一”。

P7-8

书评(媒体评论)

绝大多数人对唐诗的认知往往停留在似曾相识,或者会背全诗而缺少精准理解的层面上。蒙曼老师解读唐诗的特点非常鲜明:一是通俗易懂,二是准确到位。这两点看似容易,其实非常不易。

——王立群(著名文化学者)

目录

自序 相遇在这如许美妙的四时之诗

推荐序 《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王立群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立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元宵节)

 李白《长干行》(情人节)

 杜甫《春夜喜雨》(雨水、惊蛰)

 杜秋娘《金缕衣》(春分)

 韩翃《寒食》(清明)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谷雨)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立夏)

 孟郊《游子吟》(母亲节)

 李白《江上吟》(端午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小满)

 高骈《山亭夏日》(夏至)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小暑、大暑)

 王昌龄《出塞》(建军节)

 王维《山居秋暝》(立秋)

 杜牧《七夕》(七夕)

 杜甫《月夜忆舍弟》(白露)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教师节)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秋)

 杜甫《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寒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

 卢纶《塞下曲》(立冬)

 祖咏《终南望余雪》(小雪)

 李白《北风行》(大雪)

 白居易《问刘十九》(冬至)

 杨炯《从军行》(小寒)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寒)

 王湾《次北固山下》(春节)

四时之歌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子夜吴歌·冬歌》

 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序言

相遇在这如许美妙的四时之诗

2017年,农历丁酉年。正月十五那天,伴着满城的灯火,满天的烟花,我在喜马拉雅推出了一个节目,叫《蒙曼品最美唐诗》。那个时候,刚过立春,不到雨水,东风尚软,万物方苏。当时我确定的原则,就是按照季候来讲诗,和大家在四季的变换中一起赏读诗人笔下的春花秋月,也品味人生的苦辣酸甜。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古人对季节的变化、对节日的情感,真的比人敏锐太多,也细腻太多。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还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全都按照自然的节奏,接受着老天的安排。没有现代钟表的精确报时,但是,人们知道,春天的一丝和风到了,那是“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夏天的一缕荷香来了,那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秋天的一滴露水凝了,那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天的一片雪花飘了,那是“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顺时而动,就是天人合一。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也正是社会日益活跃,人们开始东奔西走的时代。做官的出门游宦,念书的出门游学,从军的出门征战,经商的出门行商,甚至娇羞的姑娘,也会迈开她们健康美丽的天足,走出家门,到林间采桑、到水边采莲。有谁会比出门在外的人更关注节气的转换、天气的变化呢?只有他们,才会看到“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的他乡之景,听到“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的异地之音,感受到“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边塞气息,当然,也沉浸在“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的青春律动中。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更是中国古代盛世的巅峰。日子过得丰足,节庆也才格外热闹。“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我们在这样华丽的诗篇中开场,又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浑雄韵律中收束。我们用唐诗来体味端午、七夕、重阳这些传统佳节的动人风情,也用唐诗来表达情人节、建军节、教师节这样一些当代节日的精神实质。

可能有的朋友注意到了,我们的诗里,并没有把二十四节气写全,也没有把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吟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最核心的蓝本,就是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这三百多首诗,是从五万余首唐诗中精挑细选而来,代表着唐诗的风骨、风雅与风流。我确信,所有的节气、节日都有诗,但不是所有的节气诗、节日诗都是好诗。我愿意把古人苦吟的精华拿来和大家分享,让大家和我一起,细细领略那穿越千年而来的风花雪月,和那历经千年而不朽的绣口锦心。

那么,这本《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是否仅仅是喜马拉雅那档节目的文字版呢?当然不是。这是按照一个更清晰的主题精心选择,精心编排也精心修改过的三十二首诗。这些诗围绕着四季的节气和节日,其实就是围绕着唐代的岁月轮回,围绕着唐人的生命轮回。我希望在这轮回中看到他们——李白、杜甫、王维,更希望在这轮回中看到我们——你、我和他(她)。我们和他们,古代和今天,传统和未来,就相遇在这如许美妙的四时之诗中。

蒙曼

2017年12月

内容推荐

在四季的变换中,一起赏读诗人笔下的春花秋月,品味人生的苦辣酸甜。这些诗围绕着四季的节气和节日,其实就是围绕着唐代的岁月轮回,围绕着唐人的生命轮回。我希望在这轮回中看到他们——李白、杜甫、王维,更希望在这轮回中看到我们——你,我和他(她)。我们和他们,古代和今天,传统和未来,就相遇在这如许美妙的四时之诗中。

请和我一起打开这本蒙曼著的《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细细领略那穿越千年而来的风花雪月,和那历经千年而不朽的绣口锦心。

编辑推荐

《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是著名隋唐史学者、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老师讲解唐诗的首部作品。蒙曼老师带你重返大唐,品读最美唐诗。该书以古典24节气和现代节日为切入点,带领读者在四季时令中阅读精选的唐诗作品,品味唐诗的语言美、文学美,讲述文化典故、进入诗人心境。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