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写给孩子的工作日记(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分类
作者 蔡颖卿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改变

“喜欢”是可以透过行动来培养的一种心态。

在工作中,我用专心解决自己的害怕,用行动来克服讨厌的心情。

我知道,如果我不喜欢的事越少,我的自由与快乐就会更多。

做每一件事都觉得喜欢?我认为不大可能,不过,如果人生真能达到这种心境,一定非常快乐。

是哪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生的快乐不在于做你喜欢做的事,而在于喜欢你不得不做的事。”我非常同意也非常向往这个境界。不得不做的事,应该是自己的义务、或工作途中所遇到的困难,如果能喜欢,快乐想必会随之而至。

不过,我发现“喜欢”是可以透过行动来培养的一种心态。“喜欢”很复杂,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情绪,应该也不是一路走来,始终如一的感受。我从工作中体验到,如果下定决心去做一件我自认为讨厌的工作,跟自己打赌我可以完成、而且无论如何都要完成;通常等到做完了再回头思考自己的感受时,十有八九,我可以找到一点不同的心情。其实,光是征服自己的讨厌,就让人够有成就感了。

再喜欢的工作,也会有一些不喜欢的项目,但我希望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眼光,所以我用“做”来改变不喜欢的感觉。在工作中,我用专心来解决自己的害怕,用行动来克服讨厌的心情。我知道,如果我不喜欢的事越少,我的自由与快乐就会更多。

有一位工读生问我:“Bubu姐,你是怎么引导Abby跟Pony选择未来的道路呢?”当时这个孩子就要离开大学,我知道她一定需要许多的分享与忠告。我告诉她,虽然很多人都说,人只有在选择自己喜欢的路之后,才能把事情做好;但是,他们并没有说,选择喜欢的事并不代表在当中永远都能得心应手,如果半途遇到困难,也不代表是自己选错了路。

“喜欢”与“轻易做好”有时在我们心中会产生必然的连结,所以,如果在一条路上走得不够顺利的时候,人往往会怀疑是自己没有找到真正喜欢的路。有些人因此而不停地转换跑道,永远在寻找工作中所谓的真爱。

喜欢与做得好,当然有一些能力与情绪上的互推关连,但是,喜欢不光是一种直觉。我提醒这位大学生,不要对自己的选择做轻率的判断,喜欢的事做起来也并非样样好玩。更何况连“喜欢吃”什么,都可以透过引导来改变,我们面对人生与工作的总总复杂状况时,更要有耐心。

有一天Pony从罗得岛跟我用Skype谈功课时说:“妈妈,每个人都把『喜欢』说得那么的轻松容易、理所当然。其实,一件我们喜欢的事很可能有百分之八十都是非常单调无趣的;问题是,如果不好好做完那百分之八十,就没有办法领会其中百分之二十真正的有趣。”  人生立志难,要勤勤恳恳地耕耘日子更难,如果还有许多不爱、不喜欢,那自己所加上的辛苦绝不会少。我希望孩子能从小建立积极的想法,希望她们了解,行动可以改变观点,喜欢是可以培养的感觉。所以,我常常以自己为例,跟她们分享:要手握“改变”的主权,不要当自己的敌人。

爱自己的工作

要拥有什么样的信念,才能把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

做到让别人为了她全心全意的投入而感动?

我想,我一定是因为母亲如此爱工作,而发现了人与工作可以有单纯的爱。

孩子们问我:“什么样的人是你心目中的理想员工?”

我告诉她们,我不是要找一个喜欢我的工作环境、或是喜欢我的人来当工作伙伴;我想要找一个与自己的工作有单纯爱悦关系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不论到哪里、做什么,都会努力去喜欢自己的工作。

记得有一天,八十岁的母亲感触良深地跟我说:“看到你和你哥哥,我很安慰,你们真的是乐在工作的人。”我说:“妈妈也是啊!”她想了想,回答道:“有一点不太一样,你们做的都是自己很喜欢的工作,而我不是。我只是觉得自己非要把工作做好,但办厂并不是我喜欢的工作。”

母亲的话使我跌落在一段深刻的思考里。过去,我一直因为她那么认真地经营着家里的工厂而以为她喜欢那份工作,直到此刻,我才了解她心里的感受。我不禁想,一个人必须拥有什么样的信念,才能把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做到让别人为了她全心全意的投入而感动?

“不喜欢”是我们面对人生问题时常用的一项理由:因为不喜欢,所以做不好;因为不喜欢,所以无法克服其中的挣扎与困难。P10-12

后记

在陆续修稿的几个月中,我渐渐有些野人献曝的胆怯与担心,因为,在许多人的眼中,我就像是一个“工作狂”;狂者,病也,跟我们说一个人有洁癖是一样的,原本没有错的事却被过度偏激的做法给弄糟了。我对于“努力工作、享受工作”的一片痴心,是否也会带给读者这样的印象?毕竟,关于工作的自省活动,并不是这个社会活跃的思维。

因为这些心境,第一部的几十篇稿子就从原本给孩子的书信、信中满是她们熟悉的工作环境与细节中改了又改,文字也越修越淡;到后来,我就只想留住观念的部分了,希望这些发生在我自己生活中的工作故事,能唤起大家与自己的工作之间那条美好的沟通管道。

我是无论走到任何地方都很容易在心里产生惊叹的人。我所生活、感知的这个世界,除了大自然的知惠之外,还由多少工作者不间断地供应着心力与汗水?这一年,我移居三峡的一栋新大楼,住户都在陆续装修新屋,所以,每天离家去工作时,如果遇上进出的人多,我也会搭上准许运货的大电梯。有一次,刚好遇到搬运敲打废料、浑身灰土的一位先生。他不好意思地一再说抱歉,我看着那一推车的重物,真心激赏地告诉他说:“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漂亮的房子,我觉得你的工作很棒!”他惊讶地望着我笑,而我的心里真的没有一丝安慰的意味,我只是说出自己对他的尊重。那就像星期假日晾衣服时,从后阳台看到远处在鹰架走动巡工的人一样,风很大,他们危步其间,我的心中充满感动。

是这么多人成就了一个永不停息的世界,这总体的活动就是我眼中的“工作”。从小,帮父母做家事使我体会到自己可以对别人有所贡献,所以,长大后就绝不想成为他人的负担。然而,我们不是独自活在孤岛里的人,要在每个方面都不成为他人的负担是不可能的,于是就在自己的工作中,以尽心尽力的投入,来感谢这个互相效力的社会。

这本书就是在这种心情下慢慢完稿的。

目录

【推荐序】把教养放在生活的第一顺位 洪兰

【自 序】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是生命热情 蔡颖卿

扎下责任的深根─和孩子们谈工作

 整天做梦,整天工作

 改变

 爱自己的工作

 香水生活观

 培养自己的行星性格

 隔代同声谈工作

 Pose

 开始难,结束更难

 一张请款单

 人生的计算

 人生中的利与益

 让信心在实作中奠基

 先分配时间,再安排工作

 了解工作的优先级──给庭宜的一封信

 要快就要慢

 把眼光停在最后一瞥

 等孩子一下

 做与错

 重创五分钟的价值

 学习是失败重来的经验

 学会与做完

 决定

 工作服的意义

 下班了就要走

 领头的人

 工作中用对的、好的语言沟通

 符合别人的期望

 在工作中当别人的好朋友

 抗拒

 让歧见停在最好的点上

展开独立的翅膀─Abby的工作日记

 独立的开始

 The Flight out of San Francisco╱在混乱里找回重点

 Sad Cookies ╱伤心饼干

 Interruption ╱与限制好好共处

 Magic Demystified ╱解开时间的魔法

 Agenda ╱领导者的挑战

 Differently ╱尝试另一种不同

 The Luck of Dedication ╱努力的运气

 Thirty Minutes to an Hour a Day╱每天三十分钟至一小时

 Lunching with Ben ╱驾驶自己的小船

 What You Said You Would Do╱你说过你要做的一切

掌稳梦想的方向——写给年轻工作者

 守护年轻的资产

 生活、工作与价值

 跟你的工作谈恋爱

 珍惜生活经验

 以行动演出努力

 在人生的旅途上,不要分心

 工作的三个条件──情绪、智力、体力

 自信与能力

 你没有看过她在厨房里的样子

 挑剔

 挣扎

 老板情怀的自我训练

 掌稳自己的方向

 等待

 梦的尺寸

 永远让人开心的工作好助手

 温柔态度包覆下的生活毅力

 把距离当成旅程的逐梦者

 魄力是果决与坚持的结合

 选择生命中真正的想要

后记 与工作建立美好的关系

序言

把教养放在生活的第一顺位

天下没有不可教的孩子,只要有耐心和信心,

把教养孩子放在生活的第一顺位,随时把握机会教导他,

他自然会看到学习和工作的意义,就会自动自发去做了。

——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洪兰

我觉得自己比别人幸福的地方,是常有机会比别人更早看到未上市的好书。出版社有时会寄书稿来请我推荐或审订,使我有机会先睹为快。我因平时很忙,可以看稿的时间通常是夜深人静之后,如果一看就睡着,那么这本书我就不推荐;如果是越看越有趣,连觉都忘了睡,那么这本书就值得推荐。蔡颖卿的第一本书《妈妈是最初的老师》,我就是一口气看到完,爬起来开两个闹钟,因为怕一个闹不醒,误了明天上班。那本书出版后果然热卖,让我很高兴,颇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同时,好东西跟朋友分享时,也是很愉快的。

看蔡颖卿的书是一大享受,我常舍不得一次读完,好像精致的食物不可以一次吃完,要留着慢慢的吃、细细的享受。她的人也如其文,温文儒雅,非常有气质。我常想,如果天下妈妈都能像她一样,我们做老师的就不会被学生气到发出“家有隔宿粮,不做猢狲王”的感叹了。

她在这本书中教父母如何一点一滴地导正孩子的观念,全书没有惊涛骇浪、危言耸听的句子,但是它就像潺潺的溪水,静静从你身边流过,滋润你的心田,让你茁长。

例如她在自序中说:“说别人的故事,教自己的孩子。”这不就是我母亲教育我们的方法吗?小孩子不爱听大道理,我父亲常用文天祥、左宝贵忠义的事迹来教导我们,我们低头听训,但是人在心不在,反而是帮母亲洗菜时,她讲的别人家孩子的故事,我们最听得进去。母亲从来没有修过什么教育学分,但是她知道故事感化的力量绝对比训话的效果好。所以这本书中的小故事都是教育孩子的好材料。

又如:“在工作中,要当别人的好朋友,不要带着抱怨与不满上工,因为这会影响工作的效果,也不要变成别人倾吐抱怨的对象。”这话非常地正确,英文有一句话说:“不要咬喂你的那一只手。”(Don't bite a hand that feeds you.)在职场伦理上,是不可以一边拿老板的薪水,一边骂老板的。尤其人真的会让批评变成不自觉的言语习惯,我父亲就不许我们抱怨,他会问:“你有没有先检讨你自己?”他常用福建话说:“漏气不会死,没气才会死。”(在本书中看到吴作栋总理也讲这句话时,觉得好亲切,因为父亲生在新加坡,这句话是当地华人常说的话。)被人批评时不可以先抱怨,要先检讨自己,人的资源有限,如果把时间和精力花去抱怨了,就不会找到改进的方法。

同时,附和别人会使那个人更觉得他的抱怨有理,就会越说越大声,最后变成理直气壮、积非成是。所以父亲说:“在别人抱怨时不可以附和,因为那是火上加油。我们家的孩子不许做这种事,等他讲完后,指出另一种思考的方式,用理性去灭火。”

此外,书中“香水”的故事也很得我心。现在不知有多少人需要这个故事来提醒自己,不要把别人替你做的事当作理所当然(take for granted)。人的大脑对熟悉的讯息便不再处理,以节省资源,所以会有“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的现象。的确,“最先吸引你的香水在你跟她在一起久后就消失,如果你离开一会再回来,那股香味就和原先的一样强烈。”这是之所以婚姻会有“七年之痒”的原因,香水闻久了就不香了,反而是别人身上不曾闻过的变得有吸引力了;人在一起久了就忘记对方的好处,常常要等到失去了才会想起。有多少人在拥有时,能够有蔡颖卿的智慧,懂得珍惜当下呢?

另外,颖卿用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来形容职场的生态,我也觉得非常贴切。理想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一颗行星,能自转也能公转;这个必要条件是热情,老师必须有教书的热情,学生必须有学习的热情,教学才会成功,这样的热情也是敬业背后的推力。我小时候必须帮忙做家事,我母亲最不喜欢叫一下、动一下的人(即颖卿所谓“拖着走”的人),所以她在叫我们做事之前,会先让我们看到做这件事的意义,例如忘记喂鸡,鸡会饿死或是养得很瘦,下的蛋很少,卖不出去,学费就会无着落。当她让我们看见工作的意义,我们就会自动自发去做了。

天下道理是相通的,任何事要成功都必须先引发动机,先让孩子看到学习的意义,而意义会产生动机,动机就会使他自转和公转。所以她说:“人生的意义不在做你喜欢的事,而是喜欢你所不得不做的事。”我出国时,父亲告诉我:“做你喜欢的事,喜欢你所做的事,人不怕天资愚笨,态度才是成功的第一要件。”一个能自动自发的孩子一定会成功的。

希望这本书能让很多父母知道:天下没有不可教的孩子,只要有耐心和信心,把教养孩子放在生活的第一顺位,随时把握机会教导他,他自然会成长得像颖卿两个女儿那样既懂事又乖巧,自己会上进,不需要父母操心的国家栋梁了。

内容推荐

一路培养孩子拥有好的工作能力与习惯,是多么重要的长程目标。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写给孩子的工作日记》,蔡颖卿以“工作”为题,透过身教、实践,帮助孩子扎下责任的深根、丰实独立的品性,进而养成解决人生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永远拥抱“好好生活、好好工作”的生命热情。

《写给孩子的工作日记(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作者写给父母与孩子的教养札记,透过各种生活故事,从工作观、工作价值、工作技术到工作互动等面向,分享如何培育孩子的工作性格和责任感,做好奠基与扎根的功课;

第二部分是蔡颖卿的女儿写的英文日记,以及蔡颖卿与女儿的直接沟通和反思,呈现亲子间工作理念的传递交流,女儿的自我探索也等于是独立精神的实际体现;

第三部分则延伸至对所有年轻工作者的关怀。以蔡颖卿的经验分享为开端,探索在工作中转化心态、培养自我、磨练实力到圆梦创业的原则与想法,以年轻工作者的群像采访为总结,鼓励每个年轻的孩子与工作建立美好的关系,朝真正的人生志趣稳步前进。

蔡颖卿说:“为了使孩子早早建立一种健康、坚强的工作性格,我从小就和她们谈工作;我期待教养是培养的工作,而非日后导正的功课。”

蔡颖卿的教养理念,是既实用又美好的教养理念,是适合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的教养理念。

编辑推荐

《写给孩子的工作日记(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是蔡颖卿“教养美学”系列的又一部作品。我们知道:只要有工作能力的人都要工作来养活自己。工作和生活是一个人生命中的两件重要的大事。从生活的细节里,慢慢养成孩子的工作观、工作性格和责任感,这是很少有人讲述并能够像蔡颖卿一样传递得如此准确和有力量的教养方法。值得父母学习、值得父母透过身体力行,带领孩子学习。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8: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