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凤凰花开时节,年方19的吴晓彤、于梦妍和李紫薇三个闺蜜从护校毕业了。今天是她们相约去滨州第一人民医院报到的日子。到护理部报到时,吴晓彤她们才知道,三个人因为去得最迟,同被安排到大家公认最累最烦的科室——儿科,因此心情都有点沮丧。下午一切人职手续办理完,无所事事的吴晓彤和李紫薇经不住心情最为低落的于梦妍的邀约,三个人相伴来到背山面水的闽南名刹——南普陀寺一带游玩散心。
在南普陀寺附近的步行街溜达完,吴晓彤她们三人来到寺庙外的广场上,学着其他信众,拿着自己买的炸薯条、面包等小零食喂雀跃的广场鸽寻开心。喂完鸽子,又去喂放生池里的金鱼和乌龟。当她们玩兴正浓时,突然听到广场上有人大声呼喊:“有人昏倒了,旁边有人是医生、护士吗?赶快过来帮忙抢救。”
“人都不清醒了,赶快帮忙打120电话。”
“头发都白了,看起来年纪不小。”
围观的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有人昏倒了,我们赶快去看看。”吴晓彤听到呼救,招呼着于梦妍和李紫薇,从放生池旁边,一个箭步冲到广场,扒开围观的群众,冲到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的病人身边蹲下,查看病人。
“神志不清,面色都紫了,呼吸弱如游丝,好像大动脉没有搏动……”吴晓彤边查看边念着。
“是,真的没有脉搏,瞳孔也散大了。”于梦妍和李紫薇相继查看后,异口同声说道。
“赶陕给他做心肺复苏。”吴晓彤边说边扒开病人的衣服,双手交叉相叠在胸骨下端,开始做起心肺复苏。接着,于梦妍和李紫薇与她轮流替换。
过了大约15分钟,昏迷的病人脸色转红了,刺激开始有了反应,这时120救护车也到了,医护人员把病人抬上救护车。吴晓彤她们准备离开时,围观的人们纷纷给她们竖起大拇指。
“哇,小姑娘,你们很棒。”
“是啊,你们是哪个医院的?”
“学医挺好的,能自保还能救人。”
“没有,没有,我们刚毕业,还没上岗呢。”李紫薇微笑着答道。
“那更该表扬了,活学活用,很好啊。”有人进一步称赞道。
“救死扶伤是学医人的天职,我们只是碰巧遇到,没什么。”吴晓彤说道。
“是啊,这是很正常的举动,真的没什么。”于梦妍附和着。
吴晓彤她们看到又有很多人围过来,赶快溜之大吉。
离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于梦妍刚走出到科室的电梯门,就听到科室那边人声嘈杂,她朝病房门口边走心里边想:看来在等待住院的病人又很多了。脚刚跨入科室大门,眼睛朝护士站一瞄,于梦妍果然看见护士站外面黑压压地挤着一大堆抱着孩子、等着办住院手续的家长和几个能够自己走路的患儿。她粗略估算了一下,暗叹道:“哇,至少有10个以上孩子,难怪这么吵。”
从他们中间走过时,看到地板上堆着大包小包装着孩子要用的物品,加上家属们叽里咕噜的说话声和孩子的哭叫声,于梦妍再次感觉进来的好像不是肃静的病房,而像路过一个乱糟糟的菜市场。从护校毕业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了,于梦妍对这种工作环境虽然已经司空见惯,而且也慢慢适应了,但是上班前原本轻轻松松的好心情还是一扫而光,随之涌上心头的是无法排解的压抑感。
“护士,我们孩子要住院。”患儿家属一个接着一个向夜班的护士说道。
“现在还没床,要等医生查完房,才知道有多少空床,才能办住院手续。”一个大夜班下来,满脸倦容的夜班护士不厌其烦地回答着。
“那要等到几点啊?我的孩子从昨天上午就一直发烧,半小时前还烧到39.5度。能不能叫医生先给我们看啊?”一个满脸焦急的孩子家长在询问。
“是啊,要等到几点啊?我们在急诊室打点滴完才5点多就过来,等到现在了,等得怏急死了。”
“对啊,要等到几点总要有个说法,不要等了半天,才又说没床,打发我们去急诊科打点滴啊。”
“唉,你急他们不急。”
“我孩子等着要住院,今天已经第三天了,都说有病不住院不行,结果到现在还住不上院,真的会急死,烦死。”
“孩子有病不治真的是不行,有时稍微拖一下,病就加重了。”
“不过,没床急也没用,不知道病床为什么会这么紧张。”
等得不耐烦的家长们边等边发牢骚,互相埋怨医院的不是。疲惫不堪的夜班护士,实在是没时间一直解释,也实在是无力应对家长们的埋怨,只好跑进治疗室里清静。
8点15分,早会开完后,医生们推着病历车各自查房去了。护士们也陆陆续续到护士站或是配药室去准备要做治疗、护理的用品或药物。
9点左右,医生们终于查房结束。他们将当天有病人要出院空出来的床位号写在挂在墙壁上的一块约l平方米的长方形黑板上。办理出入院的护士一数,11个。
于梦妍听到出院11个病人,心里开始嘀咕:出院那么多,如果连诊查床也排床的话,那么今天进院的病人将不会少于这个数,这将又是一个战斗的上午了。已经习惯加班加点的于梦妍,脑海里做好了加班的思想准备,开始了一天紧张而烦琐的护理工作。
“护士,我们10床点滴完了。” “护士,我们27床打点滴的胳膊肿了。”
“护士,我们31床要吸痰,已经叫了三遍了,能不能快点?孩子等着吃奶,都饿得哇哇叫了。”
“护士,都快11点了,还不给我们打点滴,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护士,我们已经入院两个多小时了,连床位都没安排上,要让我们等到几点啊?”P1-3
21世纪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长篇小说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每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数量不断增多,题材不断创新,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繁荣。作为人口不是很多的地方城市,厦门的长篇小说创作在近十年也越来越多,平均每年将近50部作品问世,数量相当可观。
从2013年动笔,叶芳菲的这部长篇小说《我们的花样年华》用了两年时间写就。小说的题材属于传统的爱情故事。整部小说围绕于梦妍和她的两位护校同学,即后来同为滨州某医院护士的吴晓彤、李紫薇,展开她们与生活世界发生的联系。在文学创作方式上,这部小说基本吸收了传统文学创作手法的精髓。以此推论,叶芳菲的文学创作,对于文学传统的传承,是严格遵守和坚决奉行的。对于不忘传统,规规矩矩写作的,我在内心里会有认同感,何况文学新人成长不易,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是一个地方文学发展管理者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当叶芳菲让我给她的这部长篇小说写一个序时,我欣然应允。
叶芳菲自己就是一名护士,从小说的故事和人物成长及其命运走向看,小说主人公之一于梦妍似乎就是以作者为原型。于梦妍和刘畅的爱情发展,完全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有志青年的恋爱模式。夜校相识,后来是军官与地方姑娘的两地恋,男的意外受伤情绪低迷时,患难把两人又拉在一起,最终修成正果。
吴晓彤和杨光的爱情有些迂回曲折。护士吴晓彤遇见杨光时,一个是管床护士.一个是癌症患者。两人并非一见钟情,更多的是病人对有着亲切关怀的态度的护士的依恋。当然,杨光清楚自己是一个病人,不敢对吴晓彤有非分之想,直到他的病痊愈后,才开始他的追求。但是他们的阶层差距,注定他们的恋情不会一帆风顺。因此就有了杨光已死的假噩耗,有了他们的分分合合。甚至于,杨光竞已和一个叫小可的进入恋爱关系,虽然最终小可重回初恋情人的怀里,而吴晓彤也回到杨光身边,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其间的阴差阳错、跌宕起伏,恰恰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同样的,生性高傲的李紫薇和肖峰,他们的性格已经是他们爱情的绊脚石,加上肖峰父母对护士的成见,他们的恋爱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后来,肖峰父亲因被怀疑贪污而被起诉,李紫薇找她的舅舅暗中帮肖峰父亲洗脱罪名。李紫薇车祸受伤,肖峰得知其中原委,细心照看受伤的李紫薇,两人尽释前嫌,重归于好。
小说表达的爱情观十分传统。时下,诸多写作普遍接受娱乐化、偶像化和符号化的风习。写作更加碎片化,甚至不用思想和深度,没有人生追问和艺术探索,没有精神表达和哲学思考,是很大一部分作品的弊病。叶芳菲的这部小说,虽然也没有达到探寻精神、诘问人生的高度,但在她的潜意识里,仍保有她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精神立场。摒弃英雄化色彩,寻找时代朴素又寻常的情爱困局的共性,她的这种全局性表达,还原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思维逻辑和思想状态,有着尤为难能可贵的文本价值。
其实,如果把整部小说每章加个标题,会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章回体小说。每一章节以一个女主角为主线,或者是于梦妍,或者是吴晓彤,或者是李紫薇。虽然这种单线条的小说结构,会大大减弱小说因扑朔迷离而带来的不可知的阅读快感,但是对于初写长篇小说的人来说,却是简单又极具效率的做法。只要故事还能吸引着读者,小说的推进就会坚定有力,看似笨拙,却把芜杂的生活廓清为澄明,让我们觉得,畅快的叙述有时并不囿于特定的模式,跟一个人在世的方式相关,因人而异罢了。当然,叶芳菲的小说叙述技巧,在今后的文学写作中,可以尝试新的、更具现代性的方法,相信对她的作品的提升,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叶芳菲这部小说素材的收集,给我突出的印象,应该是她使用了多年日记记录。把她这部小说进行梳理,其实它就是某一位主人公的日记,详细地记录了十多年的个人人生经历,只是在背景上融入了近年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情景。因此,她的小说读起来真实立体,代入感强,特别是生活在厦门的读者读起来,会发现小说写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物、身边的景,往往让人有如身临其境,倍感亲切。
叶芳菲小说的日常化和家常化是优点,它能写出世俗的爱与恨,但维持这个特点的生活细节与琐碎还不够,也就没法写出世事、人心的苍凉感和幻灭感,以及超越现实、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胡兰成当年评价张爱玲:“她写人生的恐怖与罪恶,残酷与委屈,读她的作品的时候,有一种悲哀,同时又是欢喜的,因为你和作者一同饶恕了他们,并且抚爱着那受委屈的。饶恕,是因为恐怖,罪恶与残酷者其实是悲惨的失败者……作者悲悯人世的强者的软弱,而给予人世的弱者以康健与喜悦。人世的恐怖与柔和,罪恶与善良,残酷与委屈,一被作者提高到顶点,就结合为一。”可以说,写人世间的爱恨情仇,张爱玲是每一个作者的榜样,她的以实写虚的能力,是她优秀于任何一个作家的原因所在。它要求作家有低到尘埃里的世俗心和极其细致的观察能力。
在这一方面,叶芳菲的《我们的花样年华》已经有所涉猎。小说三个主人公在所工作的科室,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护士间的明争暗斗、医患矛盾中的利益倾轧和尔虞我诈,父母为了各自儿女,简直就是势利眼和不择手段。只是这样的叙述和描写太少,而且浅尝辄止,让人生不出大爱,也来不了大恨。
叶芳菲已经在长篇小说创作上迈出了关键而重要的一步,《我们的花样年华》是一个美好的起点,期待她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加顺当。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厦门市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主任)
叶芳菲的《我们的花样年华》是爱情小说。在这本书中,吴晓彤与杨光、于梦妍与刘畅、李紫薇与肖峰是三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他们之间的曲折爱情故事,真实而又生动。作者既不按“套路”,一个模子去塑造他们,又摒弃瞎编滥造,大讲离奇故事。一切都那么真实,恍若他们就是你身边的那些青年男女实实在在的生活,使你的心为他们的真挚感情感动,为他们的龃龉担心,为他们的遭遇扼腕,一颗心总是悬着,围着他们的爱情故事“团团转”。
叶芳菲的这部长篇小说《我们的花样年华》用了两年时间写就。小说的题材属于传统的爱情故事。整部小说围绕于梦妍和她的两位护校同学,即后来同为滨州某医院护士的吴晓彤、李紫薇,展开她们与生活世界发生的联系。在文学创作方式上,这部小说基本吸收了传统文学创作手法的精髓。叶芳菲的文学创作,对于文学传统的传承,是严格遵守和坚决奉行的。对于不忘传统,规规矩矩写作的,我在内心里会有认同感,何况文学新人成长不易,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是一个地方文学发展管理者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