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员工自动自发地跑起来,这是很多领导者梦寐以求的境界。
管理的重点是控制,领导的核心是激励与授权,减少控制、增加激励与授权=“少管理,多领导”,让员工自动自发地“跑起来”。
岳阳先生既认真读书,也努力教学,能够将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深入浅出地阐释得饶有趣味。
本书为《让员工跑起来(激励与授权的艺术精华版)》,由岳阳著。
| 书名 | 让员工跑起来(激励与授权的艺术精华版)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 作者 | 岳阳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让员工自动自发地跑起来,这是很多领导者梦寐以求的境界。 管理的重点是控制,领导的核心是激励与授权,减少控制、增加激励与授权=“少管理,多领导”,让员工自动自发地“跑起来”。 岳阳先生既认真读书,也努力教学,能够将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深入浅出地阐释得饶有趣味。 本书为《让员工跑起来(激励与授权的艺术精华版)》,由岳阳著。 内容推荐 管理的重点是控制,领导的重点是激励与授权。减少控制,增加激励与授权,即“少管理,多领导”,这符合21世纪简约管理的大道与趋势。通过有效授权与激励,优秀的领导者得以用简约的、低成本的方法激励员工自动自发、创造性地工作。 岳阳著的《让员工跑起来(激励与授权的艺术精华版)》是作者十几年管理实践的心得与总结,以丰富的案例、通俗的语言、幽默的叙述,探讨了授权与激励的目的、机理和真谛,介绍了授权与激励的常规方法及误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 目录 上篇 授权的艺术 第一章 领导与授权 什么是领导? 授权是什么? 授权不是什么? 授权经典案例 老子《道德经》纵论领袖的四个境界与南方李锦记董事长李惠森 论现代领导的授权价值 第二章 为什么要授权? 授权的困惑 有效授权的基本功能 成功的企业管理就是造就成功的授权 授权管理的重要准则 有效授权的三要素 有效授权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如何有效改善领导的授权 理解授权的过程 学会放权 避免效率假象 必须授权的工作 应该授权的工作 可以授权的工作 不应授权的工作 授权失败的主要原因 下篇 激励的艺术 第四章 激励与管理实践 何为激励? 激励的八项基础原则 为什么需要激励? 管理实践中的经典激励案例 第五章 激励的实践原则与主要的激励理论模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实践应用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及实践应用 X、Y理论及实践应用 亚当斯公平理论及实践应用 罗森塔尔期望定律及实践应用 第六章 行为强化理论与应用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强化行为的四种方式 杜绝造就“糟糕的员工”错误强化实践 第七章 点评常用的非物质激励方法 以身作则激励法 使命激励法 尊重激励法 赞美激励法 信任激励法 宽容激励法 快乐激励法 价值观激励法 竞争激励法 参与激励法 惩戒激励法 附录 “授权”表单 “激励”表单 后记 方式训练 表单九 下达命令训练 表单十 如何推销你的建议 沟通能力测试 游戏 单向交流和双向交流 自检 你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何 试读章节 授权不是什么? 授权不是放弃或放任不管。 授权不是不要督导。 授权不是朝令夕改的猫捉老鼠游戏。 案例:授权不是放任不管 A公司是某民营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玩具生产企业。由于集团公司业务经营规模的扩大,2005年开始,集团公司老板决定将A公司交由企业聘请的总经理及管理层全权负责经营管理。其间,公司老板基本上不过问玩具企业的日常经营事务,同时,既没有要求玩具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定期向集团公司汇报经营情况,也没有对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目标做任何明确要求,只是非正式承诺如果企业盈利了,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进行奖励,至于具体的奖励金额和奖励办法也不明确。而且,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采购、生产和销售甚至财务全部由玩具企业的总经理负责。 经过两年的经营,到2007年年底,问题出现了。集团公司老板发现:玩具企业的生产管理一片混乱,账务不清,在生产中经常出现用错料、装错模、次品率过高、员工生产纪律松散等现象,甚至出现个别业务员在采购中私拿回扣、收取外企业委托加工费不入账等问题。同时,因为账务不清,老板和企业经营管理层对企业是否盈利也各执一词。老板认为这两年公司投入了几千万元而没有得到回报,属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而企业经营管理层则认为这两年企业已经减亏增盈了,老板失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没有兑现其给予企业经营管理层奖励的承诺。 面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老板决定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全部收回,重新由自己亲自负责该企业的经营管理。于是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层觉得大权旁落,认为老板对自己不信任,情绪低落,在员工中有意无意散布一些对企业不利的消息,使得企业人心涣散,经营陷入困境。 管理启示 上述案例中,集团公司老板的本意是想通过授权使自己能够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解脱出来,将员工特别是经营管理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但是,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企业经营管理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该集团公司的老板没有正确运用好授权管理的艺术,走入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在2005-2007年,把授权当作是放任不管,在不完全具备实施授权管理的前提条件下,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授权过度”,导致企业管理混乱,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些重要环节出现权力真空;另一个极端是在2007年年底之后,公司老板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又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全部收回,这时“授权不到位”束缚了企业经营管理层的手脚,挫伤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其实,正确的授权不是放任不管,也不是将权力绝对地、无原则地下放,更不是弃权。正确的授权应该是相对的、有原则的,是在有效监控之下的授权。 P8-10 序言 岳阳先生既认真读书,也努力教学,能够将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深入浅出地阐释得饶有趣味。 有关提升领导力这个话题,有好几个构面,岳阳先生探讨的“授权”与“激励”正好是国内的领导者(不论是党政干部还是企业主管)所急需反思或补强的地方。 在国内我常听人说“一把抓”。这个词的本意是“负起全责”,但弄到后来都变成“凡事插手”。做主管的不懂得授权的技巧,至少会造成两个后果:(1)他自己因为大小事情都要过问,就必然没有时间去琢磨或策划更重要的事情,例如战略与用人。(2)他的部属因为大小事情都要请示,就必然不能主动去发现问题,也不会去思考问题,更不愿去解决问题。 至于激励这个行为,在一般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里,也同样地罕见,至少不是一个普遍行为。事实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和一成不变的工作中,并不是只有金钱或物质才能调动一个人的工作情绪或士气,更不可能留住一流人才为你效命。 读完岳阳先生的这本大作,你可以找到很多应用之道,剩下的就是实践了。 余世维 名仕领袖学院 院长 后记 本书在2009年3月出版后,迄今为止共印刷了10次,不断有读者发来热情的鼓励和肯定,让我十分欣慰,众多读者在各图书网店上对本书评价也积极热情。 与本书同名的讲座在全国各地巡讲,也深受欢迎。每次讲座后,我会根据学员的提问、咨询不断地总结与思考,于是就有了新的积累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精华版”最后一章即第七章的写作,作为对原书的补充和再度思考。 本书写作时间时续时断,其间不断阅读、收集、整理与丰富写作资料。部分案例由于时间跨度较长的原因,其来源无法一一注明。部分案例来源于以下报刊——《管理学家》《读者》《大师轻松读》《卓越》《远见》《动脑》《北大商业评论》《清华管理评论》《牛津管理评论》《斯隆管理评论》《中欧商业评论》《21世纪商业评论》《中外管理》《商学院》《南方人物周刊》《易中》,香港《卓越管理》、《经济日报》和《中国企业家》等。在此特别说明,并表达我的谢意。 下面是2008年写的“后记”中的绝大部分文字,此处保留是为了让读者能了解本书的来龙去脉。 终于在2008年冬天来临之前,我把最后一次修改的稿件寄给了出版社。人一下子轻松了很多,渴望下一场大雨,洗洗心中的劳尘,荡涤这一年多来的劳作与辛苦。 2008年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讲,是非常重要且记忆深刻的一年,我们历经了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刻骨铭心的大事。我们历经了太多的悲喜,沉重与狂欢交织,悲伤与喜悦同在。我的书稿也在其问写写停停、历经波折。 写作期间经常为廓清一个概念、查证一个资料而费尽周折、彻夜不眠,深深体会到写作的辛劳。在炎炎酷暑和冰雪封地静谧的深夜,一个人在书房里,面对电脑,敲击键盘的声音与心脏跳动的声音清晰可听,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愚公,常有移山不止的豪情壮志,也会有面对知识的大山深感个人力量渺小、生命有涯的无奈。这是怎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情怀!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很多导师、朋友的帮助,是我一直心存感激的。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原编辑唐凌云老师点燃我写作此书的意愿,感谢前后两任责任编辑吴颖华老师、邓婷老师对本书的写作、出版给予的很多鼓励与指导! 感谢华人管理大师、名仕领袖学院院长余世维博士,著名文化战略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声怡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本书写了序言与推荐语(吴教授在2015年末英年早逝,借此深切缅怀)。 感谢CCTV财经频道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先生为本书写了热情洋溢的推荐语。 感谢林铭前先生无私为本书的写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付出很多的时间与辛劳。 前行道路不会总是平坦, 只要路上有您的帮助, 当我学会了感恩与付出、坚强与勇敢。 路上纵使风雪交加, 也一定会有好运相随。 再次感谢这些导师和朋友的帮助, 深深地感谢与祝福。 再版之际,写上这些,表示对编辑、推荐人、读者、帮助本书完成的热情朋友诚挚的谢意。 岳阳 2008年11月3日初版时写于清华园 2016年4月8日再版时写于素侠斋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