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石的小说就具有这样的触发性。不论是批判的,还是揭示底层的文章,他的文章均有“正义的光芒”在闪烁,如果说托尔斯泰的作品有“撕下一切假面具”的批判深度,那么活石的作品具有不动声色的“燃烧性”,他虽然只是中国作协的普通作家,还不能与大家相媲美,但是他的“燃烧性”随着正义光芒的辐射扩大,作品一定会越来越旺,以后一定会更具覆盖面和震撼性。由活石所著的《一只虫子的旅行(小说集)》一书中的小说风格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每一部作品新锐、生猛、好读,有的让人爱不释手。
| 书名 | 一只虫子的旅行(小说集)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活石 |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活石的小说就具有这样的触发性。不论是批判的,还是揭示底层的文章,他的文章均有“正义的光芒”在闪烁,如果说托尔斯泰的作品有“撕下一切假面具”的批判深度,那么活石的作品具有不动声色的“燃烧性”,他虽然只是中国作协的普通作家,还不能与大家相媲美,但是他的“燃烧性”随着正义光芒的辐射扩大,作品一定会越来越旺,以后一定会更具覆盖面和震撼性。由活石所著的《一只虫子的旅行(小说集)》一书中的小说风格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每一部作品新锐、生猛、好读,有的让人爱不释手。 内容推荐 由活石所著的《一只虫子的旅行(小说集)》一书是一本十分有现实意义的现代新锐小说集。收入本集的小说系作者近年来发表在《民族文学》《天津文学》《百花洲》等文学刊物的佳作。既有官场反腐小说,又有都市生活小说,还有乡味浓厚的乡土小说;既有新锐性、批判性和代表性,又有文学性、可读性和娱乐性。几乎统揽了当今文坛走向,值得品味细读。 目录 一只虫子的旅行 平行线 湘西往事 太平天下 短信事件 清水谣 仕途 豹子的盛宴 杀人犯车二毛 刑警李先富 一条河流的走向(代后记) 试读章节 一只虫子的旅行 1 谁也没想到这事儿会发生在江家。这是一个充盈诗意的黄昏,猩红的太阳像老江的水彩画一样挂在西边的山冈,太阳是那么温顺,如同一只乖羔羊;晚霞是那么柔美,落霞与孤鹜齐飞。年轻的江家人无意欣赏这样的美景,虽然他们搬到居高临下的公寓楼,能俯瞰这个城市部分房舍与街道,但是他们没有雅兴去分享窗幔之外的风景。 江二代名叫江东海。他当过球迷,做过小生意,打过工,现在从事非主流职业,经常为黑车或者外地路过的客车拉客,一位乘客收取5元、10元报酬。他每天骑着幸福牌摩托在江淮路固定的车站、街头吆喝,有去武汉的吗?有去南京上海的吗?价格便宜,随到随走! 他喜欢这个职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相比之下,江三代更加温柔可爱,大公主今年9岁,二公主只有2岁。这件事情的发生则与二公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这天她打破常规,嘟着小嘴要喝奶。江东海的老婆梅子是个泼辣的女子,家里家外都游刃有余。一般饭前的时候,她绝不会给女儿冲奶。可是这天她很疲惫,她跑了一趟汉正街,为小店进了一批衣服。她都没力气下厨做饭。她怕饿着小女儿,她决定先给小女儿冲一瓶牛奶。当她打开奶粉桶的时候,一抹落日的余晖正好映到奶罐上,她看见了一只白色的肉虫,居然在奶粉里蠕动!她惊叫道,天呐!吓得手中的小勺子啪地掉到了桌上。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可是从美国进口的A牌奶粉。 这只小虫子不大,约有两毫米长。像只幼蚕,也像豆角里的小虫子。她当即怀疑是大公主往奶粉桶里丢了一只虫子。然而经过她一番询问,随即否定了自己的怀疑,大女儿非常害怕虫子,连一只小蚊子都怕,更别说小肉虫。何况去哪里找来这样的一只活虫子呢? 显然这条虫子是奶粉桶里孵化出来的。奶粉桶里有虫卵,虫卵随着春暖花开季节到来,它破卵而出,长成了幼虫。 这一定是美国虫子。她喃喃自语道。 大公主对这只虫子充满了好奇,她睁着圆圆的眼睛要瞧小虫。虫子身子细长,长着一排小脚,有一个深赭色的小嘴,它在奶粉里缓缓蠕动,非常心安理得。它现在成了家里的新客人,除了人之外,唯一的动物。大公主说,妈,虫子能够变成蝴蝶,我们把它养起来啦。 梅子小心用勺子将它从奶粉里挖出,准备将它一脚踩死。可是虫子明显意识到了危险处境,它开始快速地扭动身子,眨眼间又滚进了奶粉桶。梅子心想,天呐,你还搞邪了呢,竟然不肯出来,这里头可是我宝贝女儿的口粮,哪由你糟蹋?当她再次准备将它掏出的时候,她的手停在了半空,她心想,这种生虫的奶粉还能吃吗? 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这是坑害消费者,而且是美国佬坑害中国人,应该去工商消协投诉!她立马将奶粉桶抱到了橱柜最上面,她不想让两个女儿碰到它,她要保存证据。 随后,她给江东海打电话。 打第一次电话时,江东海正在江淮路公汽站等客,当时根本没有巴士和的士进站,倒有一位打扮阔气的高绾鬏儿的少妇迷上路边的一只流浪狗,这只小宠物狗尽管脏兮兮的,但相貌挺可爱,特别是那个脑壳,像个熊猫。这只宠物狗只有兔子一般大,但被江东海的同伙盯梢了许久,他们琢磨杀了这只小狗卖给夜市的烧烤摊,至少赚10块钱,相当于拉两个短途客,所以对少妇的仁慈行为非常不满。 当少妇掏出一块巧克力,给流浪狗吃的时候,聪明的小狗立马对她产生了好感,它呼啦呼啦地摇着尾巴,围着她咿咿嗯嗯起来,少妇见状(P001-002) 序言 正义的光芒(序)——读活石小说 邱华栋 一直以来,我认为生活中的故事,比小说、电影、电视剧更精彩,精彩到天才作家都无法想象,那些生活中的离奇故事,一旦在网络上披露出来,以为是小说。这看起来好像有点滑稽,但值得公众反思。活石的小说就具有这样的触发性。不论是批判的,还是揭示底层的文章,他的文章均有“正义的光芒”在闪烁,如果说托尔斯泰的作品有“撕下一切假面具”的批判深度,那么活石的作品具有不动声色的“燃烧性”,他虽然只是中国作协的普通作家,还不能与大家相媲美,但是他的“燃烧性”随着正义光芒的辐射扩大,作品一定会越来越旺,以后一定会更具覆盖面和震撼性。 这是我评价活石作品的初衷。 我与活石见过三次面,头一次是湖北省作协文学院举行的高研班的培训,第二次他作为文学院的签约作家再次参加培训,第三次是当地的一个文学论坛活动。第一次相聚,是在湖北长阳清江畔,活石给我的印象敦厚纯朴,而他的小说风格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每一部作品新锐、生猛、好读,有的让人爱不释手。 作家活石的小说集《一只虫子的旅行》主要是近几年来,发表在各大刊物的中短篇小说。其中不乏非常好的小说佳作。 小说《一只虫子的旅行》(刊发2015年4月《天津文学》)作为一篇富有现实主义的小说,看似荒诞,实则真实,小说通过进口奶粉生虫这一根丝线,抽出人间百态,商家在市场竞争的诡异狡诈,市民在物欲时代的失衡心态,政府机构社会管理的机械,导致一切美好的物质似乎都变成了“交易”的“筹码”。虫子自然成了最核心的“赌注”。小说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和讽刺批判意义,殊不知人在“旅途”中随时会成为可怜的虫子。 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偶然发现了进口奶粉中的虫子后,消费者想到的是把小事闹大,发一笔财;商家想的是如何通过软硬兼施(包括“搞定”媒体)息事宁人、瞒天过海;进口奶粉的竞争对手想的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择手段、打击对手;而监管部门则在夸夸其谈中隔靴搔痒,却不了了之……于是,那只偶然出现的虫子成为了聚焦物欲时代失衡心态的一面镜子、“质量问题”、“维权问题”转眼之间就变异成为一场场“利害交易”的“博弈”。诸如此类的新闻在媒体上已经屡见不鲜,作家仍能以辛辣的笔墨将一场闹剧写出发人深省的底蕴来,可谓匠心良苦。 就说那只匪夷所思的虫子吧,作家关于奶粉“是美国公司专门针对中国消费群体生产的。他们的产品一出厂,就往中国输送,美国人自己不食用”的交代就写出了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难言酸辛;奶粉生产厂家有关责任人闻讯后那段“当下中国人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很多人不是一刁民,就是一屌丝,很不好对话,必须软硬兼施”的想法也耐人寻味:多少国人在处理公事时心里想的却是如何尽力摆平对手,而不是解决好问题;当事人时而“贼精贼精的”、漫天要价,时而谋划“上演跳楼闹剧”、一心想把事情闹大,可到头来却阴差阳错,被以“上访”的“罪名”抓捕,鸡飞蛋打一场空,一不小心“成了别人的虫子”,哭笑不得……每一笔都紧扣世道人心做文章,写出了一不留神,就可能遭遇陷阱的可怕现实,也足以触发关于“国民性”的忧思。 小说《清水谣》(刊发2014年4月《民族文学》)是篇新写实的震撼人心的浪漫主义作品,故事通过“我”的视角,层层剥开了“我爹”和“母桃娘娘”的辛酸往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前者经历了人生阵痛,思想得到升华,最后义无反顾地走向了革命;后者经历人生的浮华,最后被封建社会所扼杀,一喜一悲注定了作品浓厚的人文色彩。小说叙述手法较为老道。生活背景定位在湘西一带,作品语言的描述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张力,而且还具有特别的地域特色。《清水谣》以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我”无所不知的视角,用我们所熟悉的叙事口吻,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末叶发生在清水河畔走马坪镇上的一些故事。女主角“母桃”,像那个时代的千千万万女人一样,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上,而是由他人摆布的,但她却从骨子里生就叛逆秉性,心里始终蕴藏着一股不屈的力量,与旧社会抗争,与丑恶抗争。活石使用非常隐匿的笔墨,勾勒出母桃这个旧社会坚强不屈女性高大形象,最后殉情于爱,最后让“我爹”悟出了名道,走上了革命之路。活石就这样用一手冷笔墨,一副硬心肠,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弥漫在清水河畔走马坪镇的爱的雾霾图。 小说《平行线》(刊发于2015年第2期《新作家》),讲述的是因家庭问题而萌发的一次意外的旅行,让男主人公符来遇上了一个心仪的女子,他频频向她示爱企图有一个艳遇,不知不觉中却真正爱上了她,便放弃了他的欲望;因工作问题而特意出来旅行散心的女人公达娃梅朵,在内蒙古的酒店里邂逅符来之后,竞鬼使神差地注意了他,对他进行跟踪,然后伪装了自己,主动接近他,不知不觉地也爱上了他,当她最后想放纵自我的时候,却让男主人公理性的拒绝了,这让她尤为感动。该小说通过两个不同视角的叙述,把男、女主角的心态、环境刻画得栩栩如生,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矛盾与渴望,把内心的痛苦与欢乐,把友情与爱情,把道德与伦理绞织在一起,通过环环相扣的写作手法,给予了人生很好的诠释,既表现了人生的某些困惑,更是讴歌了生活的真善美。 小说《太平天下》刊发于2013年第4期《百花洲》,此作随后被《小说选刊》(2013年9月) “佳作搜索”里这样给予简介: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历史,20世纪70年代,祖之堂一家搬进了煤矿分给的楼房里,三个孩子渐渐长大,本该颐养天年的祖之堂,却陷入痛苦之中。太平天下里却透露着让不安的隐忧,症结就是房子。儿子黑龙为了买房铤而走险犯罪入狱,祖之堂不堪打击自挂东南枝。这个家庭的悲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发人深省。 这篇小说好像当代的伊索寓言,活石在谈及这篇小说时表示,在创作之前,当地老城区的一个地方,侦破了一起命案,他随同公安民警在一家农贸市场的房间里挖了整整的一上午,才挖出深埋在水泥中的黑色腐物——被硫酸化解掉了的尸体。从而有了《太平天下》的小说。所以这部现实主义小说,具有一定的揭示性和批评性。 改革开放以来,城里人最关心的莫过于住房,房子的变迁,折射出整个社会大家庭的发展和变化。小说围绕祖之堂一家的房子问题,将时代变迁、官商游戏、房奴疾苦,交织其中。房子,似乎成了双刀剑,既是家的避风港,也成了贫困居民的背着沉重的蜗牛般的壳。因此,作家通过这部当代伊索寓言,讽喻房奴的无奈,为了这个避风港,身心疲惫地让房子毫无怜悯地吞噬一生的积蓄,变成生活中最为昂贵的“宠物”!这样的故事其实还没有结束,它现在依然在我们身边延续、翻版、升级。这就是这部小说的创作意义所在,需要有识之士防患于未然。 小说《湘西往事》(刊发2011年10月《芳草小说月刊》)是一篇非常好的浪漫主义作品。整篇小说节奏舒缓,情感深挚,内蕴丰厚,有散文味道。无论环境还是人物的神态和语言都描写细腻而活泼。手法上非西画的焦点透视法,乃传统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因之少了以往读小说时明显的主线以及人物和故事情节,却符合怀旧情绪,适合小说的时代特点、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和那种缓慢的生活节奏。颇似青绿工笔,营造着画面泥香草香的润泽;又似泼辣辣的乡土音乐,跳动着一群生动质朴的人物形象。总之小说自始至终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并带点湘西文化的神秘韵味。 小说《刑警李先富》(刊发2013年10月《长江丛刊》)敏锐观照社会现实,发现改革深化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社会矛盾的作品。小说瞄准了法制建设中的各种缺陷和基层司法遇到的各种干扰与阻力。作者对社会问题、法制现象的热切追踪,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文学介入生活,改变现实的实践功能。此篇字里行间充盈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直面现实又传递温暖、发人沉思的正能量作品。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在中国鄂南农村发生的“命案侦破故事”,一个法制与官本位利益纠缠的事件。小说充满生活气息,非常接“地气”,其艺术魅力在于其中的人物不是群体的符号、文化的傀儡,人物已经被赋予人之为人的主体性,成了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它是一篇以知识分子的高度责任感,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渗透着深沉忧患意识和凌厉批判锋芒,试图揭示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惑的文学作品。 巴金先生曾在《燃烧的心》评价高尔基的小说,认为“在列夫·托尔斯泰以后,再没有一个俄国作家像高尔基那样得到全世界一致的尊敬。连他的‘流浪汉’和‘讨饭的’也抓住了资产阶级批评家的心,不管你喜不喜欢,你不能掉转身把背朝着作者,因为他正在凝神地望着你,他的‘燃烧的心’一直发射正义的光芒。”那么,我认为活石的作品,他的“燃烧的心”也是不断散发“正义光芒”的火种。 我们需要悉心培养、呵护这种火种,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温暖。(作者系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后记 一条河流的走向(代后记) 去北越旅行的时候,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几张照片,用手机即兴写了一篇短文《河内的河》: 我们不知还有这条河流,一条从红河谷流淌而来的名字,蜿蜒千里,浇灌我的红河平原。那里高大的槟榔,那里缠绵的棕榈,那里敦厚的橡胶,将自然的语言深深根植在每一片土壤里。我们回忆或者眺望,都能闻到一种花的芬芳,打湿多愁善感的思绪。 我们没有选择出行的时间,那座百年闹钟还摆在桌上(注:胡志明主席曾收到毛泽东主席赠送的闹钟,现陈列在河内胡志明曾经办公的木楼),它停止了孤独的步伐,面对行行色色的人群,暗示一段伟大的历史撼动了河内的河。也许一万年之后,这片土地被河流吞噬,这片生物异生出更多的品种,或者渐渐消失,但真实的历史依然会渊源流长。 走过每一个季节,穿越每一片热带雨林,那条春意萌萌的河流都会途经我们的脑海,化作一个神话,丰富我的生活,这便是土地与河流的魅力,来自人类纯粹的友谊。 我写这个短文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点赞中越的传统友谊,另一个是表明人类与大地、河流相互依存、相依为命的关系,大地需要人类保护,河流需要大地宠爱,大地需要河流滋养,大地与河流又养育了人类。 去河内的时候,没有亲近那个传说中的红河,自中国流经越南的河流,由于流域多红色沙页岩地层,水呈红色,故称“红河”。所以令我神往,心生感慨。而去泰国和柬埔寨的时候,倒是见识了世界第六大河流湄公河,这一条河流也是发源于中国,所以在湄公河上乘小船时候,我情不自禁地将手伸进了河水里,感受中国的高山之水流经异国的水温,它流进祖国的南海,还是那么清凉吗?! 跨国河流自然让我想起游走过的许多美丽的河流。比如那条蔚蓝色的涅瓦河,梦幻般萦绕着列宁格勒与圣彼得堡,这条河流虽不浩瀚千里,但秀美瑰丽,静如处子。300年前,彼得大帝就是在这里挥剑斩草,开始缔造圣彼得堡的。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而在圣彼得堡涅瓦大街,那里曾经生活一位文学巨匠普希金,如今成为世人观瞻与怀念的圣地。我走过普希金故居的时候,曾想过,是涅瓦河养育了普希金,给予他许多创作灵感。 大地往往因河流而美丽。 我的故乡有一美丽的河叫沅江。这条沅水小时候我不知它流到哪里,更不知它的走向。我和父亲出生在沅江边的白沙村,属溆浦县;我的母亲出生于沅江边的仙人湾瑶族自治乡,属辰溪县。两地毗邻而居。从读小学到中学,我都是围绕那条清可见底的沅江行走。 当我知道沅江的走向,读懂了沅江的水,我已离开湘西。 叶梅大姐在《根河之恋》说过,“地球上如果没有河流,也就没有人类,人的踪迹总是跟河有关……”我想,一条河流的走向,无不蕴藏着丰富的文学元素。只要细心挖掘,定会发现与众不同的感悟。 一条河流的走向,牵动着我们的思绪。哪怕岁月斑驳,但很有味道。 活石 2016年3月27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