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铺子(精)/作家与故乡》是茅盾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写于一九三二年,发表于《申报月刊》创刊号,朱自清先生称赞《林家铺子》“写一个小镇上一家洋广货店的故事,层层剖剥,不漏一点儿,而又委曲入情,真可算得‘严密的分析’,私意认为这是他最佳之作”。《春蚕》同是茅盾短篇小说中的力作,写于《林家铺子》之后,发表于《现代月刊》第二卷第一期,后与《秋收》《残冬》并称江南“农村三部曲”。鲁迅先生和丰子恺先生生前对《林家铺子》和《春蚕》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都有过很高的评价,特别是作者以丰富的社会阅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全视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编就此书,志在让人重温茅盾先生“胸藏万汇,笔有千钧”的风采,追寻江南水乡的遗风残迹。
《林家铺子(精)/作家与故乡》收录茅盾经典作品《林家铺子》《春蚕》《秋收》等。作者在故乡乌镇度过了少年时代,许多作品都融进了家乡的倩影。本书以全景式的叙事、精细的描绘,辅以传情的摄影图片,让人领略文学大师精致入微的笔触和独具风格的魅力,一睹江南水乡的风情。
然而听不清,只有妈的连声打呃,间歇地飘到林小姐的耳朵。忽然妈的嗓音高了一些,似乎很生气,就有几个字听得很分明:
——这也是东洋货,那也是东洋货,呃!……
林小姐猛一跳,就好像理发时候颈脖子上粘了许多短头发似的浑身都烦躁起来了。正也是为了这东洋货问题,她在学校里给人家笑骂,她回家来没好气。她一手推开了又挨到她身边来的小花,跳起来就剥下那件新制的翠绿毛假毛葛驼绒旗袍来,拎在手里抖了几下,叹一口气。据说这怪好看的假毛葛和驼绒都是东洋来的。她撩开这件驼绒旗袍,从床下拖出那口小巧的牛皮箱来,赌气似的扭开了箱子盖,把箱子底朝天向床上一撒,花花绿绿的衣服和杂用品就滚满了一床。小花吃了一惊,噗的跳下床去,转一个身,却又跳在一张椅子上蹲着望住它的女主人。
林小姐的一双手在那堆衣服里抓捞了一会儿,就呆呆地站在床前出神。这许多衣服和杂用品越看越可爱,却又越看越像是东洋货呢!全都不能穿子么?可是她——舍不得,而且她的父亲也未必肯另外再制新的!林小姐忍不住眼圈儿红7。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么呢?不然,穿丁东洋货有谁来笑骂。
“呃——”
忽然房门边来了这一声。接着就是林大娘的摇摇摆摆的瘦身形。看见那乱丢了一床的衣服,又看见女儿只穿着一件绒线短衣站在床前出神,林大娘这一惊非同小可。心里愈是着急,她那个“呃”却愈是打得多,暂时竟说不出半句话。
林小姐飞跑到母亲身边,哭丧着脸说:
“妈呀!全是东洋货,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
林大娘摇着头只是打呃,一手扶住了女儿的肩膀,一手揉磨自己的胸脯,过了一会儿,她方才挣扎出几句话来:
“阿囡,呃,你干么脱得——呃,光落落?留心冻——呃——我这毛病,呃,生你那年起了这个病痛,呃,近来越发凶了!呃——”
“妈呀!你说明儿我穿什么衣服?我只好躲在家里不出去了,他们要笑我,骂我!”
但是林大娘不回答。她一路打呃,走到床前拣出那件驼绒旗袍来,就替女儿披在身上,又拍拍床,要她坐下。小花又挨到林小姐脚边,昂起了头,眯细着眼睛看看林大娘,又看看林小姐;然后它懒懒地靠到林小姐的脚背上,就林小姐的鞋底来磨擦它的肚皮。林小姐一脚踢开了小花,就势身子一歪,躺在床上,把脸藏在她母亲的身后.
暂时两个都没有话。母紊忙着打呃,女儿忙着盘算“明天怎样/¨去”;这东洋货问题不但影响到林小姐的所穿,还影响到她的所用;据说她那只常为同学们艳羡的化妆皮夹以及自动铅笔之类,也都是东洋货,而她却又爱这些小玩意儿的! “阿囡,呃——肚子饿不饿?”
林大娘坐定了半晌以后,渐渐少打几个呃了,就又开始她日常的疼爱女儿的老功课。
“不饿。嗳,妈呀,怎么老是问我饿不俄呢,顶要紧是没有了衣服明天怎样去上学!”
林小姐撒娇说,依然那样拳曲着身体躺着,依然把脸藏在母亲背后。
自始就没弄明白为什么女儿尽嚷着没有衣服穿的林大娘现在第三:次听得了这话儿,不能不再注意了,可是她那该死的打呃很不作美地又连连来了。恰在此时林先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字条儿,脸上乌霉霉地像是涂着一层灰。他看见林大娘不住地打呃,女儿躺在满床乱丢的衣服堆里,他就料到了几分,一双眉头就紧紧地皱起。他唤着女儿的名字说道:
“明秀,你的学校里有什么抗日会么?刚送来了这封信。说是明天你再穿东洋货的衣服去,他们就要烧呢——无法无天的话语,咳……”
“呃一呃!”
“真是岂有此理,哪一个人身上没有东洋货,却偏偏找定了我们家来生事!哪一家洋广货铺子里不是堆足了东洋货,偏是我的铺子犯发,一定要封存!咄!’’
林先生气愤愤地又加了这几句,就颓然坐在床边的一张椅子里。
“呃,呃,救苦救难观世音,呃——”
“爸爸,我还有一件老式的棉袄,光景不是东洋货,可是穿出去人家又耍笑我。”
“过了一会儿,林小姐从床上坐起来说,她本来打算进一步要求父亲制一件不是东洋货的新衣,但瞧着父亲的脸色不对,便又不敢冒昧。同时,她的想象中就展开了那件旧棉袄惹人讪笑的情形,她忍不住哭起来了。
P4-7
茅盾原名沈雁冰,于一九二七年九月写成的《毁灭》上第一次使用笔名“茅盾”。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林家铺子》是茅盾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写于一九三二年,发表于《申报月刊》创刊号,朱自清先生称赞《林家铺子》“写一个小镇上一家洋广货店的故事,层层剖剥,不漏一点儿,而又委曲入情,真可算得‘严密的分析’,私意认为这是他最佳之作”。
《春蚕》同是茅盾短篇小说中的力作,写于《林家铺子》之后,发表于《现代月刊》第二卷第一期,后与《秋收》《残冬》并称江南“农村三部曲”。鲁迅先生和丰子恺先生生前对《林家铺子》和《春蚕》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都有过很高的评价,特别是作者以丰富的社会阅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全视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编就此书,志在让人重温茅盾先生“胸藏万汇,笔有干钧”的风采,追寻江南水乡的遗风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