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把所有点都连接起来。黛布拉·凯提供了一个关于创新思考的方法,任何人或任何业务都可以通过一些关键点连接起来,包括经验、事实、情感和那些表面上似乎不相关,但是新奇、才华横溢的见解。在黛布拉·凯、凯伦·凯利编著的《思考线(让你的创意变为现实的最佳方法)》里,黛布拉·凯展示了如何编织来自不同信息的创意和把它变成一个产品或服务,去撼动市场。让本书有别于其他图书的关键在于,它揭示了如何识别和理解隐藏的文化密码及转变消费观念。本书能激发你的创新技能,可以帮助解决问题。无论是准备演讲,还是跟你的同事和老板一起投资某个项目,或是更有效地管理员工,甚至是把业务带到更高水平,都可以通过本书中的方法获得帮助。
黛布拉·凯、凯伦·凯利编著的《思考线(让你的创意变为现实的最佳方法)》将会告诉你如何培养洞察力,如何激发新的创意和想法。
本书的每个部分都会讲解如何发现你之前没有意识到的现象之间的联系,帮助你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从而帮助你创新。
本书首次与读者分享了一些比较完备的意识层面文化取向的研究观点,帮助读者产生更多的想法并最终促成伟大的创新,创造更多、更好的消费者服务和产品。
本书打开了一种信息挖掘分析的新视角——挖掘消费者行为背后隐藏得更深的文化根源,更重要的是学习用这种隐藏的文化信息发展更多收益可观的创造或创新。
本书提供的方法已帮助作者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思维上取得成功,并且也在其他企业家身上得到过验证,包括美士宠物食品、高露洁、美国运通、玛氏、强生、麦当劳、利洁时家化、欧莱雅和达能等企业的领导人。
作者简介
序言 思考线
致谢
导论 创新不仅仅是提出新颖的观点
第一部分创新:在一念之间
第1章
思维的重大改变
思想的每一种变化
第2章
停止头脑风暴,洗个澡吧
你自己的主意
逃离一切
冒泡,浪费时间的力量
头脑风暴对创新有用吗
第二部分重焕生机
第3章
了解真实的故事
深入了解现有的研究
紧追潮流
现实并非如你所想
关于宠物食品的故事
为干涸的品牌注入养分
寻找素材
第4章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难过,至少还剩下一半
利用现有的资源推动创新
运用新方法配制现有的资源
发现潜在的偶发事件
重新发掘“过时产品”的价值
第5章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挖掘世界:借鉴并整合其他行业的优秀理念、优质原料以及先进技术
没有研发部门吗?这不是问题
成功的案例
使用类推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再一次引进新事物
识别事物的本质和联系
第三部分人类是生物链中最强大的物种
第6章
创新源于思考
将顿悟付诸实践
创新不仅仅是顿悟
运动中产生的创造性顿悟
那就是我所认为的顿悟吗
创建联结是一项脑力活动
敢于向权威甚至一切挑战
创造性洞见和商业活动
第7章
行为的足迹,以及寻找它的方法
观察、同理心和好奇心
同理心
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
粗略加工,精细修改,坚持不懈,发现商机
成为业余的人种学家,或请一个专业人士
你是否仔细观察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市场细分与创新:两个不融洽的伙伴
第8章
情绪记忆——文化烙印
流行文化的剪影
进军文化,不要试图改变文化
创新走自己的步调
创新是在海滩的一天
一个全新的光头游戏
第四部分 所见即所得
第9章
化繁为简永远是最聪明的方式
越简单越有趣
各自都有简单的方式
一切为了钱
投入的规则
简化思想
第10章
好产品需要好包装
所见即所得
包罗万象
独树一帜
好产品需要好包装
回到商业上来
第11章
请为我描绘一个故事
一张图的价值远远超过一堆文字
变换名字,效用依旧
图示是共同的纽带
用形象化信息展示产品
从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
图形及最初的情感表达
图示是一种产品策略
第五部分 激情的力量
第12章
情绪和归因
坚持到底
失败因素
乐观不仅仅是温暖而又模糊的感觉
免疫恐惧
你怎么知道何时正确
转移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结语
创新者在哪里可以击败资本主义
向米尔顿·弗里德曼致敬
可持续的企业
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者
小步骤带来大变化
前进
附录
了解什么是新的
附录
对于宠物猫的研究的问题和讨论
第1章 思维的重大改变
你永远都可以更年轻。
——梅·韦斯特(MAE WEST)
思想的每一种变化
对于大脑,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以及在未来几十年我们将会了解的,将超越我们在过去5万年的知识积累。目前对脑的研究已经不局限于心理学和神经学,而是向生物化学、物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靠拢,为人类更了解大脑、更了解自己提供了诸多可能,这在过去都是无法想象的。
会读这本书,表明你还有一颗渴望创新的大脑。就在不久前,科学家们还坚信脑细胞的数量是固定的,一个脑细胞死了,就会无可替代地永远消失。事实上,人类的大脑并不是固定的电路,而是能根据环境和自身经历的变化而随时变化的。20世纪90年代,神经生物学家在大脑中发现了一种“神经生成的活动”——在大脑的不同部位有新神经元的产生,并且这种神经活动能一直持续到老年时期。
通过从事某些活动,你可以增加这种神经活动在某一特定大脑区域的出现频率,例如,常规锻炼使神经产生的活动在海马附近出现,海马是大脑中学习和记忆的中心。神经系统科学家理查德.戴维森(Richard J.Davidson)和科学记者莎朗·伯格利(Sharon Begley)在《大脑的情绪生活》(The Emotional Life of Your Brain)一书中说道,任何主动或被动的活动,都能对“大脑肌肉”产生积极影响。
神经系统科学家观察小提琴家的大脑扫描成像发现:在他们控制手指活动的大脑区域内,神经活动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有显著增长。伦敦出租车司机必须掌握在异常复杂的道路交通网络中安全驾驶的技术,研究他们的脑部活动发现:他们脑内海马附近的神经活动有显著增长,海马同时掌管个体情绪和空间记忆。此外,也可以通过持续思考某类事情来改变大脑的特定结构,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曾让志愿者在一个星期内不断想象他们在弹奏一首简单的五指练习曲,然后,研究者比较了志愿者重复想象之前和之后的大脑扫描图,发现控制右手手指运动的皮层运动区变大。
大量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部分的洞察事务、发现事物联系以及发展创造性的能力是由可控因素控制的。大脑可通过个体的很多思维或身体活动来实现自身再造,思维或身体活动可以调整固定的神经回路,从而改变大脑神经回路的连接。右脑左脑区别不再
在我们进一步讨论大脑能力之前,我们要先破除一些旧想法,比如公认的创造力是右脑的特权。长久以来这个观点都是心理学的主要话题。左右脑学说或脑的分割理论认为大脑两半球的工作是相互独立的。这一观点从19世纪就流传开来,医生发现脑损伤的病人会失去某种能力,脑损伤的部位不同,失去的能力也不同。 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神经心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罗杰·斯佩里(RogerWolcott Sperry)的研究,使这种脑分割学说更加深入人心。斯佩里研究了4名癫痫病患者,这4名患者都于1940年在纽约罗切斯特接受神经外科医生威廉·冯·瓦根伦(William van Wagenen)的手术治疗,手术切断了在左右大脑间起信息连接作用的胼胝体。现在,这些病人的左右大脑之间无法沟通,相互独立。
斯佩里给这些病人一些任务,这些任务由左右不同大脑负责。病人无法准确说出由右脑加工的任务的名字,却能准确说出左脑加工的任务的名字,由此,斯佩里推断左脑主要负责语言加工、数理分析及逻辑思维,同时还注意事情之间的顺序结构,右脑则更擅长直觉推理,能综合信息,将零散的信息整合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斯佩里写道:“每个大脑半球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们的感觉、思考、记忆、推理以及意志活动和情绪活动等都能达到人类思维水平……左右大脑半球可能同时处于活动状态,分别应对不同事件,甚至是同时发生但相互矛盾的事件。”
这种观点逐渐演变成某些人生来就是“右脑主导”或是“创造型”的,而另外一些人天生就是“左脑主导”或是“分析型”的。商界十分热衷于用这种方法将人分成几类,因为它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就擅长分析,而另外一些人天生就擅长创造,比如经理有时可能会说“我们需要左脑强大的人进行数据分析”,或说“让简来解决这个设计,她是右脑使用者。”
人们相信经常锻炼右脑可以使自己变得更有创造性,这种想法造就了如今最经久不衰的畅销书之一——贝蒂·爱德华(Betty Edward)的《用右脑绘画》(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这本书于1979年首次出版,并很快成为畅销书籍——仅用一年时间它就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它将画画作为一种锻炼右脑的方式,因此经常锻炼右脑的人能变得更具艺术性和创造性。爱德华现在是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市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曾对这本畅销书做过多次修改:1989年版、1999年版和2012年的再版。P2-4
创造力就是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
1847年,位于英国布里斯托的芳润巧克力工厂,第一次制成了适合远距离运输的块状巧克力。在这之前,巧克力制作者都仅仅把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当作食品加工中的调味品。而160多年后的今天,当一家大型糖果公司邀请我们加人一个创新项目时,我和我的咨询团队发现了一个蕴含在丝滑巧克力里的隐秘的真理。
对于巧克力爱好者而言,他们对黑巧克力或牛奶巧克力的偏好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味觉。但大多数时候人们评判巧克力时,经常评价的是巧克力的口味,因为味觉更直观并易于描述清楚。人们对黑巧克力或牛奶巧克力的偏好程度,更多地取决于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记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谈论对某款黑巧克力或牛奶巧克力的喜好程度时,只是在肤浅和无意识地表达蕴含在内心深处的关于食物的文化信条,是它们驱使我们做出选择的。
我们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研究和观察手段发现上述事实。在研究中,我们把一些巧克力爱好者带到百货商店,并告诉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食品区域进行挑选。结果发现一些人径直走向了民族风味食品区、香料货架和咖啡区,但另一些人却直接奔向日常食品区(主要陈列奶酪、牛奶和冰激凌)。之后,我们询问了这些人对巧克力的偏爱。大多数选择民族风味食品的人是黑巧克力的粉丝,而奔向日常食品区的人则偏爱牛奶巧克力。根据这个研究结果,我们意识到这背后蕴含着一些奥秘。
牛奶巧克力会让人产生一种内在的舒适感,当牛奶巧克力在你的口中慢慢融化时,你会更重视自己的体验,有时甚至会陷入回忆。而且,融化的牛奶巧克力会让人感到柔软、馥郁,并产生出一种亲密感,像是被母亲抚摸一般,能够让人暂时逃离严酷的外部世界。相比之下,黑巧克力则代表的是对外部世界及刺激的一种集中——味觉体验不断向外蔓延。黑巧克力香浓、苦中有甜的味道,会给人一种复杂的味觉体验,使个体的自我意识、戏剧化的感受、冒险以及接受新颖事物的意愿被激发出来。一位我非常喜欢的黑巧克力的顾客就说:“吃完黑巧克力,我感觉更爱我的男朋友了。”
消费者对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持有如此迥然不同的观点,那这两种产品怎么能同样对待呢?这两种产品的营销方式又怎么能一样呢?我们必须忽视这两种巧克力口味上的差异,寻找消费者对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产生不同感受的深层原因。本研究的结果之一就是(实际结果更为广泛):你将可能在市场上看到一些巧克力新品,这些新产品应用了我们从消费者身上获得的新发现,它们能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牛奶巧克力给消费者的满足感源自它在口中的感觉——香甜、丝滑、柔顺,但也很普通,因此新的巧克力会更注重提高牛奶巧克力的口感,延长它在口中的融化时间。例如,将牛奶巧克力做成长宽、厚薄不一的波浪形,这样当把它吃进嘴里时,消费者就能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并且由于其融化时间的不一样,还可以延长牛奶巧克力在口中的停留时间。而对于黑巧克力,制作者则会更注重提升它在人们吃完之后的感觉,使消费者感受到更强烈的刺激,心理透明度更高,新品黑巧克力可能会加进一些特殊的成分,使消费者在吃了巧克力之后感觉精力充沛,更加清醒,能够更好地感知外部世界。
对巧克力所做的这些创新,就是我所谓的“思考线”。这种创新方法更为谨慎,也更少出错。因此,利用这种方法提出新的想法及产品洞见都更容易取得成功。思考线主要有5个步骤,每个步骤都包含一些细节,比如碎片化的想法和零散的记忆、新信息、有趣的联想和一些杂乱的数据等。将这些琐碎的部分整合起来,可以构成强大的知识体系,帮助我们取得卓越的创新。下面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将这5个步骤完美串连起来的秘籍。
就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一样,为了成功完成这本书,我也走了很多弯路。起初是胡安·马里亚诺(Juan Mariano)鼓励我写本书,然而当我跟他交流我对这本书最初的想法时,他显得很茫然,并充满困惑。“怎么了?”我问他。“我完全没有搞清楚你在讲什么,”他说,“为什么不按我们当初招聘新员工时你讲的方式来写这本书?”从他的反应中,我明白最初我对如何写好这本书思考得并不充分。
无形的思考线突破时间、地点或条件的限制,连接起那些注定要遇见的人。我们给了你可以任意延伸、折叠或编织的红线来完成完美的创造。
“你是说要探索思考线下所隐含的意义和潜在的联系,然后问一些合适的问题?”我问他,他点头称是。“有道理”,我暗暗想。回到正题,就像我一直所认为的:人生从来就不是按照既定的路线前进,而是由一些看似毫无联系的生活碎片交织在一起。从一些管理者过去的事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黛布拉走进我的办公室时,我知道她肯定会说一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所说的那些事,会非常不可思议地变成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解决一个大难题。”也有人说“我‘从A走到Z,又走回c’,因为有时我会突然蹦出一个想法,但是我必须反复思考将所有信息都串连起来”。我喜欢先思考所有事情,然后再和聪明的人反复不停地讨论——这是我用思考线将零散信息联系起来的唯一方法。在同事的帮助下,《思考线:让你的创意变为现实的最佳方法》才得以成功出版。我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发现:这将是市面上关于创新最方便有用且简单易懂的图书之一。
思考线的说法源自一个古老的东方传说,它隐喻:找到事物之间的正确联系,就可以获得精彩的创意并取得具有商业意义的创新。在这个传说中,月亮上住着一位月老,每天晚上他都会带着一个大袋子和一本书外出,袋子里面装着红线,这些红线会把那些注定要相见的有缘人牵起来。月老的任务就是根据书上说的,用红线把两个有缘人以某种方式牵起来。“无形的红线穿越时空的限制,将命中的有缘人系在一起。红线可伸可缩,但是永远不会断开。”
正如“千里姻缘一线牵”一样,我相信最伟大的创造就是能够突破历史、技术、文化、行为、需求以及情绪等障碍,被偶然联系起来的结果,而我们是可以发现这种偶然的。思考线把知识、记忆和洞见等编织起来,形成一匹无缝拼接的布料;思考线也可以冲破时间、空间、条件等限制,将注定要相遇的消费者需求与新产品及新服务连接起来,并最终取得成功。如果能在消费者群体中获得“这就是我想要的”的反应,那这样的创造就一定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每个人都能发展出思考线。将零散的思维组织在一起,我们将能更深层次地挖掘自身的能力,突破固定思维,这样我们就能跳出思维定式,而这将是我们最有利的商业武器。
目前市面上很多讲创新的书都是从后往前追溯创新的过程,比如介绍发明家如何发现新点子。这的确有价值,但是它不能帮助我们理解怎样才能创新。而其他一些相关书籍则是从学院派的观点出发,探索如何在一个企业里培养‘‘创新氛围”。它们都没有触及核心问题,即个体该如何开始创新?
本书将会告诉你如何培养洞察力,如何激发新的创意和想法。本书的每个部分都会讲解如何发现你之前没有意识到的现象之间的联系,帮助你对事物之问的关系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从而帮助你创新。本书首次与读者分享了一些比较完善的意识层面文化取向的研究观点,帮助读者产生更多的想法并促成伟大的创新,创造更多更好的消费者服务和产品。它打开了一种信息挖掘分析的新视角——挖掘消费者行为背后隐藏的更深的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学习用这种隐藏的文化信息以便发展更多收益可观的创造或创新。这种方法已帮助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和思维上取得成功,并且也在其他企业家身上得到了验证,包括美士宠物食品、高露洁、美国运通、玛氏、强生、麦当劳、利洁时家化、欧莱雅和达能等。
本书关注日常生活用品,无论是只有两名员工的公司所开发的厨房水槽,还是更大组织层面上的产品。然而,在西方国家,很多人都将创新视为技术突破,他们认为技术突破有助于产生具有革命意义的新产品,这些产品能够得到社会精英和“早期用户”的认可,并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但创新并不仅仅代表了前沿尖端技术,它还应面向普通人。只要人们能够提出好想法,证明其价值,并对该想法进行完善,就是在创新。本书可以为你们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