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找嘴巴/全民微阅读系列/岭南小小说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耀宗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牌子问题

老部长不再是部长了。

因为年龄到线,老部长已改非,通俗一点说,就是改为非领导职务。一改非,就成了老部长。

虽然不再是部长,但人们见了他,依然喊他部长。他觉得很受用。

老部长虽然不再是部长,他的办公室还在,“部长办公室”的牌子还挂在上面。

老部长是新部长的恩人,老部长在任时,新部长还是副部长,是部长力排众议,向组织上提议提拔新部长当部长的。

新部长心里念着老部长的这个恩。

老部长对新部长说:“我时不时还要到部里走动走动。”

新部长爽快地说:“您的办公室我给您留着,您什么时候想来就来。”

新部长原以为老部长说的“走动走动”,仅仅是嘴里说说而已。

没想到,像在位时一样,老部长依然每天到部里,准时上下班。

新部长感到心里别扭得很。

新部长的办公室在部机关最里面,老部长的办公室在外面。

所以最让新部长别扭的是,他每天上班必须经过老部长的办公室。起初,出于对老部长的尊重,他每天总是要先到老部长办公室坐一坐,问个好,喝喝茶,说说话。时间一长,他觉得每天都要向老部长“请安”,自己这算什么——不是成了傀儡部长了吗?!这要是传出去,不被别人笑掉大牙才怪!

新部长感到老部长太碍手碍脚了。可他怎么说呢?

最让新部长烦心的是两间办公室的牌子:新部长门口是崭新的“部长办公室”牌子,而老部长那块布满灰尘的“部长办公室”木牌依然悬挂在那里。

本来老部长已改非了,门上的“部长办公室”牌子应该摘下来的,办公室主任也向他请示过两次摘牌问题。可新部长是细心人,他着实想了很久,感到左右为难,下不了手:摘下来吧,老部长心里会怎么想?他心里能承受得了吗?

这可就麻烦了。外人来找新部长,十有八九会走错办公室,一看老部长办公室门口的牌子,往往会一脚踏进去,结果搞错了。

新部长感到伤透了脑筋,不知如何是好。他心里数落着老部长:“别的领导改非后,几乎在单位不见踪迹。你退了就退了,本该好好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享享儿孙福的,可你呢?何必天天还来折腾?烦死人!”

他心里甚至诅咒着老部长:最好得个半身不遂的重病才好呢!

可老部长身体挺硬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  就在这当儿,按上级部署,部机关要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办公室,要挂牌。办公室主任向新部长汇报说:“这块牌子挂在哪里好?”

新部长脱口而出:“挂在老部长门口不就是了。”

新部长觉得这事还要征求一下老部长的意见,以免对方心里有想法。于是,他带着办公室主任找到老部长。

老部长满口答应:“没问题,你想挂什么就挂什么,要怎么挂就怎么挂。”

新部长还说:“老领导,关心下一代工作需要您关心支持、把握方向,我想请您担任顾问,您看如何?”

老部长心里乐开了花,哈哈大笑:“好呀,好呀,我这个老朽一定全力支持!”

不久,部机关党组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要挂牌子。新部长又来到老部长办公室商量牌子的问题。

老部长一听,非常高兴:“还要征求什么意见,挂上去就是了。”

之后,老部长办公室门口又陆陆续续挂上五花八门的牌子:信访办、维稳办、综治办等等。这些牌子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不要说外人,就连部机关的人都不知道,这个办公室该叫什么办公室。

前几天,又要挂个“党员谈心室”,可老部长门口实在无法再挂上去了,怎么办?办公室主任不知如何处理才好,便向老部长讨主意。

老部长左看右看,指着门口那块布满灰尘的“部长办公室”的牌子:“这块牌子还挂在这里干啥?碍眼碍鼻!取下来,‘党员谈心室’的牌子不就能钉上去了吗?”

刚好,新部长从外面回来路过这里,老部长的一番话让他心里压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原载山东《时代文学》2016年第9期,《时代文学》责任编辑:李青风;《小说选刊》2016年第10期选载;入选《2016武陵“德孝廉”杯中国微小说精品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P2-4

后记

甘坐冷板凳——小小说门外乱弹

文学创作总是与孤独、寂寞相伴。搞小小说创作无疑是坐冷板凳,这张冷板凳并不好坐,而我居然傻乎乎地坐了不少年头了——细细算来,从1985年开始在省报副刊发表小小说至今,我与小小说结缘有三十余载。

小小说创作类似于长跑运动,它是最能锻炼和考验写作者意志和毅力的细活、韧活。正如黑龙江小小说作家袁炳发所说,“小小说创作是需要耐力的,而且是持久的耐力”。诚哉斯言!几十年来,我之所以没有“移情别恋”,没有中断小小说创作,坚持在这条道路上行走,靠的正是这种“持久的耐力”,靠的是一种韧劲和坚定的信念!

在当今“名家”“大家”“大师”满天飞的时代,一流的作家往往笔下会写出三流乃至末流的作品,而末流或不入流的作家也有可能写出一流作品。内行都知道,小小说要写好,着实不易。尤其是写到一定时候,每个小小说作家都会面临着如何创新如何突破瓶颈的问题。这不是三几句话就能讲清和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牵涉到提高写作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艺术素养,建立深厚的生活积累等等。我不是小小说理论家,自然不敢妄言。不过,涉足小小说领域多年,我总觉得,作为小小说作家,要有新的作为,除了要与时代同步,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和现实,见多识广,当一个“杂家”以外,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要多读书多思考多练笔。这也许是老调重弹。实际上,这些话,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老作家老编辑常教诲初学写作者的经验之谈。虽是老生常谈,看似老掉牙,没有什么新意,可细细品味,现在好像仍然没有过时,对小小说作家仍然很有启发。

无疑,读书与创作是密不可分的。应平远县文联、平远县作家协会的邀请,2016年6月1日,著名作家肖克凡老师从天津绕道来梅州平远作文学访问和交流。就如何看待当下的文学期刊、如何读书、如何重视读经典,写什么、如何写,以及小说创作中的“闲笔不闲”等话题,我和他作过一番愉快的交流。在座谈时,我请他为基层作者倒点“诀”或提点要求,他在我随身带的小本子上写了一句话:“读书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虽然只有13个字,却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就像厨师一样,每个厨师做的菜,不但样式不一样,味道也会有分别。一百个小小说作家,做出的“菜”更可能是一百种样式和味道。

山无定势,水无常态。文无定法,无法即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山不在高,文不在长,言之有物即可。农民耕田种地,尚且注重精耕细作,他们盼着辛勤劳作之后,有个好收成。何况作家搞创作,当然既要问耕耘,也要问收获讲求质量。学写东西数十年,虽无建树、业绩平平,可不才一直固执地认为,作家不是靠嘴皮子吃饭的,而是凭作品说话的;写东西不应以名气大小、篇幅长短或数字多寡见高低,而应以作品质量论英雄。

2005年第24期《小小说选刊》彩色插页“作家存档”专栏中,有我学写小小说的感悟——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12个字看似简单,但小小小说作家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窃以为,每写一篇作品,都是对小小说作家创造力的考验。

我生活在广东梅州,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家乡人经常这样说,“蒸酒磨豆腐,唔敢逞师傅”。同理,小小说创作亦然,恐怕谁也“唔敢逞师傅”吧?唯有去掉心浮气躁,甘坐冷板凳,脚踏实地,精心打磨,方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独异之作。著名作家秦牧生前曾经说过:“艺术家(包括作家)归根到底,应该靠自己的汗水,照亮自己的名字。”

只要活着,便永远走在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努力写好些,再写好些;让自己在小小说创作之路上走得远些,远些,再远些……

——心向往之。

(作者附言:出这本书,是对自己文学人生的总结和鞭策;感谢一路帮助、提携和关心过我的许许多多认识和素未谋面的编辑老师和朋友们!拙著的出版,承蒙广东平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平远县总工会主席马文生,平远县文联主席李梅,平远县民政局局长刘立新,梅州市创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梅州市高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苑隆等先生的关心和支持;承蒙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长申平老师的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目录

第一辑 摄像机前

 牌子问题

 枪手

 眼睛

 感冒

 老鼠进城

 苦差事

 裂缝

 人前人后

 内部掌握

 处长出书

 黑色“奥迪”沉浮录

 “会人”絮语

 做好事

 暗箭

 寻找嘴巴

 非常规出牌

 讨债

 组阁

 修改意见

 变味

 突出贡献

 牵肠挂肚

 解说词

 发廊里的名片

 摄像机

 美好的回忆

 下乡杂记

 拦截

 打出来的窝儿案

 想不到……

 住院记

 万无一失

 诉苦

第二辑 五味小品

 爬楼梯

 安市长回乡

 西县招商

 一致通过

 一块有棱角石头的蜕变

 好印象

 秘诀

 夏收时节

 泥煲

 信的悲喜剧

 生气

 一堆沙

 夜间行动,

 伸手

 效率

 指标

 意见

 学习

 一切由你做主

 按兵不动

 病

 疏通

 招生启事

 辞退

 敝报即将“临盆”

 让房

 难题

 职称

 戒烟

 检举

 垃圾

第三辑 七彩人生

 老局长的信

 黑叔

 我突然牙痛

 签到

 一路赞歌

 形象

 惊人的雷同

 文抄公如是说

 并不怎么样

 我不知道自己的名字

 印象

 获奖

 犯错误

 虚晃

 擦皮鞋

 典型

 范局长的“555”

 实话

 民情

 截留

 村道

 矮了半截

 打扰

 鱼塘

 唐僧师徒追债记

 得罪

 附录

 读《按兵不动》稚文

 小议《难题》邓覃贵

 贺朗致陈耀宗贺朗

 善用“悬念”的陈耀宗

 ——略评《黑叔》与《烧香拜佛》

 吴建芳

 扭曲的官场生态的戏剧化呈现

 ——读陈耀宗小小说

 雪弟

后记

 甘坐冷板凳——小小说门外乱弹

序言

近年来,岭南小小说在申平、刘海涛、雪弟、夏阳、许锋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小小说热爱者,他们中间有成熟作家、评论家,也有后起新秀,他们的写作或深刻老道或清浅稚嫩,却无一不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喜人态势。今天的岭南小小说也可说春光旖旎,风光无限,老枝新叶,次第绽放新颜。《岭南小小说文丛》这套丛书,可谓近年来岭南小小说创作的一次集体大检阅,名家新锐,聚于一堂。人选的众多作家,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对生活与艺术有着各自的观察切人点和表现力,其作品自然各具特色、各臻其妙。

广东已成为全国小小说创作强省之一:2010年在惠州创建“中国小小说创作基地”;2013年打造“钟宣杯”全国优秀小小说“双刊奖”;2012年著名作家申平先生被聘为《小说选刊》小小说栏目特约责任编辑,同年,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成立了小小说创作研究中心;2016年成立了广东省小小说学会,还有广州、佛山、东莞等地活跃的小小说学会等。一些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小小说倡导者,逐步健全组织机构,发展壮大队伍,坚持定期举办笔会,推新人、编选集、搞联谊、设奖项。这些举措不断激励着广大写作者的创作热情,绩效卓异,引起了全省乃至全国更大范围的关注,引领出了一支数以百计的小小说作家队伍。这支队伍先后出版小小说作品集和理论著作数百部,涌现出申平、刘海涛、韩英、林荣芝、何百源、夏阳、雪弟、许锋、韦名、朱耀华、吕啸天、李济超、肖建国、海华、石磊、陈凤群、陈树龙、陈树茂、阿社等一大批在全省、全国产生影响的小小说作家、评论家,先后荣获小小说领域最高荣誉“金麻雀奖”以及“蒲松龄微型文学奖”“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并且获得“小小说事业推动奖“小小说星座”“明日之星”等荣誉称号。《头羊》《草龙》《记忆力》《捕鱼者说》《马不停蹄的忧伤》《蚂蚁蚂蚁》《爷父子》《最佳人选》等不少作品被选人各类精华本、语文教材以及译至海外,成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的精品佳作。

能把故事尤其是传奇故事讲得一波三折、九曲回肠、跌宕起伏又不纯粹猎奇,不能不说是写作者赢得读者青睐的一种有效手段,事实上有不少小小说写作者都因此而取得成功。广东的小小说领军人物申平深谙此道。近些年在南方的生活打拼,使他对文学的理解愈加成熟。他说,故事与小说的差异在于,前者是为了故事而故事,后者是故事后面有故事——回味无穷。现实生活中会有不同的故事,而要成为小说,则需要作家在生活中提干货、取精华,在故事这个“庙”里,适当造出一个“神”来。我以为作者所说的这个“神”,实际上就是文章的“立意”。这是作家从创作实践中悟出的真知灼见。申平是国内著名小小说作家,作品诙谐幽默,主题深刻,特别在动物小小说创作方面独树一帜,深受读者好评。此次申平推出了自己2012年至2016年期间发表的作品精选,这80篇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这几年的思考和跨越,“头羊”一下子变成了“一匹有思想的马”。

当代小小说领域的写作者云集如蚁,此起彼伏,亦如生活中,各色人等各领风骚。关于人生,关于文学,关于小小说,夏阳曾写下了自己的理解。他说:“小小说首先是一门艺术。语言的精准,具有画面感的场景,独到的叙述手法,极具匠心的谋篇布局,加上恰到好处的留白,方寸之地,凸显小小说的大智慧。”夏阳在出道极短的时间里,以文质兼具的写作,进入一流作者的方阵,细究起来答案其实简单——不懈的读书思考和丰富的生活阅历,直接关乎写作者的人格养成。耿介而不追名逐利,不媚俗并拒绝投机主义,使夏阳在庞杂的小小说作家队伍中更显得言行坦荡,特立独行。夏阳的《寂寞在唱歌》,精选了45篇作品,用音乐点燃小小说,用小小说诠释音乐,可谓别出心裁,意在创新。该书质量整齐,笔法老道,人物描写细腻,是一部有艺术特色的小小说作品集。

《海殇》是李济超的又一本作品结集,内容大致分为“官场幽默讽刺、社会真善美、两性情感”三类。李济超刻画人物人木三分,把普通而有特殊意味的人和生活巧妙地奉于读者面前,引导读者在阅读中沉思,在沉思中感知生活。他常将官场比作战场,撇开危言耸听之嫌,官场上不仅要有斗智斗勇的应变能力,还要有百毒不侵的强健心智才行。李济超的官场作品,似乎和“领导”较上了劲:《千万别替领导买单》的弄巧成拙,《白送领导一次礼》的功利认知,《不给领导台阶下》的误打误撞,无不说明了领导在其官场作品中难以撼动的堡垒地位。《今天是个好日子》更是将领导的官场伎俩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很多作家热衷官场题材的写作,且以揭露、讽刺为侧重点,此类题材能成为写作热门,绝非因官场文章好做,而是耳闻目睹,有话可说。

官场题材是陈耀宗创作的侧重点。《寻找嘴巴》中形形色色的官场人物活灵活现,语言或犀利或诙谐或调侃,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在探究官场的生存法则,无外乎描绘官场为人处世的谨小慎微,甚至扭曲的生存心态。人际关系历来都是官场交流中不可避免的焦点,《人前人后》化繁就简,三人为例,集中展示了一个办公室中明争暗斗的有趣一幕。科长、科员甲、科员乙都是笔杆子,时有文章刊发,闲来两两互评,阿谀奉承乃至互相褒奖,而不在场的第三人就无辜中枪了。互损的结果只有两败俱伤,只不过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官场游戏,人前人后,倒是彼此相安无事。“后来,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三支笔杆子似以往那样,两两对答着。一到三人都在一起,就不晓得说什么才好。”作者深谙官场生态体系,娓娓道来不失诙谐成分,讽人前的道貌岸然,嘲人后的阴暗猥琐,宛若上演了一出新时代的官场现形记。

胡玲是惠州市的小小说新秀,她的《心花朵朵》,是其几年来创作的结晶。该书细腻地描绘出人性的种种形状,开掘着人性的丰富内涵,用阳光的心态传达积极健康的能量,以接地气的文字书写社会底层小人物,如农民工、小贩、司机、临时工、保姆等,描写他们的生存之痛,他们的窘状、尴尬、困扰与快乐j胡玲还善于挖掘人性背后的束缚甚至异变,发现人的弱小和缺陷,以不同的文学视角写出“完美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英雄之死》便是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篇作品,它意在警惕和呼唤:人,最终要成为“人”,而避免成为某些先人为主的观念的祭品。

在这次出版的《岭南小小说文丛》中,还有一卷要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那就是《桃花流水鳜鱼肥——惠州市小小说10年精选》。这本由著名小小说评论家雪弟主编的作品集,收入了惠州市小小说作家的63篇精品力作,可以看作是“惠州小小说现象”的最好诠释。雪弟先生对广东小小说事业的不懈推动,值得尊敬。

《岭南小小说文丛》的出版,一定会成为2017年全国小小说领域的大事之一,也是一件值得广大小小说读者期待的事情。

是为序。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小小说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著名评论家)

内容推荐

《寻找嘴巴》是广东作家陈耀宗致力于小小说创作30余年心力和笔力的回顾和展现,共精选其小小说作品数十余篇。题材广泛,或记录乡土风情,或透视机关生活、官场生态,或反映社会众生、世态人情,在作家笔下浓缩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作者立足于精短,惜墨如金,既有对正能量的歌颂,有对时代精神的弘扬,有对底层和民生的关注,也有对丑恶灵魂的剖析和审判,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以敏锐的双眼关注和捕捉现实生活,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感受,反映时代的变革,描绘人们的精神风貌;其小小说具有“言微意远,以小见大”,醇香厚重丰富内涵之魅力,读后让人获得意犹未尽之阅读快感和深刻的启示、艺术的享受。

编辑推荐

《全民微阅读系列》是一套微型小说合集。这套书的作者既有中短篇的名家,又有微型小说的专业户,还有崭露头角的新秀。这些作品或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或警世醒俗,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富有哲理,给读者启迪,是一套集思想性、文学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丛书,具有较好的出版价值。陈耀宗著的《寻找嘴巴》是该系列之一。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