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并不缺乏爱,缺乏的是怎么爱?爱的方法比“爱”本身更重要。桐桐妈著的这本《爱出一个好宝贝(修订版)》弥补了我们所缺乏的。她没有理论教条似地教我们“爱孩子应该这么做,应该那么做,应该……”,而是教我们如何去爱孩子,怎么爱孩子才科学。她并没有给我们“金子”,而是给了我们“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头”。
本书传递给我们这样两个观念:爱的方法比理念更重要,爱的方法比资源更重要。
| 书名 | 爱出一个好宝贝(修订版) |
| 分类 | |
| 作者 | 桐桐妈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现在的孩子并不缺乏爱,缺乏的是怎么爱?爱的方法比“爱”本身更重要。桐桐妈著的这本《爱出一个好宝贝(修订版)》弥补了我们所缺乏的。她没有理论教条似地教我们“爱孩子应该这么做,应该那么做,应该……”,而是教我们如何去爱孩子,怎么爱孩子才科学。她并没有给我们“金子”,而是给了我们“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头”。 本书传递给我们这样两个观念:爱的方法比理念更重要,爱的方法比资源更重要。 内容推荐 桐桐妈著的这本《爱出一个好宝贝(修订版)》秉持爱的教养理念,围绕爱“做文章”,偏重心理养育而非具体的教育技能技巧。本书包括六大部分:一树立科学教养观和儿童观;二鼓励家长接纳和尊重孩子;三提醒家长了解孩子;四分享爱孩子的方法;五提醒家长与孩子互动的细节;六点出爱孩子的先决条件——家长自身“修行”。 目录 修订自序 第一章 端正教养观,给孩子科学的爱 教养应是一个轻松的旅程 孩子,最好还是自己带 教养,不必强求观念的统一 教养不需要绝对民主 别把孩子养得太乖 放手,不仅关乎孩子的生存能力 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她 第二章 尊重与接纳,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陪孩子经历成长痛 尊重孩子的所有权 接纳孩子的负性情绪 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给孩子做他自己的机会 为什么我很少写女儿的缺点或错误? 第三章 了解孩子,让爱更美好 孩子吃手背后的“真相” “尿娃娃”不懂脏 黏人不是坏习惯 宝宝咬人为哪般 尊重孩子的自言自语 理性看待孩子的“小气” 不可忽视的秩序感 孩子嘴硬,事出有因 “贪心不足”背后的心理真相 孩子说谎那些事儿 莫把“审美”当“臭美” 孩子传达烦恼的N种方式 第四章 爱子有方,学无止境 让宝贝快乐成长的“秘密” 敏感期如何把握自由的度? 赞美的误区及应该秉持的原则 惩罚可以有,方法很重要 别用“收回爱”威慑孩子 有时候,闭嘴才是更好的陪伴 给予的智慧 帮孩子克服心理的恐惧 为什么唠叨很难产生教育效果? 慎选伙伴父母有责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支持孩子兴趣,不怕“半途而废”! 学会向孩子示弱 今天,你“照镜子”了吗? 第五章 “细节”里的“大爱” 不可忽视的“再见”环节 可以不分享 做个“馋”妈妈 孩子,你做的事不是你 不为别人的错误负责 给孩子创造宣泄的机会 做个“大惊小怪”的妈妈 本领给你自由 给孩子一个美好的“雨天” 爱你的人也会犯错误 第六章 爱孩子,也是父母的修行 育儿先育己 孩子“问题”,父母“制造” 不对孩子乱发脾气 教养何以应是一场修行 欣赏的力量 摆平内心的恐惧 做内心强大的父母 正确面对内心的控制欲 附录 附一:桐桐妈育儿观 附二:说说我的“育儿经” 附三:写给女儿的人生忠告 附四:陪你这样成长 附五:无意培养“天才” 附六:接受《健康准妈妈》的采访 附七:接受《亲子》采访 附八:接受《亲子-of mom》采访 试读章节 孩子,最好还是自己带 这篇文章,我想针对的是这样一个家长群体:他们把孩子生下来之后,就把孩子交给别处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请长辈或保姆来家抚养,连睡觉都不把孩子带在身边,他们或许对孩子的早教还算重视,也舍得给孩子进行智力投资,偶尔也会陪孩子玩,但要把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交给他们,真是要了他们的命。这样做的理由,则可能干奇百怪:工作太忙,没时间;没经验,不会带;孩子这么小太缠人了,等孩子大点再自己带;老人自己想带;反正有钱雇保姆……总之,似乎孩子生来就是来跟他们抢时间或添麻烦的,索性交给他人帮带完事。 这样的父母,或许可以在事业上取得很大的成功,或许依然可以尽享二人世界的浪漫,但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这样把孩子推开,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意味着什么?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生命之初的前几年有机会被母亲呵护在身边的孩子,经由母亲的乳汁和甜蜜的拥抱,更有可能与母亲建立牢固的亲子连接,这种亲密感不仅会让他顺利克服出生带来的脱离母体的分离焦虑,还有助于他建立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母亲的爱抚会让他觉得这个世界是温暖的,可以信赖的,进而更可能以母亲为安全基地,大胆探索外部的世界,发展与他人的关系,并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反之,一个出生后就被交给他人抚养甚至寄养在外地的孩子,又会怎么样呢? 首先,孩子也许可以被他人抚养得很好,但父母如果在幼弱生命最需要的时候缺位或者关心不到位,错过了密切亲子关系最关键的婴幼儿期,孩子跟父母的情感疏离,也许就此生根发芽。无意危言耸听,但还是想举个还算典型的例子,希望能对这类父母有所启示:大家都知道知识青年下乡那一代,当时很多支边的知青因为忙于工作,或者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养,忍痛把孩子送到了城里的外婆或奶奶家,孩子也的确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下长大了,可是,等这些知青终于盼到了合家团聚之日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孩子根本不能接受这样“遗弃”他们的父母,即使后来全家人有机会生活在一起,早年的疏离也让亲子关系变得敏感而脆弱。我认识的一个被外公外婆养大的朋友,甚至在没有多少经济实力的情况下搬离回城父母为他提供的家,宁愿自己租房子住;还有一个朋友,虽然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却对父母充满了怨恨。我自己有过被寄养的经历,长大后也非常理解父母当初的选择,我跟母亲的关系也很好,但跟弟弟妹妹相比,似乎总是少点自然的成分,当弟弟妹妹能够自然地跟母亲发生身体接触的时候,我却觉得那样很尴尬。 其次,童年早期父母的“袖手”甚至寄养行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被遗弃感,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这种被遗弃感带来的消极自我评价,将给幼小的心灵播下自卑的种子,让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外界的认同,自身的幸福感也很容易被他人的评价左右,长大后他们可能非常努力,非常要强,也可能会作出很大的成就,但在风光的外在和别人艳羡的目光背后,是一颗非常容易寂寞和孤独的心灵。 最后,被至亲父母“遗弃”的经历很容易让孩子获得这样一种意识: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也是不值得托付的!孩子对于人际关系的怀疑;也许就此扎了根,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可能在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有个从小被寄养在外婆家的朋友,年届四十还无意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因为异性让他感到恐慌,而根据心理学的解释,幼年时与母亲的疏离就可能导致这个结果。 由此可知,父母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推卸自己的养育责任,对于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发展都是影响很大的,这种影响还可能很难修复,即使父母有心补偿,也通常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悔之晚矣。所以,孩子生下来后,如果能自己带,最好不要轻易交给别处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请人到自己家里帮忙照看,业余一定要想办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至少做到带孩子睡觉,因为孩子与带他睡觉的那个人,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 P5-7 序言 《爱出一个好宝贝》,是我的第一本育儿专著。当时多家出版社联系我出书的时候,女儿桐桐才两岁多,育儿手记才积累了不到100万字,给杂志的供稿量才40余篇,可以想象,那时我的理论与经验积累是何等不足,然而,大约是无知者无畏的缘故,我竟飘飘然地答应了一份出版邀请,并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整理出了一部自己还算满意的书稿,2010年8月,《爱出一个好宝贝》顺利上市。 感恩读者的宽容和支持,这本书出版后销量一直不错,先后有一年多的时间,都在“当当”和“卓越”的畅销榜上浮动,良好的销量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前来找我出版和供稿的编辑越来越多,虽然我先后只答应了两份出版邀请,给杂志的供稿量现在也就是500余篇,但“专家”的光环带来了沉甸甸的责任,让我在这个领域的思考再也不敢懈怠,再加上女儿渐渐从两岁长到现在的十岁,教养经验的积累也让我有了更接地气的思考,以至于后来每次回头看这本《爱出一个好宝贝》,都愈加发现它的稚拙。好在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大约两年多前,这本书就脱销了,出版方也没有加印过,这个决定让我感到窃喜——其时我已经很惭愧自己当初的不知深浅,原本就不再想让它在市面上传播了,否则真担心它会让读者失望! 让我感动的是,尽管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本书是如此稚拙,来自读者的反馈却让我稍感欣慰,因为很多读者妈妈在来信或博客、微博中留言告诉我,正是这本书,带他们走上了科学的教养之路,端正了他们的育儿观念;有的读者甚至因了这本书的指引,一直通过各种方式追随着我的育儿动态,并及时给我鼓励,让我在被宽容的温暖中不断得到滋养,也让我少了许多愧疚,因为我一直担心自己当时的浅薄之作难以给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育儿指引,现在看来,或许“后果”并不是我担心的那么严重,但愿如此! 这本书脱销后,大约是已经积累了一定口碑的缘故,依然不断有读者问我哪里可以买到,每每此时,尽管我知道淘宝等其他网络渠道还有售,还是忍不住劝他们不要买了,早期作品,不看也罢,毕竟,尽管当时写的时候是真诚的,五年多过去,自己的认知又进一步深化了,思考的广度也拓展了许多。而我的读者,值得读到更有价值的作品。 这让我萌生了修订次此书的想法,或者说,用“推倒重来”更为确切,因为我的修改幅度,注定会让原来的内容“面目全非”,估计得有90%左右都是“新鲜血液”,而且,与原来侧重教育方法不同,这个修订版,我把重点放在心理的养育上。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沿用原来的题目“爱出一个好宝贝”——虽然对内容不满意了,题目中的“爱”,却是我割舍不掉的情结。教养,不能没有爱,爱是教养的灵魂,舍此,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技术,只能制器,难以育人。“大爱育人”,原来是,现在是,今后也将是我育儿理念的主题。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