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说:“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只有有情趣的、有意思的灵魂才能把日子活出甘甜的味道。我们究竟如何才能使自己变得“有趣”呢?
“有趣”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认识自己的情绪并管理好它。情绪,就像一个万花筒,可以把生活折射成各种各样的状态。试想,如果我们每天都处在焦虑、烦躁、纠结、恐瞑、愤怒的情绪之中而无法自拔,又怎么会拥有那“有趣的灵魂”?
《唤醒情商(不失控的情绪管理能量书)》作者陈爱芬是一位知行合一、淡雅如菊的女性,在过去的10年里,她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她积极寻找内心的力量,并努力去唤醒自己和他人管理情绪的能力,不断绽放出更加美好的自我。
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寻找灵魂的伴侣,但是说到底,自己和自己相处的时间才是最长的。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够从本书中得到有益的启发,成为“有趣的人”。
情商是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进而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诸多事实证明,一个人情商越高,他能获得的幸福也就越多。
陈爱芬著的《唤醒情商(不失控的情绪管理能量书)》是一本旨在教会世人发现自己、接纳自己、管理自己并疗愈自己的书。
本书分为“自我成长”和“在关系中成长”两个部分,分别从“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和“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两个角度,剖析情绪管理的深层奥秘,旨在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情绪模式,觉察到自己的内在小孩,从而疗愈自己,实现更好的自我成长。
陈爱芬终于要出书了,对她来讲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我真为她高兴。还记得她2011年刚刚加盟我的团队的时候,既没有专业背景也很少讲课,决心要朝职业讲师方向发展,并且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了情商和压力管理方向。当一个人对自己未来的愿景有清晰的画面时,他的内在动力就被激发了。几年来,陈爱芬就钻研一个领域,每年阅读五六十本书,讲几十天课。她经常来我办公室跟我一起复盘她的情商课,讲她自己的情绪与压力管理的故事。我几乎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她的进步。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有持续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足够的实践机会,还能够持续复盘反思,一定处于一种持续成长和进步的正循环中。
我认为情绪与压力管理的理论并不高深,也不难理解,难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实实在在地做到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干预和管理。陈爱芬在用友大学被公认为情商专家,我知道她戴着这顶帽子其实对她成长帮助很大,这要求她首先能妥善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与压力。知与行的距离往往是很大的,从知道到做到背后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很清楚陈爱芬这本书的素材部分来自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情绪故事,部分来自课堂上学员分享的情绪经历。很多真实的情绪经历我们都在一起复盘过,而且越是对自己真实的情绪经历复盘,领悟越深刻、透彻。
陈爱芬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对自己及朋友的情绪故事进行深度剖析,这个剖析过程恰恰是把情绪管理理论与日常实践深度结合的过程。她这本书正是现身说法的典范,因为情境多是亲历或身边人的故事,所以带入感极强,很能打动人的情绪,又不乏深度的剖析,能挖出在这些寻常的情绪故事背后起作用的深层次心理学依据。因此,她的文字不仅可读性强,而且视角独特,思想性也较强。我想,这也是陈爱芬的课以及个人公众号都很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在跟陈爱芬一起共事的五六年中,我也从她身上学到很多。她刚加盟用友大学的头一两年,那时我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情绪对团队工作状态的影响,总是对下属很严苛,经常严厉地指出他们的课程不是建构主义的,他们的教学不是真正的五星教学,经常对团队发飙而自己并没有觉察到有何不妥。陈爱芬曾经说最初两年有的下属在向我汇报工作的时候会紧张到腿发抖。后来随着我自己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深入研究,才意识到情绪是促人改变的关键因素,意识到我的领导方式并不是最有利于团队成长的方式。在我决心改变的时候,我意识到我的团队里有一个现成的情商教练,那就是陈爱芬。于是,在最近的三四年里,我刻意练习我自己面对压力和冲突时的表现,也经常把我的情绪经历和觉察与陈爱芬进行分享和复盘,她也常常给我一些有益的反馈。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的管理风格大变,几乎不再因为工作的事情上火了,有意思的是,工作并没有因为我的放手而丝毫受损,反倒因为激发了团队的能量而增色不少。团队的这些变化也成为我后来写《赋能领导力》的主要动因,管理者带领团队的本能方式是控制,然而与控制如影随形的是团队的抵抗,势必带来团队整体能量的内耗和氛围紧张、情绪低下。相反,充分的授权和默默的支持会激发团队成员更大的动力,当他们带着自我成长的原动力,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的时候,状态和绩效会远远超出管理者的预期。而我的这一重大管理风格的改变,部分得益于陈爱芬这位团队情商教练。
一段好的工作关系一定是领导和下属双双成长的。看到陈爱芬今天的成长,我本人也很有成就感,可以说她是我在“做赋能领导者”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带领团队的样板下属。领导者的成功体现在下属的成功上,每每为我下属的作品写序,便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和喜悦感油然而生。陈爱芬这本全然取材于工作和生活,用多种情商管理理论对这些事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做了深度剖析,又用多种常见情商管理工具做应对示范的书,既接地气,又见功力!
是为序!
田俊国
前用友集团副总裁
前用友大学校长
爱芬是一个温暖、明亮的人。这种感觉,没有因为我们十几年的相识而变淡,反而越来越浓。真诚、热情、总是为别人着想,这是初识爱芬的时候她给我的印象,那个时候她还是一个IT公司的大客户经理。多年分别之后,再见爱芬的时候,她已经是职业讲师。
这种转变令我为她担心,担心她是否可以应对自如。正如她以前的做事风格,她一丝不苟地进行课程研究,真诚地与学员交流,在业界迅速成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坊间流传的关于她的故事,无一例外都是赞扬,口碑颇佳!她的经历本身就是职场励志传奇,而对此她总结到:这就是情绪的力量!
是的,情绪的力量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在硅基文明要替代碳基文明,在人工智能武装的机器人正在吞噬人类擅长的一切领域的时代,唤醒自己的情商,燃起自己内在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在这个时代生存。
好消息是爱芬老师根据自己身体力行总结而来的情绪管理佳作即将付梓,功德满满。为她自豪的同时隆重向业界推荐此书!
——CODEX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 高茂源
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唤醒情商。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在关注人和物,物和物的万物互联,却忽略了人和人之间的连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和人的连接需要情感作为纽带,每个人都需要唤醒自己的情商。未来属于那些高情商、高智商的人们。情商高的人家庭关系、职场关系、社会关系好;可以激励自己,激励他人,激励团队。高情商是一种正能量,更是一种影响力。
爱分享的人往往有高情商,陈爱芬老师正如她的名字一样“爱分享,高情商”。在用友大学的课堂上、会议中和办公室,爱芬老师的积极情绪和欢声笑语,让用友大学充满积极正向的氛围和能量,感谢爱芬!纵观全书,汇集了爱芬老师多年的研究、实践和感悟,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经验,全面、具体、真实、生动,很值得细细品读。
预祝每位读者阅有所获,唤醒情商,感受快乐,享受幸福!
——用友大学助理校长 杨业松
生命由每一个当下组成,而每一个当下我们又以何种情绪度过?是任由情绪无意识地蔓延泛滥,不管不问,还是……于是乎,每一个当下我们对情绪的体验与觉察形成了我们生命的质量。
那么,如何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呢?爱芬女士的《唤醒情商》从自我、他人、职场三个维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运用情商。本书不仅详实地介绍了情绪产生的源头,表现形式和多种场景,同时穿插了很多发人深省的哲理故事,每个章节还会教给读者们一些实用的管理情绪的方法和工具。 如果您希望与情绪和谐共处,活出完整的自己,在职场与生活中实现圆满,我向您推荐这本不可多得的“情”书。
——创问中国教练中心联合创始人Tess 何朝霞
生之为人必有情,因为人就生活在情中。同时,力量的源泉在心,情绪是成长、突破的前奏。提高情商就是要训练人具备选择情绪的能力。
2012年因学习结识了爱芬,交流中发现她一直坚持内在探索,变外求到内寻,接下来爱芬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心、神、灵课程,并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心灵修行之路上,她内心的能量在不断扩展与增强。
本书展示了爱芬对“思维、情绪、行为、当下和关系”的思考,她采用短文集的形式以让人读来轻松愉悦,并善于以故事给人“照镜子”,催人自省,使人觉察。书中还给予读者很多扩展心智、提升情商的建议和方法。
整本书透露出作者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以期广而播之。
古语说“内圣外王”!我愿和各位读者一道以爱芬为榜样,从自我觉察开始“修心、修身”,用自身的正向情绪(能量)影响更多的人,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好!
——河北省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树桥
欣闻陈爱芬老师的新书《唤醒情商:不失控的情绪管理能量书》即将出版,作为一名受益于她的系列课的学员和朋友,内心非常高兴。
我结识情商的内涵,还是从2011年上陈老师的“唤醒情商课”开始的。在那之前,我是研发部门的应用架构专家,根本不懂情商,认为那就是看人说话,见风使舵。我在工作中认为只要坚持对的方向,其他都不重要,所以在同事眼里,我是一个大嗓门,善争论,一言不合就发火的刺头。在家里也是同样,我基本上不会去考虑家人的感受,家庭的氛围经常因为一些琐事的纷争,陷入冷战。
这一切都从那次参加完陈老师的“唤醒情商课”开始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我逐步发现了自己的trigger,自己的反应,原来它是那么微小的一个事件,但是它却在暗处发挥着巨大的能量,使我们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举动,时刻伤害着我们最亲近的人,更深深伤害着我们自己。同时,我也试图去看到亲人的内在小孩,他们是谁,是什么使他们做出那样的反应。当这一切事情每天潜移默化地在进行着,然后,有一天,我发现,我不再是原来的我,我变得那样的包容和平静,较长时间没有见过我的人,都惊诧于我的现在,经常说:“你不一样了。”同时,我也收获到了家庭和事业上的成功。
所以我希望陈老师的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发现自己的trigger,改变自己的能量方向,获得不一样的生活。
——用友集团开发管理部总经理 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