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家七兄妹
一辆老旧的马车辘辘行驶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它慢悠悠地从枫林镇驶向波洛河。眼下才五月中旬,天气却热得像仲夏一般。杰里迈亚·科布先生驾驶的马车,也是邮车,负责沿路分发信件,不过他并不急着赶路,尽量让马儿慢漫走着。一路上山峦迭起,科布先生懒洋洋地靠着椅子,手里随意挽着缰绳,一条腿舒展开,惬意地架在马车挡泥板上。他头上戴着一顶破旧的毛毡帽,宽宽的帽檐遮住了眼睛,嘴里还不停地嚼着烟草块儿。
车厢里只有一名小乘客——一个穿着米黄色棉裙的黑发姑娘。她身材瘦弱,坐姿显得十分僵硬,就算勉力用脚抵住中间的座位,戴着棉手套的双手支撑住两边想要保持平衡,还是控制不住地在皮制长椅上滑来滑去。随着车轮时不时上下颠簸,驶过凹陷的车辙或是凸起的石块儿,她被颠得弹起又落下,全然不受控制。坐稳后,她总要把头上滑稽的小草帽往后推一推,全神贯注紧抓着一把小小的粉色遮阳伞,仿佛这是她最重要的责任,哦,对了,如果我们不算上那个镶满珠子的手袋的话。路上不太颠簸的时候,她总会忍不住打开手袋看看,确认宝物没有变少或是消失不见的那一刻,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科布先生可完全不知道她在旅途中的烦心事儿,他只管把人送到目的地,管不了一路上舒服不舒服。事实上,他完全忘了还有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家伙在车上了。
那天清晨,科布先生刚打算从枫林镇的邮局出发,一位女士从马车上下来,径直走到他面前,询问他是不是科布先生,这是不是开往波洛河的马车。得到肯定答复后,她朝一个小女孩点了点头,示意她过来。小女孩正急切等着回答,一看到示意,立马飞快跑了过来,生怕耽搁一秒钟似的。小女孩十到十一岁左右,看起来比同龄人瘦小一些。她妈妈扶她上了马车,把一个包袱和一束丁香花放在她座位旁边,盯着那只老旧的带毛皮箱被捆在了马车后面,这才小心翼翼地点了银币,付了车钱。
“我想请您送她去波洛河我姐姐家,”她说,“您认识米兰达和简·索耶吗?她们住在那幢砖房里。”
“你可真问对人了,那对姐妹我再熟悉不过了,熟悉得就像造她们出来的上帝一样。”
“这孩子就是要去那儿,她们正等着她呢。请您一路照看她一下,好吗?她很可能会走出车厢和别人搭话聊天,或者随便找个人上车和她同行做伴儿,她真做得出来。再见,丽贝卡。别淘气闯祸,好好坐着,等到姨妈家时也要看上去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别给科布先生添乱——您瞧,她有点儿激动。我们昨天从坦珀伦斯乘车过来,在我表亲家住了一晚,今早从她们家开了八英里才到这儿。”
“再见,妈妈,别担心啦,我又不是第一次出远门。” 女人苦笑了一下,对科布先生解释道:“她曾去过一次瓦尔汗,待了一夜,可算不得什么值得骄傲的旅行!”
“那当然是旅行了,妈妈,”女孩儿急切又固执地说,“我们离开农场,在篮子里装好午餐,一路坐了马车,乘了蒸汽车,我们还带了睡衣呢。”
“就算是,也别嚷嚷得人尽皆知!”她妈妈打断这位经验丰富的旅行家的回忆。她压低声音,教训她规矩点儿,“我不是告诉过你,淑女是不会大声讨论睡衣和长筒袜这些东西的,尤其是在男士面前!”
“我知道了,妈妈,我知道了,下次不会了。我想说的是……”此时科布先生“驾”了一声,甩了甩缰绳,马儿慢悠悠地动了起来。“……我想说的是那就是名副其实的旅行……”现在马车是真的跑起来了,丽贝卡只好从门上的窗口探出头,继续说道:“……带了睡衣就是真的旅行啦!”
那个说不得的词儿就这样被高声喊了出来,随风飘到了兰德尔夫人耳朵里。她目送着马车消失在视线里,然后收拾好放在店门口长凳上的包裹,坐上一辆停在拴马桩边上的马车。当她调转马头准备回家的时候,她踮起脚尖站了起来,抬手挡着阳光,眺望着远去的马车消失在一片尘土中。
“我猜,米兰达一定会手忙脚乱的,”她自言自语道,“但是为了丽贝卡能成材,我也只好如此了。”
以上这一切都发生在半小时前。一路上烈日炎炎,还有滚滚的热浪和飞扬的尘土,科布先生又全神贯注地思考着自己将在大都市米尔顿办的事儿,因此,一向迟钝的脑子早将照看丽贝卡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了。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