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人的艺术,引导他人做出预期行为
作为管理者,追求卓有成效是他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深入一点来说,卓有成效就是“完成某项工作”或“使某项工作产生效益”。令人遗憾的是,在担任管理职位的人群中,真正卓有成效者却并不多见。一般而言,管理者普遍具有较高的智商、丰富的想象力和很高的文化知识。然而,管理工作是一项群体性工作,管理者最核心的一项任务就是“带人”。要知道,管理者若想追求卓越的成效,就必须掌握带人的艺术,引导团队成员做出符合自身预期的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团队成员,都拥有着智力、想象力以及知识等极为重要的资源。但是,这些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通过教与学的带人过程,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带人,本质是教人
有经验的管理者都明白,带人,就是言传身教地教导你的下属,让他们明白某项具体的任务或工作应该如何执行。然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很多管理者“带人”的工作却完成得不尽如人意,那是因为,他们在带人的时候常常忘记了“教”的本意,从而让自己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去教。
比如,刚刚晋升为管理者,开始尝试带人的时候,很多管理者只是对新人简单地进行了两三天的职前培训,就告诉他们“剩下的事情你们自己完成,有不懂的再来问”,之后就万事大吉;又或者,有的管理者只告诉员工设定的目标,让他们尽力而为……很多管理者都会采用诸如此类的方式带人,其实。这种方式完全没有说明工作的方式或为下属提供更精确的指示,更别提向他们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又或者这么做的意义何在,等等。
很显然,如果带人忘记了“教”的本意,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员工会觉得工作无论如何都很难上手,不仅认为自己不能为单位创造效益,更会对自己、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产生怀疑。这样一来,那些有潜力的员工就很容易流失。
因此,带人的时候,管理者要将“教”的本意牢记于心: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对方学会你教授的行为,做好你所希望的行为,或改变那些不恰当的行为。换言之,就是希望学习者学会那些你希望他会但实际上他不会的行为。比如,学会某个新设备的操作流程,并运用于工作实践,或者是将某些错误的行为扭转为正确的行为;又如,作为销售部门的员工,与客户沟通时语气和语速由快速而焦急转变为略慢而匀速。
一旦领悟了“带人”的本质是“教人”,管理者带人的行为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久而久之,在企业内部形成以“教”为主旨的带人氛围。比如,苹果公司就有一整套针对新员工的“带人”体系,详细而周到,其目的是让每个新员工全方位地把握自己的岗位,并了解公司工作的全貌。几乎每个刚进入苹果公司的新人,无论他应聘的是公司内部的哪一个岗位,都要经历这样一次系统化的“带人”经历。
新进员工要接受为期10天的在职培训,公司内部的专业讲师会详细地教授员工如何用得体的方式打招呼,以博取对方的好感;如何交换名片才最符合商业礼仪;如何倾听对方说话,并予以回应;如何询问客户的需求等。这方方面面的行为涉及范围颇广,其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让员工感受公司精神,在综合素质方面达到公司的要求,达到公司所期许的标准。
在职培训结束后,苹果公司对于新员工行为方面的教授与引导并没有结束。到了具体岗位上,每个新员工都会被分配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比如说,在财务部门,财务总监甚至会亲力亲为,教员工了解并学习求取税额的公式,并学会如何计算;在研发部门,研发部负责人会站在员工身旁,确保他操作机组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正确的……如此一来,苹果公司带人的效果必然也很显著,员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更丰厚的利润,还可以为自己开创更辉煌的职业前景。
因此,身为管理者,当你在教别人如何做时,务必要记住“引导对方做出你希望他做的行为”这句话。
在具体实践中升华
管理者“带人”的行为大致可以分解为两个步骤:其一,教授还处于一张白纸状态的新员工做什么,如何做;其二,从员工中选择最合适的对象,让他们执行那些自身所擅长的具体事务。
身为管理者,有时候并不需要凡事亲力亲为、大包大揽,更重要的是将公司的具体事务分派给合适的员工去做,或者是指导适合的员工如何去做。如果你终日被那些烦琐的事务缠身,让它们占据了你绝大部分的时间,你怎么会有时间或精力投入研发、管理或创新之中呢?要想让你的团队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你就必须学会分派具体事务,并选择合适的人选,指导他如何去做。只有将这些烦琐的具体事务一一处理好,你才有时间和精力去谋划更长远的战略。P2-4
“企”字无“人”则为“止”,换言之,企业是由人构成的,人不是机器,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此,就某种程度而言,管理企业的实质就是管人,而管人的实质就是带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你必须以实力征服你的员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听从你的调遣,为你打拼,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全球经济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虽然竞争方式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所有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是团队的竞争,团队的竞争又是团队管理者的竞争。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迫切需要一位懂管理、懂带人的管理者,成为团队的灵魂人物,以应对复杂经济环境下接连不断的挑战。如果将一个团队交给你,这个团队少则三五名员工,多则是一个数十人的组织部门,更有甚者,可能是一个大型公司。作为企业的“掌舵人”,你要如何带领你的团队在波涛汹涌的资本市场乘风破浪、力挽狂澜?你又如何提升团队的战斗力、执行力和凝聚力,为团队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切实有效地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对于每个以追求卓越绩效为最终目的的管理者来说,这都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命题。说它简单,是因为团队的管理工作无非是围绕着“思考性、自主性、协作性”三个方面展开,一旦管理者言传身教,为团队成员培养了这方面的素质,就能形成一个所向披靡的团队。
然而,当我们为一些企业开展管理培训时,却惊讶于许多团队的管理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问题。具体来说,存在着以下问题:
团队成员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
员工充满懈怠情绪,工作缺乏激情;
员工普遍思维僵化,只能完成简单、机械的工作,全无创新精神;
缺乏公开透明的晋升通道,员工士气低迷;
上下级之间、平级员工之间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导致效率低下、积弊重重;
缺乏合理的培训机制,难以打造学习型员工、学习型团队;
没有合理公开的激励机制,员工积怨已久、满腹牢骚;
办公室政治泛滥,缺乏人情味,恶性竞争不断。
这一系列的问题现实而无奈,许多管理者长期以来都深受其扰。如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存在于团队管理中的种种弊端和乱象,随时随地都可能将一家企业推进深渊,使其沦为市场的牺牲品。有人不禁要问:管理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一系列管理的难题?
其实,上述种种管理难题归根结底都要回归到一个本质问题上,那就是我们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换言之,形形色色的管理工作中都蕴藏着一个带“人”的问题。那些优秀的团队都拥有或多或少的相似性,它们都有高效的执行力、默契的协同力、顺畅的沟通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员工朝着同一个愿景出发,热血沸腾、干劲十足,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断努力。
本书结合大量生动、翔实的管理案例以及作者多年来的管理培训经验,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实践的方方面面,为你提供了一套切实有用的管理法则,教你如何带出一支精英团队。
《会管理,就是懂带人》作为中高层管理者提升团队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和工作效率的必读书目,将为你提供如下管人、带人的方案:管理者如何理解并践行带人的艺术;管理者如何亲力亲为,提升自我格局;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实战之术,比如,如何发掘员工潜能,如何聪明地招聘员工、激励员工,如何有效地与下级沟通,如何积极推进培训工作,如何提升员工的企业认同感,等等。
本书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着管理工作中“带人”的问题展开,旨在帮助管理者高效地解决普遍存在于各团队之中的管理困惑,将团队存在的隐患消弭于无形,打造出一支充满激情和生命力的尖刀团队。
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管理者越来越忙,效率却越来越低,由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而真正成功的管理者,不用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而是培养一群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人,打造一支高效精干的铁血团队。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会管理,就是懂带人,只有带出像狼一样的队伍,才能在工作和事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赵伟编著的《会管理就是懂带人》结合大量生动、翔实的管理案例,以及作者多年来的管理经验,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实践的方方面面,为你提供了一套切实有用的管理法则,教你如何带出一支充满激情和战斗力的精英团队。
本书作为中高层管理者提升团队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和工作效率的推荐阅读书目,为读者提供了诸多管人、带人的方案:管理者如何理解并践行带人的艺术;管理者如何自我管理,带头示范;管理者如何宽严相济,放手让下属去干,等等。
书中干货满满,倾囊传授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实战之术:如何发掘员工潜能;如何聪明地聘请员工、激励员工;如何有效地与下级沟通;如何积极推进培训工作;如何提升员工的企业认同感……
赵伟编著的《会管理就是懂带人》是一本讲述企业领导、领导方法的经管类图书。带团队就是带野心、带欲望、带状态;会带人的领导,带出一群“狼”,不会带人的领导,只会带出一群“羊”。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发现人、培养人,并依靠他们去完成任务。企业说到底是人,管理说到底是借力。只有集众人之力、之智慧,企业才会成功。失败的管理者事必躬亲,靠一己之力解决管理问题;成功的领导者能把身边的庸才变成干将,人尽其才、集众人的力量与智慧把企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