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聪编著的这本《智能教养》以孩子的成长规律为着眼点,重点阐述了孩子的情绪智能、语言智能、思维智能、运动智能、艺术智能、社会智能的培养。
此外,本书还详细阐述了父母要避免落入教养误区,如何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等。作者共从11个方面入手,阐释了现代的亲子教养模式,帮助父母科学地教养孩子。
| 书名 | 智能教养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少聪编著的这本《智能教养》以孩子的成长规律为着眼点,重点阐述了孩子的情绪智能、语言智能、思维智能、运动智能、艺术智能、社会智能的培养。 此外,本书还详细阐述了父母要避免落入教养误区,如何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等。作者共从11个方面入手,阐释了现代的亲子教养模式,帮助父母科学地教养孩子。 内容推荐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他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它主要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的认知智能八项组成。而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通过智能的教养策略,可以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性格,充满自信,不断强化内在力量,成为高智商、高情商的阳光少年。 李少聪编著的《智能教养》就是这样一本指引父母如何运用智能的教养策略来培养孩子的育儿书。 目录 第一章 做父母,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1.做父母要先认识自己 2.做父母和做自己之间如何保持平衡 3.焦虑时代,如何做智慧父母 4.作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生命 5.二胎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6.选择了做父母,就要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担起来 7.为人父母,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二章 成长规律就是教育规律 1.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2.走路早的孩子更聪明吗 3.警惕说话晚的孩子 4.3岁看大是真的吗 5.不要错过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期 6.开发孩子的右脑 7.孩子几岁开始学外语比较好 第三章 传递爱,促进情感发展 1.与刚出生的婴儿交流 2.孩子洗澡后做抚触按摩 3.再忙也要和孩子保持良好互动 4.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5.亲子阅读的体验 6.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 7.带孩子一起去旅行 8.多陪孩子聊聊天 第四章 和孩子一起学情绪管理 1.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情绪不稳定 2.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3.避免孩子乱发脾气,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4.孩子以哭为武器怎么办 5.关注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 6.为什么2岁至3岁的孩子总说“不” 7.如何应对脾气暴躁的孩子 8.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自控能力 9.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五章 语言智能,开启孩子阅读和理解的大门 1.孩子的语言天赋越早发掘越好 2.最好的教育就是为孩子大声朗读 3.提升孩子的词汇量,可以这么做 4.睡前故事怎么讲 5.鼓励孩子开口讲故事 6.给孩子开辟一个读书角 7.用孩子的眼光挑绘本 8.没事就带孩子去逛书店 第六章 思维智能,让孩子脑洞大开 1.保护好孩子神圣的好奇心 2.提升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 3.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给他答案 4.对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 5.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6.如何用数学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7.锻炼孩子发散性思维的游戏 8.逆向思维,让孩子更聪明 第七章 运动智能,健康才能天天向上 1.6岁以前的空间运动智能发展特征 2.婴儿抬头训练 3.帮助孩子做好翻身练习 4.训练孩子爬行的好处 5.和孩子一起散步的好处 6.最益智的十种球类游戏 7.3岁至6岁儿童适合的体育运动 8.带孩子去爬山不只是体力活 9.冬季户外活动:越冷越要出去玩 第八章 艺术智能,激发、释放孩子的天赋 1.音乐胎教不只是听听音乐那么简单 2.处处留心,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启蒙环境 3.不要忽视了孩子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4.抓住孩子宝贵的涂鸦艺术启蒙期 5.学钢琴的最佳年龄是几岁 6.陪孩子去户外,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7.引导孩子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美 第九章 社会智能,培养处处受欢迎的孩子 1.让孩子学会礼貌用语 2.学会接受孩子的爱 3.再小的孩子也该懂礼让 4.鼓励孩子与人打招呼 5.孩子怕与陌生人接触怎么办 6.让孩子在幼儿园交到好朋友 7.教孩子做一个得体的小主人和小客人 8.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9.有了矛盾冲突,引导孩子自己解决 第十章 跳出管教的误区,和孩子共同成长 1.管教管不出高情商和高智商 2.允许孩子犯错 3.当你总是打了孩子又后悔 4.“狼爸虎妈”会给孩子留下终生的创伤 5.给孩子探索的自由和空间 6.你听孩子说了吗 7.那些没有质量的陪伴 8.通过互动实现的教养模式 第十一章 构建平等的亲子关系,有尊重才有教养 1.平等比爱更重要 2.“蹲下来”平视孩子 3.别以逗孩子来取乐 4.建立平等的对话模式 5.不拿孩子的弱点说事 6.不在他人面前教训孩子 7.孩子小也不要事事包办代替 8.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 9.不逼孩子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10.家长向孩子道歉有利于孩子成长 试读章节 在豆瓣网站上有一个名为“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的小组,该小组里有11万多人的组员,写满了子女对父母的种种控诉。如今,父母与子女之间怎么走到这般地步呢? 还有一篇报道称:一名18岁的少年在高考后自杀前,给他的父母留下了近3000字的“控诉”,表示自己没有丝毫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他痛不欲生的父母,直到此时才知道自己在孩子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孩子眼里的那个你,是不是和你认为的自己完全不一样?当你抱怨越来越搞不懂孩子的时候,也许是你根本就不了解自己,或者不了解不经意间每天都在使用的教养方式。 从事青少年教育的“知心姐姐”卢勤说:“只有深刻地认识自己才能清楚地了解孩子。”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每一个父母,当孩子一生下来,就会对他寄予很高的期许。然而,父母通常希望有一个既乖巧懂事又聪明能干的孩子,却疏于反问自己如何做一个好的父母。 那么,你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吗?一般父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民主型 这一类型的父母总是以鼓励代替责骂,以赞美代替批评,会经常对孩子说:“你好棒!”他们希望孩子可以在阳光的生活环境中健康快乐地长大,给予孩子关注、肯定和爱。 (2)溺爱型 这一类型的父母总是很容易和孩子妥协,会经常地对孩子说:“好了好了,听你的。” (3)忽视型 这一类型的父母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陪伴孩子,所以当孩子需要他们时,他们总是说:“没时间。” (4)指挥型 这一类型的父母喜欢控制一切,希望小孩能乖乖地听他们的话。面对哭泣的孩子,他们会警告说:“不准哭,再哭就……” (5)说教型 这一类型的父母是“应该主义者”,在与孩子沟通时,总是会引导孩子“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比如:“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弟弟”“看书不应该这样,要……” (6)牺牲型 这一类型的父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万事都想在孩子前面,生怕委屈了孩子,从来不考虑自己。总是对孩子说:“你放着,我来做。” 你属于上面哪一类型的父母呢? 做父母,并不是结婚后顺其自然地迎接一个生命,然后按照自认为对的方法或自己童年时接受的教育方法,去对待孩子。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对一个孩子来说,你的教养方式决定了他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做得不好,对孩子来说,是一辈子无可挽回的错过。 做父母要认识自己,就要先认识自己的角色。 首先,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亲与母亲同样重要。可能你觉得自己不擅长这方面,或者觉得这是另一方的事,直接把孩子交给对方教养,这种行为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次,哪怕父母工作再忙,也应该尽量多抽时间陪伴、教导孩子,如果分隔两地,也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交流,比如与孩子视频聊天,通过快递给孩子邮寄小礼物,等等。让孩子知道你一直在看着他、陪伴他、爱着他。 再次,父母应该关注孩子身心两方面的成长。最好父母双方要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养方式并保持一致性,不要各执一词,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如爸爸对孩子说多吃玉米,可以补充营养;妈妈却告诉孩子少吃玉米,容易不消化。 最后,父母需要明白“身教大于言教”。孩子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你怎么做,他就会跟着怎么做。比如,你总是玩手机,孩子自然也会和你一样,有空就给手机刷屏。 …… P1-3 序言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他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是单一的,它主要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的认知智能八项组成。而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智能教养就是指父母根据孩子的气质和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孩子认知,循序渐进地促进孩子的智能发展,培养出高智商和高情商的孩子。6岁以前更是智能教养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孩子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将陪伴他们一生。 父母如果没有任何准备,恐怕无法从容应对一个突然降临的生命。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经济上都要有所准备,方能化解孩子到来后的忙乱、焦虑。 本书以孩子的成长规律为着眼点,重点阐述了孩子的情绪智能、语言智能、思维智能、运动智能、艺术智能、社会智能的培养。 智能教养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很多父母热衷于培养“神童”,什么“两岁会背100多位圆周率”,什么“三岁认识上千个字”,过早开发孩子的智商有点像拔苗助长,短期看起来有一定效果,长期来看却有很多弊端。父母要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耐心等孩子慢慢长大。这才是有智慧的教养模式。 智能教养中,情绪智能是很重要的一项,绝大多数父母小时候受到的情绪引导都是这样的:难过了,“小事情,没什么好哭的”;生气了,“别闹,把玩具给妹妹玩一下”;委屈了,“下次记住就行了”。这只会让孩子内心的不良情绪郁积,郁积多了就会爆发。 培养情绪智能就是要帮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帮助孩子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比如,孩子做错事难过的时候,你不必再指责,先认同他的感受,再来说建议,更容易令孩子接受。 所谓语言智能,指能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次内涵等方面的能力。 孩子的语言智能并不是从孩子会说话时开始培养,而是从孩子出生就可以开启了。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刚出生什么都不懂,怎么培养语言能力?一出生就对孩子多说话,这其实是最早的早教方式。也许孩子听不懂你说的话,但他能感觉到你的尊重。而且孩子的记忆力在胎儿时就具备了,所以熟悉的声音会给孩子安心的感觉。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智能就是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活动。更确切地说,从教育角度讲,思维是孩子头脑中真正有意识的努力,而不是那些不经努力的胡思乱想。思维包括分析、推理、因果关系及解决事情的能力。对于实际生活而言,包括孩子的说话或写字能力。 培养孩子的思维智能,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棋类游戏、扑克牌、顺序图卡、新式天平游戏,或者中国传统玩具中的孔明棋、九连环、华容道等适合全家参与的玩具,以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运动智能上比较有优势的孩子,一般比较爱模仿动画片中的动作或对白,并且动手能力很强。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发挥其能力的舞台和空间,比如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特色活动课包括体育课、舞蹈课、戏剧表演课等,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运动智能的开发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肢体运动与精巧运动的技能,更能开发和提高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关于艺术智能,以音乐为例,孩子天生就对音乐敏感,比如孩子从小就喜欢听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能随着音乐起舞,有的孩子还能准确地记忆家里经常播放的乐曲。6岁以前的幼儿期是孩子音乐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父母可以教孩子掌握一些有关音乐的浅显知识与技能,如简谱、五线谱的简单知识。需要注意,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掌握一定的基本入门知识即可,应避免过难、过高的知识与要求,防止孩子产生排斥心理。 在社会智能方面,父母更要予以重视。完善的人格、良好的情商都是从小就应该培养的。学会尊重他人,懂得规则的重要性,善于和小朋友交往,正确面对竞争和冲突等方面,都是培养孩子社会智能的因素。 此外,本书还详细阐述了父母要避免落入教养误区,如何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等。作者共从11个方面入手,阐释了现代的亲子教养模式,帮助父母科学地教养孩子。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