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愚昧者的愚昧(自欺与欺骗背后的逻辑)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罗伯特·特里弗斯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当我们坐在驾驶舱中准备奔赴战场,或是身处一段爱情关系,一场办公室纠纷中的时候,我们有太多的机会欺骗和自欺,虽然我们也能意识到这么做有多么脱离现实,会带来多么可怕的灾难。但是我们还是会这么做。罗伯特·特里弗斯编著的《愚昧者的愚昧:自欺与欺骗背后的逻辑》这本书主要是写自欺如何为欺骗打掩护的,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内容推荐

大脑的两个半球是否会互相隐瞒?男人为何会高估女人对自己的兴趣?你知道自欺有九种类型吗?过度自信居然还有性别差异?测谎仪和读心术真的准确吗?为什么总说占小便宜吃大亏,背后有什么心理学解释呢?

自欺与欺骗是一个消极的话题。罗伯特·特里弗斯编著的《愚昧者的愚昧:自欺与欺骗背后的逻辑》这本书谈的是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假、虚、伪。尽管有时这个话题确实让人消沉,但毋庸置疑,自欺与欺骗的讨论值得见诸天日,并通过详细的科学分析研究来让世人了解。这是我们黑暗的一面,我们对其视而不见并付出代价的同时,却也能发现它蕴含着源源不断的幽默和种种奇妙,所以在饱受自欺之苦的同时,也尽情享受它带来的乐趣吧。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自欺的进化论逻辑

 自欺的进化

 欺骗无处不在

 自欺到底是什么

 通过认知负载来发现人类的谎言

 自我欺骗比语言更久远

 自欺的九种类型

 社会偏见的构建

 虚假主体叙述

 服务于欺骗的无意识模块

 自欺的特征

第2章 自然界中的欺骗

 欺骗者和受骗者之间激烈的协同演化

 频率依赖性的自然选择:蝴蝶的例子

 史诗级的协同进化角力

 智力与欺骗

 拟雌

 假警报信号

 伪装

 装死和濒死伪装

 随机性策略

 欺骗会引发怒火

 动物们可能察觉到了谎言

 作为演化博弈的欺骗

 更进一步的欺骗理论

第3章 强加性自欺的神经心理学基础和等级区分

 意识知识的神经生理学原理

 思维抑制的神经生理学原理

 抑制思维只会适得其反

 通过神经抑制来促进欺骗

 无意识自我识别能揭露自欺

 强加性自欺

 内隐自尊 VS 外显自尊

 屈打成招、拷问,以及拍马屁

 儿童“虐待”事件中的虚假回忆

 自欺是心灵的免疫系统

 安慰剂效应

第4章 家庭中的自欺以及分裂的自我

 亲代和子代之间的冲突

 极端虐待

 基因组印记

 对立印记基因之间的内部冲突

 亲代操控与印记

 婚姻冲突对基因冲突的影响

 印记和自欺

 儿童的骗术

 父母如何影响儿童的欺骗行为

第5章 欺骗、自欺与两性

 为什么要有性别区分

 两性,即两种协同演化的物种

 求偶阶段的欺骗和自欺

 孩子的父亲是谁

 男性如何回应女性不忠

 谎言和女性月经周期

 男人会高估女人对自己的兴趣

 男性否定自身的同性恋倾向

 自欺对婚姻是好是坏

 幻想的吸引力和危险之处

 背叛带来的痛苦

第6章 自欺的免疫学原理

 免疫系统耗资巨大

 睡眠的重要性

 和免疫讨价还价

 书写过往心理创伤,提高免疫功能

 同性恋倾向以及否认的影响

 积极情感和免疫功能

 音乐的作用

 上年纪的好处

 幸福的免疫理论

第7章 自欺的心理学原理

 某些信息视而不见,某些信息宁滥勿缺

 偏误信息编码和偏误信息解释

 偏误记忆

 合理化不当行为和偏误叙述

 未来感受预测

 所有的偏误都是自欺在搞鬼

 否认和投射

 否认能够自证

 哪儿是头,哪儿是尾

 认知失调和自我辩护

 失谐削减的社会作用

 猴子和幼童的认知失调

第8章 日常生活中的自欺

 过度自信的性别差异

 股市中的隐喻

 生活中那些操控着我们的隐喻

 姓名—字母效应

 装傻充愣

 面孔值

 垃圾邮件和反垃圾

 幽默、大笑和自欺

 麻醉品和自欺

 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职业大骗子

 测谎仪和测谎测试

第9章 航空航天事故中的自欺

 佛罗里达航空90号航班:毁于自欺欺人

 亚马孙上空三万七千英尺的灾难

 艾尔达在指挥—俄罗斯航空593班机事故

 是机长的操作失误还是疲劳驾驶惹的祸

 冰雪压沉了飞机,航空公司打败了FAA

 美国在航空安全上的疏漏是“9·11”的帮凶

 “挑战者”号灾难

 “哥伦比亚”号事故

 埃及以及埃航的全盘否认

 不自欺,救飞机

第10章 虚假历史叙述

 美国的虚假历史叙述

 通过小规模的战争和委任代理的方式来实现控制

 美国的历史教科书

 美国历史大图观

 日本篡改历史

 虚假历史叙述的意义何在

第11章 自欺与战争

 从黑猩猩突袭到人类战争

 自欺能促发战争

 从贬低他人到过度自信而自取灭亡

 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

 先搜集证据,又充耳不闻

 从战争的结果看空袭

 把历史记忆轰炸干净,炸了又炸

 自我欺骗和战争历史

第12章 自欺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结构

 正义必然通向真理

 科学的成功来源于自欺抗体

 学科的社会属性越强,发展水平越落后

 生物学中的自欺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吗

 文化人类学

 心理学

 精神分析:自欺研究中的自欺

 自欺会摧毁科学

第13章 与生命中的自欺战斗

 要不要和自欺搏斗

 一连串的小便宜后面跟着一个大灾难

 那些愤怒的想法其实就是搞砸的信号

 校正自己的偏误吧

 为什么我们屡教不改

 清醒的价值

 以为自己在骗人的白日梦,非常危险

 祈祷和冥想的好处

 朋友们和心理咨询的意义

 过度自信招致的自欺和危害

 一场永无止境的表演

致谢

试读章节

智力与欺骗

欺骗能够促进智力的进步,进而识破骗术。在上述例子中,这样的智力表现为能辨别相似物体的能力,数数的能力,根据具体环境调整识别力的能力,以及类似于多重推理的能力:地面的蛋壳、蛋被毁了、巢被寄生了——推理出必须中断抚育的结论,诸如此类。而提高的智力又进一步选择了更为狡诈的骗术,反过来又选择了识破谎言的更高智能。简单来说,欺骗不断地选择受骗那一方更高的智力。因为需要去认识的对象是一个移动的靶子——骗术可不是乖乖站在原地等你发现的,它们总是在快速地进化——所以辨别能力也在不断更新。看穿谎言的能力需要特别的天赋,这种天赋必须要能够识别深藏的谎言,所以特别是对于高度社会化的物种来说,谎言才是促进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智力同样也助纣为虐。在行为欺骗(behavioral deception)中,智力能大大提升骗术的数量和质量,举个极端的例子,人类当中行为发育迟缓的个体最多能进行有限的行为欺骗,但是却不善于复杂的言语欺骗;反过来。高智力的个体在言语欺骗和行为欺骗上都能做得很出色。谎言同时促进了欺骗者和受骗者的智力,让它们更容易在自然选择中胜出,但是对后者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举个例子,当飞蛾背上的花纹和树干越来越浑然一体时,自然并不要求飞蛾变得更聪明,但是却要求那些通过肉眼识别飞蛾的捕食者(比如鸟类和蜥蜴)提高识别能力。但是在行为欺骗中就不是这样了。

智力在欺骗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可以在一项对猴子和猿大脑的研究中显现出来。新皮层(neocorteX,或者所谓社会大脑)的面积——或者更准确说是和整个大脑相比的相对面积——同策略欺骗(tactical deception)的使用程度成正相关关系,这种类型的欺骗涵盖任何能有益于欺骗者本身的骗术。而新皮层的相对面积反过来又可以用来度量相对智力,特别是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科学家通过搜罗大量描述猴子和猿类自然行为的已发表研究资料,整合巨大的欺骗资料库,然后他们又搜集了更大的未发表文章数据库。然后,他们又设法消除了实验组大小不同、物种研究深度、证据局限于猴子和猿类所造成的偏差。最后科学家们得出了一条有力的结论,即在猴子和猿类当中,智力越高,欺骗越容易出现,同时自欺也更容易出现。我们稍后会看到,在特定的年龄段,越聪明的人类小孩越经常撒谎。这一点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我们通常认为高智商是和低自欺率挂钩的——或者至少聪明人是这么觉得的。如果事实刚好相反呢?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越聪明的人总的来说比天赋平庸的人更爱撒谎,也更喜欢骗自己。

拟雌

你可能觉得男女有别是进化的铁律,但是也存在很多同物种间男扮女装的例子(或者扮成另外一种物种的雌性)。下面我们将会看到,被拟态的对象其实都是雌性。多种萤火虫能通过性别拟态来达到捕食其他萤火虫的目的。肉食的萤火虫雌虫会模仿其他种类萤火虫雌虫的闪光模式回应雄萤火虫发出的求偶闪光,但是这样做并非出于自己的“性趣”。然后傻兮兮的雄虫开心地飞过来,以为能把对方“吃干抹净”,实际上是自己变成了人家的美餐。性是一种强有力的驱动力,对于那些“真假不分性饥渴”的雄性来说尤其如此,而这就为欺骗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

另一个例子是兰花,兰花种类中有整整1/3依靠欺骗来受粉——之所以说是欺骗,是因为它们从不回报授粉者,而只给对方营造一个投桃报李的幻觉。多数兰花能够模仿授粉昆虫爱吃的花蜜的味道吸引它们前来,而很小一部分(大约400种)兰花能从气味和外观两方面模仿授粉昆虫的雌性成体,以引发性兴奋雄虫进行拟交配(pseudo—copulation),兰花会刺激雄虫进入勃而不发的状态,然后雄虫饥渴地临幸一位又一位“美人”,实际上是一路在为对方义务传粉。识破了美人非“人”的雄虫并不会像在其他植物那儿吃到花蜜做报酬的雄虫那样立刻飞走,然后去到其他种类的花朵上碰运气,而是会飞到另一簇兰花上寻找真正的花蜜。所以拟雌的植物比起提供真花蜜的相近物种更容易实现远系繁殖(outbreed)——骗术给物种带来了附加益处。

自然选择似乎也一直青睐同物种内的拟雌(female mimics)雄性,这些雄性装扮成女儿身接近占据了繁殖领地的雄性,然后乘机给部分或全部真正雌性产下的卯授精,而那些以为自己当了爹的雄性却将这些受精卯视为己出仔细照料。有时威力巨大的自然选择会创造出先天性别错位的外观形态,这些家伙将终其一生招摇撞骗。经典的例子是蓝鳃太阳鱼(bluegill sunfish),一些异化的雄鱼进化出了完美模拟雌鱼形态和行为的本领,它们的体型只有占据繁殖领地的雄鱼的1/6,约等于一条雌鱼;这位“姑娘”专门物色占地雄鱼,在雄鱼游过来示好时回以秋波让对方喜出望外并绕着自己打转,所以当真正的雌鱼产卯后,跟在雄鱼旁边的娘娘腔就能趁机给鱼卵授精。而这时真雄鱼还做着左拥右抱的美梦呢,实际上温柔乡里有一位是和自己一样的汉子,而雌鱼对发生的事情基本上是心知肚明的。

这两种雄鱼形态上完全不同,而且不会发生互相转化,这种稳定的区别只能用这两种雄鱼的繁殖成功率长期内保持稳定来解释——也就是说,从整个进化史来看,欺骗者的基因传递率和受骗者不相上下——而这样的平分秋色反过来是通过概率依赖性自然选择得到进一步强化的,当拟雌雄性数量稀少的时候,它的繁殖成功率升高,当它数量变多时,骗术就不那么好使了。尚不清楚雌鱼偏好哪一种雄鱼,但是总的来说,物以稀为贵,也就是说雌鱼总会更青睐数量比较少的那一类。可能性别拟态最奇特的例子是一种寄生在散栖蜂身上的小型斑蝥。为了分散到不同的居住地上,它们会以100~2000只为单位聚集在一起,从体积、颜色、出现地点这三方面模仿宿主蜂的雌性个体,甚至会以群体为单位同时在树上移动,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万花筒假象,无数只有正主百分之一大小不到的小虫子汇集成了一只大虫子。那么等雄峰过来和这只“大虫子”交配时,小小的斑蝥就趁机抱住对方大腿。随后扩散到各个蜂巢里去了。

P34-36

序言

是时候建立一种关于欺骗与自欺的综合理论了。该理论基于演化的逻辑,原则上可适用于诸般物种,但最宜解释人类行为本身。我们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子,甚至常常欺骗自己。而人类最骄傲的财富(语言)不但大大提升了撒谎的本领,更拓宽了谎言的范畴:从遥远时空中的事件,到他人行为的细节和含义,甚至于个人的意图和欲望,无一不可编制谎言。但是,自欺欺人的意义何在?为什么我们竟动用出色的感觉器官捕捉各类信息,然后又进一步扭曲这些信息呢?

演化生物学为自欺和欺骗的话题提供了功能观的依据:就人类的情况来说,我们骗自己是为了更好地去骗别人。除此之外还涉及其他许多方面。自欺正好落在心理学的范畴里,但是如果只局限在这个学科的研究中,我们很快便会四处碰壁、抓耳挠腮,无法发现自欺的深层运作规律。在很多情况下,来自日常生活的充分认识比实验室得到的数据更有价值,但是无知和欺瞒却会蒙蔽双眼,歪曲我们对真相的认识,在涉及政治和国际关系时更是如此,但是若为避免偏见而保持沉默、完全不进行讨论的话,却又是不明智的。由于对自欺的讨论始于家庭这一单位,所以我也记录了几个我自己的故事。自然地,我想在确凿无误的科学理论和缺乏依据的骇人见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也尽力在这两者间划出清晰的界限。

我希望读者能将本书中的概念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并进一步地拓展这些理论。我已尽量避免在某些并不确凿的说法上打转,只是点到为止。书中某些地方不可避免地存在谬误,但是我希望我所采用的逻辑和给出的事实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建立起更为深入全面的关于自欺的科学。

自欺和欺骗是一个消极的话题。这本书谈的是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假、虚、伪。尽管有时这个话题确实让人消沉,但毋庸置疑,欺骗与自欺的讨论值得见诸天日,并通过详细的科学分析研究得到发展。这是我们黑暗的一面,我们对其视而不见并付出代价的同时,却也能发现它蕴含着源源不断的幽默和奇妙,所以在饱受自欺之苦的同时,也尽可享受它能带来的乐趣。

这本书按照以下顺序发展:首先谈到自欺的进化论逻辑,以及自然界、神经心理学、家庭、两性、免疫学中的自欺和欺骗;其次是自欺的心理学原理;再次是生活中的自欺,包括航天航空事故、虚假历史叙述、战争和宗教;然后是社会科学中的自欺;最后我将会对我们该如何抗击自欺给出自己的思考。

其实在第1章之后,你可以按任意顺序阅读本书,我尽力在文中穿插前后参照,所以即使你跳过了某些内容,稍后你也能很快找到具体的章节。对于书中提到的所有事实或理论,在注释里都能定位其具体来源。注释放在网站上,包含具体的页数和内容提要。偶尔我也给某些材料附上相应的参考来源,而完整的资料参考可见于网站。  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自欺这门科学的构建中来,为其添砖加瓦,毕竟其中的逻辑一目了然,证据也能信手拈来。自欺科学同时也具有普遍性,其分支学科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涵盖了杰出科学家罗伯特一特里弗斯高度原创的想法,其观点促进了非常多的科学研究。他对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欺的解读,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最辛辣、最有趣的观点。这本书充斥着特里弗斯坦诚的个人风格,读起来是一种乐趣。强烈推荐!”

——理查德·道金斯,牛津火学教授,《自私的基因》一书作者

“本书的主题很少有人思考,也许是因为人们本身就强烈排斥这个现象,即自我欺骗已经深刻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了。罗伯特·特里弗斯,进化生物学领域最聪明的头脑拥有者之一,写了这样一本令人非常惊喜的好书!”

——弗朗斯·德瓦尔,埃默里大学荣誉教授,《黑猩猩的政治》和《共情时代》作者

“又刺激又长知识的一本书。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很多主题:在社会科学中进化生物学的作用、安慰剂效应、测谎仪、种族灭绝、科学的方法,并传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那就是如果我们可以学会识别和规避自欺,就可以避免欺骗这种行为对个人和国家的负面影响,过上更好的生活。”

——《自然》杂志

“本书勇敢地探索了自欺与欺骗的进化逻辐。特里弗斯的研究为我们解释了自欺这个复杂的人类特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出版人周刊》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3: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