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故事》是古希腊荷马、赫西俄德等文学巨匠传下来的积淀千年的珍贵文学遗产,与《圣经》并称为西方文化的根基。几乎成为希腊乃至欧洲一切文学和艺术活动的基本素材。德国19世纪著名诗人、作家古斯塔夫·施瓦布发掘和整理的这本《希腊神话故事》现已成为众多古希腊神话改编版本中的珍品。
我国德语翻译大家高中甫先生最早从德文版翻译的这个译本,与之前楚图南先生的英文转译本以及以后的编译本相比,更加贴近原文,使读者在品读经典时,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古典神话以及经典改编者的原初神韵。
书中插入原版经典插图,使传承千年的神话人物更加生动、具象。采用绿色环保的大豆油墨印刷,选购时请认准封底绿色环保标志。
由古斯塔夫·施瓦布编著、高中甫翻译的这本《希腊神话故事》精选了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内容经典、意蕴深刻、情节动人、趣味性强。书中还配有精美插图,将浪漫动人的神话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历史与想象在这里交织,神秘与浪漫在这里互融。在这里,你可以从精彩生动的神话故事中,找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情感体验,你可以从富有智慧的语言中汲取营养、获得感悟、引发思考,为自己的人生营造一方纯净的圣土。
希腊人还正在备战时,特洛亚的城门突然打开,特洛亚全副武装的士兵在赫克托耳率领下冲向斯卡曼德洛斯平原,攻击毫无准备的希腊人的船队,他们没有遇到抵抗。船营最外一列,希腊人首先拿起武器分散开来向逼近的敌人还击,但是寡不敌众,败退下来。可这次战斗却赢得了时间,使军营中的希腊人集结起来,能列成阵势向敌人进攻。随之开始的战斗极不平衡,凡是赫克托耳本人所到之处,特洛亚人就占了上风,可在离他远些的战斗中,希腊人则取得了优势。
终于,阿喀琉斯同他的士兵出现在战场上了。他那勇猛的攻击所向披靡,连赫克托耳本人也阻挡不住。他杀死了普里阿摩斯两个儿子,国王从城墙上看到他的孩子的死悲痛地叫了起来。与阿喀琉斯并肩作战的是埃阿斯,他的高大身躯在其他的希腊人中显得十分突出。在这两位英雄面前,特洛亚人避恐不及,他们像鹿群遇猎犬一样望风而逃。到最后,所有的敌人都被击退了,特洛亚人又紧紧关上城门。希腊人重又安心地回到舰船旁,继续从容地去建筑他们的营房。阿喀琉斯和埃阿斯被阿伽门农指定去看护舰船,而他们又布置另外一些英雄去守护舰队的部分船只。
特洛亚附近的科罗奈是国王库克诺斯统治的地方。他是一个仙女和海神波塞冬所生的儿子,在忒涅多斯岛上由一只天鹅抚养成人,因此他得到库克诺斯的名字,意思是天鹅。他与特洛亚人结盟,普里阿摩斯还没有向他提出什么要求,他就把援助他的朋友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于是他在自己的国家里集聚起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埋伏在希腊船营的附近。当希腊人从第一场与特洛亚人的战斗中凯旋并为他们的第一个战死的英雄普洛忒西拉俄罗举行葬礼时,他们刚隐蔽好。就在希腊人毫无准备地集结在焚烧场周围时,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被战车和士兵包围起来,还来不及思索,库克诺斯同他的军队就已经开始对他们进行一场血腥的屠杀了。
好在只有一部分希腊人参加了这场葬礼。其余在船旁和在营房的人拿起手边的武器,跑来救助他们的伙伴,阿喀琉斯率领他们冲在前面。很快,他们就全副武装,队伍整齐地迎向敌人。阿喀琉斯本人坐在战车上,令人恐惧地环顾四周。他的致人死命的长矛时而刺死这一个,时而刺死另一个科罗奈人。这时他从远处的厮杀中看到了库克诺斯,他也站在一辆高大的战车上,他凶狠有力的刺杀,所到之处,左右两边的希腊人纷纷败退。阿喀琉斯掉转他的白马,当他们面对面时,他喊道:“不管你是谁,年轻人!你是死得其所,因为你遇到的是女神忒提斯的儿子!”说罢就把长矛掷向他,准确地击中了他,可长矛却从敌人的胸上滑落下来,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女神的儿子,你不感到奇怪吗?”库克诺斯微笑着朝他喊道,“令你惊讶的不是我的头盔,也不是我左手执的盾牌在保护我的身体不受攻击。我佩带这些保护装备只是装饰品,就像战神阿瑞斯有时为了开心取乐而拿起武器一样,他肯定不需要用这些装备来保护他的神的躯体。就是我把全部甲胄都卸了下来,你也不能用你的长矛刺伤我的皮肤。知道吗,我的全身几乎像一块铁,这就是说,我不仅仅是一个海洋仙女的儿子,不,我是统治者涅柔斯和他的女神以及所有海洋的海神的亲爱的儿子。告诉你吧,站在你面前的是波塞冬本人的儿子!”说完这番话他就把他的长矛向阿喀琉斯投去并刺穿了他的盾牌的隆起部。但阿喀琉斯抖落了他盾牌上的长矛并把他的长矛向神的儿子投去。可敌人的身体没有受到丝毫伤害,甚至第三次击中也依然不起作用。
现在阿喀琉斯勃然大怒。他又一次把用白杨木削成的投枪掷向库克诺斯,也真的击中了他的左肩,并大声欢呼起来,因为库克诺斯肩部鲜血淋淋。但他白欢喜了一场,这血不是神之子的血,而是站在库克诺斯身边的墨诺忒斯溅出的血,他被另一个人击中了。现在阿喀琉斯恨得咬牙切齿,他从战车上跳下,抽出宝剑奔向敌人,狠狠砍去。然而就是宝剑也从敌人钢铁般的身体上弹落。这时绝望的阿喀琉斯举起十层厚的盾牌击向肤发无损的敌人,用盾牌中间的凸起部猛击他的额头,三次、四次。库克诺斯两眼昏黑,他要转身后退,可是被一块石头绊倒。随之阿喀琉斯用手抓住他的背,把他完全摔倒在地上,用盾牌和膝盖压住他的胸膛,用自己头盔上的皮带紧紧勒住他的喉咙。
科罗奈人看到他们的国王倒地,当即丧失了勇气。他们狼狈奔窜逃离战场。不久战场上别无所见,看到的只是尸体狼藉,血水汩流。许多希腊人和科罗奈人在这场突然袭击中战死。
P45-47
名言名家
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至8世纪)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灿烂的文化财富,它的神话和英雄传说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之一。
古希腊指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沿岸一带地区。当时它是一个城邦制的奴隶社会,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国家。虽然,在荷马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或这部《希腊神话故事》中,把一些城邦的首领译之为国王,但其实他们只是军事民主制阶段的军事首领。当时还存在有人民大会、长老大会等氏族部落的机构。所谓城邦即是以一个城市或一个岛屿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城市国家。它的一个特点即是国小民稀,在只有几万平方公里的希腊半岛上就遍布有二百多个城邦。它们几乎都是独立的。这点在荷马的两大史诗和这本《希腊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楚:如海伦的丈夫墨涅拉俄斯是斯巴达城邦的国王,俄底修斯是伊塔刻城邦的国王。这些城邦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有时则结成同盟,奉强大的城邦为盟主。它们在制度上、风格上、语言上、信仰上都基本一致,自认为是同一民族,称自己是希腊人。而不属于希腊诸城邦的则被他们称为“异邦人”“异乡人”,如特洛亚人在他们眼中就是异乡人或蛮族。
古希腊给人们留下来的史料不多,荷马的口传诗歌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可能成于公元前9世纪或公元前8世纪,至于何时用文字形成现在的文本,至今无定论——就是后人了解古希腊的主要资料了。因此史学界把这个时期也称为“荷马时代”。古希腊的社会结构、生产活动、战争活动、生活情况等都在荷马这两部描述特洛亚战争和战后俄底修斯返乡的种种险遇的史诗里得到了反映。然而,关于荷马其人,却没有留下确凿的史料,致使引起了所谓的“荷马问题”,即是围绕荷马的两大史诗及其本人引发的争论,有所谓的“核心说…‘统一说”“短歌说”。到18世纪初有人甚至对荷马是否有其人都产生了怀疑,认为“荷马”不是指某个人,而是“盲人”的意思——有关这方面的争论,这里不便多说,但被大多数学者肯定的是,荷马确有其人,生于小亚细亚西岸中部的爱奥尼亚,大约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一个盲人歌者;而这两部史诗则大体由流传于民间的传说,经历代的行吟歌者的传播和加工,最后到荷马才完成。不管是“短歌说”,即史诗形成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由行吟歌者创作,其中基本部分属于荷马;或“统一说”,即荷马利用了前人的材料,创作了统一的史诗;或“核心说”,即史诗形成之前,荷马创作了篇幅不长的史诗,后经他人扩充、增添而变为现在规模的长篇,它们都肯定了荷马本人在这两部史诗的完成上所做出的伟大功绩。
这里我之所以较多地谈到了荷马及他的两大史诗,那是因为德国浪漫派作家古·施瓦布改写的这本《希腊神话故事》主要是依据荷马的这两部史诗和参照其他古代希腊的神话与传说以及希腊作家的一些文学作品编写的。荷马的两大史诗当然是文学的瑰宝,但其篇幅(《伊利亚特》是15,693行,《奥德赛》是12,110行)、表现形式、体裁、语言等都不大宜于一般读者。正是基于此,多年来欧美的一些作家依据荷马两大史诗,结合其他希腊神话和传说以及希腊作家以神话和传说为题材创作的文学作品加以改写,进行普及性的工作。在诸多的改写本中,施瓦布的题为《古代最美的传说》(1840年,共三卷)是其中较有名的。他的这部书成为了解和熟悉古希腊神话和传说的最好读物之一。他引人入胜而又娓娓动听地讲述了诸神故事、特洛亚战争和俄底修斯的传说以及阿伽门农的结局。荷马的《伊利亚特》只写到赫克托耳之死,而施瓦布则一直写到特洛亚的陷落,这其中包括了阿喀琉斯之死、阿喀琉斯之子参加战斗、木马计以及墨涅拉俄斯重新占有海伦等,故事更完整了,人物也都有了交代。施瓦布的这本书流传甚广,自1840年出版之后不仅在德国,也被欧美一些国家翻译过去,如楚图南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是从英文译本把它译成中文的。进入20世纪,在德国为了更适应当代青少年阅读,又有不少人对它进行了改写,出版了不少新的版本。我们的这个译本即是以它为据参照了其他版本而译就的。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流传至今已近三千年了,有着很强的审美价值和认知价值,阅读它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美学上的享受,更能从中对古希腊有更好的认识。这些神话和传说是史学家研究古希腊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是历代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借鉴和源头之一。同时它们也在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宙斯、阿波罗、雅典娜、普罗米修斯、阿佛洛狄忒、阿伽门农、俄底修斯、阿喀琉斯的脚踵、帕里斯的苹果、木马计以及塞壬女仙的歌声等不都成为特有的象征和某种寓意的载体吗?某种程度上,是否了解这些人物和传说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知识面的广狭呢。
最后再就作者古·施瓦布赘言几句。施瓦布(1792—1850)是德国施瓦本浪漫派作家之一。他生于斯图加特,大学时就读于著名的图宾根神学院,研究神学;毕业后做过牧师,后从事教师工作。他的创作多系诗歌、谣曲,此外编辑出版有《五卷德国诗歌》和《为少年和老年编辑的德国民间故事书》等,但他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是这部《古代最美的传说》(即这本《希腊神话故事》)。
高中甫
2013年12月
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也是西方艺术的土壤。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一种规范而高不可及的范本。
——马克思
希腊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恩格斯
简洁而感人,是古斯塔夫·施瓦布讲述古代神话传说时的想法。他的《希腊神话故事》使一代又一代的人获得乐趣,从这种意义上说,没有哪本书能出其右。
——美籍德国古典学者韦尔纳·耶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