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是上天赐予女人的第二次生命,是女人一生中改善体质的黄金期。杨力著的这本《杨力谈坐好月子不留病》按照新妈妈关心的坐月子日常护理、健康月子餐、新生儿喂养和护理等,给出了实用、细致的月子护理与新生儿护理方法和技巧,操作性极强。特别的是书中细分了受众群,将顺产和剖宫产妈妈的不同护理方式、哺乳和非哺乳妈妈的不同饮食方案、以及新生儿的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和特殊宝宝的护理分别进行阐释和指导,同时,还贴心地增设了产后心理护理和产后恢复与健身,让新妈妈每天心情愉悦,早日恢复孕前美妙身材,轻松重回少女时的好体质。
《杨力谈坐好月子不留病》是著名中医养生专家杨力为新手妈妈们精心编写的坐月子指南,旨在帮助新手妈妈们科学坐月子,拔除老病根,养出好体质,健康一辈子。书中解答了月子期新手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例如,如何在月子期间调理好身体;如何解决奶水不足、涨奶问题;如何喂养和护理新生儿等。另外,本书还对顺产和剖宫产妈妈不同的护理方式、哺乳和非哺乳妈妈的不同饮食方案以及新生儿的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不同方案有详细阐释和指导,是一本操作性极强的坐月子指导书。
产后24小时的特别护理
新妈妈在分娩后身体会有着不小的变化,在产后的24小时,需要随时关注身体情况,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分娩后24小时需注意哪些事项呢?
新妈妈不要马上熟睡
终于熬过了分娩这一关,新妈妈看到自己可爱的宝宝,觉得身上的负担一下子放下了。分娩后随之而来强烈的疲惫感,让新妈妈只想痛痛快快地睡上一觉,但是一般医生会建议,分娩之后不宜马上熟睡,应当采取半坐半卧的方式闭目养神。可以用手掌揉按脐部、上腹部、小腹等部位,有利于减轻产后出血和产后腹痛,以促进子宫恢复。新妈妈闭目数小时可以有效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
观察出血量
一般产妇在分娩后两小时内最容易发生产后出血,排出的是子宫里未排净的余血、黏液和其他组织。如果出血量大则可能导致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因此防止产后出血是产妇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不管再疲乏、再虚弱,也要观察自己的出血量,如出血量较多,或阴道排出组织物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及时排尿
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下降会压迫膀胱、尿道,使得膀胱麻痹以及产后腹壁肌肉松弛,从而导致排不出尿。而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的收缩,也会导致产后出血。此外,由于产程中失血,以及进食过少也会导致体液丢失,因此要注意多喝水补液。一般来说,妈妈在顺产后4~6小时内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是由于外阴创伤,妈妈惧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极易导致尿潴留。一旦发生了尿潴留或尿不彻底,则可能让细菌侵入,引发尿路感染。所以要多喝水,尽快促使排尿。另外用温水冲洗外阴或是用开水熏下身,让水汽充分熏到会阴部,或者是在下腹正中放热水袋刺激膀胱收缩。这些方法都可以促进膀胱肌肉的收缩,有利于排尿。
定时量体温
由于过度疲劳,产后可能会引起发烧,但在休息缓解以后,体温都会恢复正常。也有个别的妈妈因乳胀会引起发烧,一般来说,随着乳汁排出,体温就会下降。如果在乳汁排出后仍不退烧,就可能是别的原因了。产后发烧也有可能是产褥感染等引起,因此,新妈妈在产后一定要养成定时量体温的好习惯,注意观察自己的体温,多喝水,注意摄入营养,如果出现高烧连续不退情况,要及时找医生诊断治疗。
及时补水
由于分娩时妈妈体内流失了很多水分,因此妈妈在产后要多喝水,补充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仅增加维生素的摄入,而且可以及时补水,促进及时排尿和防止便秘。适当饮用一些汤水类的食物,对下奶也是很有帮助的。 关注初乳
当宝宝脐带处理好后,妈妈就可以尝试让新生儿吸吮乳头了。虽然刚刚生完孩子,可能没有什么乳汁分泌,但一定要让孩子不断吸吮,因为尽早让宝宝接触乳头,可以促进乳汁分泌。刚开始时只有少量黏稠、略带黄色的乳汁,这是很珍贵的初乳,含有大量的抗体,从而保护婴儿免受细菌的侵害,所以这个时候应尽可能地给婴儿喂初乳。哺乳的行为会刺激大脑,增加乳汁的分泌,慢慢就可以建立正常的泌乳反射,分泌出足够的乳汁供给宝宝了。妈妈也可以多吃一些增加乳汁分泌的食物,如煲猪蹄、鱼汤等。
P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