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并称群体与清人视野中的乾嘉诗坛格局
第一节 乾嘉诗坛的时代特征
一、地域并称群体的兴盛与跨地域特征
二、考据学影响下的集大成特征
第二节 乾嘉诗坛大家序列
一、“东南二老”之一沈德潜
二、“袁蒋赵三家”:袁枚、蒋士铨、赵翼
三、“吴中七子”之一王昶
四、“二俊”:洪亮吉、黄景仁
五、“三君”:王昙、舒位、孙原湘
第二章 流派之分与当代视野中的乾嘉诗坛格局
第一节 乾嘉诗学流派得名始末
一、浙派
二、秀水派
三、格调派
四、性灵派
五、肌理派
六、岭南诗派
七、毗陵诗派
八、桐城诗派
九、高密诗派
第二节 诗家交游与流派论诗之得失
第三章 乾嘉诗学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与拓展
第一节 “言志”与“缘情”之辨
一、“缘情”非“言志”
二、“言志”即“本乎性情”
第二节 “诗教”主流话语的确立
一、 “诗教”上升为主流话语的原因
二、乾嘉“诗教”之内涵
第三节 诗歌对理的接纳
一、以理入诗的可能性
二、诗歌说理的特殊性
三、“学人之诗”与以学问济性情
第四章 乾嘉诗学对前代诗歌的定位
第一节 对唐前诗歌经典体系的修正
一、汉魏诗歌的分野及其诗学意义
二、晋诗高峰
三、元嘉三大家
四、齐梁诗风
第二节 对唐诗分期及经典体系的补充
一、“四唐分期”的演进及其双重内涵
二、唐诗大家
三、《唐诗三百首》与乾嘉诗家的唐诗经典观
第三节 融合唐宋的倾向与对金元诗史的初步梳理
一、宋诗流变
二、乾嘉诗学融合唐宋的倾向
三、论金元诗
第四节 明诗分歧与对七子四大家的肯定
一、明诗流变
二、明诗选本对七子四大家的评选
第五章 乾嘉诗学论诗法
第一节 古体诗声调论
一、明代及清初诗论家对古体诗声调的认识
二、赵执信所归纳的古体诗声调范式
三、乾嘉诗家论古体诗平仄
四、乾嘉诗家论古体诗转韵
第二节 试律取士与诗歌表现技巧
一、赋法
二、咏物
三、用典
第三节 特殊题材的写作
一、咏史
二、怀古
三、梅
四、雪
第六章 乾嘉诗学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第一节 学理化批评与诗歌经典体系的完美建构
一、学理化批评的深入发展
二、古典诗歌经典体系的完美建构
第二节 乾嘉诗学的不足
一、经世传统的衰落
二、创新步伐的迟滞
结语
附录一 《乾嘉诗坛点将录》诗人生平及诗学活动
附录二 《清诗纪事》乾嘉诗人并称群体辑录
附录三 乾嘉诗学编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