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作者李亚是诺奖获得者莫言尤为看重、尤为欣赏的70后作家。
《花好月圆》在《当代》刊出后,反响巨大,被评为当代拉力赛第三站冠军小说。
该小说以颠覆性的叙事语言打破常规小说叙事,领读者耳目一新。
该小说叙写了一个人一生的三段重要经历:一是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在当银行家的姑父家里帮忙,邂逅一大批革命家与地下工作者,甚至江青。二是加入国民党顾祝同部队的经历,亲历皖南事变。三是护送陈毅到延安,并与新四军一同解放上海。
小说文字以讲书班的形式进行,轻松活泼,幽默风趣,可读性强。
| 书名 | 花好月圆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李亚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花好月圆》作者李亚是诺奖获得者莫言尤为看重、尤为欣赏的70后作家。 《花好月圆》在《当代》刊出后,反响巨大,被评为当代拉力赛第三站冠军小说。 该小说以颠覆性的叙事语言打破常规小说叙事,领读者耳目一新。 该小说叙写了一个人一生的三段重要经历:一是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在当银行家的姑父家里帮忙,邂逅一大批革命家与地下工作者,甚至江青。二是加入国民党顾祝同部队的经历,亲历皖南事变。三是护送陈毅到延安,并与新四军一同解放上海。 小说文字以讲书班的形式进行,轻松活泼,幽默风趣,可读性强。 内容推荐 李亚著的《花好月圆》借用口述史或回忆录的模式,通过一个乡村青少年的曲折成长经历,反映岁月交叠时代更替风云变幻之际不同的世间气象,揭示了一个人抑或一群人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命运和心灵的变化过程。小说时间跨度将近一个世纪,主要故事可分两大块。一是主人公在上海滩银行家的经历,围绕银行家人物往来,描述了旧上海的斑驳交杂之相。二是加入国民党顾祝同部队的经历,亲历皖南事变。三是在新四军时期的各种战斗历程,贴近战争年代的真实气息,细致地刻划了主人公内心成长的节奏。小说在写作手法上力争突破传统长篇小说的线性叙事,打破惯常的时空顺序,釆用散点透视、网状叙事等技巧。作品在整体还是以叙述故事和塑造人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长篇中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所惯有的因果关系。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咳,啊咳。我这老不死的,动不动,就咳得上气不接下气。是的,人活到这个岁数,活成了一根琉璃棒棒,别说一阵子咳嗽,就是说话间一个高腔,咔吧一声,就过那边去了。不过,老侄儿,你放心,一时半会儿我还死不了。我活了一百多岁,领教过好多次了,一个高龄老人想死掉,谈何容易。有时候你想死,可是你死不了,你大娘那本《圣经》里不是有个万能的上帝嘛,他娘的这个孬孙,他不让你死,麻烦得很,弄得我都发愁了。所以嘛,老侄儿,我向你许诺,不讲完我的故事,我保证不死。等到故事讲完了,死不死到时候看情况再给上帝商量吧。咱们在开讲之前,我这里首先做个声明,关于我的一生,太琐碎了,就像个打烂的玻璃球,碎屑晶莹,遍地闪光,让人目眩,真叫我一时不知道这话儿从何说起才好,所以,我思谋再三,决定这样,我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吧。当然,你来帮我写回忆录,我也要满足你的要求,尽量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尽量讲得有些文采,尽量带些温暖的感情。哦,我今儿才知道,感情还是有温度的,算我又长见识了。咳咳,你们这些文化人,叫人敬仰,又高贵,又心细,身上没点灰星。而且学问没边没沿的,了不得。 今儿个是二月二,龙抬头,算是个好日子,就连院子里这棵石榴树,也比前几天泛青得多,好像马上就要冒嫩芽一般。老侄儿,你要帮我整理这个回忆录,咱爷俩也商量了好长时间了,我推三推四,单挑今儿个开始,也是有几分用意的,想当年,我离家出门,前往上海滩,选的就是这个日子,二月初二,咱们选在这一天开始说起,我能感觉到时光倒流,一下子又回到了从前,曾经的岁月,好像次第再来过一遍。哦,这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是小帮助给你买的录音笔嘛,还带红绿灯的,我一说话,红灯就灭,绿灯就闪,我不说话,绿灯就灭,红灯就闪,不简单,科学技术高深莫测,所向披靡天下无敌。看来,你的准备工作还是很充分的,也就是说,咱们现在就可以开始了嘛。 好,现在开始。 说起来你也知道,要演讲我这一辈子的故事,那得先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方仪望。在咱们李庄,大人小孩都知道方仪望。这个大能人,老家是咱们亳州城里的,老早就去上海滩了。咱们李庄,虽然没有几个人见过他,但只要提起他来,不管是谁,那腔调,就像和他世交三代还不止嘛。而事实上,方仪望只是咱们家的一个拐弯亲戚,大体上还属于驴尾巴吊棒槌那种,因此,他从来没有来过咱们家,也不可能来咱们家,所以,当时咱们家对他的了解,基本上也是停留在传说的层面上。想必你也知道,在咱们李庄的传说中,方仪望十四五岁就离开亳州,到上海滩投奔一个远亲谋口饭吃。他这个远亲姓丰,叫啥名字,不是我想不起来,是已经失传了,但大家都知道这个姓丰的,在上海滩开了一家钱庄,他把方仪望收留下来,在家里当个跑腿的佣人,在钱庄里也当个跑腿的伙计。方仪望在钱庄干了三年,因为能说会道,又精明能干,在十七八岁这一年,被他家亲戚提拔为跑街经理。那时候,在钱庄当个跑街经理是相当不容易的。钱庄规矩多,一个人进了钱庄讨生活,首先要经过三年的学徒期,天天干杂务,扫地,做饭,倒痰盂,擦水烟筒等等,每天都要低眉垂眼,一点差错不能出,三年后才可能上柜台当实习生。实习生要干多少年才能升为带班经理,或者跑街经理,那就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方仪望当的这个跑街经理具体是干啥的,简单地说,就是专门和银行、洋行以及商号打交道的,想方设法,花言巧语,说服人家,让人家把钱存在自己钱庄里生息。方仪望当跑街经理又是三年。经过这三年的历练,这个人虽说不上博闻广见,但八面玲珑是称得起的,他不仅交际广泛,还相与了不少出色的朋友,其中包括那个叫鲍德温的美国佬。这个美国佬原本是洋行大班,也相当于经理角色。在咱们李庄的传说中,这个鲍德温被称为“老包”,这些琐碎话头儿轶闻,你也是知道的。 老侄儿,我一百多岁了,谈论从前的一些情况,我还是了解的。就像,方仪望当跑街经理的那个年代,在上海滩,从事金融活动的中外银行钱庄,以及洋行之类的银钱行业,有一百四十多家。我咋知道这么清楚,为了演说我的回忆录,我也是做过很多功课的,说起来还要感谢你,虽然才是咱们淝河镇上的小小文化馆馆长,在这方面还是给我提供了大大方便的。还有小帮助,远在北京,但有份好工作,图书仓库的“库头”,惦记着大爷爷,源源不断,络绎不绝,给我寄来各种各样的书籍,有一次给我寄来一本《理想国》,我花了一个多月看了一遍,才发现“理想国”里没理想嘛。哦,就是,小帮助啥书都给我寄,这些年来,几间屋里,还有这么宽敞的院子里,到处都堆满了书本,你大娘真是没少抱怨嘛。哦,咱们不说这个。总之,我一百多岁的老人了,还能读几本书长点见识,那我要感谢你们父子两个。哦,不能跑题,咱们继续说上海滩。旧中国的上海滩嘛,做银钱生意的,家家都做着发大财的美梦,人人都想着把别人的钱弄到自己口袋里。遗憾的是,那时候上海滩的市场经济,既无规律,又无组织,人人都在投机取巧,个个都把市场当成赌场。好嘛,既然是赌场,那就会有输有赢。所以有的人赢得盆溢钵满,金山银海,十个脚指头镶金戴玉,更别说手指和牙齿。你们看电视,我以前也看电视,在反映旧上海洋行交易所之类的电视剧里,咱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油头粉面,西装革履,坐在汽车里玩着手上的珠宝翡翠钻戒,一笑满嘴金牙,我可以作证,那不是艺术夸张,不是故意搞怪,那些画面反映的都是基本事实。当然,发财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输得血本无归,跳楼的跳楼,上吊的上吊,跳黄浦江的跳黄浦江。还有一些人输得失魂落魄,走到教堂墙角,往那儿一蹲,朝自己脑袋,啪,来上一枪。老侄儿,你是文化馆的馆长,让你们文化馆里那个,他娘的,叫啥名字嘛,哦,叫糖糕,你让他翻翻陈年的报纸,就可以看到当年上海滩那番凄惶景象。糖糕那孩子,上班也没个正经事,就知道天天玩手机。 P1-4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