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瑛著的《民国时期广西民族地区社会控制(1927-1949)》将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在“国家一社会”关系的宏观视野下对1927~1949年广西地方政权在民族地区的秩序化努力过程进行考察,以国家一元化权力结构与少数民族传统权力结构的矛盾冲突为历史轴线,探讨国家权力下移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广西地方政府在短暂的时间内取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却又无法维持这种稳定的深层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将之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予以一种历史性的解释,借此说明广西地方秩序建构的时代意义、社会历史后果以及对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的影响,也希望这一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坎坷历程的理解和体悟。本书在充分掌握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坚持历史学的实证主义精神,并借鉴相关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梳理其内在的历史脉络,以期对新桂系政府在民族地区的社会控制体制、政府运作和社会控制能力进行系统的研究。
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为首的新桂系是从旧桂系脱胎而来的实力派。黎瑛著的《民国时期广西民族地区社会控制(1927-1949)》从政府和社会互动这一视角,通过政府体制和政府运作过程,考察新桂系政府荣辱兴衰的深层次原因。
绪 论
第一章 新桂系统治的建立与民族观
第一节 新桂系统治的建立
第二节 广西少数民族分布和特点
第三节 新桂系集团的“特种部族”观
第二章 新桂系政府社会控制网络的构建
第一节 民团的建立
第二节 行政编组的进行
第三节 “三位一体”基层行政网络的构建
第四节 村街民会议的施行与传统议事会议的消解
第五节 改良风俗的实施
第三章 基层干部的任命与民族头人的嬗变
第一节 传统社会的少数民族头人
第二节 新桂系政府对基层公务员的要求与建设
第三节 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
第四章 模范省的建立:控制网络与广西民族地区的发展稳定
第一节 “三位一体”行政网络与民族地区
第二节 政府主导下的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节 政府服务职能之扩展
第四节 社会动员能力的增强
第五章 民怨与民变:地方权力网络控制下的国家——社会
第一节 民族地区社会控制系统的改变
第二节 社会控制的效度:对控制网络的系统分析
第三节 民怨与民变:相互制约中的国家社会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