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 | 一本书读懂法律常识 |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作者 | 张红军 |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1.人人都离不开法律。老百姓法科入门人手必备!"依法治国"主题必读图书! 习总书记告诫执法者:知法懂法守法护法。那么身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又必须具备哪些法律常识呢?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了侵犯?我们如何做才能不犯法?我们遇到的那些不平事又如何用法律手段来解决? 从出生到死亡,从家庭到社会,深入剖析人人都在关注的166个真实经典案例。用法律讲生活,解开让你心塞困惑。 2.具体法律难题字典式查询。 堕胎行为算不算犯罪?收容未成年人做活是否违法?孩子犯了错,父母一定要担责?老年人触犯了法律是否可以从轻处罚?别人赠予你的东西所有权是否属于你?"法人"究竟承担了哪些法律责任?……网尽你生活中的各种疑难,为你的法律困惑指点迷津。 3.一部贯穿于终身的法律智慧宝典;一套日常生活难题的解决指南;读起来轻松、用起来方便。 《一本书读懂法律常识 》涵盖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姻家庭、投资理财、企业经营、人身权益等涵盖生活方方面面,案例鲜活真实的,是一本为广大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指路书。 4.不仅仅是干货,更有生活! 文字通俗易懂,语言妙趣横生,思维细腻慎密。富有实务经验的律师告诉你:读《一本书读懂法律常识》不是啃硬骨头,没有法学底子的人一样能看得懂,聪明人更可以活学活用。 作者简介 张红军,律师,多年来做民事、经济、刑事辩护以及企业的法律咨询工作。执业以来,解答和代理过众多典型案例。工作之余经常写法律随笔和杂谈,从职业律师的角度阐述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法律事件,读来令人拍案惊奇。 内容简介 《一本书读懂法律常识:解答日常法律难题的十万个为什么》并没有就法律谈法律,而是采撷生活中的真实法律事例,用生动的笔触和精彩的语言,描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常遇到的法律关系,并给予深入的解析,让人们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哪儿?去哪儿了?怎么办?使法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是老百姓掌握法律知识的宝典,大众维权的利器。 目录 章 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胎儿的权利 胎儿是不是人 / 002 胎儿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人 / 004 胎儿权利知多少 / 007 第二章 年龄的红线:法律关于不同年龄人群的规定 民法关于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的规定 / 014 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 017 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责任年龄的规定 / 021 劳动法关于童工和未成年工的规定 / 022 第三章 小儿难养:监护和监护人的责任 “监护”是个什么玩意 / 026 孩子的事情谁做主 / 032 既要管生,又要管养 / 035 精彩书摘 “监护”是个什么玩意? 监护顾名思义就是监督保护。在法律上,监护有明确的定义,它是指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制度。 关于什么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在第二章已经讲过。根据《民法通则》第11条至13条对此作出了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而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所以,监护从其本质上讲就是对缺乏行为能力人监督和照顾的制度。监护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哪些人可以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除此之外,其他人可以成为孩子的监护人吗?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