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德伯家的苔丝(精)/企鹅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托马斯·哈代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德伯家的苔丝(精)/企鹅经典》是托马斯·哈代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苔丝这一形象是哈代对人类世界的最伟大贡献,她已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最优美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生活贫困的苔丝因貌美而被地主少爷亚利克玷污了贞节。因此,苔丝曾一度精神不振。后来,经过时间的洗涤,苔丝重振精神开始新的人生。她遇上了年轻、英俊的克莱尔,两人情投意合。然而,就在结婚的当天,克莱尔知道了苔丝的过去……

内容推荐

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亚历克诱奸。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爱。新婚之夜,她把自己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克莱尔抛下她去了巴西。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对方对她百般纠缠,绝望中的苔丝为了照顾家人不得不选择与其同居。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忏悔,希望得到原谅。善良的苔丝觉得没有脸面重回克莱尔的怀抱,她懊恼、愤怒到了极点,杀死了毁掉她一生幸福的亚历克。在与克莱尔一起度过了幸福却短暂的几天后,苔丝被捕,并被施以绞刑。  

《德伯家的苔丝(精)/企鹅经典》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他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公开地向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社会道德挑战。

目录

第一部 妙龄少女

第二部 失身女子

第三部 振作精神

第四部 终身大事

第五部 女人总是吃亏

第六部 皈依宗教者

第七部 完结

导读

试读章节

“俺们家还能兴旺发达吗?”

“嗯一一我说不准!”

“对于这件事,俺最好该怎么办呢,先生?”德贝菲尔停了一会儿问道。

“呃,无能为力,无能为力喽,不过,‘盖世雄杰,何竞死亡!’山你也只好想着这句话,宽宽自己的心了。当地一些搞历史的和研究家谱的肯定对此有些兴趣,仅此而已。在本郡的一些村舍里,也有好几个别的家族,差不多和你家一样显赫。再见吧。”

“可是,你不回头与俺喝一盅提提神吗,特林厄姆牧师?‘醇沥酒店’开了桶的酒味道还是很不错的,虽说比‘罗利弗酒店’差一点。”

“不啦,今晚不行啦,谢谢你,德贝菲尔。你也已经喝得够多了。”说罢,牧师策马继续赶路,心里疑惑着,向这人传播这点儿稀奇的学问,是不是不够谨慎?

牧师走远之后,德贝菲尔充满奇思幻想地走了几步,接着在路边的草坡上坐了下来,把篮子放在身前。过了几分钟,远处出现了一个小伙子,也顺着德贝菲尔刚才走的同一个方向过来了。德贝菲尔见到他,便举起手来,年轻人加快脚步,走到跟前。

“小子,把俺的篮子拿去拎着!俺要你为俺跑趟腿。”

那个细如板条的年轻人皱丁皱眉头。“约翰.德贝菲尔,你算老几,凭什么对俺发号施令,还叫俺‘小子’?俺俩谁还不认得谁呀!”

“凭什么?凭什么?这是秘密一一这是秘密!现在,听从俺的吩咐,好好地去干俺叫你去干的事情……好吧,弗雷德,俺并不在乎把这个秘密讲给你听:俺是一个高贵家族的人哩,这是俺今儿下午刚刚发现的。”宦布这一消息之后,德贝菲尔从本来坐着的地方往后一仰,放纵地伸开身子,躺倒在草坡上的雏菊丛中。

那小伙子伫立在德贝菲尔身前.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

“约翰.德伯维尔爵士一一这就是俺。”仰卧的德贝菲尔说道,“那是说,如果爵士跟从男爵一样的话一一本来就是一样嘛。关于俺的来历嘛,都记载在册了。小子,你是否知道绿山下的王陴这个地方?”

“知道。俺上那儿赶过集。”

“嗯,在那个城市教堂的下面,躺着……”

“那不是城市,俺是说那个地方不是城市,至少俺去的时候还不是城市,只是个很不起眼的、可怜巴巴的小地方。”

“别去管它是什么样子嘛,小于,那不是俺们要谈的问题。在王陴那儿的教堂下面,躺着俺家的许许多多的祖宗一一数以百计啊,穿着铠甲,戴着珠宝,装在重好几吨的铅质大棺材里。在整个南威塞克斯,谁家的祖坟也比不上俺家的祖坟那么高贵,那么气派。”  “哦?”

“现在嘛,拎着这只篮子,赶到马洛特去,到了‘醇沥酒店’的时候,叫他们立即给俺派一辆马车,接俺回家。马车厢里,他们一定得摆点小瓶朗姆酒,记在俺的账上。办完这件事儿之后,你还得把篮子拎到俺家去,叫俺老婆先把要洗的衣服搁一搁,因为她不用干这种活儿了,叫她等俺回家,俺有要紧的事儿告诉她呐。”

当年轻人半信半疑地站着不动的时候,德贝菲尔把手伸进口袋,从他历来少得要命的先令中掏出了一个。

“这是你的辛苦费。小子。”

这枚先令改变了那小伙子的看法。

“是的。约翰爵士。谢谢您啦。还有別的事儿俺能为您效劳吗,约翰爵士?”

P6-7

序言

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在主要活动展开之前,就经历了一个事件,人们通常认为,有了那番经历的女人是没有资格担任女主人公的,或者至少认为,那个事件实际上断送了她的前程和希望。可是,如果读者喜爱这本书,并且赞同我的观点,认为对于一件人所共知的悲惨事件,就它的隐秘方面而言,在小说中可以叙述的内容,要多于人们已经说出的东西,那么,就和公认的习俗完全背道而驰了。然而,《苔丝》在英美读者中也确实引起了共鸣,这似乎证明,按照人们心照不宣的观点进行写作,而不是恪守人们仅在口头上高谈阔论的社会习俗,也并非一无是处,即使使我是以高低不等的局部成就举例说明,也是可以这么说的。我禁不住要对人们的这种共鸣表示感谢。在这个世界上,渴望友谊的,常常只能枉然叹息,只要不被别人故意误解,也就算是受宠若惊了,而我却有幸遇到了这些厚意欣赏的男女读者。遗憾的是,我永远不能同这些读者一一见面、一一握手。

我说的这些读者,包括多数评论家。他们慷慨大方,对这部小说表示喜爱。从他们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们和别的人一样,用自己的富有想象力的直觉,大量地弥补了我叙述方面的不足之处。

此外,这部小说的出发点既不想教训别人,也不想攻击别人,在描述部分,只求简单明了地表达意思;在思考部分,多记印象,少写主这种令人感激不尽的话语来表示他对作者的原谅。我可以很有把握地告诉这位伟大的批评家,五条无理地公然责怪一神或诸神,并非像他所想象的那样是我的“原罪”。的确,这也许有一些地方根源。然而,如果莎士比亚是一个历史权威(大概不是),我就可以指出:那种罪孽早在七国时代就被引进威塞克斯了。在李尔王的故事中(也可以说是在威塞克斯国王伊那的故事中),格罗斯特曾经说道:

天神对待我们,就像顽童对待飞虫,

他们随心所欲地宰割我们。

其余两三位攻击《苔丝》的人,都是那种先存偏见、为大多数作家和读者所乐意忘却的人,他们以“文坛拳师”为业,间或装出颇有信心的样子,要做现代的“惩治异端的铁锤”,发誓要把别人打得一败涂地,他们伺机行动,不让别人暂时的部分成功变为日后的十全十美的成就,他们歪曲一目了然的原意,并且打着运用伟大的历史方法的幌子,对个人进行攻击。他们也许有自己必须推行的目标。有必须维护的特权,有必须遵循的传统习俗;然而,一个讲故事的人,仅仅记录世上事物对自己产生的印象,别无其他用心,对于以上这些东西,自然也就未加注意了,而且可能纯粹出于疏忽,在毫无挑衅的情况下,与这些东西发生了冲突。也许,在梦幻时刻所产生的倏忽即逝的意念,如果普遍地实施起来,那么,将会使这样的攻击者在地位、利益、家庭、奴仆、牛、驴、邻居或邻居的老婆等等各个方面③遭受相当的麻烦。他因此勇敢地躲藏在出版者百叶窗的后面,高声叫喊“不要脸!”这个世界也实在太拥挤了。无论怎样挪动位置,哪怕是最有正当理由地向前挪动一步。都会触痛别人脚跟上的冻疮。这样的挪动时常始于感触,而这样的感触有时则始于一部小说。

一八九二年七月

前面那些话是在本书问世后不久写成的,那时候,对于本书所进行的公开和私下的激烈批评,在感情上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既然那番话已经说出来了,那么,不管它们是否具有价值,也仍旧保留在此了,若是现在,我恐怕就不会写出那样的话了。尽管从本书初版到现在,逝去的光阴还极其短暂,但是,惹起我作出上述答辩的那些批评家们,已有一些“人寂”了,这仿佛要提醒我们,无论是他们的话还是我的话,反正都已经无所谓了。

一八九五年一月

现在这一版的小说增添了好几页以前各版所没有收入的内容。在我把分散的章节收集在一起的时候(如我在1891年的出版说明里所陈述的那样),这几页被疏漏了,但在原稿里却一页不缺。这几页的内容出现在第十章里。

至于副标题,前面已经说及,现在可以补充的是,这个副标题是我在看过校样之后的最后时刻才加上去的,作为一个胸怀坦荡的人对女主人公所作的评判。我当时以为,对于这种评判,谁也不会驳斥的。谁知,对这几个字的驳斥超过了对书中任何内容的攻击。一字不写,效果更佳。不过,既然写了,还是留在书上吧。

这部小说于一八九一年十一月分三册首次全部印行。

哈代

一九一二年三月

书评(媒体评论)

哈代对苔丝的感情之强烈,也许超过了他塑造的所有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

一一J.希利斯·米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9: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