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擦亮瞬间》是作者麦阁对人生阅历的提炼、对生活况味执著的品尝,犹如一坛窖藏老酒,既香又淳。她从整理书稿到每一篇文稿的校对,怀有一颗匠人之心,倾力而为。作者对文字的锤炼近乎苛刻,读他的作品有着诗的韵律,又有小说的情节和故事性,蕴含着丰满的哲思。
| 书名 | 月光擦亮瞬间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麦阁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月光擦亮瞬间》是作者麦阁对人生阅历的提炼、对生活况味执著的品尝,犹如一坛窖藏老酒,既香又淳。她从整理书稿到每一篇文稿的校对,怀有一颗匠人之心,倾力而为。作者对文字的锤炼近乎苛刻,读他的作品有着诗的韵律,又有小说的情节和故事性,蕴含着丰满的哲思。 内容推荐 《月光擦亮瞬间》为作者麦阁第一本散文集《再见,少女时光》之后的散文结集。本书记录的都是时间里真实的作者自己——早期或现在生活中的作者自己;短暂离开原地在旅途中的作者自己;思想着的作者自己;阅读的着的作者自己,写作着的作者自己…… 目录 第一辑 我看见了大海 我看见了大海 寂静之下 徽州似一个荒凉梦境 水——另一种光…… 2010,5月某日 泉州 给旅途的絮语 从寿县到巢湖 千岛湖上 暮色里的高淳老街 鼓浪屿——曾以幽静闻名的地方 青藤书屋 开封 被中药气味浸染的亳州 乡贤 异域手迹 荡漾西街犹如幻见 四月,去看一座镇 二月的公园 长泾 鄣吴的六个片断 土楼, 图像 三月一天在江苏大丰西郊梅园 第二辑 时间的形式 日影飞去——(给自己的一份备忘) 嗅觉里的童年 节气里散发的母亲气味 侧耳倾听 又忆旧光阴里的吃食 细雪 亡失的时间 战争 四月,某夜 说不清的事 夏日一刻 成长的危险 蓝色大巴 时间的一种形式 来访者说 记得 阳光、白玉兰 迷失的行者 情分 西藏 微物 态度 清明 两种海水 渝 飞驰的午夜 第三辑 夜读·她们 赠书说 在渺小中做一个伟大的人 选择 轨迹 三诗人书简 认识 我看散文与诗 午后断想 书籍 内心山水 绝对时刻 雨中消息 时间里的一本书 夜读·她们 属地 私语 书与人 日记选 不写 通往幸福之路 镜子 自然 词汇 细若游丝茨威格 归根结底,他还是幸福的 跋 试读章节 2010.5月某日 从灵隐寺出来,坐车到达杭州西湖南端的虎跑寺,时间已过正午。 湿润的空气透着清新层层绿阴迎面扑来,让人猜想并感知山中植被的空灵气息。 游人并不多。沿着林阴道走进去,四周安静,只听到微微的风声,偶尔的鸟鸣。听到树木们也都在说话。万事万物都在联系,都在交流。树倒影在水中,水是绿的。 那株叶片宽大的树好像在说,我绿得恰到好处;而一棵细长叶子的树又觉得,她似乎掉在了季节后面,绿得有些苍白了。 虎跑泉清澈见底,水声听上去有着异常的美妙,即便是用手捂住耳朵,光是用眼睛看着它“清泠泠”的样子,也能感到它有着乐音之美。 不得不提及,李叔同纪念馆。出生于浙江平湖的传奇大师。雕像庄严而平易。擅长油画、音乐、书法、戏剧的李叔同,在1918年时年39岁各项事业都如日中天的年龄段上,突然决绝红尘,毅然出家,在虎跑定慧寺剃度。法名演音,号弘一。在其他的阅读时间里,曾了解大师当年出家时的种种状况。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是世人给大师人生定位的8个厚重汉字…… 沿着小径继续向前,两边绿意葱茏。看到四方仰止亭,弘一大师的舍利纪念石塔,底端有青苔覆盖,顺着石塔的高度抬头仰视,犹如看到大师令人敬佩感叹的丰沛一生。 绿意掩映中,白色围墙的黑瓦之上,有灵动的松鼠在玩耍,对于不远处的行人并不惧怕躲避。它抬着机灵的脑袋,眼睛闪亮,不时出现在路人的视线。 虎跑寺,与我未曾去到之前的想象如此接近。 在一片空地之上搭建的置有木桌竹椅的茶室,独自要了一杯西湖龙井。遇到热水的茶叶很快地在白色的玻璃杯中舒展开来,散发出“茶”这种特有植物与沸水碰在一起产生的独特清香。呷一口,涤荡独自内心无法言说的困厄与累倦。 有几只麻雀在桌椅边的空地上蹦跳,肥胖而圆圆的肚皮似乎在向人炫耀它们的捕食能力。它们和那只在围墙黑瓦上的小松鼠一样,并不生人,一跳,又一跳,周围的风景就有些像湖水中的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收回视线,不看它们。 微微风声在耳边掠过。低头喝茶。抬眼处,满目绿。 约一刻钟后,起身向外走,放生池的小天桥上有人站着,在完成自己心愿中的事。我此行也有心愿,但不与人说……独自从包里掏出一个一元硬币,许愿,虔诚扔向天桥外一米多远石塔上的吉祥物,一阵欣喜。竟然,扔在了最中间的位置! 继续向前。“智慧照十方,庄严诸法界,大慈念一切。无碍如虚空”。穿过弘一大师题虎跑泉大门的上述字样,默默在心里拜别大师。 ——无意间回头,这条绿阴铺满的甬道已被长长甩在了身后,强烈的阳光透过枝权的缝隙,打在有些湿意斑驳的青砖地上,光影交错,一地的斑斓图像……如我心里有待解开的硕大秘密……P11-13 后记 如今网络普及,资讯泛滥,写作者众。每年推出图书接近五十万种,各种文本如汪洋大海,纸本阅读不无低迷。这套《远方文丛》看似瘦小孱弱,却还是不管天风海雨,仍旧踏浪挺胸,坚定而顽固地走来了。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也好,康德一生静守一座小城也罢,更有陶渊明的自况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足见每个人心中都有远方,都有渴望行走天涯看尽山河的愿望。自古写作多寂寞,最是文人难自由。远方是一种朦胧的希望,是一种久违的慰藉,是一种莫名的期待,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充满种种期待的邂逅,是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甘苦冷暖唯有自知的一种诗意。家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心存远方的人,不大容易满足于形而下的物质,不大容易为眼前的名缰利锁所羁绊,不大容易屈从于苟且含垢而随波逐流。 此辑丛书,有五本小书组成,计有黄蓓佳的《地图上的行走者》、黄梵的《中国走徒》、胡竞舟的《沉香》、麦阁的《月光擦亮瞬间》、雷雨的《且去题壁》,每本篇幅大致在十万字左右。作者大都是活跃在当今文坛,有一定创作实力的勤勉写作者。黄蓓佳大姐是新时期中国文坛的佼佼者,她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初毕业于北京大学告别未名湖前后,就已经在文坛引人注目。她的文学成就不仅仅限于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她的散文也是摇曳多姿,美不胜收。《地图上的行走者》是她继《窗口风景》《生命激荡的印痕》《玻璃后面的花朵》后的又一部最新散文集。黄梵是诗人,又是小说家,他在《新十一诫》之后新近又出版的长篇小说《浮色》引起广泛热议,而不大为人所知的是他在海外的深远影响力,《中国走徒》约略可以让我们领略这位深居高校的写作者的另一个诱人侧面。胡竞舟是对文字近乎苛刻的写作者,她曾在《钟山》《青年文学》《当代小说》等杂志发表小说、散文多篇,也曾获得金陵文学奖,《沉香》是其散文作品的首次结集。麦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散文和诗歌写作,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天涯》、《散文》等期刊,曾出版散文集《再见,少女时光》。书生雷雨,爱读闲书,已出版《漫卷诗书》《书卷故人》《江南读书记》》《折角的页码》《用伤口飞翔》《布鲁克林的星光》《龚自珍传》《江南彩衣堂》《吴梅村别传》《诗人帝王》《瓶庐遗恨》等,曾获金陵文学奖。 愁绝浮云外,苍茫旧帝京。这些写作者年龄有别,风格各异,生活道路不同,察人观世也遵循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宗旨,但他(她)们都心存诚意,敬畏写作;都摈弃阿谀奉迎,恪守言为心声;无意招摇呐喊,树大旗,拉虎皮,也并非故作深沉,自命清高,他(她)们敬畏文字不愿苟且,心怀远方渴望诗意,在行走跋涉中思索,在阅读与观察中体悟,在惨淡经营中飞扬自己的一己之见一缕幽情;不求藏诸名山,传至后人,但愿以真诚文字抚慰心灵,传递温情,驱除蒙昧,播撒善意。 霜随柳白,月逐坟圆,《远方文丛》究竟命运如何,心怀忐忑,唯有承蒙各位多多捧场,能够静心一览这些呕心沥血的文字,是所望也。 2016年10月27日于南京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