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由小林清之介改编的,高桥清绘画的《法布尔昆虫记》,让小朋友们换了一个方式来阅读这部科学经典。这套书用简洁的语言、可爱的插画、活泼的故事情节描绘了法布尔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昆虫,讲述它们的生活,展现它们的个性,处处流露出对它们的喜爱。
小朋友们可以透过文字看到它们的喜怒哀乐,故事情节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小朋友们的阅读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神秘好奇心,培养他们尊重生命、亲近自然、热爱科学探索的精神!
《法布尔昆虫记(10蜘蛛和步行虫的故事名家名绘版)(精)》为第十部,讲述了背着很多孩子的狼蛛和金闪闪的步行虫的故事。
小林清之介著的,高桥清绘画的《法布尔昆虫记(10蜘蛛和步行虫的故事名家名绘版)(精)》讲的是背着很多孩子的狼蛛的故事。小狼蛛从嘴里吐出丝来,和蛛丝一起在空中飘走了。
另一个是金闪闪的步行虫的故事。步行虫会把毛虫一只不剩地全部吃掉。
在草丛里挖洞
狼蛛生活在草丛里。它们会在小石头之间挖一个洞,住在里面。
洞有小瓶口那么大。从外面看就像一口很小、很深的井。
大家知道井吗?就是一个深洞。
人们会挖一个这样的深洞,把地下的水汲上来。
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水全都是从水井里打上来的。
狼蛛会用丝把小石头和碎木屑连起来,糊在洞周围,看上去就像井沿一样。
狼蛛伏在边上,只等虫子落网。
啊,一只小蚂蚱蹦了过来。
太好了,太好了!
狼蛛纵身一跳,扑向蚂蚱。一口咬住蚂蚱头,把蚂蚱按住,然后美美地吃起来。有时候它会在洞外吃,有时候也会拖进洞里吃。
洞底有一个宽敞的房间。
如果我们拿一根草棍戳进洞中,来回搅动,狼蛛就会吓一跳,跳到外面。
不信就让我们来试一下?
瞧,出来了吧!咦?这只狼蛛的肚子怎么鼓鼓的?
啊,明白了。这是一只雌狼蛛。肚子里肯定装满了卵。
对啊,那就让我们捉住这只蜘蛛,装进袋子带回家吧!
啊,到家了。我们在花盆里放一些土,上面罩一张网,这样,饲养蜘蛛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让我们赶紧把雌狼蛛放进去吧。
它一定会产卵的。
蜘蛛被捉回十多天了。现在是8月中旬,正是狼蛛的产卵季节。
你瞧,它不断地从尾部抽出丝,固定在铁丝网上,织起网来。最后织成了一张人类手心大的网。
它继续抽丝,又开始在网中央做起什么来。
咦?它又用丝做了个碗状的东西。
它在里面产下很多淡黄色的卵,接着又继续抽丝,在卵上面又加了一个“碗”。
“碗”和“碗”的接缝也认真地用丝糊了起来,最终做了一个白色的大袋子。
是装着卵的卵袋!
啊,终于完工了。
狼蛛又用嘴巴把网丝一根一根地咬断,取下卵袋。
宝贵的卵袋
第二天,让我们再瞧瞧铁丝网里是什么样子吧。昨天的卵袋又会怎样了呢?
咦?狼蛛居然把卵袋粘在了自己的尾部,像拖着一个大包袱。 狼蛛的尾部有一个吐丝的小突起。
这是“纺丝器”。卵袋就粘在纺丝器上,用短丝连着。
狼蛛非常爱护卵袋。睡觉的时候也不会放开。
如果往铁丝网里放进虫子,它就会扑上去吃掉。可是,即使在这种时候也不会丢下卵袋。
扑通!啊,卵袋掉下来了。
从纺丝器上掉下来了!
啊,糟了!糟了!
狼蛛连忙回来,再次把卵袋粘上。
粘法很简单。只要把卵袋往纺丝器上一按就行了。丝有黏性,眨眼就像原来一样连在一起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现在是8月末。天气依旧很热。
网里的蜘蛛比以前增多了,一共有三只。
因为我们又从草丛里捉来两只。
它们全都是雌性的。尾部都粘着卵袋。
对了对了,蜘蛛没有洞了啊。那就为它们做一个吧。为了防止蜘蛛逃走,得赶紧做一个才行。
拿一根细棍往花盆的土里一戳,然后再轻轻抽出来,瞧,一个洞就做好了。大小和深度也跟狼蛛的洞一模一样。
然后再做两个同样的吧!
狼蛛对这些洞似乎很满意。
“哟,正好。干脆就把这儿当成家吧。”
“哧溜,哧溜,哧溜,哧溜——”
三只狼蛛全钻进了刚做好的洞里,一面还不忘小心地呵护着卵袋……
P2-20
法国有一位名叫亨利·法布尔的大叔,非常喜欢昆虫。
有时候他会去有很多昆虫的地方,每天专注地观察它们;他还会把昆虫带回家,仔细地观察并记录他们的生活习性。
然后把调查的结果写下来,这就是我们现在阅读的《昆虫记》。
本书讲的是背着很多孩子的狼蛛的故事。小狼蛛从嘴里吐出丝来,和蛛丝一起在空中飘走了。
另一个是金闪闪的步行虫的故事。步行虫会把毛虫一只不剩地全部吃掉。
《昆虫记》笔记——致家长和老师们
法布尔的父亲最初只是个农民,后来到城市开了一家咖啡店。可生意总是失败,后来就辗转各地,最后,一家人竟离散了。当时法布尔15岁。
法布尔在城市里卖柠檬、在铁路施工现场运土等,拼命干活,独自谋生。第二年,他参加了阿维尼翁师范学校的公费生入学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可是,由于上课的内容对法布尔来说太简单了,到了二年级的时候,他就完全产生了懒惰心理,不认真听讲了。这天他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当着大家的面把他在书桌下摆弄的东西给抖搂了出来。
“这些东西都是些什么玩意儿?你给我说清楚!”
“这是步行虫的翅膀,这是马蜂的毒刺,剩下的是装着金鱼草种的壳和夹竹桃的果实。”
大家哄堂大笑,新任的年轻老师火冒三丈。
“你带这些东西来,到底想干什么?”
“啊,我在搞调查。”
“调查?现在可是法语课。这跟步行虫翅膀有什么关系?你这样的真是学渣。”
老师把此事报告了校长,并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老师回去不久,法布尔就来找校长了。
法布尔带着责问的表情,突然说:“校长,请把我提到三年级。拜托。”这名校长以前就偏爱法布尔,所以立刻就明白了法布尔的心思。由于被年轻老师说成是学渣,所以法布尔就认了死理,非要用实力证明一下不可。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校长坚持,是可以让品学兼优的学生跳级的。明白法布尔心思的校长笑着说:
“好啊。那我就给你个机会。不过三年级是很难的,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如果再像现在这样偷懒,你就跟不上功课了。”
法布尔才刚刚升到二年级,就又被提到了三年级。他发奋学习,参加了学年末的毕业考试并成绩优异。骂他是学渣的年轻老师肯定是惊呆了。法布尔喜欢昆虫和不服输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蜘蛛的故事刊登在《昆虫记》原著的第九卷,步行虫的故事刊登在第十卷。全都是法布尔八十多岁写的。
可是,蜘蛛却不是昆虫。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而蜘蛛的头部和胸部却没法分,只能分作头胸部与腹部。腿的数量也不一样,昆虫是6条腿,蜘蛛则是8条。另外,蜘蛛没有昆虫的复眼,却具有昆虫所没有的纺丝器。
法布尔明明知道这些,可由于蜘蛛的习性实在有趣,他就跟昆虫混在一起开始了研究。他曾经讽刺说:“根据分类学,蜘蛛并未被当作昆虫,这种分类学要是让马匹给吃掉就好了。”
法布尔研究的是欧洲的纳博讷狼蛛,日本并没有。不过,却有六十多个近亲种类。在日本,狼蛛曾一直被称为“毒蜘蛛”,而事实上,有毒的只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极少数,大部分纳博讷狼蛛都是无毒的。因此,1972年就被改称为了“狼蛛”(其实日语名字是叫子守蜘蛛——译注)。
其次是金色步行虫。法布尔学生时代在书桌下曾经摆弄的便是此物。虽然日本并没有,不过,日本的大步甲却是其近亲种类,只是颜色是黑色的。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