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特扫队长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是一个“特殊现场”清扫者——特扫队长20年的生死记录,书中的25个房间是25位死者和他们的人生。

活着就如同一场战役!在活着的时候直面死亡,在死亡中领会生命的意义!

本书是2014年日本亚马逊畅销书,感动万千读者!带你品味生与死的界线!

内容推荐

特殊清扫,清扫的不只是普通的垃圾,而是一个人留在世界上最后的痕迹。从事特殊清扫20年,无数次进出各类死亡现场,见过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在生与死的边缘中,作者特扫队长选择用笔记录下自己所经历和思考的一切。

有善终的老人,葬礼上全无悲哀肃穆的气氛;有因病而亡的运动少年,戴着奖牌走完了在人世的最后一程;有自我了结的中年人,在墙壁的月历上留下奋斗的记号;也有“孤独死”的人,却有一生的挚友帮其善后……对死者来说,人事的变幻无常在死亡的那一刻已然定格。可是对生者而言,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却永远不会停止。什么是生?什么是死?生命中什么最值得珍惜?站在十字路口,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这些问题,恐怕思索一生也未必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不知死,焉知生?只有在死亡面前,生命才能凸显其分量;也只有在死亡面前,人生中最弥足珍贵的东西才会浮现。

打开《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跟随特扫队长进入25个房间,旁观25个人的生命故事,或许我们对于生和死,会有不一样的思考。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爱

 梦的痕迹

 父与子

 珍藏一生的回忆

 笑着说再见

 棺木里的关东煮

第二部分 希望

 岁月的年轮

 拼命活一次

 生腐与保鲜

 向死而生

第三部分 勇气

 苦口之药

 人生的金牌

 记号

 破壳重生

 人生这场赌局

 “死亡依赖症”

 血斗

 浴缸里的牙齿

 做与不做

 恐高症,恐低症

第四部分 感谢

 一生的挚友

 来自一个父亲的安慰

 一期一会

 “记住我们终将死去”

 轻轻的灵柩

 女人心

结语

 一辈子的人生功课

解说

 生死的界线

试读章节

珍藏一生的回忆

有人委托我做现场清扫,地点在一栋老旧狭小的公营住宅内。我和委托的男士约好在现场碰头。逝者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死因是常见的孤独死。

委托人是她的儿子。

逝者生前,这位男士似乎很少和她联系,几乎没有什么交流。但母子之间没有什么矛盾,也并非关系不好。或许是因为男士自己也有家庭,平日为家事所累,才无暇顾及母亲吧。我一边在心里猜测,一边跟在他后面走进房间。

尽管逝者已经去世几天了,但室内几乎没有什么污秽和恶臭。在这种基本正常的情况下,我的工作与其说是“特殊清扫”,倒不如说是“清除废弃物品”。这么一想,我的心里轻松了不少。

说是“清除废弃物品”,但很少会将室内所有物品都清除掉。从日常用品到贵重物品,多少都会有一些没有必要废弃的东西,还有纪念品等等。

不过,如果要逐一把那些有用的物品和废品区分开的话,那就根本无法着手清扫了。所以,我通常都是拜托委托人事先把需要留下的东西挑出来。当然,如果现场的情况过于恶劣,委托人实在无法进房问,客户就会很默契地委托我全权代理。

这次现场的情况还可以,所以我便让委托人先把贵重物品和要留下来的东西挑选好,然后再清除剩下的废弃物品。

着手清除那天,委托我的那位男士跟我说:“我已经把需要留下来的东西都拿回去了,剩下的你就都处理了吧。快结束的时候请联系我,我会回来。”然后他就走了。如果他一直留在现场也只能弄得满身是灰,这样反而好。

正如他所说,房间里面剩下的全是那种可以扔的东西。清理废弃物品,用不着那么小心翼翼地打包和搬运,所以我可以放手去干。

房间基本清理完毕后,我开始着手整理收纳空间。虽然壁橱里面也塞得满满的,但东西基本都放在收纳盒和衣物盒里,而且盒子外面都贴了标签,清楚地注明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能把东西收拾得这么井井有条,肯定是个一丝不苟的人。”搬运物品时,我心里充满了对逝者的敬佩。

收拾完壁橱,接下来是顶柜。顶柜里的东西也和壁橱里的一样都井井有条地放在收纳盒里。确认了盒子上的标签后,我把它们逐一搬出去。

最后,在顶柜最里面、也是手最难够到的地方,我发现了一个纸箱子。箱子很破旧,我以为是“当然要扔的东西”,正要往外搬时,瞥见了贴在上面的标签。标签上似乎还写着人名。“这名字好像是……”

写在标签上的,是逝者的儿子、那位委托人的名字。

“里面放的是什么呀?”我试着摇了摇纸箱,当然完全猜不出来。因为很想知道纸箱里面是什么,我便把它留在房间里,继续清理别的物品。慎重起见,我想待会儿还是让委托我的那位男士确认一下为好。

工作进入到最后阶段的时候,我请委托人回来确认现场情况。

“真专业啊,干得这么快!”看到短时间内就被清理得空空如也的房间,那位男士十分惊讶,对我的工作效率非常满意。

“还有……这个纸箱子,还是请您确认一下吧。”我把纸箱递给他。

“这是什么?唉,估计是些没用的东西。”男士边说边撕开了封箱的胶带。

“啊?!这是……”箱子里面是孩子画的图画,还有一封用很大的字写的信。

“像是我小时候画的画……好怀念啊。我都不记得了。”他笑得有些腼腆。

纸箱里面,都是那位男士小时候送给逝者的东西。有生日和母亲节等纪念日的礼物,也有平时送的东西。逝者肯定将这些视如珍宝,所以才一一珍藏,收藏在壁橱最里边。

“房子一空,我才深深感到妈妈真的不在了。要是趁她还在的时候多陪她说说话就好了。”男士若有所失地喃喃自语。当他凝视纸箱里的物品时,脸上又浮现出温馨的笑意。

我不知道最后纸箱里的物品是如何处理的。但是,那位男士心中缺失的,一定被载满母亲回忆的那个纸箱填补上了。

当时在现场,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位母亲对儿子的惦念和爱,那美好而温馨的一刻,让我心中也充满了温情和感动。

P19-23

序言

时至今日,虽然“特殊清扫”在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很常见的词汇,但将其称作“特殊清扫”却是从我们公司开始,我们也可谓是这个行业的先驱者。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清理人的遗体、动物的尸体、粪尿之类的排泄物以及堆积如山的垃圾等特殊污秽,经常会目睹一些惨不忍睹的现场,也经常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我们从事的是一种鲜为人知的污秽职业。

本书取材于我的博客“特殊清扫:与死亡搏斗的战士”。之所以以此为名,不仅因为我们承担的工作十分艰苦,有如格斗,也由于这项工作让我形成了“活着如同一场战役”的人生观。不单是人际关系、工作、生活、伤痛以及疾病.还有我们自身的懦弱、愚蠢、邪恶、贪婪,以及突如其来的磨难、心中的苦恼……日复一日,生活中永远不乏我们需要与之奋战的对手。

我与身为劲敌的“自己”奋战搏斗于惨烈的现场,或许因此才对人生燃起源源不绝的动力,同时不断反省自己的懦弱和愚蠢,让人生展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我尝试在博客里记录内心的挣扎和苦恼,以及人生的细微之处。

“特扫队长”即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也是博客上的另一个我。本书来源于我的博客,这个名字是负责编辑博客的同事根据博客名起的。“特扫队长”既不是公司里的职称,也不是我的昵称,它只不过是个博客名而已。

我这个“特扫队长”,既不是个可以自鸣得意的好人,也不是个自惭形秽的坏人。或许,我既没有自己想的那么聪明,也没有旁人想的那么愚蠢。内向、悲观、神经质又胆小,还是个懒癌患者,爱哭鼻子,本性阴郁——我只不过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中年大叔。

我1992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这份工作。那时我23岁.患有严重的忧郁症。之所以选择这份职业,既是为了对抗当时自己心中强烈的不幸感,也是出于对这种鲜为人知的职业的好奇。当时的前后经历说来话长。就不在此赘述了。总之,我并不是出于什么高尚的动机选择这份职业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已经20年了。不知道为何,感觉这些年有如徒然做了一场又一场无法实现的梦。在我内心深处,很多非同寻常的经历和让人深思的体验层层累积,使我形成了独特的生死观和人生观。

从2006年5月起,我开始用博客记录这些所感所思。最初是因为网络管理员提议:“没准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公司、了解我们的工作呢。”既然说是“短文亦可,内容不限”,我便不加思索地应允了。

我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开始记录工作中的点滴和奋斗经历。时而嬉言打诨,时而倾尽洪荒之力,无暇顾及前后行文的逻辑矛盾,只是尽情将所感诉诸于笔端。  开博不久,可能是得益于网站的大力推介,再加上选材特殊,我的博客很快就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还有很多人在博文下留言。

对我这种数码盲而言,在网络上和素昧平生的人交流实在很有意思。我为读者的肯定和鼓励而欣喜,也为批评而愤愤不平;他们的世俗所感让我不禁发笑,他们的苦恼亦让我感同身受;他们的恶言中伤让我消沉气馁,其求死之声更让我困惑忐忑。

渐渐地,我的心开始温热而易感,文笔也逐渐敏锐犀利,文章越来越凝重了。我不再仅限于单纯地描述自己的经历、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特殊,而是试图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对于生死的感悟。虽然难免带有一些主观的偏见,也有一些狭隘和伪善的想法,但是,对我而言,撰写博客就像是“人生中的寻宝之旅”。

迄今为止我历经了很多人的生和死。在清理有形物品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很多无形的东西。虽然世事虚妄无常.我还是不断清除死亡的痕迹,刻下生命的足迹,让死转化为生。

什么是生命?何为生?何为死?我的本性驱使我去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虽然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自问自答,但我还是将这些思考发表在自己的博客里,并付梓成书。

我不知道读者会如何解读这本书,或从书中领会到什么,价值观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以及人生态度是否会有所改变。其实,我也不知我的博客和这本书是否能够引发读者的所思所感,不过,既然你们愿意拿起这本书,如果读后能够心有所感,我将不胜欣慰。

后记

一辈子的人生功课

“如果有来生,你还会选择同样的工作吗?”

过去,曾经有杂志这样问过我。

我毫不犹豫地立即答道:“绝对不会!”

记者听了禁不住苦笑。我的回答和他期待的答案好像大相径庭。但是,我还是觉得,如果有来生,我不会选择这项职业。

也可能是俗话说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我想选择不同的道路和别样的人生。

当然,能够从事现在这份工作,并坚持至今,对此我充满感谢,也感到有些自豪。

也有人曾经问我:“你是出于使命感而从事这份工作的吗?

我的回答是“No!”我做这份工作,既不是为了社会,也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生活。我是为了自己,为了钱在做这份工作。当然,我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但那不过是出于工作职责。

别人觉得我是在为他人作奉献,那不过是这份工作给人留下的表面印象。即便我曾经为社会和他人无私地付出和奉献(虽然我也很想如此),那也不过是无心之举。在内心深处,我也会出于利己之念在暗中盘算,并有种种欲念。所以,我实在无法说自己是在“为社会、为他人”作出牺牲和奉献。很遗憾,我原本就不是那种为他人无私奉献的人。

经常有人对我说:“你的_[作好辛苦啊。”

确实,这份工作很艰难辛劳。但是,我觉得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毫不辛苦的工作吧。尽管如此,在大多数人看来,我似乎含辛茹苦,让人深感同情。

这可能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成见和偏见,也可能是因为我在博客中过于强调工作悲惨和残酷的那一面了。

可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不幸的人。虽然不敢自诩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并为此而自豪。

尽管也有很多烦恼和痛苦,但是我身边有很多事情让我感到幸福,甚至有的时候,会因为心里幸福满溢而热泪盈眶。我觉得能有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生实在很奢侈。

有时候我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漂亮话说得太多了”,所以被人揶揄为“理想主义者”或者“不切实际”也没办法。但是,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而且从心底憧憬、想要追求美好的人生。

我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生物,所以热爱美好,还是正因为人本身污浊肮脏才追求美好?不过.我内心也有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欲望和渴求,所以对自己现在的人生很满意。

也许有人觉得我装腔作势,把自己的工作说得过于崇高。也有人觉得我整日和污秽之物打交道,所以人如其名(我博客的笔名十分不雅),我本人也有阴暗和肮脏的一面。  但是我觉得,正因为自己平日做的净是一些不体面、不光鲜的工作,所以在博客里说一些豪言壮语也不为过,应该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吧。

……

如果可能的话,我也想尽早辞去这份工作,但是生活所追,身不由己。我这二十多年的时光,几乎全都耗费在为生计而苦恼以及与生命搏斗上了,恐怕今后也会一直如此吧。一想到这些,总觉得意志消沉。虽然我貌似是“死亡斗士”,是“与生命搏击”的人,但实际上不过如此。像我这种净是缺点的中年大叔,也只能这么含泪挥汗干下去。

那个名叫“特殊清扫队长”、永远没有机会出人头地的人,是另外一个我。

我总是爱从正面肯定自己,但可悲的是,无论我怎么自以为是地夸夸其谈,也不过是个苟活的人而已。郁郁寡欢的时候,我也曾经想到过死;而意气风发的时候我又对死亡心怀恐惧。人生就是这么有泪也有笑,苦乐并存。

没有人知道自己的人生将在何时终结,我期望能够心怀感谢和喜悦,尽心竭力地度过每一天。

本书是我五年间撰写的近五百篇博客的精选结集。衷心期望,本书能够成为另一个我或作为读者的你,思考人生以及生命中那些重要事情的契机,并能让你我从中汲取一些积极向上的力量,感受更多的美好。

在本书最后,我要深深地致谢。感谢那些委托人和工作伙伴,那些通过死亡让我重生的逝者,一直支持我的博客的读者(战友)们,与我共同挥汗奋战的同事们,给我欢笑、为我消除孤独的家人们,对我这个脾气乖僻的人给予耐心帮助的编辑们,特别是为拙文寄语解说的养老孟司先生。

最后,还要感谢我疲惫不堪的躯体,日渐短暂的生命,以及苦乐参半、五味杂陈的人生。

2012年春

特扫队长

书评(媒体评论)

迄今为止我历经了很多人的生和死。在清理有形物品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很多无形的东西。虽然世事虚妄无常,我还是不断清除死亡的痕迹,刻下生命的足迹,让死转化为生。什么是生命?何为生?何为死?我的本性驱使我去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特扫队长

想要阅读本书的读者,当然也有出于对恐怖事物的好奇。我也是这样。但是不仅如此。“假如有天我也这样死去该如何是好”,“要是我也迎来这样的人生结尾会怎么样呢”,经常会从书中的内容联想到自身。大概因为作者总是带着这样一种视角吧,因此读者总会带着这样的思路阅读下去。就是具有这般强大引力,让人产生当事者心情的一本书。

——日本作家、记者、评论家佐佐木俊尚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