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趣谈楹联(典藏版)/中国故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孙丹林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故事》用明白晓畅、轻快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让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长见识,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传统文化。

《趣谈楹联(典藏版)》由著名文化学者孙丹林先生执笔。孙先生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文明之旅》等栏目主讲陆游、唐伯虎、楹联、汉字、节日等内容,被评为《百家讲坛》“最投入”的主讲人,讲课妙趣横生,现场气氛热烈;下笔亦全无沉重的道德说教和晦涩的专业解析,依然是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读者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体会楹联的无穷魅力。

内容推荐

孙丹林著的《趣谈楹联(典藏版)》通过故事讲述楹联。书中穿插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让青少年在故事中潜移默化,了解楹联的博大精深。本书语言风趣活泼,引人入胜,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了解楹联知识、感悟楹联之美。

目录

皇帝和农夫对对子——什么是楹联

老鼠跑到哪里去了——从春联说起

算盘是怎么来的——楹联中的文化

老子为什么姓李——在楹联中读史

一牛独坐看文章——从楹联中看教育

虽是怀虚气势宏——楹联中的知识

用萝卜对对子的高手——楹联中的智慧

土坯“砸”出来的对句——楹联可以励志

湘水横湍,浮来猪八戒——楹联中的修辞

鱼有尾,牛有头,有头有尾——来自民间的楹联

新城几时旧?——妙手偶得成佳构

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良构佳联出少年

上联“死”下联“□”?——楹联的分类

一家“四代五尚书”?——看看庭宇联

三味书屋的由来——趣话书斋联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妙品风景名胜联

半夜生孩,亥子二时难定——简介贺联

老鼠亦称老——谈谈贺寿联

人到盖棺方有定论——挽联概说

庸医的诊所为啥火了——说说行业联

锡山无锡虚得其名——聊聊赠答联

春色满园关不住——楹联的作用

怎样作好对联

试读章节

老鼠跑到哪里去了

——从春联说起

大家知道,明清时期的楹联已经发展到了高峰。为什么呢?前面我们说过,原因之一就是皇帝朱元璋非重视。

朱元璋喜欢春联,全国上下张贴春联,能反映出国家的繁荣。有一年,朱元璋下令,新春期间,朝廷民间,每家每户都要贴上春联。他还带头撰写了几副对联送给身边大臣。其中赐给陶安的是: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院文章第一家

这副对联撰得十分工巧,上联说谋略,下联赞文章;上联是“无双士”,下联是“第一家”。

朱元璋为什么对陶安如此青睐呢?陶安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六岁丧父,矢志读书,从政后白天无暇读书,晚上总要读书到半夜,数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累了就把书放在枕头下,醒来后再从枕下拿起书来读。陶安“以书代枕”的佳话满朝皆知。

一天,朱元璋驾临陶府,告诉陶府家人不要打扰陶安。他径直来到陶安的卧室,果然看见陶安枕下放的都是书。朱元璋十分高兴,就给陶安出了一句上联:

枕耽典籍,与许多贤圣并头。

什么意思呢?“耽”就是迷恋的意思。上联说枕头迷恋典籍,所以与许多圣贤并头。典籍不都是圣贤写的么?上联是真好。

陶安一听,十分佩服。他思来想去,正愁无对,忽然看见朱元璋手拿一把画有山水的折扇,心中一动,谦恭地对道: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陶安也真是思维敏捷,由一把扇子,就能想到“有一统乾坤在手”,这正是对皇帝的恭维啊!而且和上联十分契合。君臣二人所作的联语都非常符合各自以及对方的身份,的确是联中佳品。

这一天,朱元璋微服私访,去检查家家户户贴春联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了。他见大街小巷贴满了春联,非常高兴。

走着走着,朱元璋发现有一家门外是空白的。他很不高兴,就派人问其究竟。原来这家世世代代屠猪、阉猪,没人会写春联;街坊邻居也无人能够代写。朱元璋见状,便让人笔墨伺候,他略加思忖,写下一副春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斩断是非根

横批是“祖传技艺”。大家注意,其他类别的对联一般都没有横批,但春联一定要加横批,横批贴在门楣上。

这副对联写得很好,上联写宰猪,下联写阉猪。尤其是下联,写得极具幽默感。

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这家还没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恭敬地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给我们家书写的,我们全家如获至宝。现在已经把这副御笔春联高悬在中堂,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大喜,命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

春节撰写春联,历来得到上自帝王将相,下到普通百姓的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春联情结。尤其在民间,书写和张贴春联在迎春习俗中是不可或缺的大事。长期以来,百姓把春节前的活动概括成几句俗谚:

二十三供灶仙,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磨黏谷,二十六砍块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上香斗儿。

灶仙即灶王爷,过去几乎家家都在锅灶所倚的东墙上供上灶王爷的画像,上面写着“一家之主”之类的文字。《论语》中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句子。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都要给灶王爷上供品。供品很简单,就是灶糖。这种糖极甜极黏,目的就是让灶王爷在回天庭做“述职报告”的时候,多为百姓说好话,不说坏话。所以在灶神画像的两边还要贴一副对联: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

从供灶仙这一活动中可以看出,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非常朴实、讲究实际。“民以食为天”嘛!老百姓就是祈盼有神来保护,从而过上安定平和、丰衣足食的日子,没有天灾病孽就足够了。

P15-18

序言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为了唤醒文化记忆,开启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我社策划出版了这套《中国故事》丛书。

《中国故事》邀请各领域专家撰稿,用明白晓畅、轻快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让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长见识,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传统文化。

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依然有着勃勃生机。

本书由著名文化学者孙丹林先生执笔。孙先生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文明之旅》等栏目主讲陆游、唐伯虎、楹联、汉字、节日等内容,被评为《百家讲坛》“最投入”的主讲人,讲课妙趣横生,现场气氛热烈;下笔亦全无沉重的道德说教和晦涩的专业解析,依然是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读者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体会楹联的无穷魅力。

丛书封底的印章“回音壁”系书法家、篆刻家王继雷先生所治。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面历史的回音壁,能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以更加自信的姿态面向未来。王先生功力深厚,篆刻作品曾获国家级大奖。这枚印章图案简洁有力,印边的花纹凸显了“壁”的形象,道出了“历史回声”的寓意。此印系王先生友情提供,我们在此深表感谢。

《趣谈楹联》是《文明之旅·喜迎佳节话对联》内容首次整理出版。初版上市后,获评第二届奎虚图书奖推荐奖图书(10种)、2016年大众最喜爱的鲁版图书(30种)等,得到了读者的认可。此次修订再版,我们重新设计了封面与内文版式,使其更加简洁、舒适、美观,希望能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8: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