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刺梅/建军90周年献礼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贾月珍
出版社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在这支军队90年的成长历程中,无数战士洒热血,献忠魂,以感天动地之精神铸就军魂。在建军90周年之际,我社特策划“建军90周年献礼丛书——铁血忠魂”,以作献礼。本套丛书共7本,分别是《刺梅》(贾月珍著),《夜蝶》(周莲珊著),《红石》(闫耀明著),《地火》(陈华清著),《神枪》(张曙光著),《无畏》(范增利著),《赤焰》(李铭著)。全套书以革命战争为背景,通过作者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形象。全书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语言表述生动,是一套非常适合孩子和家长阅读的红色经典故事书。我们推出“铁血忠魂”,就是为了在这个盛世辉煌的时代,更好地了解和阅读这些红色经典故事,感受曾经的峥嵘岁月和革命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者英勇开拓、顽强不息、为国为民的奋斗精神。我们阅读经典,赞美英雄;我们重温历史,继往开来。

内容推荐

贾月珍著的《刺梅》讲述的是草原英雄日阿格玛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美丽富饶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草原上,妇联主任日阿格玛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垂死挣扎的胡图楞嘎、鲍玉林匪徒做坚决斗争,最后献出自己的满腔热血,英勇就义。日阿格玛是蒙古族人民心中的英雄,她的名字永远印在内蒙古人民的心坎上,她就像草原上火红的山丹丹花一样,永远盛开在克什克腾旗草原上。

目录

第一章 草原之花诞生在忠阿鲁

第二章 失去呵护的小羊羔

第三章 春风吹到草原上

第四章 被卖去做别人的妻子

第五章 山坡上来了几个鬼子

第六章 八路军来了

第七章 支援八路军游击队

第八章 藏在牧民中的特务

第九章 36团进驻忠阿鲁

第十章 宝日格牺牲

第十一章 两大土匪团的溃散

第十二章 团政委夜访蒙古包

第十三章 牧者有其畜

第十四章 鲜血染红的山丹花

尾声 英雄赞歌

试读章节

这是当地的习俗,哪家有婴儿出生,就会在包房外挂上标志,男孩挂弓箭,女孩挂红布,经过的人,不能贸然闯进。特殊情况下征得主人同意,才可以进入。

“还是请进来吧,师父怎么能与普通人一样?”接生婆恳切地说。

于是,女婴的父亲放下帘子,转身走开了。不一会儿,门帘重新被掀起来,有声音喊着:“呼毕力师父来了!”

话音刚落,一位中年喇嘛躬身走进来。他身上穿着半新的红色袍子,头戴一顶翘檐的毡帽,进屋后身体略躬,施法礼。接生婆和女婴的母亲急忙跪好,叩拜。

女婴的父亲将喇嘛让到西首上位坐下,恭敬地说:“师父,您先喝点儿热茶,暖和暖和。”说完,转身从铜壶里倒出一碗奶茶,双手捧着,递上去。

呼毕力喇嘛接过来喝了两口,说:“我身上凉气太重,过一会儿再把孩子抱过来。”

几个人应喏后,便不敢再吭声,静静地等着呼毕力喇嘛的命令。

而此时,婴儿醒了,在小襁褓中蠕动着,一脚蹬开了卷着的襁褓,白嫩嫩的小脚丫伸出来,接着小手也伸出来,在空中挥舞着。大概是摸了几下没摸到母亲,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声音纯净,清脆,空灵。”呼毕力喇嘛说,“好了。抱过来吧,这么美妙的声音吸引着我,我很想见一见她的容貌。”

于是,女婴的母亲重新把婴儿裹好,抱起来,递给孩子的父亲,由父亲抱着凑近喇嘛身前。

呼毕力喇嘛盘腿而坐,身体稍稍前倾,俯看着深蓝色襁褓中的婴孩。只见那张洁净粉润的小脸如凝脂般剔透。说来也奇怪,婴儿与喇嘛对视着,忽然安静下来,大眼睛瞪得圆圆的,一眨不眨地望着,似乎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更深处。

呼毕力喇嘛精神一振,赞叹着:“这真是一汪智慧之泉呀!”

“您是说孩子的眼睛吗?”接生婆脸上绽放着光芒,高兴地问。

孩子的父亲母亲对望一眼,似乎并没太听懂,但知道是夸赞之语,也开心地笑着。

“日阿格玛,就叫这名字吧。怎么样?”呼毕力喇嘛问。

“好呀!”婴儿的父亲不住地点头,“只要是您取的,一定是好名字。”

“日阿格玛,智慧之花,真好!”孩子的母亲高兴得脸上泛着红晕。

日阿格玛一天天长大。她家的日子还算过得去,虽然贫穷得只有二十四头牲畜,但是日阿格玛的父亲可以帮牧主和一些富裕牧户做些短工,贴补家用。一家人节省着吃用,也不至于饿肚子,更不必像那些连一头牲畜也没有的人家,除了给牧主做奴隶外,没有其他出路。

尽管自己家牲畜不多,可是日阿格玛的父亲在长期的做工中练就了去势、打鬃、烙印的好手艺,一到春季,他就忙得不可开交。除了牧主、富裕牧户,有牲畜的普通牧户家也纷纷请他去帮忙,报酬当然会有的,穷一点儿的牧户会送上一块砖茶,富一点儿的可能会给奶豆腐、奶皮子,甚至绸缎。但日阿格玛一家还是希望能得到种羊或者种马,以壮大家里牲畜的队伍。

一天,日阿格玛的父亲打算去依布列老爷家帮工。

“依布列老爷的马群?”日阿格玛的母亲一副担忧的神情。农历四月初五是牲畜去势的吉日。依布列老爷是这一带有名的大牧主,可他也是出了名的残暴、小气,给他家打短工的人,很少有能拿到足额报酬的。即使是对长工,他也是尽可能地克扣,常常是一年到头,连事先约好的一个月一只羊羔都给不齐,天冷下雨借他家库房里发霉生虫的破皮袄穿穿,他也会借此扣掉一个月的工钱。

“嗯,”日阿格玛的父亲敲敲烟袋锅,“七十三一个人忙不过来,别人的手艺,依布列老爷不放心。”

“怎么讲的?”日阿格玛的母亲是指报酬。

“说是一匹绸缎。”

“要那东西有什么用?咱们穷门穷户,不如要炒米,要不白面?日阿格玛都三岁了,还没吃过白面果子。”

“依布列这种人能跟你商量吗?找到头上,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我们哪有资格跟他商量报酬,答应的绸缎也不一定给呢。再说,要是真给了,不正好留着给闺女做嫁妆?”父亲笑眯眯地看着日阿格玛,堆满皱纹的脸绽放开来。

日阿格玛正在帮母亲搓泡在水里的炒米,两只小手沾得满满的。她扬头看看爸爸,咯咯地笑了。仅仅三岁的她已经开始帮家里干活了,码牛粪、捆干草、晒炒米、生炉火,甚至缝衣服等针线活儿也能做一些,俨然是家里的小劳力,难怪父母已经开始为她攒嫁妆了。

父亲抽完烟,收拾好工具,就背起包出门了。去势就是给牲畜阉割,也叫骟马、骟羊、骟牛。给马去势一般选三到四岁的儿马,也就是小马。提前几天就得请老牧民根据经验目测,选出品种优良的儿马留作种马,其他的体弱、个头小或者有其他毛病的都要阉割,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繁衍出来的马品种不变劣。种公马一般是那些膘肥体壮、骑乘时速度快、血统优良的马。被阉割了的马只能用来拉车、驮东西,或者被宰了吃肉。

“几天回来?”母亲问。

“三天吧。”  P6-9

序言

忠魂祭先烈 铁血铸长城

◎周莲珊

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自1927年南昌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走过9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些岁月中,有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值得我们讴歌赞美,长久铭记。

回首往昔,岁月峥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英勇战斗的90年;是战胜强大的敌人,克服千难万险,持续发展壮大的90年;是为保卫祖国、维护和平、支援国家建设付出巨大牺牲,建立丰功伟绩的90年;是在血与火中出生人死、前仆后继,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的90年;是热血喷涌、意气风发、英雄辈出的90年。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要有英雄;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也是没有希望的。无论哪个时代,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都有自己的榜样,都追慕高远,都崇尚英雄。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历尽沧桑与磨难。赞颂英雄壮举,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铁血忠魂——建军90周年献礼丛书》由7部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组成,分别是《刺梅》(贾月珍著)、《夜蝶》(周莲珊著)、《地火》(陈华清著)、((神枪》(张曙光著)、《红石》(闫耀明著)、《无畏》(范增利著)、《赤焰》(李铭著)。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需要读者更多了解和阅读这些红色经典故事,感受曾经的峥嵘岁月和革命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者英勇开拓、顽强不屈、为国为民的奋斗精神!

2017年2月于辽宁朝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3: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