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钱银编的这本书是《道德经》的无障碍阅读,名师点评,精心批注,延伸理解阅读。
| 书名 | 道德经(无障碍阅读新课标新阅读)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煤炭工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钱银编的这本书是《道德经》的无障碍阅读,名师点评,精心批注,延伸理解阅读。 内容推荐 《道德经》中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道”本来是具体的道路,但在老子前后,已成为表示客观规律和人们处事原则的哲学概念。《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当时思想家们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弄清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性,广泛谈论“天道”“人道”“治国之道”“用兵之道”等。《道德经》的巨大功绩就是把这些具体领域中的道概括为普遍的、不带具体规定的道,并且对道的性质和内容作了多方面的阐释,因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书文字晦涩,较难理解,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欣赏,钱银在每段后都标注了译文。关于本书的解评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不同各取所长。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试读章节 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勇武过人,沉稳有智。同时,这位勇武皇帝还崇尚节俭,平时身穿布袍,寝布被,全身上下没有金银珠宝装饰,同时对于那些雕纹刻镂的宫室、锦绣衣物一概禁止。前朝宫殿有恢宏华绮的装饰,他也严命撤毁,改为土阶数尺,务为俭朴。在位19年间,他先是韬光养晦,族灭权臣宇文护,而后亲掌万机,平灭北齐高氏。 史载,周武帝自强不息,打仗时步行山谷危涧,履涉勤苦,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周武帝自己却甘之如饴。行军时见有兵士光脚走路,周武帝甚至脱下自己的靴子给他穿上。与敌对阵,皆亲冒矢石,一马当先,多次差点身陷死阵。破齐以后,又亲征突厥,从当时周朝的气势来看,天下一统很快就要成为现实。然而,天妒英才,宇文邕北伐路上忽遇暴疾,死在兵车之上,终年仅36岁。 周武帝活着的时候,对几个儿子约束很严,尤其是对太子宇文赟(后来的周宣帝)。偶有小过,周武帝就用大棍子狂揍他一顿,并警告说:“自古至今被废的太子数目不少,难道我别的儿子就不堪继任大统吗?” 史称:“宣帝初立,即逞奢欲。”周武帝的巨大棺材还摆放于宫中,未及人殓,宇文贽脸上不仅丝毫没有哀容,还自抚着脚上的杖痕,大声对着武帝的棺材叫骂。 宇文赟读书很多,对汉族的典籍很有研究。按理说这位青年皇帝天资不低,但偏偏是只知断章取义,只尚浮皮表面的东西。他上台后不久就大会群臣,规定大家都按古制穿上汉魏衣冠,峨冠云带,博领大袖,飘然欲仙,好看是好看,但肯定不如他父亲周武帝在世时的窄紧胡服实用。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在乱世之中占了不少先机,周宣帝一反其道,采用汉魏朝仪,华而不实。 刚继位时,周宣帝又认为周武帝的《刑书要制》里刑罚太严酷,便下旨废除。为了收买人心,又大赦囚犯,一时间盗贼们纷纷从牢里跑出来,乡里为患。见到国家量刑过轻,周围人也纷纷“以身试法”,社会一片混乱。 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起码要守孝三年,不能听音乐,不可娱笑,还要穿朴素无装饰的衣服。周宣帝全然不顾这些丧仪。他天天在殿前观看歌舞表演,其宠臣郑译矫又把被周国灭掉的北齐末帝高纬的歌舞班子重新组织起来,招致殿前,号称“鱼龙百戏”,包括舞龙、说相声、山车攻战、巨象游巡、拔河表演、杀马等等,夜以继日,忙个不停;又在后宫聚集无数美女,增置了无数千奇百怪的嫔妃位号,连周国写起居注的史官都记录不下那么多名号;沉湎酒色,整日在宫内嬉乐,大臣奏事都由宦官处置。 即位不到一年,为了过一过当“太上皇”的瘾,才21岁的周宣帝传位给8岁的儿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所居住的宫殿称“天台”。他又戴上有二十四毓的冠冕,车服旗鼓比古代帝王都多加一倍,对旧礼古仪随意变更,对臣下讲话时也不称“朕”,自称“天”,妄自尊大,吃饭时用典籍中记载的樽、彝、瓒等古怪的东西装载饮食。他自己还戴个高高的“通天冠”,加上金蝉做的饰物,斜佩夸张的大绶带,可以说是古代帝王中穿戴奇装异服的佼佼者。大臣见他之前,都被要求要斋戒三日,清身一日,浑身上下里里外外干干净净才能上殿。周武帝曾以于国不利、奢侈浪费为由灭佛毁像,周宣帝一反父亲所为,派人精工制作了一尊大佛像和一尊天尊像,他自己坐在两像的中间,南向而坐,并派人在面前的广场上大耍杂戏,让长安的市民观看。 周宣帝还特别喜欢军队盛大的排场,常常自己一身上下甲胄齐全,光闪鲜亮,骑着高头大马四处乱逛。最盛大的一次是他在大壮观(皇家佛寺)阅兵,十万多兵马列阵于玄武湖边,五百多艘大型楼船战舰缓缓驶出瓜步江口,旌旗蔽日,蔚为壮观。不久,他去同州巡幸,命为前驱的导行士官有三百六十重,数十里之间幡旗大举,乐声震天,无数武士皆于马上持戟,其壮观景象即使用今天的数码技术也做不出那种效果,一般的电影场景肯定难以重现往昔这位帝王的“风采”。 估计是纵酒荒淫,游戏过度,加上寒热不节,周宣帝回宫后不久就重病不起,几天后撒手西归,亡年22岁。 宫内上下一片混乱之际,天元皇帝宠臣郑译矫诏令杨坚入朝辅政。此时的天元皇后杨氏也乐于看到自己的父亲掌握权柄,以免他姓权臣或皇族中野心大的人篡位。殊不知,这位杨坚夺起外孙的位来毫不手软,不到两年,就遍诛宇文皇族,共计杀周朝文帝子孙25家,孝闵帝子孙及明帝子孙6家,武帝子孙12家;荒唐皇帝周宣帝的儿子宇文阐禅位后即被杀,时年不到9岁。周宣帝另外两个幼子还在怀抱之中,为斩草除根,也被杨坚诛杀。加之其余宇文宗室疏属,几乎为杨坚诛杀无遗。 清代思想家王夫之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认为周朝武帝宇文邕的政绩虽彪炳史册,但其穷兵黩武已使民心背离,加之周宣帝两年多穷奢极欲,两代君王皆忘记以德治国,致使老少两位皇帝尸骨未寒而宗社已移。细细思之,结果似乎也都在情理之中。 P135-137 序言 作品导读 作者简介 老子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471之间,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官)人。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后世以之为道家始祖。著有《道德经》,五千余言。现今社会各行业中,如铁匠、煤窑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等,皆祭拜老子为祖师爷。亦称之为“伯阳”“太上老君”“老聃”“老君”“老子”“老子道君”“李伯阳”“李老君”。据《史记》载,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因见周德日衰,退隐西游,不知所终。 内容提要 《道德经》中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道”本来是具体的道路,但在老子前后,已成为表示客观规律和人们处事原则的哲学概念。《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当时思想家们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弄清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性,广泛谈论“天道”“人道”“治国之道”“用兵之道”等。《道德经》的巨大功绩就是把这些具体领域中的道概括为普遍的、不带具体规定的道,并且对道的性质和内容作了多方面的阐释,因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书文字晦涩,较难理解,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欣赏,我们在每段后都标注了译文。关于本书的解评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不同各取所长。 作品影响 《道德经》所含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军事学等多个方面,被后人尊奉为为学、修身、齐家、治国的宝典。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术思想 最早受老子学术思想影响的是先秦诸子中的庄子,庄子的一些书中贯穿着老子的思想,引用最多的也是老子的作品,他主张的政治思想与老子的政治思想也基本吻合。 其次,受老子学术思想影响的是魏晋玄学,当时注解老子作品者甚多,以王弼最为突出。 再次,受老子学术思想影响的是佛学,当时的一些高僧都注解过老子的作品。 最后,受到老子学术思想影响的是理学,理学家在形而上哲理方面深受老子影响。 二、政治 从汉初时期开始,汉惠帝、文帝、景帝在政治上都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文景之治”时期,掌权者主张清静无为,使得国家休养生息,国富民强。 三、文学 老子的思想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那些描写田园山水风光从而陶冶情操的文学作品,也是受到道家的影响而创作出来的。其中以陶渊明的作品最为著名。陶渊明深受道家影响,并亲身实践道家的主张,他的作品中很多都反映了道家的思想。 书评(媒体评论) 一本好书是灯塔,引航孩子在黑暗中前行;一本好书是太阳,温暖孩子成长的道路。好书能帮助孩子发现前方,并引领他们走向前方。 ——曹文轩,北大教授 培养孩子从小阅读的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信念,这对孩子的精神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阅读中孩子不仅获得新的经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改造了自我,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苏立康,中国教育学会 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这位老师会将文学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孩子在阅读中思路清晰,在此基础上,也提升了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王大绩,语文教育专家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