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启功对我说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荣琚编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许身桃李 下自成蹊

一千二百多年前韩愈的著名论断,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经典地定格在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上。从此以后,关于师道之说似乎无人能出其右。后来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升华,高度当然无与伦比,但是显然可操作性不够。

启功先生当了70年大学老师,前20年在辅仁大学,后5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长期的教学实践,无疑使他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陈荣琚先生1964年从中国戏曲学院美术系毕业即留校从教,后来在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任教,他多年来用心教书育人、潜心习书作画,现在年逾古稀仍登台授课、临池不辍。陈先生与启先生之间共同的教师职业和艺术追求,使得这本书更具有教育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书中详细记录了启功先生在书画研习、诗词创作、文物鉴定乃至谈古论今、因应时事、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对后辈学人倾心施教的桩桩件件往事。仔细阅读这些文字,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年我们住的北师大宿舍楼前“刘和珍纪念碑”上的碑文,行政主楼前面广场上“一二·九”纪念碑的题字,学校大会议室悬挂的巨幅红竹,都出自启功先生笔下,甚至校园的餐厅也由启先生题写为“乐群餐厅”。“乐群”出自《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作为餐厅名,先生对后学期望之殷切可见一斑。启先生的许许多多作品成为北师大校园的文化景观,师德师训、精神学问氤氲校园,莘莘学子置身其中受益无穷。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出自启先生的手笔。当时北师大校方曾邀请校内许多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共提方案,启功先生拟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字,其意不但紧扣“师范”二字,而且包含了知与行、理论与实践、做学问与做人、当学生与当老师的辩证关系,使校训具备了大师级的品格气度和人文精神。全校师生对此莫不首肯心应。校方请启先生书写校训,先生欣然奉命,但一再强调“校训之撰,当属学校”。校训碑正面右首署“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左下方落款“启功敬书”。一个“敬”字足以说明,在校训面前,启先生只把自己当成学校的普通一员。之后学校有关部门又多次请先生阐释他所题校训的意义,先生每次都以“学习校训、,理解如此”的口吻来写,从不把校训当成自己的创造而专有,其亮节高风令人感佩。这段往事陈荣琚先生多次跟我提起,启先生的高足北师大赵仁硅教授也曾撰文记述,当属信史。每当看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大字,一代文化大师治学修身的职业理想和知行合一的师德风范就跃然眼前。

P(14-15)

目录

“衰荣有痕付刍狗宠辱无惊希正鹄”——写在《启功对我说》前面的话

第一次向启先生求教

启先生讲楷书

他是左撇子

改变时间坚持去

不要偏吃

这几本我一定要送给你

只有重心,没有中心

拿最满意的来

多作小稿练习

启先生为我改诗

一代师表是动力,厚意真情记心中

记忆惊人过目难忘

怎样欣赏书法

怎样鉴别书画真伪

启功书王安石《南浦》诗经过

坚持走自己的路

四条屏最难写

前无古人独此一幅

那是知己何无所求

启先生深深想念着她们

学草书不难

草书的章法

启功先生的民族气节

启先生请吃饭

见启老比见政要难

启功趣事

人知道的事太少了

不像就更厉害

这是科学

“鸟乎”

认真达观也较劲

老人的心声

关键时刻见真情

“节约用电”

一切就在不言之中

胸怀宽似海,才德高于天——没有启先生的教诲

就没有我的今天

内容推荐

陈荣琚书法名满天下,从这本《启功对我说》可以得窥启先生的深厚书学思想,并了解许多这位书坛宗匠不为人知的生活轶事。作者从开始向启功先生请益书法,进而成为启功先生晚年的得意弟子,再进而与启功先生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本书中作者在启功先生指导熏陶下的书法求艺之路也给读者后学清晰地展示了步入书法殿堂的许多便捷门径。另外,书中还叙及了启功先生代表中国和日本书法界交流以及参与鉴定古代书画等精彩故事。

编辑推荐

启功先生是当代书法承前启后的大家,在这本《启功对我说》中详细的展现了启功先生晚年生活的场景,是启功先生晚年的重要学生陈荣琚先生编述的启功关于书法、人生等方面的谈话内容。是大家了解启功先生私人生活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同时也是广大书法爱好者极佳的书法学习教材。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3: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