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晏子语录/齐鲁圣贤语录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晏子的思想大都集中在《晏子春秋》一书当中,该书大致成书于战国时期,其作者不是晏子本人,而是齐威、宣时期稷下学宫的先生们。这是一部富含先秦尤其是齐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的精品著作。该书思想呈现出似儒似墨又非儒非墨的“杂”的状态,但这恰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时代发展,作为地域文化的齐文化对作为母文化的周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以及对当时诸子百家先进思想的吸收和发展。文化的融合性和创造性在《晏子春秋》中都能找到确切的证据。王玉喜编著的《晏子语录/齐鲁圣贤语录》将晏子在《晏子春秋》及散布在中国古代其他一些著作中的部分富含闪光之处的言论,分门别类地摘选出来,让读者通过阅读晏子富含智慧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品读晏子的思想特点,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时代精神。

内容推荐

王玉喜编著的《晏子语录/齐鲁圣贤语录》撷取了《晏子春秋》中的经典语录,根据内容分门别类划分为礼治篇、民本篇、任人篇、臣道篇、为政篇、俭让篇、修身篇、外交篇八部分,并辅以简单的注释和译文,呈现了齐国名相晏子的修身培德、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思想。

目录

礼治篇

民本篇

任人篇

臣道篇

为政篇

俭让篇

修身篇

外交篇

试读章节

轻死①以行礼谓之勇,诛暴②不避强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汤武③用兵而不为逆,并国而不为贪,仁义之理也。

(《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

<注释>

①轻死:将死看得很轻,形容不畏惧死亡。

②诛暴:诛灭残暴之人。

③汤武:商汤和周武王。

<译文>

不畏惧死亡而又能依礼行事叫作勇敢,诛灭残暴之人又不惧强横叫作威力。所以,勇力之人能够立于世间,就是因为其能够践行礼义的缘故。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暴君不是谋逆,兼并其他国家也非贪婪,这是因为他们的行为符合仁义的准则。

诛暴不避强,替罪①不避众,勇力之行也。

(《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

<注释>

①替罪:铲除罪人。替,废弃,这里引申为铲除。

<译文>

诛灭暴虐之徒而不畏强横,铲除罪人而不惧其强大,这才是有勇力的行为。

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①,而礼不使②也。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③。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强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

(《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

<注释>

①勇多早叫弑君,市为“勇多足以弑君”,意为勇气大得足以杀害他的君主。

②礼不使:不用礼。使,当为“便”之讹,适用。

③日易主:天天更换君主。

<译文>

力量大得足以战胜他的尊长,勇气大得足以杀害他的君主,这都是不用礼的缘故。禽兽以力量大小统治其同类,力量强大的欺凌弱小的,所以它们每天都在更换头领。现在君上若废礼而不用,这和禽兽的行为没有什么两样。群臣若以力量大小施政,强者侵犯弱者,而日易其主,君上将如何立足!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

<译文>

人之所以比禽兽高贵,就是因为有礼。

夫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①从之,政亡而国从之。

(《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匕》)

<注释>

①政:国家治理。

<译文>  音乐一旦衰亡,礼紧跟着也会消亡;礼义一旦消亡,国家治理就会出现混乱;治理一旦混乱,国家也就灭亡了。

古之明君,非不知繁乐①也,以为乐淫②则哀,非不知立爱③也,以为义失则忧。是故制乐以节④,立子以道。

(《晏子春秋》卷一《内篇涑上》)

<注释>

①繁乐:曲目复杂、名目繁多的乐曲。这里主要指偏离礼乐范围内的乐曲。

②淫:惑乱、放纵。

③爱:宠爱,这里代指宠爱的儿子。

④节:节制。

<译文>

古代的贤明君主,并非不喜好美妙的音乐,他们深知过度沉浸于乐曲之中,最终将导致悲哀的结局。并非不想立自己宠爱的儿子为储君,他们知道立储之道一旦废弃。国家将会出现忧患局面。所以,贤明的君主制作乐曲有所节制,定立储君依据礼法。

夫礼者,民之纪①,纪乱则民失②,乱纪失民,危道③也。

(《晏子春秋》卷二《内篇谏下》)i。i莲释>

①纪:纲纪、法度。

②民失:即“失民”,无法掌控百姓。

③危道:危国之道。

<译文>

礼是百姓的纲纪和法度。纲纪乱了,就无法掌控百姓。乱了纲纪。失去了对百姓的控制,会让国家陷入危险的道路。

事①君之道,导②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③,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

(《晏子春秋》卷二《内篇谏下》)

<注释>

①事:从事、做。

②导:引导、劝导。

③诸父:父之兄弟,即叔伯之类。

<译文>

做君主,要引导百姓对父兄家人相亲相爱,礼遇群臣,施惠于百姓,对诸侯有信义,这叫作忠。作为儿子要爱护兄弟,孝敬叔伯,慈爱子女,诚信待友,这就是孝。

明君之蓄①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②,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

(《晏子春秋》卷二《内篇谏下》)

<注释>

①蓄:蓄养。

②长率之伦:长少之伦。率,疑为“少”之转音。伦,等级秩社序。

<译文>

贤明的君主蓄养的果敢之士,于上有君臣尊卑大义,于下有长少之伦,对内可以禁止暴虐,对外可以威服敌国,君主得其功助,下民敬其勇气,所以国家尊其爵位、厚其俸禄。

P3-9

序言

所谓语录,就是对圣贤哲人言论的撷录。或只言片语,或精妙短论,虽为吉光片羽,但无一不是其思想之精华,足以让我们走近圣哲,与之对话,聆听教诲。这套《齐鲁圣贤语录》,就是对春秋战国时代齐鲁圣贤言论的撷录。

齐鲁之邦,钟灵毓秀,圣贤辈出。自齐太公姜尚以来,生于斯、活跃于斯者粲然可观。春秋时代,有管子、孔子、晏子、孙子;战国时代,有孟子、庄子、荀子、孙膑,还有吴起、公孙衍、许行、慎到、扁鹊、甘德,等等,不一而足。秦汉以后,至于近代,同样是代不乏人。但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齐鲁圣贤哲人。因此,我们首先从其中寻找有较为完整的传世之作者,采撷其言论,汇为一编。计有《孔子语录》《管子语录》《晏子语录》《孙子孙膑语录》《荀子语录》《墨子语录》《孟子语录》《庄子语录》,共八册。

对于先人言论的重视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西周、春秋时代史官的分工就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弟子后学对其先师达人的言论也格外珍视。因而,在圣哲们的传世著作中,大部分内容是弟子及后人对其言论的汇集,实际上就是一部言论集。这就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莫大的便利。在选取时,我们以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为底本,着重披选;将散见于其他著作或典籍的言论作为补充,亦酌情录入。如《孔子语录》主要选自《论语》,同时又从《礼记》《庄子》《韩非子》《孟子》《孔子家语》等典籍中录出一部分,共成一册。

齐鲁圣哲虽是齐鲁文化名人,但又不单纯是地域性名人,因为他们同时还是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长期以来,他们一直高居神殿之上,有着神圣的光环,诸如“至圣”“亚圣”“兵圣”……让人难以接近。历朝历代的学问家们为之作注、作解者不计其数,但几乎都是高深的义理之疏,寻求的是其中的微言大义。我们这套《语录》则是反其道而行之,重在寻找圣贤哲人的言论中那些至今依然光彩四溢,让人爱不释手、随时受用者,让圣哲们深邃的哲理走出殿堂,成为大众的良师益友。因而,我们注重选取那些至今仍有活力、朗朗上口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则优先选人。对所选语录只进行难字难词的简要注释,并配以今译,不再进行引经据典式的层层疏解,以便于读者去除屏障,直接与圣哲们对话。

这套《语录》是我们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做的初步尝试,也是向齐鲁圣贤哲人的致敬之作。囿于水平与学识,粗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马新

2016年2月于山东大学高阁书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