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不落帝国兴衰史--十九世纪英国/百科通识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英)克里斯托弗·哈维//科林·马修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克里斯托弗·哈维、科林·马修编著的《日不落帝国兴衰史--十九世纪英国》为百科通识文库中的一本,译文精良,观点独到新颖,是通识教育的必读之选。

全书共分二十四章,内容包括:对革命的反思、工业的发展、改革和宗教、海外战争、帕默斯顿时代的政治和外交、不情愿的帝国主义者等。

内容推荐

随着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的突飞猛进,恪守传统自由主义的英国在19世纪遭遇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为此英国进行了哪些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它如何能在没有爆发革命的情况下就化解了危机,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克里斯托弗·哈维、科林·马修编著的这本《日不落帝国兴衰史--十九世纪英国》在详述19世纪英国历届政府更替和社会变迁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分析和解答,这对我们思考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现代化问题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目录

插图目录

地图目录

第一章 对革命的反思

第二章 工业的发展

第三章 改革和宗教

第四章 海外战争

第五章 通向自由之路

第六章 应对改革

第七章 “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

第八章 “隆隆作响的变化之辙”

第九章 政治和外交:帕默斯顿时代

第十章 融合

第十一章 自由贸易:不受节制的工业经济

第十二章 人口流动:城市和乡村

第十三章 大众和阶级:城市工人

第十四章 职员和商业:中产阶级下层

第十五章 有产阶级

第十六章 典仪

第十七章 “移风易俗”

第十八章 “城郊托利党人”:保守党的复兴

第十九章 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自治法受挫

第二十章 不情愿的帝国主义者

第二十一章 世纪末的反拨:新的国家观念

第二十二章 老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劳工主义及关税改革

第二十三章 爱德华时代:控制国家危机

第二十四章 “你那英国的夏季已经结束”

大事年表

历任首相名录1789—1914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宫廷起了示范作用。艾伯特(Albert)亲王让南方的宫廷生活变得十分严肃,他还以同样的固执,使王室在北方消夏这一重要的休闲活动具有了庄重的气氛。19世纪50年代,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在迪河岸边修葺扩建了巴尔莫勒尔宫;他们对农夫生活及其有关知识乐此不疲,这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被大肆宣扬;他们庇护了埃德温·兰西尔爵士,一位享有盛誉的描绘乡间猎杀的画家——所有这一切都使苏格兰变得令人起敬,也使类似的英格兰北部和西部以及威尔士的荒野和山地获得声誉。那时浪漫运动已十分衰落,但也因衰落而成了流行之风;宫廷将自己同浪漫运动联系起来,重塑自己为大众喜爱的声望,象征着城市文明对自然的控制。维多利亚时代的绘画中被复制得最多的《幽谷君主》是兰西尔的一幅牡鹿肖像,其实这只鹿并非眺视其王土的君主,而是在捕猎者枪口瞄准下的困兽:安全的幽谷没有了,自然被驯服了。

维多利亚女王和艾伯特亲王在巴尔莫勒尔过着愉快的、却也是有高尚情操的生活,始终如一地履行对农民的责任。维多利亚的儿子爱德华,就是1901年继位的威尔士亲王,却是个纯粹的享乐主义者。他一系列的丑闻使母亲震惊,但报纸却因得到有新闻价值的题材而欣喜。亲王及其小圈子里的富人,如在新的食品杂货零售业中发了大财的托马斯·利普顿爵士,就是“富豪统治”的缩影。福音运动和书册派运动在后摄政王时代曾经对贵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使帕默斯顿的纨绔派头显得出奇地不合时宜,可看来这些旧时的思潮已经让位给炫耀似的消费和道德放纵的风气。尽管环境富丽堂皇,但是一些贵族仍然过着老派的简朴生活,如托利党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就是如此,其家族以宗教虔诚著称。索尔兹伯里是最后一个留大胡子的首相,到了19世纪90年代,也就是他生活的最后10年里,他正在变成一个与其生活时代格格不入的老古董。他的侄子、继任他当首相的阿瑟·贝尔福(Arthur Balfour)被视为唯理论的自由思想家。贝尔福和爱德华七世代表了新派贵族的特征:一个显然是怀疑论者,另一个则公然地骄奢淫逸。

尽管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儿子在风格上有显著的区别,但是作为宫廷和整个上流社会至高点的君主国在他们二位的统治下均兴旺发达。维多利亚在其漫长的统治时期中(1837一1901年)小心翼翼地护卫着君主制特权,她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只有保守党政府才是君主权力的最大保障。1861年,艾伯特亲王逝世后,维多利亚有很长时间没有在公共生活中露面,这点很不得人心,使得英国在巴黎公社的激励下出现了相当严肃的共和运动;19世纪70年代初,自由党领袖用了一些手腕阻止了共和运动的发展。引起广泛负面评论的,正是君主缺席公众生活和整日的无所事事,而不是她的临在。在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当等级制度在社会上举足轻重的人群中仍大受欢迎的情况下,在成长中的传媒产业的精心包装下,注重家庭、连续性和宗教信仰的君主政体似乎成了一个守恒点。沃尔特一白哲特在其经典研究著作《英国政体》(1867年)中指出,英国人“尊重我们可称之为上流社会的舞台演出的那种东西……这戏的高潮就是女王”。君主政体参与了权力的合法化:它“在通常情形下如秘密般深藏不露,可有时又如庆典游行般招摇过市”,就像它在1887年和1897年女王继位的周年盛典上那样获得了巨大成功。维多利亚本人显而易见是个平常人,她的悲痛被广为宣传(“温莎堡的遗孀”勇敢地履行着职责),事实上她是个年老有病的女人,所有这些都鲜明地昭示出人之脆弱与体制的威严之间的悬殊差别,使人们益发崇敬体制。

君主制代表了被认为是前工业社会秩序的那种永恒的品质。在日益城市化的社会中,君主制调和了工业革命的作用:英国越是城市化,其君主制就越加变得程式化、仪式化和大众化,因为它声称自己所体现的价值游离于主张平等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之外。

P181-184

后记

译本中全部注释为译者添加。注释参考了各类普通词典,专门词典(其中特别是《英国传统插图词典》),中英文版百科,已出版的中英文图书和地图册,电子词典,电子数据库,并大量依靠电子搜索引擎锁定所需要的背景资料。译文中的译名尽量采用国内的通译。注释中确切使用他人作品中文字的部分会给出处,但为简洁起见,大多数注释不一一写明出处,只在下面按词典百科类、图书类和电子类列出曾参考的出版物或电子资源。译本中的引文若采用他人译文均注明了出处,未注明的为译者自己根据原文译出。另需说明的是,绝大多数注释都是至少参考两三种材料后写出,材料中不乏矛盾的提法,判断由译者作出(如第一章图2中的“比德迈”的意思),理解不当和错误均由译者负责。

最后,译者对北京大学图书馆电子数据库提供的方便,对于刘锋、丁宏为、韩加明、陆建德和盛宁等老师为译文提供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6:28:33